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金矿普查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194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5.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某金矿普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湖南某金矿普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湖南某金矿普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湖南某金矿普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湖南某金矿普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某金矿普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某金矿普查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省醴陵市某矿区某金矿勘 查 报 告报告提交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勘查报告提 交 单 位: 法 人 代 表: 编 制 单 位: 编 写 人: 审 核: 技术负责 人: 总 工 程 师: 队 长: 报 告 提 交 单 位:报 告 编 制 单 位:报 告 提 交 时 间: 正 文 目 录1 绪论11 勘查目的和任务12 勘查区位置与交通13 勘查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1.5 本次地质工作情况2 区域地质2.1 区域地质概况22岩浆活动2.3区域变质作用2.4区域矿产2.5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2.6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3 矿区地质3.1 矿区地层3.2 矿区构造3.3 矿区地

2、球化学异常特征3.4 矿区岩浆岩4 矿床地质特征4.1 矿化带特征4.2 矿体地质特征43 矿石类型及质量4.4 围岩蚀变4.5 矿床成因浅析及找矿标志4.6 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类比研究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6.1 水文地质6.2工程地质6.3 环境地质7 地质普查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7.1 勘查工作方法及工程布置7.2 勘查工作质量评述8 资源量估算8.1 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8.2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8.3 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8.4 矿体圈定原则8.5 资源量类型的确定8.6 矿体块段的划分及编号8.7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8.8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9 矿床

3、技术经济义概略研究9.1资源形势分析9.2 矿床开发条件分析9.3 未来矿山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9.4 未来矿山开发经济效益分析9.5 综合评价10 结束语10.1 控制程度、研究程度及远景评价10.2 存在问题10.3 工作建议附 图 目 录图号 序号 图 名 比例尺1 1、 矿区域地质图 1:500002 - 1 2、 矿区地形地质图 1:50002 2 3、地形地质图 (附工程分布) 1:20003 4、实际材料图 1:50004 5、工程分布及采样平面图 1:20005 -1 6、0线剖面图 1:10005 -2 7、8线剖面图 1:10005 -3 8、10线剖面图 1:10005 -

4、4 9、12线剖面图 1:10005 -5 10、14线剖面图 1:10006- 1 11、V2-1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6 -2 12、V2-2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6 -3 13、V2-3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6 -4 14、V2-4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6 -5 15、V2-5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6 -5 16、V2-7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6 -6 17 V3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6 -7 18、V3-1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

5、7 -1 19、ZK802钻孔柱状图 1:2007-2 20、ZK1001钻孔柱状图 1:2007-3 21、ZK1002钻孔柱状图 1:2007 -4 22、ZK1202钻孔柱状图 1:2007 -5 23、ZK1205钻孔柱状图 1:2007 -6 24、ZK1401钻孔柱状图 1:2007 -7 25、ZK1403钻孔柱状图 1:2008 -1 18、LD0702老窿素描图 1:2009 -1 19、槽探TC001素描图 1:2009 -2 20、槽探TC002素描图 1:2009 -2 21、槽探TC2801素描图 1:200附 表 目 录1、测量控制点成果表 2、工程点测量成果表3、

6、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4、内验合格率计算表5、外验合格率计算表6、试料登记表7、工程平均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8、矿块工程平均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9、块段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10、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附 件 目 录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送评表2、勘查单位资质证复印件3、承诺书4、探矿权证复印件5、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审核表6、矿产储量报告编制单位登记申请表7、矿区野外验收意见复印件8、分析化验报告复印件9、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 报告摘要该金矿是从矿区分立而出的探矿权。面积1.71平方公里。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对该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完成了矿区1:5000地质填图6.6平方公里及1:200

7、0地质填图1.0平方公里;钻探912.83米,民窿调查850米,槽探1214.6立方米,坑探378.8米,基本分析236件。对矿区以前的地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时代、岩性、产状和分布;大致查明了区内主要构造的性质、规模、产状、形态和对矿体的控制规律及金矿体的产状、形态和矿石质量。大致查明了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对矿区的矿石的加工、选冶未进行试验,可类比邻区金矿的选矿流程进行生产。本次对金盆金矿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估算出矿石量398455吨,金金属量1675公斤。1 绪论并委托湖南省地质勘查局进行地质勘查工作。2009年应探矿权人的要求,对该金(铜

