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猪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7067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猪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黑猪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黑猪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黑猪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黑猪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猪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猪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本项目主要进行瘦肉型新母系猪湖南黑猪的良种培育与推广,其核心技术在于先进育种技术的应用以及快速繁育体系的建立和创新。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我国特色种猪新品种、新品系和配套系的育种技术水平,为商品瘦肉猪基地提高大量的优质母系种猪源,推进我国养猪业由资源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1)计划投资额项目计划投资额2002.63万元,执行期二年。(2)预期目标在原种场、扩繁厂两条生产线全部竣工并投入生产之后,将形成集“育种扩繁育品猪养殖销售”于一体的良性产业链,主要实施内容及目标为:新建湖南黑猪原种猪场,新增存栏原种母猪600头。新建湖南黑猪原种猪扩

2、繁场,年增优质种猪4200头,商品瘦肉型猪7800头的生产规模。建立健全“公司+基地+研究所+农户”的产业模式,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带动广大农户养猪致富。(3)主要指标肉猪:为按DB33T3761、2、3要求所饲养的商品肉猪,并根据GB16549规定检疫合格。猪肉:项 目指 标色泽肌内色泽鲜红或深红;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气味有特种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值6.0肉色(比色)三级鲜红水份45.36粗蛋白(以肌肉计)20肌肉间脂肪含量3.95肌内脂肪中亚油酸18嫩度(剪切力计)26菌落总数,cfu/g1000000大肠菌群,MPN/100g10000沙门氏菌不得检出(4)执行的质量标准a.GB

3、2707-1994 猪肉卫生标准b.GB2762-1994 食品中汞限量卫生标准c.GB4810-1994 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d.GB14963-1994 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e.GB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f.GB/T17236-1998 生猪改进宰操作规程g.GB/T17237-1998 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h.DB33/T307-2001 可食性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仑特罗的测定i.农业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贸限量(5)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认证及质量体系认证“湖南黑猪”已通过了省级成果鉴定,并经湖南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湖南黑猪为瘦肉型新母系猪,湖南省畜牧局批准生产、

4、经营、推广(详见附件)。目前企业正着手进行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计划于2008年底通过。(6)效益分析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第四年达到全部产能,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471.32万元,年净利润471.06万元,缴税总额为232.01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达到23.44%,所得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为6.65年(含执行期),财务净现值(10%)为所得税后1894.79万元,表明项目投产后有较强的盈利能力,项目在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畜牧业产业化相结合的规模生产,可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商品黑猪及安全肉的需求,实现了科技成果向推广应用的跨越,对于推动养猪业规模生产,对于加快绿色品牌优质商品猪的

5、发展、对于树立湖南品牌猪、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阶段目标表1-1 阶段目标时 段具 体 目 标备 注2008年1月3月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及评估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落实资金来源及建设条件等;已完成2008年35月完成项目规划与设计与报批已完成2008年410月完成扩繁场场区工程施工和示范农户20%的猪舍、沼气池施工,并开始技术培训与设备订货;2008年10月2009年7月完成扩繁场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至7月底完成示范农户70%的猪舍、沼气池施工;2009年711月完成技术服务站及培训场所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等;2009年11月12月全部完成示范农户猪舍、

6、沼气池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等;2010年1月3月项目整体竣工验收2010年4月项目全面正式投产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项目总投资2002.63万元,全部为新增投资。其中公司自筹资金1352.63万元。执行期内新增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和金额见表1-2表1-2 新增投资到位时间和金额年度新增资金来源到位时间到位金额(万元)2008自筹资金2008年10月1352.632008地方政府科技配套资金2008年年底502009银行贷款2009年6月5002009农业成果转化资金2009年12月100第二章 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湖南黑猪(原名新桃源猪)是以湖南优良地方品种桃源黑猪为母本、经杂交合成和继

7、代选育出来的一个瘦肉型新母系猪,具有适应性强,遗传性能基本稳定,胴体品质好,繁殖性高,生长快等特点。该成果于1997年12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999年经湖南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湖南黑猪”。2001年经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批准在娄底市建立湖南黑猪开发与保护中心,成立了“湖南黑猪持续选育与推广课题组”,应用BLUP法对种猪开展遗传评估、B超成相检测和PCR-RELP等多项先进生物分子育种技术对湖南黑猪进行“持续选育与推广”的课题研究。2004年10月,该品种获得了湖南省畜牧水产局颁发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详见附件)。2005年4月17日“湖南黑猪持续选育与推广”成果通过了湖南

