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6573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概述11.2承办单位概况11.3编制依据和范围11.4项目基本情况31.5项目建设的背景41.6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9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2第二章 市场分析132.1粮食市场分析132.2大米市场分析162.3粮食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求20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233.1 建设内容233.2项目建设规模23第四章 建设条件和场址选择244.1建设条件244.2场址选择28第五章 工艺、设备及工程方案305.1工艺技术方案305.2设备方案345.3土建工程36第六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396.1厂区概述396.2总

2、图布置396.3给排水416.4供配电系统436.5消防工程43第七章节能、节水457.1节能节水的原则457.2节能节水措施45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478.1设计依据478.2环境影响分析478.3污染防治与处理措施488.4 综合评价与结论48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499.1设计依据499.2安全措施49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5110.1项目管理5110.2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5110.3施工进度5210.4工程招投标52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5511.1设计依据5511.2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5511.3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采用及人员配备情况5611.4预期效果及评估56第十

3、二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712.1投资估算依据5712.2 建设投资估算5712.3 流动资金估算5912.4 资金筹措方案60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6113.1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6113.2成本分析6113.3 成本分析6213.4 销售(运营)收入6313.5 项目财务评价6413.6 不确定性分析6513.7偿债能力分析6613.8财务评价结论67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6814.1结论6814.2建议69第一章 项目概况1.1概述1、项目名称:精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及仓储物流项目2、承办单位:安徽有限公司3、法人代表:4、建设性质:新建1.2承办单位概况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粮食收购、加工

4、与仓储物流经营为主体的现代民营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13日,注册资本1360万元,法人代表。公司厂址位于颍上县工业园,规划厂区占地40000平方米(合60亩),计划从国内先进粮食机械设备生产公司引进200吨/日联合成套碾米设备,并购置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一组,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积极开展粮食仓储物流业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颍上县最大的精米加工和仓储物流企业,为本县规模企业。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生产、供销、财务、质检、行政等部门。公司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主要包括: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质量体系运行考核办法、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等。作

5、为新建企业,公司计划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依靠制度约束人,通过管理要效益。公司将弘扬“质量第一,诚信经营” 的企业精神,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企业管理,引进技术人才,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 1.3编制依据和范围1.3.1编制依据(1)2008年阜阳统计年鉴;(2)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5)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6)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7)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JJ36-7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

6、总则(GB5083-85);(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1)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4)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1.3.2编制范围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深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1)市场分析与项目

7、建设规模(2)建设条件与选址(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经济效益分析(5)项目的结论及建议1.4项目基本情况1.4.1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并推进现代粮食物流建设,为区域粮食产业发展服务,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粮食加工、收购、储备、运输基地,安徽有限公司计划在安徽颍上工业园区实施“日产200吨精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及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项目建设用地4万平方米(合6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3450平方米,其中包括:生产车间7800平方米,物流仓库用房20000平方米,职工生活用房3500平方米,办公及其他辅助用房2150平方米。2

8、、引进现代化的精米加工设备,购置仓储机械设备与器材、质量检测检验仪器、环境保护设备等。3、购置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一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并配套建设道路、晒场、停车场、围墙、栅栏、绿化、环保设施、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公用辅助工程。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加工处理稻谷77400吨,出产优质精米48000吨的加工生产能力,同时储存国家储备粮10万吨。1.4.2项目选址安徽颍上工业园区。1.4.3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587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38.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32.2万元。计划通过如下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由项目业主单位自筹资金287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9、3000.0万元。1.5项目建设的背景1.5.1产业背景1、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背景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生产(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品)、流通(农产品市场)这一农业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增值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改变农业弱质、低效形象,逐步使农业产业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潜力所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不仅是个粮食、油料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油消费和加工大国。正常年景我国年产稻谷

10、2亿吨左右,小麦1亿吨左右,玉米09亿吨左右;年产油料55006000万吨,加上近几年每年进口油料2000万吨左右,这些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就粮油加工而言,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之大、企业之多均属世界之最。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

11、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

12、村社会安定。 2、我国粮食物流产业发展背景当前,物流已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标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必然要重视物流现代化。生产企业首先意识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同样,新世纪的粮食产业更急切呼唤现代粮食物流。 我国的粮食物流自建国以来,主要经历了三大历史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市场化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自1998年至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成。 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的“完全市场化”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粮食企业的市场职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国家的直接调控职能也

