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铁矿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7157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铁矿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铁矿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铁矿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铁矿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铁矿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铁矿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铁矿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年铁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编制单位:北京万澈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021号 编制日期:2013年9月目 录1 总论1-11.1评价任务的由来1-11.2 编制依据1-11.3 评价目的1-21.4 评价标准1-31.5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1-51.6 评价范围1-61.7 评价内容与工作重点1-6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2-12.1 自然环境概况2-12.2 社会环境概况2-32.3 环境功能区划2-52.4 环境敏感因素分析2-63工程分析3-13.1工程概况3-13.2 工艺流程3-23.3 主要产排污环节分析3-3

2、3.4 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分析3-44、污染防治措施4-14.1 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4-14.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4-15厂址可行性分析5-15.1地理位置5-15.2产业政策5-15.3城市总体规划5-15.4土地利用5-15.5厂址可行性分析结论5-16结论6-16.1项目符合产业政策6-16.2符合城市总体规划6-16.3达标排放6-16.4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6-16.5厂址可行性分析6-11 总论1.1评价任务的由来天镇县李家窑铁矿于2002年9月经行政审批取得探矿权,证号:1400000630131。2009年,因股权纠纷,根据天镇县人民法院(2009)天民初字第196号协助执行通

3、知书,暂缓办理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登记相关等手续。根据天镇县人民法院(2011)天法执字第24-2号协助执行通知书,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变更为李林,并按照相关程序为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办理相关的国土资源采矿登记的相关事宜。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矿审采划字2008019号文件、2009年和2013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延长划定矿区范围预留期的批复,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李家窑矿区面积0.3393km2,批采标高从1580-1490m。本项目规划生产规模3万t/年,批采333类和334?类资源矿体,可采储量约6.52万吨,服务年限2.17年。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

4、2013年2月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立即组织持证参评人员赴现场进行现场踏勘,对矿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区域内的污染源、敏感因素以及生产工艺、排污特点、进行了全面调查,收集了有关的环境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年铁矿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09月0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02月28日

5、)(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03月0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01月0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09月01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9)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月1日)(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12)“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暂行规定(草案)的通知”,

6、晋环发【2011】160号,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3)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4)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2.2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

7、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7)清洁生产标准 铁矿采选业(HJ/T294-2006)。1.3 评价目的本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原矿、废石堆放及装卸产生的粉尘,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矿坑涌水若处理不当外排对当地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工业场地、生活办公区、废石场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风机、压缩机等生产设备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开采过程中采出的废石以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等。评价目的如下:(1)通过评价弄清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敏感点和主要环境问题; (2)查清评价项目运营期“三废”排放特点和规律,论证项目选用的污染物防治措施的可行性;(3)预

8、测分析评价项目所排“三废”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4)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它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分析废石沟选址的可行性,并提出处置方案;(5)通过环境风险评价分析本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6)根据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要求,制定降低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实现工程“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要求;(7)通过对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结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的要求,最终从环保角度阐明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厂址的合理性,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4 评价标准根据项目初步工程分析得出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根据污染

9、物的性质及区域环境现状,本次评价拟执行标准如下:1.4.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经过现场勘查,该项目位于农村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单 位TSP200300g/Nm3PM1070150SO260150500NO24080200(2)地表水: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洪塘河,现状使用功能主要为农业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2。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 单位:mg/L项目氨氮BOD5CODcrPH硫化物石油

10、类挥发酚标准值2.010406-91.01.00.1(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质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1-3。表1-3 地下水质量标准污染物pH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标准值6.58.54500.20.0220污染物PbFe氟化物细菌总数(个/L)总大肠菌群(个/L)标准值0.050.31.01003.0(4)声环境:经过现场勘查,该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地区,村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厂界四周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4。表1-4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1类5

11、5452类60501.4.2 污染物控制执行标准(1)大气污染物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排放的工业粉尘执行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表7的规定限值,标准值见表1-5。 表1-5 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生产工序或设施浓度mg/m3颗粒物工业广场、废石场1.0(2)噪声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见表1-6。表1-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A)类 别昼 间夜 间2类6050本项目施工期的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值见