8、)矿进行了矿权分立,经省厅审查,并于2009年颁发了xx金矿和xx金矿探矿权证。证号分别为Txxxxx。xx金矿探矿权面积4.74平方公里,xx金矿探矿权面积1.71平方公里。为尽快合理开发xx矿段金矿资源,受探矿权人xx的委托,勘查单位湖南省地质勘查局承担了该矿勘查报告的编制任务,本报告只针对分立后的矿段编制勘查报告,目的就是为xx金矿探矿权转采矿权,为未来矿山依法办理采矿许证提供地质资料。矿区较为正式的勘查工作始于1996年。19962000年湖南地勘院对金矿区进行了以找金为主的普查工作。2002年2003年湖南省地质研究院继续对该金矿区进行了以找金为主的普查工作。2007年省国土资源厅审

9、查通过了xx矿区金(铜)矿普查实施方案,2007年,探矿权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以其中的xx矿段(面积1.71km2)作为重点地段开展普查工作,我队根据探矿权人的要求,自2007年10月开始野外工作,于2008年12月结束,经过一年多的勘查工作,各项实物工作及原始资料基本完成,并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在完成野外工作后,对原始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于2009年5月向市国土资源局提出了野外验收申请。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专家组对该项目分立出的xx矿段勘查工作进行了野外验收。随后,我队根据专家组的验收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后编制了本报告。11 勘查目的和任务我队受探矿权人的委托,于20072008年对湖南省醴陵市x

10、x金(铜)矿区开展了地质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基本上按照普查实施方案进行的。本次普查工作的目的任务是:根据探矿权人的要求,在已有的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以找金为主要目标。重点对814线金盆地段浅、中部进行民窿调查和钻探控制,以探求332+333资源量为目的,为矿区下步申请办理采矿权提供地质资料依据。12 勘查区位置与交通xx金矿位于湖南省醴陵市xx乡xx村,面积1.71km2。矿区有乡、县际公路南通醴陵市,距离71公里;北至浏阳,距离64公里;西达株洲市,距离95公里;交通较为方便(见下交通位置图1-1)。13 勘查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1.3.1 自然地理 矿区属于中低山区,山势较陡竣,地形坡

11、度可达3040。海拔最高标高为520.7m,最低标高147.5m,相对高差373.2m。区内沟溪密布,间隙性小溪流水较多, 在矿区南部有一条小河蜿蜒经过,小河流水不断,能满足矿区的生产生活用水。矿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寒期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年平均气温1617,七、八月为高温季节,一月气温最低,雨季在47月,早、晚温差较大。平均气温29.5,无霜期288天。区内属地震烈度6度区,地壳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缓慢抬升,稳定性好。当地居民原在矿区无序采金,废石、尾砂到处堆放,局部山体破坏严重,有可能出现局部滑坡和泥石流现象。1.3.2 经济概况 区内经济以农、林业为主,地少人多,劳动力资

12、源充足,高压电网通过矿区,供电情况良好。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地矿系统在该区开展了1:20万株洲幅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调查,为该区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其他地质工作。这些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域地质背景,发现了多处以金为主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和重砂异常。3、19871988年,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对南起醴陵潘家冲,北至浏阳金江,面积1757km2范围进行了1:5万分散流普查。发现了雁林寺黄丝坑团山背横江冲和官桥双江寺两个规模大、强度高的AuSbAs综合异常带,经检查,均为矿致异常。4、19891993年,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对

13、湖南省醴陵市雁林寺金矿区开展了地质详查工作,同时对xx金矿区进行了地质预查工作。5、19951996年,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在大官冲团山背地区开展了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和高精度磁测,证实了以往分散流Au异常的可靠性,并对区内深部隐伏构造进行了推断解释。6、19962000年对xx金矿区进行了以找金为主的普查工作,累计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有:1:1万土壤测量3.5Km2 ,1:1万地质测量3.5Km2,槽探4077m3,坑探147m,浅井30m,基本分析样180件。共圈出矿脉18条,矿体7个,探获D级储量(相当于333资源量)金4.817吨。本次工作主要是针对地表石英脉型金矿开展地质工作,工