13、转向通过政策法规、行政执法、国家储备等方式进行调控。国家已退出直接参与粮食物流。 为加快流通、降低成本,政府和粮食企业都开始积极探索研究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粮食物流模式。 从粮食生产布局与收购方面:明确国家扶持的粮食品种按保护价收购,既推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保证国家粮食总量安全,同时也为粮食物流企业提供优质保量的粮源。 近年来,我国新建了1000多亿斤的新型仓房,配备了先进设备,提高了技术水平,完善了管理手段。通过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加快对陈旧仓房的改造,规范和研制了新的粮食物流托盘,物流作业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各省市、西南地区、京津地

14、区建设并实现公路、铁路、水路联运,提高粮食物流效率。加快运输方式一体化建设。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大米南运,通过铁路到达大连,再通过海运至广东等南方沿海各省区,是我国陆、海联运的重点。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各地粮食部门加快了企业改制和重组,实现政企分离、资源重组。一些大型粮食企业逐渐形成,特别是大型粮食企业开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粮食物流主力军作用。粮食物流物品多元化。粮食生产、加工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加大对粮食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继续推广粮食深加工、精加工,不仅丰富了市场,同时也为粮食物流提供了丰富的物品保证。 加入WTO后,我国的粮食流通已完全市场化。粮食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开始

15、出现。粮食流通企业和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进行研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大物流。粮食企业开始突破以实物移动为主的物流模式,向产、购、销、加工以及粮食电子商务一体的供应链物流转变,并以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为主要方向。 1.5.2政策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篇中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

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篇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2、国务院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指出:要“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开发粮食、油料、果蔬、肉类、奶

17、类等大宗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建立新型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快速发展”。3、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了加快促进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编制了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粮食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为加快推进我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以粮食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为标志的粮食储运方式的变革,着力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安

18、徽省粮食厅也组织制定了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规划的发展目标为:经过“十一五”时期建设,到2010年,在淮北地区小麦、江淮地区稻谷小麦、沿长江稻谷三大粮食流通通道上建设13个大型物流中心、44个中小型物流项目,形成35个铁路散发散卸节点、30个水路散发散卸节点、1350个公路散发散卸节点,初步建成现代粮食物流的粮食“四散化”储运体系、物流信息体系、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质量检测等配套体系,实现原粮“四散”流通比重达到50以上,粮食流通成本在现有基础上下降10。具体目标是:在散粮运输方式上,先期发展公路、水路运输,待全国条件具备时适时发展铁路运输;在运输区间上,一是中短距离基本实现粮食汽车散运;

19、二是主产区出省的粮食50实现散运;三是省内主产区到主销区的粮食50散运。 1.5.3地域背景颍上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全年降雨量6070集中在69月份,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适合水稻等多种作物种植,全县现有耕地10.7万公顷,人口155.6万,其中农业人口141.3万,当地农民多年来有种植水稻的习惯和种植经验,水稻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2007年阜阳市稻谷总产量40多万吨,其中颍上县总产量近30万吨。本项目建设选址位于颍上县工业园区,文明全国的南照大米市场就坐落在该县的南照镇。南照大米市场始建

20、于1991年,是全省十强和全国百强集贸市场。“南照大米”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目前,南照市场日加工能力40吨以上的企业8家,产品远销周边各省市。1.6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1、是进一步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项目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生产(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品)、流通(农产品市场)这一农业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增值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改变农业弱质、低效形象,逐步使农业产业达到甚至超过

21、社会平均利润的潜力所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颍上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阜阳市最大的优质大米主产区,全县年稻谷总产量达30万吨,优质大米种植及精米加工产业是当地重点培育的农业主导产业。本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处理稻谷77400吨,出产优质精米48000吨,对于进一步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项目区粮食加工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数统显示,我国年产稻谷约1.8亿吨。稻壳作为稻米加工的排泄物,约占稻谷重量的20%。也就是说,我国内地每年需要处理的稻壳至少要有3600万吨。按每吨