12、表1-7。表1-7 施工期噪声执行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A)昼间夜间7055(4)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的相关要求。1.5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1.5.1环境空气评价等级本项目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本次评价范围确定以工业场地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作为评价中心,边长为5km,面积为25km2的矩形区域。1.5.2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生活污水水质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SS;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道路和场地洒水,不外排。矿坑涌水水质成份简单,主要污染物为

13、SS;正常情况下,矿坑涌水经处理后回用于井上下洒水抑尘,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对评价等级的规定,此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三级。地表水环境影响不进行评价,重点分析矿坑涌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的保证性。1.5.3 地下水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本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本项目矿井涌水量约为5m3/d,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0.51.5km,项目所在区域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分布,对区域地下水水位影响较小,地面沉降迹象不明显。因此,确定本次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1.5.4 声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

14、影响评价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规定,2类标准地区的中型建设项目,因此,本次噪声影响评价按二级评价进行。1.5.5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对评价等级的规定,本项目工程总占地8.3925ha,影响范围小于20km2,主要为废石场建设对地表植被不可逆破坏,水土流失。确定本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1.6 评价范围根据项目评价等级和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范围,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各单项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详见表1-8。表1-10 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 境 要 素评 价 范 围空气环境以工业场地主要大气污染物

15、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5km,面积为25km2的矩形区域。地表水工业广场汇入李家窑河上游500m至下游2000m范围内。地下水环境类项目评价范围上游到工业场地、废石场所在荒沟的沟头,下游到董家沟下游500m,总面积约0.175km2。类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井田外扩500m,评价区面积约2.34km2。结合、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取两个评价范围的并集,为2.515km2。声环境工业场地四周200m生态环境矿区、废石沟范围及向外延伸500m以内的区域,运输道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内的区域。1.7 评价内容与工作重点1.7.1 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内容包括新建工程的工程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16、及污染源调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清洁生产分析、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风险分析、公众参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厂址可行性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等内容。1.7.2 评价重点根据工程及环境特点,本次评价以工程污染因素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和生态影响分析为重点。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天镇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北端,地处晋、冀、蒙接壤处,东临河北省怀安县,南靠河北省阳原县,西接阳高,北连内蒙,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2,北纬40094044,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65公里,总面积1635.1平方公里。本项

17、目位于天镇县城南东约40km处的李家窑村东,行政区划隶属天镇县南高崖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8551142930,北纬402014402030。境内交通便捷,有(北)京包(头)铁路横贯东西,大(同)张(家口)、天(镇)走(马驿)两条国道纵横交错。县、乡、村公路通车率达100%。全县有11个乡镇、95个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通车里程477.7公里。矿区西4km处为乡级公路,可通达天走路,交通较为便利。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1。2.1.2地形地貌天镇县位于山西省高原东北部,系阴山山系,境内群山绵亘,丘陵起伏。海拔最低976米,最高2106.3米,多在1000米1500米之间,总地势西高东西。基本

18、地貌由山地、丘陵地、平川地构成。境内地势南北两侧山区,西部及中部为平川。东、南、北三面环山,山脉属阴山山脉,高险陡峻,地形复杂。矿区为中低山区,区内最高点为西北部山梁,海拔标高1626.0m,最低点为西南河床内,海拔标高1466.0m,相对高差160m。李家窑河沟为本区最大沟谷,较宽阔,其余分支沟谷大多呈“V”字型,切割程度较深,一般50100m,山体全部由中下太古界集宁群变质岩组成,基岩露头良好,山体风化剥蚀呈浑圆状。南高崖乡镇水源地后备水源地谷前堡水源地矿区范围图2-1 区域位置图(1:270000)2.1.3水系本项目区域地表水为洪塘河,洪塘河发源自天镇县南高崖乡之坟山,为洋河一级支流,

19、上游为V字型河段,下游为U字型游荡型河段,境内流长15km,流域面积228km2。本矿区西距洪塘河约4km。2.1.4气象与地震天镇县属典型的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风多雨少,四季常受内蒙古冷气压控制。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秋季凉爽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历年平均气温6.5,一月份最冷,历史最低气温-29;七月份最热,历史最高气温38;无霜期150天左右,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417.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830.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839.4小时;平均相对湿度52%;最大冻土深度120厘米,最大积雪厚度14厘米。冰雹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每年都不同程度的遭受雹

