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场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6641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牛场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肉牛场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肉牛场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肉牛场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肉牛场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肉牛场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场建设规划.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00良种肉牛繁育场规划报告1、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000良种肉牛繁育场规划报告项目性质:拟建项目主管单位:000农牧局 项目实施单位:000畜牧兽医局 项目建设地点:兴隆乡 双龙乡 永新乡项目总体目标:养殖场饲养规模达到2000头,年出栏优良肉牛1500头。经济效益:年销售收入180万元。1.2项目背景及意义00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土地面积广阔,耕地充足,具有充裕的饲草料资源,其中双龙乡沿黄灌区有4个行政村,有一条全长22公里的发源渠,始建于1778年,是000万亩灌区之一,有小型提灌工程15处,这里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再加上双永工程的实施,发展现代肉牛产业具有得

2、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在兴隆乡、双龙乡、永新乡拟建五个肉牛养殖场,来发展壮大000肉牛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调整,人民群众对肉食品的营养含量和口味要求越来越高,对脂肪含量低的牛肉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牛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无膻无腥、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市场的拉动下,我县农户规模养牛势头强劲,养牛业进入迅猛发展时期。但是,与国内外先进生产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养牛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还比较低,牛只生产性能存在一定缺陷,技术应用面也不高,加上投入有限,静态的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成动态的经济优势,产品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尽快提高我县养牛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提高牛只

3、生产能力,发展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特拟建设000良种肉牛繁育场, 研究推广配套增产技术,增加良种牛供应能力,提高牛的繁殖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优质牛肉产品数量,促进养牛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建设000良种牛繁育场,对于促进我县牛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有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000农牧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000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实施意见为依据制定本项目1.3基本概况000位于甘肃中部,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半农半牧县,农业比较发达,畜牧业生产占有很大比重。

4、境内丘陵纵横,峰峦起伏,梁峁交错,川谷相间;气候干旱寒冷,无霜期长,年均气温8.8,年降雨量约240mm。由于受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致使养殖业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在000永新乡、兴隆乡、双龙乡投资开展了000双永供水工程 ,解决了水源问题,我们以此为挈机,在永新乡、兴隆乡、双龙乡三个乡拟建设五个养殖场来发展壮大000畜牧业。三个乡共有27个村委会,158个村民小组,人口3.8859万,土地面积694.7万亩,耕地面积13.2万亩。2、规划建设的必要性2.1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项目区农户持续增收: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逐步认识到使用优质品种

5、发展肉牛养殖的独特优势和可观效益,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产业、品种向优势产业、特色农产品的新领域扩张。项目建成后为市场提供副产品,带动更多农户从事肉牛养殖,从而壮大000畜牧业。2.2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需要:我国人口多、耕地有限,发展以食草型为主的家畜更具有战略意义。牛产业是节粮型畜牧产业,对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2.3发展地方经济,脱贫致富的需要:牛产业的兴起为我县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带动了牛产品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此,充分发挥名牌优势,大力进行牛产业建设,有利于迅速形成区域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6、,脱贫致富。2.4调整农业结构,综合开发农业资源的需要:靖远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但存在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从农村经济开发的现状和潜力来看,牧业生产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偏小;在种植业内部以粮食作物为主,饲草料种植比重偏小;在养殖业内部以猪、鸡等食粮畜禽为主,草食畜牧业比重偏小。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致使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增产不增收,综合经济效益低下。大力发展舍饲养羊业,不但可使农牧业有机结合,互促互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利用青贮、氨化、微贮等先进技术发展畜牧业转化增值,变废为宝,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形成农牧业种养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5政策条件 :000把发展草食畜牧产业作

7、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突破口来抓,以增强草食畜牧业综合竞争力为重点,以“转变方式、扩群增量、提质增效、促农增收”为中心,按照“扶龙头、带农户、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创新科技、机制,争取项目资金和财政支持,快速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努力实现由畜牧资源大县向畜牧产业强县的跨越。基本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饲养科学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经营格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畜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2.6资源条件:000天然草场面积广阔,草原类型丰富,县域内分布有山地草甸化草原、正草原草场、荒漠化草原草场、荒漠草场等众多类型草场,天然草场总面积439.6万亩,产草总

8、量达8792万公斤(干草)。000土地面积5809.4km2,其中耕地面积110余万亩,粮播面积69.49万亩,粮食总产量17302万公斤,农作物秸秆总产量21000万公斤,其中玉米秸秆产量5299.9万公斤(干草);用做饲草的大约3.5万吨,其利用率不足17%,远远低于全国33%的水平,还有近17万吨的农作物秸秆等待处理,其利用潜力大。2.7市场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向着科学化、营养化、保健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膳食结构有了新的要求,加之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各种档次的牛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价格也有上涨趋势。从国内市场看,由于人们对牛肉营养保健等

9、作用的认识,以及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逐步西化,牛肉供应的缺口也在逐年递增。目前国内生产的牛肉多为中低档产品,高档次牛肉不能大量供应市场,很多高级宾馆以及饭店、外国驻中国使馆等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高档产品。二,国内牛肉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我国人均牛肉年消费量从目前的4.2公斤增加到9. 93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则意味着新增一个年消费量700万吨的牛肉消费市场,这将为国内牛肉消费市场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2.8技术优势:项目建设技术支撑单位000畜牧兽医局技术力量雄厚,各类技术人员齐备。项目建设单位广泛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创造优惠条件,吸引省内外科研机构、有势