22、7立方米计算,这些稻壳的体积多达2520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稻壳按立方米高度平铺起来,要在大地上形成一米高,占地25200公顷的一片稻壳海。如果再把这些稻壳放在野外焚烧,其产生的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大气和人类造成的污染更令人怵目惊心。其实稻壳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专家研究认为,两吨稻壳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利用稻壳发电已经成为稻壳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项目设计精米加工生产能力为可加工处理稻谷77400吨,按照稻壳占稻谷重量的20%计算,年需处理的稻壳总量高达1.5万吨左右。在建设方案设计中,积极引进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组,按项目年1.5万吨的稻壳处理量计算,如用于

23、发电,可发电300万千瓦时;同时产生的2000吨草炭灰既可以直接还田,还是制造复合肥的重要原料。项目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符合我国当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方向。3、是推动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切实实现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目标的需要阜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根据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制定的物流通道布局及项目规划,阜阳被列入淮北地区小麦流通通道建设范围,在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本项目计划依托颍上的农业发展和交通等资源优势,按照“粮食流通网络化、原粮四散化(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作业机械化、运行信息化、管

24、理节约化、设施技术标准化”的方向,积极建设粮食加工、收购、储备、运输基地,形成储存国家储备粮10万吨的规模。该项目的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市的粮食产销缺口进一步拉大。本项目集粮食收购、储备、运输、加工、经营为一体,完善了粮食储备制度,并将进步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保障粮食供应的基础条件。 (2)有利于仓储管理水平的进步提升。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粮食仓储设施条件,确保库存粮食储存安全,并进步提高粮食的运输、储备、轮换、加工以及科学管理水平。 (3)有利于节省费用。项目实施后,灵敏的信

25、息反映,储备粮的集中管理,有效地缩短了运输距离和减少了中间环节,可节省粮食运输费用和降低粮食损耗。 (4)有利于粮食物流节点发挥作用。阜阳市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过渡带,是豫、皖、苏及南北交通的枢纽,并且地处安徽省重点规划的淮北地区小麦流通。本项目建设不仅会有力地推动阜阳及所在区域的粮食物流建设,也将为所在产粮大区的粮食流向主销区提供方便、便捷的通道。 (5)有利于粮食流通监管。通过规范的粮食物流中心建设,不仅有利于储备粮食进出的质量管理,而且也有利于进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局等7部门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提出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

26、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的监管职责,定期对粮食质量监督、监测结果进行通报的要求,实施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职责。 4、是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颍上县是一个人口大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汇成规模庞大的“打工族”,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口高达50多万人,主要去向为沿海发达地区,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重要支柱之一。但随着近期全球金融危机的降临,沿海地区的许多企业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甚至被迫暂时停产,无奈之下大批量裁员,于是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只好相继还乡,如不能实现自主创业或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势必

27、为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隐患。本示范项目的实施,不仅可直接提供一定210多个的就业岗位,而且可以通过项目带动及产业关联,带来大批的就业机会。因而项目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对于进一步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切实实现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目标,促进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全面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产精米48000吨、储存国

28、家储备粮10万吨,年可实现销售(经营)收入18674.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为16944.4万元,年利税1729.6万元。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384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58%;项目投资利润率15.50%。第二章 市场分析2.1粮食市场分析2.1.1粮食生产总体形势 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方针。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2007年粮食产量5.015亿吨,比去年增产250万吨,今年夏粮产量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秋

29、粮作物长势良好,出现“四增五丰”好势头。全国粮食储备占当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35%,远高于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从去年四季度末起,国内粮油价格出现上涨趋势,由于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粮油市场价格保持了基本稳定,据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粮食上涨8.6%,低于生产资料和猪肉上涨幅度,我国成为国际粮油价格的“洼地”,大米价格仅是国际市场的四分之一。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大支农力度,粮食“四项补贴”规模达到1028.63亿元,比上年增长8.5%。7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采取九大措施确保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确定实施吉林省增产百

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对黑龙江省提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给予扶持,将进一步增强国内粮价抗干扰能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在全面调查了解各级粮库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管理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加强了指导和监督。对粮食是特殊商品的进一步定位和国家通过储备粮食和所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同掌握粮源,为粮食工作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发展方向和环境。2.1.2粮食供求形势及其特点 (一)2007年全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的同时,产需总量仍有缺口当年国内粮食供求总量的平衡通过国家粮食库存和进出口措施进行余缺调剂和品种调剂。(二)粮食供求形势的特点 1、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平抑市场粮价和通货膨胀