8、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的鉴定,鉴定意见为“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项目的领先水平”。湖南黑猪(配套系)成为我国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最佳猪种之一。1、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我国自古以来,就把猪作为六畜之首,据出土文物同位素测定,我国养猪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养猪业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大波动,但总体来讲处于大发展阶段,生猪出栏量突飞猛进,2006年年出栏5.3亿多头,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年生猪存栏超过世界总存栏的一半,居世界第一位。种猪产业是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升级,中国种猪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农业部1996年的

9、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存栏种猪1000头以上的种猪场仅13个,存栏5001000头的种猪场50个,200500头的种猪场127个。这些数据在近些年得到较大增长,各省、市(区)镇相继建立了一大批种猪场,新近从丹麦、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以及美国等国家引进了长白、约克夏、杜洛克和汉普夏种猪,已有较丰富的猪的遗传资源,有的种猪场还装备了超声波活体测膘仪,妊娠诊断仪和电脑等仪器设备,有效地开展了场内测定;国家在一些重点省市如广东、武汉还建立了国家种猪测定站,各场不同程度的开展了种猪选育工作;各省市也开展了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原种猪场、繁殖场,拥有一定数量的繁殖母猪;不少场家进行种猪遗传物质交换,建

10、立了遗传联系,全国还有22个原种猪场还承担了全国联合育种任务。总体而言,国内的种育选育和繁育工作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推广,对种猪生产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由于我国的外来良种群体相对较小,繁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选择方法落后,真正进行种猪选育并行之有效的场家尚少,优良种猪产业化还没有形成,在良种选育和推广利用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处于较落后的水平,具体体现在:一是种猪良种繁育的先进配套技术和手段滞后,导致繁育良种率低、质量不稳定、退化现象严重;二是虽然我国生猪地方品种资源丰富,但地方猪种的肉质好,产仔多,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良基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国内培育的瘦肉型种猪没有形

11、成规模化生产,制约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推进地方优良瘦肉型种猪的良种培育和推广,对于提升湖南省乃至国内的种猪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种猪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2、与国内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及项目实施前后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变化(1)与国内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湖南黑猪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繁育性能高,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适应性强,杂交效果好等特点。通过和我国主要的瘦肉型猪太湖猪、北京黑猪比较,可看出其优势: 繁殖性能高,详见表2-1表2-1 繁殖性能比较表 指标品种初产母猪经产母猪窝产仔

12、数(头)窝产活仔数(头)窝产仔数(头)窝产活仔数(头)湖南黑猪10.9910.3713.7913.26太湖猪*11.68/14.5/北京黑猪*10.7610.0211.5410.65 肥育性能好 详见表2-2表4-2 肥育性能比较表 指标品种商品猪达90kg体重的日龄(天)商品猪日增重(克)商品猪料肉比湖南黑猪1716353.17:1太湖猪*1785803.18:1北京黑猪*1706823.36:1 肉质特性佳湖南黑猪:肉质的肉色、大理石纹、PH值、吸水率指标正常,不出现PSE和DFD肉。 胴体性状优 详见表2-3表2-3 90kg体重肥育猪胴体性能比较表 指标品种胴体瘦肉率(%)均膘厚(cm

13、)眼肌面积(cm2)背最长肌的脂肪含量(%)湖南黑猪58.162.3528.333.98太湖猪*56.102.3824.493.0北京黑猪*54.192.7231.473.15*、*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中心2005年4月12日查新报告(2)项目实施前后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变化 项目实施后,繁育、肥育、胴体性状的主要技术指标及经济指标变化如表2-4表2-4 实施前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表二、项目创新点“湖南黑猪”是以引进品种杜洛克猪为父本、湖南优良地方品种桃源黑猪为母本、经杂交合成和继代选育,历经10年培育出来的一个瘦肉型新母系猪。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应用BLUP法对种猪开展遗传评估、B超