20、灾。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2米/秒。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有关规定,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2.2 社会环境概况2.2.1行政区划天镇县共设置5个建制镇、6个乡,221个行政村,包括玉泉镇(县政府驻地)、谷前堡镇、米薪关镇、逯家湾镇、新平堡镇、卅里铺乡、南河堡乡、贾家屯乡、赵家沟乡、南高崖乡、张西河乡。天镇县总人口有2161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有34311人,农业人口有18187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5.87和85.71;全县平均人口密度为132人/平方公里,属

21、于人口稀疏区。2.2.2 社会经济201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3亿元,增长6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亿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完成1.0145亿元,增长21%;一般预算收入4580万元,增长2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万元,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3673元,增长20.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多数超过20%。全力推进设施蔬菜建设,投入使用各类蔬菜大棚1.1万栋,新规划启动建设9000栋,总量排全市第二。积极开拓北京市场,与北京市东城区建立了“场地对接”战略合作关系,在东城区设立以蔬菜为主的农副

22、产品直营店10个,总营业面积3540平方米,天镇县成为东城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设施养殖,新建养殖小区13个,总数达到185个,全县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1.7万头、4.4万头、22万只。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确定105个村为“一村一品”专业村重点培育对象,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1家,总数达到495家。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科技推广等农业基础工程建设,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达到2.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坚持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方向,与华能、华润、大唐等多家一流风光电企业签订风光资源开发协议,其中华能武家山

23、风电场一期、华润大梁山风电场一期工程并网发电,华能武家山风电场二期、大唐山西新能源环翠山光伏电站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实现良好起步,被确定为全省光伏产业重点县。同时,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天镇2350MW热电联供项目列入省“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新裕隆金属镁公司一期年产1.5万吨镁锭、2万吨镁合金技改扩建工程完工;规划占地1万亩的廿里铺科技园区完成“四通一平”工程。南高崖乡经济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两大产业为支柱,劳务收入也是一项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业主要以土豆、玉米、谷、黍、莜麦、莞豆等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羊为主,全乡养羊达到4万只,野生毛菇是南高崖乡独特产品,全乡铁矿资源丰富。2.2.3 社会事业20

24、11年,天镇县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建、改造道路3.77公里,铺设污水管网16.5公里,埋设电力管网9.74公里;综合档案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新城中学四期工程主体完工,迎宾大桥开工建设。新平堡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扎实推进,组织实施旅游公路、生态绿化、给排水等21项工程。生态建设扎实有效,全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8.7万亩;南洋河生态建设工程砌筑生态石笼21.6公里,两岸绿化植树1.97万株,橡胶坝安装蓄水,生态湿地、园林景观、亲水乐园的靓丽风景初步呈现。积极推进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全年二级以上天气343天,比上年增加15天。路网建设取得突破,天大高速公路天镇段除大梁山隧道外

25、全线贯通,黑龙寺旅游路改建工程完工。全力推进农村街巷硬化、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便民连锁商店、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覆盖任务。统筹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学校布局调整有序推进,高考再创佳绩,二本以上达线总人数378人;慈云寺保护修缮工程进展顺利,新建乡镇文化站5个;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完成新城中医院和2所乡镇卫生院、20个村级卫生室建设。积极推进就业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工程,开工建设廉租

26、住房1000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68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80户。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政策,组织发放低供煤8.85万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信访矛盾调处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3 环境功能区划2.3.1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规定:“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结合本区域的具体情况,本区属于二类区,环境空气执行二级标准。2.3.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

27、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洪塘河,现状使用功能主要为农业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3.3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区域地下水为周围居民饮用水水源,依据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类标准要求。2.3.4 声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为农村地区,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相关要求,本项目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要求。2.4 环境敏感因素分析按国家环保部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关于环境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经调查本地区不属特殊保护地区、社会关注区和特殊地