31、有丰厚的资源相对全球各国粮食库存降到近30年的最低点,我国粮食库存大大超过粮食安全警戒线,总库存1.52亿吨,其中大米库存40005000万吨。国家何时需要抛售,国库何时备有粮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社会上个别有影响的人士提出国库粮食空虚的说法,经调查,和实际情况不符。2、粮食区域平衡矛盾和品种结构矛盾处于增长态势粮食主产省增产,东部沿海主销区粮食减产,产销区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产销区差距的扩大,提升了北粮南运的比重,增加了粮食物流不畅的矛盾,也为粮价的波动和振荡带来了影响。出现了江苏、山东、河北、辽宁这4个东部沿海的粮食主产省向粮食产销平衡省转变的现象,向人们提出了稳定全国粮价基础如何巩固和国家

32、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如何解决完善的课题。 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产需平衡的缺口继续扩大2007年大豆进口量比1998年增长了9.6倍,进口量占消费的比重由21.6%提升到67%,对外的依存度继续扩大,大豆价格的话语权主要不在国内。 油价大涨引发粮价上涨,如果说中国粮食安全有风险的话,风险主要来自大豆,来自植物油。因此,增加大豆和植物油的储备已成为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一件要事。 3、展望未来,中国粮油的紧平衡格局不会改变土地和淡水资源的有限,制约自给能力的发展 人口增加和生活质量改善导致消费量增加寄希望于增加财政投入和提升科技贡献率 国家粮食安全的三条保障线 2.1.3粮食价格前景展望 (一)目前的国内粮价

33、已跃上了新的的台阶,今后的走势,总体上粮价将继续在高位上运行,稳中上升,政府主导市场。 从表中看出:早籼稻升幅最大35.1%,其次是玉米34.6%,升幅最小的小麦1.3%;大豆与玉米的比价,1996年大体在21,2008年大豆价格在2.5元/斤左右,已超过31。 10年来,虽然国内粮价已基本跃上新台阶,但应该说粮价的上涨具有恢复性、补偿性特点。我国不能实行高粮价政策,只能采取适度粮价政策。 (二)未来粮价前景展望 1、小麦供大于求,价格稳中有升,升幅不大。 2、稻谷供求平衡、粳弱籼强、稳中振荡、波动不大。 3、玉米供求有余,价格稳中有升,新粮上市前还有100元/吨左右的上涨空间。影响玉米价格的

34、关键因素是生猪的饲料消费和政府的调控力度。4、大豆供需缺口大,2008年进口3400万吨左右,价格走势不仅取决于中国因素,更取决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大出口因素。总体看,继续高位振荡运行。 中国大豆今年产、消预测。 世界大豆总量平衡情况及三大出口国的情况 大豆进出口政策调节变化情况。汇率、能源、航运价格变化情况。2.2大米市场分析2.2.1稻米生产与供应情况我国是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现阶段我国稻谷年产量2亿吨左右,折合大米产量1.3亿吨左右,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和世界稻谷总产的30%左右。稻米的供求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

35、的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现就我国稻米市场进行一些具体分析。1、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进一步增加我国稻谷产量自1997年达到创记录的20074万吨以后,受供求关系和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量开始下降,到2003年已降至16066万吨,为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2004年,在政策支持,市场拉动和气候帮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国稻谷生产摆脱了连续6年的下降趋势,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全年种植面积2837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了7.1%;稻谷产量17909万吨(折合大米12536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1.97%。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20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1.28%;产量

36、18060万吨(折合大米12642万吨),比2005年增长0.09%,其中,早籼稻产量318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中晚籼稻产量9450万吨,比上年减少225万吨,减幅为2.3%;粳稻产量约5420万吨,比上年增加5.7%。目前我国稻谷产量经过十多年徘徊,正孕育着新的增长和突破,增产的潜力主要来源于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2、稻米消费稳中略增近年来我国稻谷消费总量基本保持在1.9亿吨左右,其中口粮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85%;种子、饲料、工业用粮占10%,损耗约占5%。20052006年度,国内稻谷消费量为1.9亿吨(折合大米1.33亿吨),较上年增加75万吨,其中口粮消费1.65亿吨(折合大米1