14、成相检测和PCR-RELP等多项先进生物分子育种技术对湖南黑猪开展了持续选育研究,使湖南黑猪的各项生产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选育成绩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繁殖性能、育肥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品质等多项指标与国内同类项目研究相比较,有明显优势,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繁育性能高,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适应性强,杂交效果好等特点。1、持续选育方法的创新应用BLUP遗传评估和相应的GBS软件、B超成像检测、人工授精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PCR-RFLP等多项先进育种技术,在原选育成果的基础上,对湖南黑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肉质特性和适应能力继续进行选育提高。 在湖南黑猪原种场建立育种技

15、术及管理体系,应用BLUP法及相应的GBS软件,开展湖南黑猪持续选育与推广。 在湖南黑猪选育过程中,应用DNA指纹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和生物反应器技术加速湖南黑猪主要生产性状的遗传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湖南黑猪的种质特性。并将B超技术应用于湖南黑猪背膘肌、眼肌厚、眼肌面积、瘦肉产量等性状的测定。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ESR和FSH-B和影响肉质的性状的氟烷基因(HAL)、酸内基因(RN)、影响肌肉脂肪的IMF基因、影响肌纤维的MYOD基因宗族、影响肌肉嫩度的钙蛋白酶I(CAPNI)基因和钙蛋白酶(CAPN2)基因等多类基因,采用PCRRFLP等诸多方法进行检测。根据湖南省科

16、技厅鉴定结果,运用上述技术的“湖南黑猪持续选育与推广”使湖南黑猪获得了新的育种成绩,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品质等主要指标与同类研究比较,均具有明显优势(详见附件科技成果鉴定证书)。2、快速繁育体系的建立和创新(1)按照育种工作要求,建立了以湖南黑猪原种场、推广扩繁场、种猪测定站和人工授精站为主要构架的快速繁育体系(详见附件科技查新报告),把最优秀的原种公猪的优良性状最快速的传递到扩繁母猪和生产种母猪中,最大限度地缩短遗传时距。(2)稳定环境条件,充分发挥遗传潜力湖南黑猪选育采用春秋配产。选育的每个世代,母猪繁育、后备猪测定以及育肥猪测定在同一栏舍开展,以增强各世代的可比性。(3)选育猪群饲料

17、营养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加大选择准确性依据选择方案制定的各类猪的饲养标准,调制的配方营养浓度保持一致,缩小因饲料营养这一影响外因,从而有利于选育猪群遗传潜力的发挥,加大选择的准确性。3、种猪生产流程创新本项目的种猪生产采用工厂化饲养方式,以周为节拍,实现按计划均衡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2-1。种猪生产流程特点如下:(1)提早断奶出生仔猪在分娩舍哺乳时间为4周,然后断奶,转入保育舍。(2)全进全出猪只在各类猪舍的饲养期以周为阶段划分,在1栋猪舍同一单元或同一组别的猪均采取“全进全出”。(3)流水作业种猪生产,按照配种怀孕分娩保育(测定)生长育成(育肥)的流程以上生产流程有利于形成连续运转的生产线,实

18、行流水作业,各环节有机联系,按照固定周期、稳定节奏、连续均衡规范化生产,客观上形成了种猪的产业化养殖,有助于促进湖南黑猪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4、运营模式的创新性项目采取“公司+基地+研究所+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运作,以公司为龙头,以科技为依托,通过加大投入与开发力度,形成湖南黑猪“育种、扩繁、商品猪生产、销售”完整的产业链,进行规模化生产,并收购农户养殖的商品黑猪进行销售从而生产大量优质种猪和商品猪供应市场,带动广大农户养猪致富。5、创新效果综述(1)充分利用已经拥有的湖南黑猪种猪资源形成的繁育体系和人工授精网,建立规范的种猪性能测定和种猪遗传评估系统,对湖南黑猪生产性能持续选育和提高,进而提高