14、作程度较低,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打下了基础。7、2002年2003年继续对xx金矿区进行了以找金为主的普查工作,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有:槽探1895.55m3,钻探976.18m/5孔,刻槽样47个,岩心样159个,1:2000实测地质剖面1844.3m,通过以上地质工作,初步查明了xx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控矿构造,金矿(化)体的分布特征,共圈出了矿脉19条,矿体5个。提交金矿(333+334)资源量金金属量7213公斤(含氧化矿)。在金盆金矿范围内施工了4个钻孔,进尺741.93米,对矿区的花岗闪长岩中的V2-1、V2-2、V2-3号矿体中深部工程控制不够。这次的地质工作为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打

15、下了坚实的基础。1.5 本次地质工作情况1.5.1 本次勘查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本项目是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探矿权人共投入勘查资金约110万元。普查工作从2007年10月开始至2008年12月结束。本次普查主要针对金盆金矿的V2-1、V22、V2-3矿体用钻探控制,用槽探控制V3、V3-1等矿体或矿化体;矿区在地表进行了1:5000和1:2000地质填图,对矿脉加以槽探控制。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见表12。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2项 目单位完成工作量备注1/5000地质填图Km26.601/2000地质填图Km21.00一级GPS控制点个8工程点测量个160钻探m912.83坑探m178.8槽探

16、m31214.6刻槽样个69岩心劈半样个98基本分析元素236钻探编录m912.83坑道编录m178.8槽探编录m1008.3民窿编录m8501.5.2 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1、进一步查明了矿区地质情况通过此次地质工作,对金盆金矿圈出了7条矿脉,9个矿体,其中4个矿体为隐伏矿体。矿区矿体形态简单,矿体的产状、厚度、品位变化较稳定。因此,确定矿区的勘探类型为类(偏简单)。2、工程见矿情况良好,基本达到预期地质目的探矿权取得以来共施工槽探23条,其中22条见到矿脉,15条未见到矿体;民硐调查3个,均见到了矿体;施工硐探PD0701,掘进178.8米,但因业主临时调整坑道施工,致使坑道施工未达到设计目

17、的;施工钻孔11个,9个见到工业矿体,1个见到矿化,1个未见到矿脉。见矿率81.8%。3、在以往工作基础上,通过本次工作在xx矿区xx金矿共估算了金资源量332332氧化矿122b氧采333氧化矿333333低品位矿333低品位氧化矿:矿石量398455吨,金金属量1675公斤。其中122b氧化矿民采损失金金属量157公斤,占总资源/储量的9.37%;332金金属量83公斤,占总资源/储量的4.96%;332氧化矿金金属量17公斤,占总资源/储量的1.01%; 333氧化矿金金属量65公斤, 占总资源/储量的3.88%;333金金属量1056公斤,占总资源/储量的63.04%; 333低品位矿

18、金金属量295公斤, 占总资源/储量的17.61%;333低品位氧化矿金金属量2公斤,占总资源/储量的0.12%;另估算了334资源矿石量83365吨,金金属量241公斤。4、通过与相邻的金矿等生产矿山的类比研究,认为本矿床与相邻的金矿无论在所处的区域位置、成矿特征、矿床类型,还是在矿石的物质组份、结构造构等矿石特征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基本一致,可以被开发利用。2 区域地质2.1 区域地质概况2.1.1 区域地层本报告所附区域地质图图幅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古生界和中生界。其分层、厚度及岩性组合特征见区域地层表21。区域内大面积出露的是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出露面积4

19、50km2,约占图区总面积的69.2%。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分布于王仙明兰水库的图区南东角一带,面积约120km2,仅占图区面积的18.5%。区域内地层总体走向北东或北北东,倾向北西或北西西,倾角一般3050。冷家溪群为区域内金矿主要赋矿层位。区域地层表 表21界系统阶组地层代号号厚度(m)岩性描述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5砂土、亚砂土、砂砾及亚粘土,局部有草炭。界新统QP25上部诶黄色亚粘土、砾石砂砾层;中部为网状亚粘土红色亚粘土、砾石层;下部为绿红色亚粘土,具网纹条带,砾石层。中生界白垩系上统K2599上部为紫红色中层泥灰岩为主,粉沙质泥灰岩,钙质泥岩次之,底部为砾岩或钙质砂岩,下部为紫红色中