37、.155亿吨),占总消费量的86.8%。从今后发展看:由于大米85%上作为口粮,消费弹性小,虽与面粉、玉米和杂粮存在着替代关系,如没有大的比价变化,结构不会出现大的改变,今后的口粮消费,一方面随人口增加呈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随人均消费水平下降而呈减少态势,二者相抵,基本稳定。种子和损耗数量占的比重较小,但刚性较强,今后随着技术进步将呈缓慢减少态势。工业和饲料用稻主要集中在早、中稻,但近二年来由于籼稻价格上涨和政策托底,致使农民和饲料企业减少了早籼稻饲料用量,消费量难有大的增加;稻米消费总体上是呈缓慢增长趋势。3、稻米进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据海关统计,2007年112月份,我国累计出口大米134.3

38、万吨,同比增7.2%;累计进口大米48.7万吨,同比降33.2%;累计净出口大米85.6万吨。从进出口国别(地区)看,2007年我国的进口大米主要来自于泰国,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93.5%;出口大米主要流向科特迪瓦、韩国、波多黎各、利比里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出口至前5个国家的数量占我国大米出口总量的63.4%。总之,大米是粮食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从品种上看,要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要从改善良种和优质优价两个方面做工作,不断改善水稻品种和提高品质。在大米品质方面,不但口感好,而且要营养丰富,这样大米市场才能更加丰富、稳定,同时呈健康、良性发展趋势。 2.2.1稻米需求分析谷物类粮食主要是稻米、小

39、麦、玉米。随着人们生活不断改善,谷物类粮食分类使用的走势日趋明显,即玉米饲料化、工业化,面粉多用于早点、糕点等方便食品,大米直接食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据2004年我国粮食消费的调查统计,城乡居民口粮中,大米占60,正因为大米已成为城乡居民口粮的主食,其数量和品质变化都直接影响粮食的供求形势,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1、稻米消费比重不断提升近年来,北方稻米生产发展很快,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不断扩大,也引起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是在直接用粮中,大米比例不断上升。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近20年城市销量增长83,城乡总销量上升约10,稻谷的86用于口粮。随着北方农村食用大米人口的增长,直接食用的大米比例还

40、将上升。二是大米消费总量中,优质米、粳米比例上升。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10,粳米需求量增加1.3。随着北米南调,许多原来以籼米为主食的南方人,逐渐接受粳米,有的还把粳籼混煮,改善柔软度。粳米市场呈现出扩大趋势。2、稻米市场将基本平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需求国。国际市场年度总交易量2000多万吨,不及我国需求的15。当前直接影响稻米生产的有三个要素:一是国家粮食产业政策,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三是自然条件对生产稻米的影响。从近20年我国稻米生产、消费变化轨迹看,其走势大致是生产区域集中化、品种品质优良化、直接食用范围扩大化。从今后一个时期大米总量而言,大米年度总产量和总销量大都在

41、临界点上,回旋余地小,调节空间有限。加之稻米生产又是受气候影响较大的粮食品种,也增加了不稳定性。所以说,大米市场走势的稳定是相对的。从大米生产、消费区域布局和品种、品质结构看,大米市场价格可能趋向走高。这是因为:第一,稻米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近10年来,广东、浙江、江苏因发展工业调减稻田每年减少稻谷产量1000多万吨,而黑龙江一个省就增加近千万吨,这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律。但长距离运输的不确定性和稻米运输成本的增加,也可能引发市场的不稳定性。第二,据有关资料显示,约86的稻米用于口粮,但当前稻米总量中有近25因品种欠优而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不论是数量还是品种品质,都扩大了供不应求的矛盾。从区域和品

42、种品质看,即使总量供求平衡,也会因区域和品种的差异而造成市场阶段性、季节性或局部性的不稳定。3、全球大米产不足需据美国农业部2008年1月份预测,20072008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206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0.7%;全球大米消费量为4.2365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1%。全球大米产不足需,期末库存下降为725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03万吨,下降4.0%。全球大米库存消费比为17.1%,比上一年度下降0.9个百分点,创出自1999年以来的新低。20072008年度,全球大米贸易量预计为2926万吨,与上年度持平。其中:主要出口国泰国出口900万吨,越南出口500万吨,美国出口349万吨,印