19、种猪及商品猪质量,对湖南省乃至国内种猪选育、繁殖、生产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2)项目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技术体系,运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技术进行种猪的遗传评估,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标记辅助渗入,选育具特色的新品系。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快速推广优秀种猪基因,不断提高种猪质量,健全湖南黑猪良种繁育体系,将极大推进国内生猪育种、种猪选育、遗传性状评估的技术进程。(3)项目技术利用国内(桃源猪)国外(杜洛克)两类基因资源,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将多项关键技术综合配套来提高养猪业整体生产水平,培育出优质高产健康的新品种(系)和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专门

20、化品系并配套利用,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猪肉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促进湖南养猪业将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和方向发展,提高全省生猪市场竞争力。(4)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进行育种值估计,能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亲属资料,准确地估计出种猪各性状育种值以及综合种值,并能比较场内、场间,地区间甚至国家间种猪优劣,项目技术的应用可加速养猪业领域的优良种猪推广利用,提高种猪质量。三、知识产权状况湖南娄底市XX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8日与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桃源县畜牧水产局、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桃源县禽畜原种场签订了新桃源猪(湖南黑猪)选育成果转让协议(详见附件)

21、,获得并独家享有“湖南黑猪”的全部知识产权。第三章 项目实施方案分析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1、项目转化内容:本项目实施主要包括湖南黑猪持续选育(中试)以及产业化推广两个方面:(1)湖南黑猪持续选育(即湖南黑猪纯繁模式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南黑猪的生产水平,充分发挥当今父本(杜洛克)其生长快、瘦肉率高等优势,增加品种血缘,引进新美系杜洛克10个家系的精液与73头有着广泛血缘基础的桃源黑猪杂交一代横交组成湖南黑猪新品系选育基础群,培育湖南黑猪新品系。(2)产业化生产及推广种猪体系建设:选址于娄底市娄星区小碧乡娄底市农科所所在区域,拟征地111亩,租地80亩进行场地建设,新建存栏原种母猪60

22、0头的湖南黑猪原种场。原种核心群由1012个血缘组成,专业村的母猪由原种猪扩繁群供给,实行人工授精技术,生产湖南优质肉猪;原种猪扩繁场建设:依托湖南娄底市XX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基础条件,新建12000头的湖南黑猪原种猪扩繁场。总体布局以娄星区、双峰县各乡镇为主,计划发展湖南黑猪养殖专业村10个,专业户450个; 实施“公司+基地+研究所+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使各生产要素、各单位之间按照产、供、销、种、养、加的相互关系进行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中心基地、农户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使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畜牧产业化相结合,形成产业链。2、技术路线(1)建系方法

23、以现代数量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实施初产留种,一年一个世代。通过引进的瘦肉型杜洛克公猪与桃源母猪杂交,实行二元杂交固定的模式选育。湖南黑猪新品系育种群基本规模为公猪10个家系,母猪120头。组建基础群从湖南天心原种猪场购买从美国刚引进的原种、个体间无亲缘关系的杜洛克公猪10头(10个家系)的精液,与桃源黑猪本品种选育的广泛血缘一产猪100头杂交,杂交一代选择10个家系10头公猪,120头母猪组成新品系育种基础群。开展多世代闭锁繁育基群组建后,不再导入外血,实行闭锁的世代繁育。但允许一定程度的母猪实行世代重叠。世代繁育过程中均采用避开全同胞和半同胞的随机交配,各家系公猪所配的母

24、猪数大致相同。断奶时做到每个全同胞家系留下大致相同的后代,6月龄时每个家系选留1头公猪(另选1头作为后备用),尽量做到全同胞窝留1头母猪参加配种。选育过程中慎重淘汰少数质量较差的家系。实行头胎留种,一年繁育一个世代新品系留种群执行秋配春产、头胎留种,一年繁育一个世代,但对生产性能特优,选择指数特高的个别母猪可参加下个世代的品系繁育,即允许少量(不超过5%)母猪的世代重叠。(2)选择方案选择原则a.以生长发育的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为主要选择性状,兼顾繁殖性能与肉质性状,注意外形体质、肢蹄结实度和适应性的选择。b.采用个体加同胞的选择方法,制定综合选择指数,实行综合选择。c.在选留过程中,保持环境条