28、貌景观区,本地区评价范围内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及濒危生物物种,也无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主要环境敏感因素表现在评价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区域地下水环境和周围村庄居民及农业生态环境。有关敏感因素如下:2.4.1大气环境敏感性分析工业广场西侧为靛头村,从环境空气角度来讲,环境空气因素一般。2.4.2地表水敏感性分析本项目生产废水、生活废水均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地表水环境敏感性一般。2.4.3地下水敏感性分析本区地下水环境较好,未受到工业企业污染,从环保角度考虑,地下水环境敏感性一般。2.4.4生态环境敏感因素分析 项目所处区域以工业企业为主,植被覆盖度较好,且未见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生态环境因素敏感性

29、一般。2.4.5声环境敏感性分析工业广场四周200m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因素敏感性一般。2.4.6社会环境敏感因素分析工业场地及井田范围内无村庄分布,环境因素敏感性一般。3工程分析3.1工程概况3.1.1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年铁矿项目;(2)建设性质 新建;(3)建设地点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区位于天镇县城南东约40km处的李家窑村东,行政区划隶属天镇县南高崖乡管辖。(4)总投资矿井投资约需600万元。项目概况见表3-1。表3-1 项目基本情况序号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名称天镇县三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年铁矿项目2建

30、设性质新建3生产规模3万吨/年4产品方案销售铁矿石原矿5开拓方式平硐开拓方式6采矿方法房柱式采矿法7运输方式矿石由人工装入0.5m3矿车直接运至原矿堆场8投资总额600万元9建设工期6个月10服务年限2.17年11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00天,每日三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12职工人数40人13井田面积0.3393km214工业场地占地面积2.0hm215交通运输矿区西4km处为乡级公路,可通达天走路,交通较为便利。矿方自乡级公路修筑进场道路约5km。3.1.2 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为40人,年工作日300天,每日三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3.1.3 公用工程(1)供水生活用水由矿区西侧荒沟

31、内的一眼泉水提供,位于生活区北约100m处,供水能力约为10m3/d。矿区设蓄水池,位于工业广场西200m处,深1.5m,通过管线将泉水引至蓄水池,可满足本项目生活用水需求。生产用水由截流浅井和处理后的矿井水提供。截流浅井位于李家窑河沟内,距工业广场东侧约50m,供水能力约为25m3/d;矿井涌水排至地面矿井水处理站,经净化处理,水质符合生产用水要求,可作为湿式凿岩、各堆场抑尘等用水水源。(2)排水本项目排水实施清污分流,生活污水经沉淀消毒后用于矿山道路洒水和堆场抑尘用水,矿井涌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3)供电本矿供电电源引自南高崖乡变电站,厂区设一台100KVA变压器,一台630 KV

32、A变压器,厂区建设有配电房,建筑面积约为30m2。(4)供热本项目工人全部为当地村民,厂区设置宿舍、食堂,不设浴室。经计算,本项目热负荷为23224W。由于热负荷较小,办公区采用电热水器烧水,冬季供暖采用电暖气采暖。本项目采用平硐开拓,平硐内温度波动较小,与全年平均温度相差甚微,保温效果较好,因此,平硐内冬季无需采暖。3.2 工艺流程3.2.1矿井开拓方案矿床采用平硐开拓方式。阶段内沿走向40m分矿块回采。根据区内矿体赋存特点,采用房柱采矿法开采。矿石回采率为90%,矿石贫化率为10%。本项目将新掘平硐开拓系统,对区内铁矿体进行开采。3.2.2井下开采根据矿区内矿体赋存特征,本项目采用房柱采矿

33、法进行采矿,该方法采矿工艺分两步骤进行:先采矿房,后采矿柱(间柱),采矿损失率较低,矿块回采率约为90%,矿石贫化率为10%,是我国小型矿山长期使用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采矿方法。3.3 主要产排污环节分析本项目为煤矿资源整合项目,主要的污染源分为施工建设期污染源以及项目正常运营期污染源。3.3.1 施工期污染源(1)大气污染源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现有建筑为临时办公区。工业场地土地尚未平整,进场道路尚未修筑,各井巷尚未掘进,无生产活动。该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扬尘,材料装卸产生的扬尘。(2)废水主要分为生产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