43、度出口340万吨,巴基斯坦出口290万吨;主要进口国中东进口296万吨,菲律宾进口180万吨,尼日利亚进口170万吨,欧盟(27国)进口110万吨,巴西进口85万吨。综合上述因素分析:尽管2007年我国和世界稻谷产量均有增长,总量上依然产不足需,库存继续下降,国内和国际稻米市场偏紧的态势仍未改变,稻米市场价格走强的动力客观存在,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使稻米生产成本增加,拉动稻米价格上升;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稻米价格已经处于高位,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大米进出口数量的变化和国家对稻米生产的扶持政策也影响了稻米价格上涨;国家和各地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又防止了稻米价格大起大落。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44、20072008年我国稻米市场将在大体稳定的前提下稳步发展,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3粮食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求1、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已经大体稳定在4.5亿5亿吨的水平,商品粮约占其中的2530;全国有粮库6万多个,库存粮食2.5多亿吨;粮食加工企业近2.1万家,年生产能力1.88亿吨。粮食流通主要有包粮流通和散粮流通两类,在我国目前还以包粮流通方式为主。用麻袋将农民生产的粮食装运到基层粮库,经过检验、过秤、拆包等过程后堆放在仓库中,需要外运时,再由人工或机械灌包、称量、装车运到火车站或者码头,到达目的地后,人工装卸、搬运和入库。包粮流通中间环节多,工作效率低下,需要

45、大量的包装材料和人力。虽然通过在车站和码头安装装卸搬运机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包粮流通系统中由多环节搬运造成的低效率和粮食散落浪费大等缺陷。而且由于近几年连续对农业生产进行结构性调整,我国的粮、棉、油生产已经逐渐表现出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粮食的品种和质量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粮食流通总体上表现出量大、点多、面广、生化特性强的特点,而我国的粮食流通工作仍停留在低水平发展阶段,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很难与这一发展趋势相适应,因此,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发展的必然要求。2、根据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制定的物流通道布局及项目规划,淮北地区小麦

46、流通通道是我省的建设重点之一。(1)基础条件淮北地区小麦流通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淮北、淮南、毫州、阜阳、宿州、蚌埠6个市。 该通道有陇海线、京九线、京沪线三大铁路干线,淮南线、阜淮线等铁路支线,阜阳为京九铁路线上最大的编组站;公路网密度大、条件好,多条高速公路穿境;有淮河水上运输通道,交通发达。 该地区是优质小麦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其中阜阳、宿州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最近几年粮食年产量在1300多万吨。年调出粮食约390万吨,每年调入粮食在100万吨左右(主要是工业用粮)。预计到2010年,粮食调出量约为440万吨,调入量为150万吨。调出粮食主要通过铁路、淮河运往内蒙、北京、天津、河北、广东

47、、广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省区,调入主要是东北和华北的玉米、大米。这个地区有阜阳、毫州、涡阳、颍上、宿州、蛹桥、泗县、淮北、淮南、蚌埠14个5万吨规模以上的国家粮食储备库,有25万吨规模以上的国家粮食储备库32个,有9条粮库铁路专用线,有蚌埠、凤台、五河、蒙城、怀远、泗县、太和、涡阳8个粮食码头。有皖王、鲁王、东方、丰原、雁湖、锦丰、良夫、占元、天宏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目前年加工能力500多万吨。 (2)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内容 该通道拟建设阜阳、涡阳、蚌埠、宿州、淮南5个大型物流中心和毫州、利辛、蒙城、太和、界首、颍上、阜南、泗县、蛹桥、灵壁、萧县、固镇、五河、怀远、凤台15个中小型物流项目,在基层收纳库、储备库和大型加工厂配置汽车散发散卸系统。该通道在物流项目内增建浅圆仓、立筒库l0万吨,改造平房仓20万吨。增建毫州粮库专用线l条,改扩建太和、蒙城、固镇、泗县、涡阳粮食专用码头5座,配置散粮汽车130辆,散运轮船15艘。建成铁路、水路、公路散发散卸节点分别为10个、13个和450个。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3.1 建设内容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