25、件和饲料营养水平的相对稳定。做到同季节选种选配、产仔、培育后备猪、开展生长发育测定和性能测定。稳定营养水平,实行科学饲养,促进生产潜力的发挥。创造基本一致的环境,缩小环境方差,提高选择的准确性。d.做好多留精选,尽量扩大供选群体,加大选择差,提高选择效应。e.质量选择。采用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发现隐性有害基因的个体,视情况个体和同胞本窝淘汰。测定采用性能加同胞的综合测定制度a.性能测定,凡断奶时选留的后备公、母猪放在同一舍内测定。每栏4-6头,分别在一致条件下进行测定。测定前完成驱虫和防疫注射。测定猪采食相同的日粮,参入测定猪的日龄差异应在30天内,测试期加强饲差管理和猪只运动。

26、测定性状为2-4月龄日增重、体尺,2-6月龄日增重、体尺,6月龄活体膘厚。测定期为60-175日龄,各世代选留测定的后备公锗60-70头,母猪200-250头。b.同胞肥育测定为观察育种品系群猪的肥育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的世代变化和遗传进展,从一世代开始,按公猪家系一半选择与配母猪3窝,剔除发育差、有病个体外,实行全窝同胞肥育测定。第二年测定另一半公猪家系,以后按此更替。测定猪断奶后完成驱虫、防疫注射和公猪去势,测定猪采食相同于后备猪日粮,自由采食按栏计料,测试期加强饲养管理和猪只运动。测定期为20-90Kg,测定肥育期日增重与饲料报酬,每窝随机选择90Kg二母二阉公屠宰,进行胴体品质测定

27、和肉质评定。二 、项目组织实施方案1、中试情况项目的生产性试验示范地点设在娄星区西阳乡、小碧乡、万宝镇三地,对158头原种猪的初产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结果来看,对湖南黑猪的持续选育,不仅产(活)仔数、料重比、胴体瘦肉率、均膘厚等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预计目标,而且继续保留了湖南黑猪全身被毛黑色、蹄壳黑色、体型较长、背腰平直、四肢粗壮且较高无卧系,臀部较丰满,有效乳头12个以上,排列均匀,体质健壮,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湖南黑猪已成为我省发展优质瘦肉猪生产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最佳猪种之一。2、参与单位具体工作任务与分工2006年3月,公司与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签订了湖南黑猪生物育种高技术

28、产业化项目合作开发研究协议,为加快湖南黑猪良种繁育进程,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湖南黑猪生物育种基地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公司与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湖南农业大学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定的技术基础。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孙宗炎,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协会养猪业学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养猪协会常务副理事长。3、项目所需设备、材料及来源本项目新购置育种与人工授精设备26台(套),兽医诊断仪器10台(套),污水处理及沼气设备14台(套),培训设备及桌椅90台(套),扩繁场种猪选育饲养栏46

29、0组。详见表3-1。表3-1 新增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育种与人工授精设备261兽用B超ALOKA500台12双目显微镜40-1600倍台13电子测定秤0150kg台24生产育种管理软件GBS套15相差显微镜XR6100 台16架盘天平台17显微镜恒温载物台台18消毒柜台19双蒸馏水机ZLSC-20台110恒温箱WGP-400台111精液运输箱台512精虫计数器台113加热磁力搅拌器Feb-85台114数显预热箱303A-3台115数显干燥箱101A-1A台116170C恒温冰箱80L台217采精器械20个/组套218输精器械套219数显恒温水浴锅60型台120数

30、显温度计个221车载恒温精液运输箱12-20L组222连续性精液分装机台1二兽医诊断仪器101普通光学显微镜XSZ-N107SP台12高速台式离心机LNG-T83台13生化培养箱SPX-150B-台14水浴锅HH.S11-8台15冰箱MDF-236台16病原检测盒批17解剖器具JD200-3套18电子天平感量0.1mg台19分光光度计7230G套110高压灭菌锅PHB-1套1三扩繁场污水处理及沼气设备141格栅钢制套22鼓风机RD-100台23污水泵50QW40-15-4台24固体分离机XLJ50台15气水分离机GF-60台16脱硫塔TS-250台17沼气凝水器BC-300台28干式阻燃器AF

