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体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7072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体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养生体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养生体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养生体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养生体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体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体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养生体质什么是体质 一、体质: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包括八大体质: 1、平和体质:较协调,脏腑功能好。一般在长寿家庭,是上天眷顾和后天修为。我国长寿地区是广西巴马,广东中山。是最好的体质。 2、阳虚体质:常年四肢发冷,火力不够。症状是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3、气虚体质:经常感冒,好打喷嚏。 4、气郁体质:生闷气。懒散。 5、阴虚儒生:要静,静能生水。适合做瑜伽。 6、瘀血体质:面色发暗。易形成肿瘤。 7、痰湿体质:瘦人多炎,肥人多痰。下肢沉重。宜得高血压、高血脂。 8、湿热体质:口臭,汗

2、臭重。皮肤油腻。给人不清洁感觉。 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影响体质的因素: 1、先天的:先天遗传。 2、后天的:年龄增长:小孩子稚阴稚阳,青壮年壮阴壮阳,老年人衰阴衰阳 我们今天所受的,就是所做的;我们今天所做的,就是明天所受的。 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疾病药物。 饮食过多易形成气虚,痰湿体质。水谷与元气不相两立。 营养不良形成气虚,阳虚。 如何判断体质 1、 望:望面色 望神态 望皮肤 望形体 望毛发 望舌象 望五官。 2、 问:问二便 问食性 问家庭史。 3、 闻:闻气味 听声音 4、 切:摸脉 望: 看形体: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 看面色:面色黄又躁:气虚、血虚。 胱白,阳气虚。 面色发暗;淤

3、血体质。 舌象:舌体大颜色红热性体质, 舌体大颜色淡虚性体质。 舌体小软而无力是气、血虚体质, 舌体小而红阴虚、内热体质。 舌苔厚:湿热痰湿体质, 无舌苔:阴湿体质。 眼睛:目光有神热性平和体质,目光无神虚性体质,眼睛浑浊淤血痰湿湿热体质。 听声音:声音轻浅气虚体质,声音中气足:实性痰湿平和体质。 闻气味:汗味体味大痰湿湿热体质,有口气痰湿湿热阴虚体质。 问二便:小便黄阴虚体质,小便多夜尿多气虚阳虚体质。大便不成形气虚阳虚体质。小便黄大便干结湿热体质。 切脉:脉象细若有若无虚性体质弦脉:肝脏功能偏强。脉象快,体质偏热。脉象慢:虚性体质,阳虚体质。 改善体质的关键阶段:一、妇女产后;二、病后康复

4、阶段;三、幼年的喂养阶段;四、时令和节气;五、更年期;六、青春发育期。 平和体质如何养生 平和体质:就是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好,心、肝、脾、肺、肾五脏协调配合较好。 形:身材均称,体重合适,皮肤有光泽,口唇淡红色,舌苔薄而淡红。 喜伤心,恕伤肝,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 养生规律:不伤不扰,顺其自然。 阳虚体质如何养生 阳虚体质:真阳不足,怕冷,尤其是背部怕冷,腹部怕冷。大肠偏寒。不消化。夜尿频多。 容易得:1、发胖,2、脱发,3、骨质疏松,4、慢性结肠炎,5、痹症,6、水肿。 四大问:问月经,问大便,问睡眠,问情绪。 四大基本功:调月经,调大便,调睡眠,调情绪。 养生原则:温补阳气,湿化水湿,

5、畅通气血。不吃生冷东西,增加户外运动。 药物:参茸丸,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膏,右归丸。 气虚体质如何养生 表现:形:1、肺、脾弱,说话语声低怯。 2、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3、面色萎黄,肌肉松软,血压偏低。 神:疲倦,懈怠。 原因:1、大病之后,2、过度用脑,3、职业运动员;4、重体力劳动者;5、女孩子节食。 易感病:1、发胖或消瘦;2、胃下垂;3、低血压;4、过敏性鼻炎;5、慢性支气管炎;6、自汗;7、女性白带多,精微外泄;8、习惯性便秘;9、慢性盆腔炎。 养生原则:补脾,健脾。不开心则伤脾;过度思虑则伤脾;肝木克脾土,脾伤则伤肺。 如何进补:1、冬季进补,秋先垫底。2、一般从冬至开始进补,

