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方向简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7093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方向简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方向简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方向简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方向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方向简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方向简介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方向简介 1. 广播电视史论方向 广播电视史论方向主要研究国内外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传播规律,根据广播电视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历史学知识储备和广播电视学专业知识的传媒人才,并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媒体实践和学术研究,提高学生在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实务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专业的培养,学生毕业后有较宽泛的职业选择,可在媒体从事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以及进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等工作。 2广播学方向 广播学方向

2、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拥有厚实的研究实力和一流的学术成果。在传统媒体普遍遭遇挑战的当下,唯有广播一枝独秀。 本方向旨在研究国内外广播发展的历程和最新态势,通过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探寻其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中国广播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方向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包括:广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广播媒介的特征与传播规律、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我国广播行业的现状及发展与改革、广播新闻报道方式、广播新闻文本、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及变迁、广播节目创意构思、广播活动的策划及组织、广播经营管理、广播产业模式、广播整合行销、广播营销实务、广播消费行为和广播生态环境等。 本方向欢迎热爱广播事业、具有良好的新闻传播

3、理论素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和研究基础的同学报考。通过研究生阶段严谨、系统、深入的学术训练,培养同学熟悉广播媒介特性和规律,对广播业在发展和改革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力,能对广播的现状与发展做出理论分析和预测。使毕业生成为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性,理论联系实际,既懂广播业务,又能开展广播学术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台、广电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就业,亦可从事其它相关媒体实务和学术研究等工作。 3电视学方向 本专业牢牢把握电视传播的前景及发展走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电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电视传播的手段及优势,电视传播的历史及理

4、论,电视传播的作用及社会影响,通过专业学习,强化学生对于电视传播整体格局、节目样态、采制流程的认识,从而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广播电视及新媒体领域进行理论研究或从事业务实践工作。 4纪录片学方向 纪录片学方向旨在探索电视纪录片所具有的独特运作与创作规律,并根据纪录片创作的相关规律,研究电视纪录片与人的关系,学习电视纪录片独有的视觉语言、读解方式和结构形态,以及电视纪录片中所包涵的其他人文学科内涵。通过以上方面的学习研究,使学生拥有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知识背景,从而成为高层次的纪录片理论研究和实务创作人才。 5新媒体传播方向 第 1 页 共 1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

5、路! 新媒体传播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学科背景知识和专业理论体系,熟悉实务工作,洞察学科前沿的,积极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牢牢把握多媒介融合的走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教学放入国际化大背景之下进行,与国际接轨。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学科背景知识和专业理论体系,熟悉实务工作,洞察学科前沿的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6媒介文化传播方向 媒介文化传播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学科背景知识和专业理论体系,熟悉实务工作,洞察学科前沿的学生,通过对媒介影像符号、不同节目形态和传播规律作系统性研究,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学养、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能够深透地理解电视对社会的功用,成为智能策划型和多视野观念的传媒人才。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