34、转的冷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为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产生的,包括食堂排污水、洗涤废水以及其他排水。(3)噪声污染源本项目施工建设期涉及的施工机械主要为:打桩机、推土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等,这些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噪声。(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建筑垃圾、施工弃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5) 生态环境主要为建筑过程中地表土壤开挖、平整过程及废石堆存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3.3.2 运营期主要的污染源分析本工程运营期污染源及排污环节见图3-1。图3-1 运营期污染源及排污环节3.4 主要

35、污染物产生排放分析3.4.1 废气矿山运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为原矿堆场、废石堆场和装卸、运输产生的粉尘。堆场粉尘影响分析原矿、废石采出后分别运至地面原矿堆场和废石临时堆场,经临时贮存后再由汽车拉走,原矿堆场和临时废石堆场面积分别为220m2、100m2。各堆场在堆存、装卸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影响,类比矿厂堆场扬尘计算方法,按照下式进行计算:堆存起尘:Qm=11.7U2.45S0.345e-0.5e-0.55(W-0.07)装卸扬尘:Qz=98.8/6MeU0.64ue-0.27H-1.283式中:Qm堆场起尘量,mg/s;Qz装卸扬尘量,mg/s;U临界风速,m/s,取大于5m/s,风频15.7%;

36、S堆场表面积,m2; 空气相对湿度,取40%; W物料湿度;M车辆吨位,评价取5t;H装卸高度, 评价取3m。经计算,原矿堆场和废石堆场粉尘产尘量分别为1.85t/a、0.5t/a,合计产生量为2.75t/a,环评要求对原矿堆场、废石临时堆场地面硬化,慢速倾倒;矿石堆场位于工业场地东北部,面积约220m2,其北侧靠山,东西两侧设5m围墙,上设顶棚;废石临时堆场位于原矿堆场东侧,面积约100m2,四面设3m围墙。外围种植2m宽绿化带,并设喷洒水装置,抑尘效率按80%计,则原矿堆场、废石堆场年排放量分别为0.37t/a、0.1t/a,合计年排放量为0.47t/a。道路扬尘道路扬尘主要为汽车运出原矿

37、产生的粉尘,计算公式如下:Qp=0.123(V/5)(M/6.8)0.85(P/0.5)0.72Qp=QpLQ/M式中:Qp道路扬尘量,(kg/km辆);Qp总扬尘量,(kg/a);V车辆速度,(20km/h);M车辆载重,(t/辆);5t/辆P路面灰尘覆盖率,0.2kg/m2L运距,(5km);Q运输量,(t/a)。经计算本项目道路扬尘产生量为3.2t/a。为了减少道路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首先要对厂内道路进行硬化,道路洒水(每天洒水2次,每次洒水1.5L/m2);另外运输过程中加盖篷布,限制超载。在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可抑尘80%,道路扬尘排放量为0.64t/a,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3.4

38、.2废水矿山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矿井涌出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为矿井地下涌水。根据本项目地质资料,本矿最大涌水量5m3/d,评价要求工业场地建设一座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能力10m3/d,集调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为一体, 矿坑涌水经矿井水地面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矿井湿式凿岩、降尘喷洒水、道路、绿化洒水和原矿堆场、废石堆场装卸抑尘洒水。生活污水各采区工业场地建有旱厕、食堂,不设澡堂,生活废水包括职工洗漱废水,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2.24m3/d,工业场地设一个5m3的沉淀池,置于室内,基础防渗。生活污水经沉淀消毒处理后用于矿山道路洒水和堆场抑尘用水,不外排。矿山废水产

39、生及处理状况见表3-2。表3-2 矿山废水产生及处理状况表废水水量CODBOD5SS备 注(m3/a)mg/lt/amg/lt/amg/lt/a生活污水产生量6722160.145950.0641500.101处理后用于抑尘及道路洒水,不外排排放量0400150300矿井涌水产生量1500700.105 200.031200.18处理后用于井上、下洒水排放量0350120120合计产生量21720.250.0940.281排放量00003.4.3 噪声矿山运营期间凿岩、爆破、压气、铲装、运输等设备作业会产生噪声,产生高噪声的设备主要有凿岩机、空压机、装载机、风机、泵类等。主要高噪声设备噪声级见