6、气虚补气,阳虚补阳,阴虚补阴。3、补气要细水长流。 食物:大枣,补气又补血。忌吃生冷寒凉的东西。 药物:人参、党参、黄芪、云苓、白术。 中成药: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归脾丸。 最难熬的季节:冬至到三九;三伏天。 春季:吃温热食物:如香菜、芫荽。不吃凉东西,吃应节蔬菜。宜早起、穿宽松衣服。 穴位:足三里、气海、脾俞。 痰湿体质如何养生 痰湿体质:一种积滞、废物、半成品,水谷精微代谢不顺停滞造成的,食物吃太多,无法排泄。易肥胖,不爱喝水,爱吃偏咸的东西。 表现:形:小便浑浊,起泡沫,大便发粘。舌体偏大,舌苔偏厚。出汗偏多或不出汗。 神:无精神,想睡。 女性美容六通:月经通,大便通,水道

7、通,谷道通,血脉通,情绪通。 形成原因:1、遗传;2、长期熬夜。脾是生痰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肥甘厚腻生痰湿。 易感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痛风,重度肥胖,脂肪肝,月经不高,慢性咽喉炎,抑郁症。 治疗方法:健脾去湿。 饮食方面:控制食量。吃七、八成饱,不熬夜,一定要吃早餐。清淡。食物有:赤小豆、鲫鱼,淮山,薏米,白扁豆。 生姜是散湿暧胃,促进发汗。上床萝卜下床姜,夜晚生姜赛砒霜。生姜配红枣红糠喝茶。立秋之后,要少吃姜。 少吃苦寒凉、生涩东西,少吃酸。少喝饮料,少吃西瓜。 生活上:洗热水澡。夏天少用空调。 药物:党参、扁豆,陈皮一起治中焦。陈皮、白芥子治上焦。还有淮山,薏苡仁,

8、茯苓,赤小豆,冬瓜皮。中成药:参苓白术散,纹股蓝甙片,陈夏六群丸,排毒养颜胶囊。 四季保养:秋冬不要进补。 经络:脾俞,胃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 痰热体质如何养生 表现:1、面垢,发黄、发暗,油腻,口红,牙黄。口干、口苦、口嗅。小便黄而少,大便粘而嗅秽难闻。女性白带黄,外阴瘙痒,性情急躁。 原因:1、抽烟喝酒熬夜2、遗传性、长期情绪压抑感3、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 易感病:1、脂溢性皮炎黄2、痤疮3、淋证、4、沁尿感染5、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6、疖疮7、皮癣、足癣、股癣9、黄疸 治疗:清热利湿。 饮食:少吃甜食,少吃辛辣食物,少喝酒吸烟,少吃肥甘厚味,忌熬夜。多吃:绿茶、花茶、绿豆、冬

9、瓜、丝瓜、赤小豆、西瓜。 祛湿热且不能多吃的药:雚香、茵陈、车前草、淡竹叶、滑石、溪黄草、鸡骨草、木棉花。 祛湿中成药:甘露清毒丹 君泰口服液 清热祛湿冲剂 溪黄草冲剂 四季保养:冬天不大补,不多吃火锅,狗肉,羊肉。 经络:刮痧 拔罐 阴虚体质如何养生 女性多见。耐冷不耐热。 表现:外形:不胖,脖子长,身材瘦长 手心热、脚心热,小便黄少,大便干结,呈羊失状。 形成原因:1、遗传2、长期情绪压抑3、吃辛辣太多。 易感病:结核病、肺痨、失眠、肿瘤、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月经提前。 特点:干枯不滋润。 治疗:滋润养阴。 饮食:静能生水。忌辛辣食物、油炸,剪烧食物。适合吃闷、蒸、煮、炖食物。宜吃西瓜,

10、葡萄、莲藕、苹果、柿子、梨、甘蔗、螃蟹、鸭肉、海参、墨鱼、银耳、燕窝、 药物:冬虫夏草、百合、玉竹、沙参、旱莲草、女贞子、沙参、麦冬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要有充足的睡眠。 季节:秋季是养生的关键。肺主肃降,喜干净、滋润。 瘀血体质如何养生 特点:全身血液流通不畅。易脱发。 表现:形:面色灰暗,皮肤干枯,发痒,眼睛浑浊,舌静脉曲张。 神:健忘。 形成:1、先天禀赋2、七情长期不调。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易感病:1、肥胖或消瘦。2、高血压。瘦的原因;1阴虚内热2气血化源不足3、抑郁症,4、肋间神经痛。 治疗: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药物:大黄蛰虫丸,用于治疗瘀血体质导致的瘦弱。 桃红四物汤,用于治疗色班。 当归、逍遥丸。 饮食:红葡萄酒。山楂,韭菜,红糖,醋,金桔,玫瑰花草,黑木耳。 四季保养:冬天不大补。不多吃火锅,狗肉,羊肉。 经络:刮痧,拔罐。 气郁体质养生 白领、公务员易得。 朱鹤亭、张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