31、-80台19沼气流量器LMN-25台2四培训及信息服务设备901笔记本电脑联想台12台式电脑联想台23打印机HP黑白激光台14数码摄像机Canon 10d台15投影仪EMP-7800台16技术服务车皮卡车台17培训桌椅套808数码照相机套19车载恒温精液运输箱台110传真机台111复印机台1五扩繁场种猪饲养设备4681人工授精站公猪栏3.4m2.4m1.2m组402母猪大栏3.0m2.4m1.0m组503母猪限位栏2.2m0.65m1.0m组1604分娩栏2.2m1.8m1.2m组725保育栏2.2m1.8m1.15m组726后备猪培育(测定)栏3.1m1.8m0.9m组667纵向通风-温帘降

32、温设备套84、已具备的条件和需新建内容(1)建设湖南黑猪原种扩繁场13503.42m2,其中配种舍1180.54平方米;人工授精站287.51平方米;公猪舍631.8平方米;怀孕舍649.43平方米;分娩舍1905.37平方米;保育舍1418.9平方米;后备猪培育舍660.67平方米;生长舍1373.4平方米;育成舍4735.8平方米;消毒更衣室300平方米;饲料间180平方米;变配电间180平方米。(2)建设湖南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其中沼气池300m3 ,中心兽医站133平方米;剖检、无害化处理室106平方米;淘汰舍106平方米;垃圾站40平方米。主要建(构)筑物详见附表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33、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1、项目成果转化的用途“湖南黑猪”是一种新型的瘦肉猪种,本项目实施目的在于开展该猪种的良种培育和推广。2、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1)湖南黑猪的优质特色极具开发前景湖南黑猪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繁殖性能好、生长发育快、胴体品质优良、杂交效果明显等特点,比国外种猪耐粗饲、适应性强。湖南黑猪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50%本地血统猪育种材料选育新品系)成果的领先水平,其产仔数、肉质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湖南黑猪初产母猪产仔10.99头、产活仔10.37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3.79头、产活仔12.98头,生长育肥171日龄活重100kg,料重比3.27,瘦肉率58.16%

34、、均膘厚2.35cm、眼肌面积28.33cm2;肉质优良,肌内脂肪3.98%。湖南黑猪在肉质和胴体瘦肉率等方面,优于同类研究中国家认可的苏太猪。(2)湖南黑猪的推广应用工作为其开发前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南黑猪的推广应用工作得到了项目所在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所采取的推广措施主要有:1、组建专门机构队伍。由娄底市委、市政府和娄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区两级发改委(局)、农办、畜牧、科技、乡企、财政、农信等部门组成了湖南黑猪产业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督促推广工作落实,研究推广应用中的重大问题。同时由XX公司牵头,以发展湖南黑猪养殖为核心,发起成立了娄星区XX农村科技合

35、作社,并共同组建技术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2、建立了供种繁育体系。按照“纯繁化、新系化、良种化”的标准,形成了“具有核心群母猪繁育场、乡镇有繁殖群母猪繁育站、村组有生产群母猪饲养大户”的湖南黑猪繁育推广体系。3、采取“公司+合作社(协会)+信用社+保险公司+农户”多元组合的发展新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发挥合作社(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与农户订立“五统一和一确保”的合作生产合同书。对加入湖南黑猪专业养殖合作组织的农户,如经济上有困难可由公司提供2万元以内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担保。由合作社牵线搭桥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拟开展湖南黑猪养殖保险。合作社专门设立风险基金,用于补贴因重大疫情或自然

36、灾害遭受损失的社员,将湖南黑猪养殖农户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湖南黑猪在农村条件下饲养,具有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母性特性好、繁殖能力强的特点,适应农户散养和规模饲养,深受农民喜爱。自湖南黑猪持续选育推广以来,已推广种猪1.14万头,累计生产商品猪32.8万头,因猪肉肉质好,87%的商品猪销往广东地区及出口港澳3个地区,每头猪售价高出一般的良种猪15-20,市场需求旺盛,显示出该品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巨大发展潜力。综上,无论是从湖南黑猪的品质基础,还是从饲养推广基础看,湖南黑猪均可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生产经营,成为湖南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品牌,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前景,从而促

37、进湖南省养猪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1)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2)项目所需的配套设备,按生产厂家报价资料估算;(3)建设工程费按娄底市现行建筑造价扩大指标估算;(4)项目安装工程费按各单项工程、安装工程费率计算;(5)基本预备费按8%计取(涨价预备费按现行政策暂停);(6)建设期利息: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年资金占用费率按2.4%计;银行借款年利率按5.76%计。2、投资估算(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760.27万元(含建设期利息),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152.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03.