40、表3-3。表3-3 本工程主要噪声源噪声级(单位:dB(A))编号噪声源位置声级值dB(A)运行特点污染防治措施1凿岩机井下85104瞬时工作人员配戴特制耳罩、工作服2爆破机井下110130瞬时深孔爆破,多段微差爆破3空压机工业广场9095连续室内,隔声、减振4风机工业广场9095连续室内,出风管上安装消音器,出口加装扩散筒5水泵工业广场70连续室内,隔声、减振6铲车工业广场115连续限制工作范围7挖掘机工业广场110连续限制工作范围8运输车辆进场道路及运输路线7080连续限制鸣笛,减速行驶3.4.4 固废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采矿废石、污泥和生活垃圾。(1)废石根据开拓布置及采区巷道面积

41、和长度布置,本矿废石产生量共为0.9万t/a,废石70%回用于厂区筑路和修筑废石坝、修筑李家窑河河堤,30%废石运至位于矿区西1km处(即工业广场西1.6km处)的废石场填埋处理。评价要求废石场在沟口设置拦石坝,削减边坡角度,表层进行覆土造田,同时在坝顶设矩形断面截水沟,在废石场边的适当地点设置出水口,下设涵洞,以便雨季引洪。(2)污泥主要包括矿井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矿井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为0.162t/a,主要成分为粉尘沉淀物,为一般固废,可阴干后用于铺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污泥产生量为5.2 t/a,主要成分为N、P、K、Ca和有机质,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函【2010】129号

42、文件,单纯处理生活污水的设备产生的污泥为一般固废,阴干后定期送往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置。(3)生活垃圾本项目定员60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排放量约为9.0t/a。生活垃圾集中运往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4、污染防治措施4.1 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在项目施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土建和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机械噪声,施工期间污废水、扬尘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施工场地应每天定时洒水,防止扬尘,在大风天气还应增加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应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运输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避免起尘材料的露天堆放,易

43、起尘物料应使用帆布覆盖,混凝土搅拌机应设于工棚内。(2)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应定点堆放,施工中的建筑垃圾主要是碎砖块、灰浆、废材料等,由各施工队妥善处理,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3)应尽量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施工设备在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应行定期维修、养护,避免因设备松动部件的震动或消声器破坏而加大其工作时的声级;并尽量减少碰撞噪声。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设在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应适当建立单面声障。高噪声的施工作业如打夯、打桩、大型设备吊装及安装调试工作应尽可能选择在昼

44、间工作,一般安排在早6时至晚10时之间,严禁在夜间使用高噪声设备。减轻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施工废水主要有配料溢流、建筑材料及设备冲洗水等,对以上废水要进行收集处理,建废水沉淀池,沉淀后复用。施工人员生活建集中营地,设生活污水收集系统,经化粪池处理消毒后用于抑尘。4.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4.2.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矿山开采采用地下开采,冬季采暖采用电取暖,矿山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原矿堆场、废石堆场扬尘和装卸扬尘,以及道路运输扬尘。(1)堆场扬尘环评要求对原矿堆场、废石临时堆场地面硬化,慢速倾倒;矿石堆场位于工业场地东北部,面积约220m2,其北侧靠山,东西两侧设5m围墙,上设顶棚;废石临时堆场位于原矿堆场东侧,面积约100m2,四面设3m围墙。外围种植2m宽绿化带,并设喷洒水装置,抑尘效率80%。(2)道路扬尘为了减少道路扬尘,首先对出厂汽车车轮进行清洗等方法,其次对运输道路路面进行水泥面硬化修整,出现损坏及时修复,定期洒水清扫,减少道路表面的粉尘。另外,必须在运输道路两侧植树绿化。可选用适宜当地生长且对有害气体抗吸性及滞留力强的树种,如槐树等,既可减少粉尘污染,又可美化环境。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以减少汽车运输尘量80%。4.2.2 废水治理措施(1)井下涌水:矿山采用平硐开拓,矿井涌水量每天约5m3,评价要求工业场地建设一座矿井水处理站, 矿坑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