10、力的经济实体及科技带头人参与奶牛规模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科技服务,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3、规划建设的有利条件3.1政府重视,政策措施优惠:000把发展草食畜牧产业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突破口来抓,以增强草食畜牧业综合竞争力为重点,以“转变方式、扩群增量、提质增效、促农增收”为中心,按照“扶龙头、带农户、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创新科技、机制,争取项目资金和财政支持,快速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努力实现由畜牧资源大县向畜牧产业强县的跨越。基本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饲养科学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经营格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畜牧

11、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草的有利时机,省、市、县各级政府把发展养殖业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在政策和投入方面倾斜,大力支持草食畜产业发展。3.2饲草资源丰富:三个乡土地面积较大,农业生产发达。共有耕地13.2万亩,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充足,饲草料资源丰富,发展牛产业具有十分有利的物质基础。3.3区位优势明显:000地处甘、宁、青交汇地带,公路、铁路、水路交通便利,市场活跃,区位优势明显。4、规划目标、布局及主要建设任务4.1圈舍建设:按照科学适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建设适合本地区气候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劳动力和建筑材料等实际情况的宜饲喂、宜管理

12、、冬暖夏凉的标准暖棚牛舍。共建设标准化圈舍96128m2、其中运动场9117.73m2,建设隔离牛舍60 m2,建设堆粪场1200m2配套建设标准食槽、水槽、干草架、分娩栏、母子补饲栏、水池、运动场等设施设备,改善牛只生产生活环境,减少气候环境对羊只的不良影响,提高牛只生产率,加快周转速度。4.2饲草料加工体系建设:配套建设饲料加工体系,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一套,包括粉碎机、粉草机、铡草机、混合机等,修建饲料加工车间256m2,建设草料库7200 m3,建设青贮窖1440m3。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配方技术设计饲料配方,均衡营养水平,推广配合日粮,以满足羊只不同生长周期的营养需求。全面推广饲草青贮、氨

13、化、碱化、糖化、微贮、秸秆菌体蛋白等饲料加工处理技术,改善秸秆饲料质量,改变传统饲喂方式,提高不同作物秸秆和牧草的营养利用价值和适口性,拓宽饲草资源。需建饲草料基地50亩,种植紫花苜蓿、串叶松香草、高蛋白饲料玉米、毛葳草、三叶草、杂交酸模、胡萝卜等。引进紫花苜蓿、毛葳草等牧草种籽100公斤。全面提高饲草料生产水平,降低养羊生产成本。4.3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保健程序和兽医卫生技术措施,严格牛只防疫保健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羊群健康,为项目实施和牛只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建设兽医室及人工授精室80m2、消毒室1处25m2、车辆消毒池1处(61

14、00.2m2)。购置兽医器械1套,配备医疗药品若干。需全套引进饲料配方软件、牛羊疫病诊断软件、引进学习现代养牛技术,系统提高养牛科技含量。4.4配套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办公室、财务室、职工宿舍、门卫室等工作用房10间150m2,新建全封闭式水窖五座100m3,配套建设动力及生活用电。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1投资估算5.1.1估算依据:建设工程费用按现行实际价格进行投资估算,引种费及设备购置费按当年现行价加运输费计算。5.1.2估算:本项目经科学估算,共需投资1359.37万元。明细见附表: 000肉牛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内容表 单位:m、只、头、辆、元、万元、套建设内容

15、数量规模单价价值总投资肉牛5007500375.001366.37牛舍23186200463.72运动场7294230218.83办公用房1506009.00兽医室、人工授精室806004.80青贮池10000200200.00干草棚72007554.00饲料加工间2562005.12饲料加工机械110000010.00消毒室253007.50堆粪场1200506.00隔离牛舍604002.40水池33330010.00合计分项投资如下:1、肉牛:500头0.75万元/头=375.00万元2、牛舍:231860.02万元/=463.72万元3、运动场:729420.03万元/=218.83万元

16、3、办公用房1500.06万元/=9.00万元;4、兽医室、人工授精室800.06万元/=4.80万元5、青贮池18250 m30.02万元/m3=200.00万元6、干草棚7200 m30.015万元/m3=54.00万元7、饲料加工间2560.02万元/m3=5.12万元8、饲料加工机械1台2万元/m3=10.00万元9、消毒室250.03万元/m3=7.50万元10、堆粪场12000.005万元/=6.00万元11、隔离牛舍600.04万元/=2.40万元12、水池100 m30.03万元/=10.00万元经估算五个肉牛繁育场需总投资6831.85万元。 6、效益分析6.1经济效益分析6

17、.1.1销售收入估算:项目完成后,每个牛场年出栏1500头,平均销售价按近五年来平均市场价1200元/头预算,年销售收入180万元。6.1.2社会效益:本项目拟建的肉牛养殖小区(场)向市场产品,通过示范带动,推进肉牛生产的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农民扩大肉羊养殖,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后,通过养殖业的发展,带动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繁育、养殖、加工、销售及相关辅助生产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化经营,促进养殖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民增收展6.1.3生态效益项目本着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为纽带,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既避免了粪便、污水等

18、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对当地水源保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等具有显著作用,又做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把畜禽养殖业纳入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的轨道,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7、主要保障措施7.1健全机构,规范管理:成立领导小组、技术攻关小组和000良种肉牛繁育场建设办公室,实行行政、科技双轨驱动,推行目标管理负责制,细化实施目标和任务,进行规范化管理。7.2落实资金,专款专用:积极筹措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并及时上报经费开支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度,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7.3实行承包经营制:考察选用有事业心、有责任性、懂技术、善经营人员承包经营,并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保证种羊场正常运作。7.4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生产能力:推广运用本品种选育、杂交生产、犊牛培育、日粮配合、饲草料加工、疫病防治等一系列配套增产技术,提高养牛科技含量,降低饲养成本,增强生产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