38、91 万元,建设期利息59.04万元,预备费245.12万元。(2)流动资金估算参照类似项目流动资金投放、周转状况,按照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项目正常生产年份需投放流动资金807.8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按流动资金的30%计算,为242.36万元。(见附表)项目总投资2002.6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60.2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42.36万元。3、资金来源与筹措项目共需投资2002.63万元。资金筹措计划如下:(1)企业自筹1352.63万元(2)申请农业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种类为无偿资金。(3)申请地方政府科技配套资金5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5)银行贷款500万元,用于固定

39、资产投资。4、资金筹措条件分析(1)申请国家资金能力分析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对项目区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具备了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条件。(2)银行贷款可靠性分析由于该项目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市场前景看好,而且可用母公司为担保方式。银行为项目提供500万元的贷款是可行的。(3)自筹资金能力分析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5、资金使用计划(1)资金使用计划(见附表3)项目执行期两年。项目总投资2002.63万元。第一年投入1162.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20.11万元,铺底流

40、动资金242.36万元;第二年投入840.16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2)申请的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用途申请的农业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 用于技术中试50万元,检测仪器设备10万元,技术培训16万元,科技人员补助8万元,配套技术12万元,其他4万元。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1、技术风险分析本项目采用的生物育种技术,项目建设单位独家具有全部知识产权,技术来源可靠,先进、实用;湖南黑猪持续选育和推广技术,通过了省级鉴定;项目承担单位聘请孙宗炎、李静如等资深专家组成项目技术顾问组,为本项目的实施进行参谋与技术协作攻关。综上,项目的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可控,影响小。2、资金风险分析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352.6

41、3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50万元有保障;银行贷款尚需进一步落实。相对而言,本项目资金存在潜在风险,需项目单位拓宽融资渠道,以确保资金如期到位。3、降低和防范风险措施针对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防范的对策主要是采取各种风险控制的方法。对于市场供需、产品价格等市场风险,主要是搞好市场营销,实行品牌经营,提高产品质量,以过硬的品牌和优越的质量,采用高新技术和节能降耗措施,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于技术风险,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吸引人才,不断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不断推出优良新品种,以保持项目产品的技术领先地位。对于外部协作风险,要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经营管理工作,强化政府

42、各级管理部门及项目办的组织管理,通过实行订单农业等新型产业化运作模式,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六、项目实施计划根据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技术要求和资金安排,项目建设期限确定为2年,即2008年4月2010年4月。(1)2008年4月7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及评估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落实资金来源及建设条件等;(2)2008年89月,完成项目规划与设计与报批;(3)2008年1012月,完成扩繁场场区工程施工和示范农户20%的猪舍、沼气池施工,并开始技术培训与设备订货; (4)2009年17月,完成扩繁场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至7月底完成示范农户70%的猪舍、沼气池施工;(5)200

43、9年711月,完成技术服务站及培训场所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等;(6)至2009年11月12月,全部完成示范农户猪舍、沼气池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等;(7)2010年1月3月,项目整体竣工验收;(8)至2010年4月,项目全面正式投产。项目进度图(甘特图)见下页:第四章 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在项目区内发展养殖农户2000家,按新增良种母猪600头,母猪年产仔20头算,可年产湖南黑猪1.2万头,形成“育种、扩繁、商品猪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广大农户养猪致富,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黑猪及安全肉品的需求。二、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成本分析(1)产品成本费用估算1)编制依据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二确定基础数据。根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版)各项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均按生产工艺设定额及娄底市现行价格计算。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分类进行折旧,预备费、建设期利息按比例分摊到各折旧类别中,房屋建筑物按20年折旧,设备按10年折旧,残值按5%计取,年折旧额为 82.91万元。(详见附表)职工工资平均按9600元/年计取,包括各种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共计517.72万元,按10年进行摊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