20、厚层细粒钙质砂岩,钙泥质粉沙岩和粉沙质泥灰岩;紫红色厚层钙质砂岩及砂砾岩。古生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254上部为深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夹致密灰岩,泥灰岩及页岩,中部为灰白色中厚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和页岩组成了34个旋回,夹烟煤和无烟煤514层,可采者39层,层厚19m,下部为黑色炭质页岩,铁质泥岩,页岩及粉砂岩。下统矛口组P1m69上部为浅灰色厚层灰岩,含燧石团块,向下为深灰黑色灰岩,含大量燧石条带,下部为深灰、黑色页岩,页状泥灰岩,夹灰岩、硅质岩扁豆体或薄层泥灰岩、页岩强烈风化后变成铁质粘土。栖霞组P1q312灰色厚层致密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燧石团块和条带夹泥灰岩或页岩。石

21、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659灰色、灰白色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下 统大塘阶C1d353上部为灰白色、灰黑色硅质岩,中部为紫红色厚层石英砾岩、砂岩与砂质页岩,夹铁质砂岩,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砂质页岩,石英砾岩及少量炭质页岩与煤线。岩关阶C1y34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砂质泥灰岩,夹黑色页岩和炭质页岩,底部为石英砾岩或砂岩。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207上部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砂质页岩,夹泥灰岩和肠状赤铁矿13层;下部为浅灰色中至厚层泥灰岩,夹石英砂岩。佘田桥组D3s350灰色页岩、砂质页岩、泥灰岩及钙质砂岩。中统棋梓桥组D2q100上部为深灰色页岩、泥质灰岩

22、及灰岩,下部为灰黄色页岩、砂质页岩夹灰岩。跳马涧组D3t150灰白色厚层石英砾岩、紫红色石英砂岩及砂质页岩。中元古界冷家溪群第三岩组第二段Ptln321685灰白色、灰绿色变质凝灰质砂岩,长石砂岩与条带状板岩组成韵律,夹透镜状含凝灰质砂岩或熔凝灰岩。第一段Ptln311250上部为灰绿色条带状板岩为主,变质砂岩及含粉砂岩及含粉砂的硅泥质绢云母板岩次之;中部为灰白色硅质粘土质板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绿色条带状绢云母板岩与粉砂岩互层,夹变质细粒砂岩。第二岩组第三段Ptln231100暗灰色厚层变质砂岩,粗粒含细砾变质砂岩和条带状板岩互层,夹钙质砂岩。第二段Ptln221000上部为灰色含凝

23、灰质粉砂岩夹深灰色粉砂质板岩,局部见有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含凝灰质砂岩,下部为黄白黄绿灰绿色蚀积岩,厚104321m。第一段Ptln21950上部为深灰绿灰黑色含凝灰质、含碳酸盐蚀积岩,厚170405m,下部为黄绿色凝灰质砂岩,再向下为黄褐色灰色含凝灰质砂岩夹青色板岩。第一岩组Ptln1900灰绿色厚层变质砂岩,间夹条带状板岩和变质含钙砂岩。具稠密的黄铁矿斑点。2.1.2 区域构造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浏阳衡东新华夏系隆起的中段,九岭(岩体)浏阳板杉铺(岩体)S型构造的南弧构造带内(见附图1)。区域构造处于浏阳衡东华夏系、新华夏系隆起带中段与北西向的萍乡 长沙大断裂带的复合部位。以褶皱和断裂为主,

24、并伴有大量的岩浆活动。主要区域构造如下:1、区域大地构造以衡东浏阳新华夏系隆起为基本格架,隆起由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构成一套走向北东的复式背斜构造的核部。2、区域处于燕山构造期S型构造的南弧段,S型构造加剧了原褶皱构造的变形,区内主要表现为箭杆山帚状构造中倒转复式背斜为主体的复式褶皱。3、区内南部出露的板杉铺岩体及大量燕山期脉岩出露的线性特征,显示出萍乡 长沙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及板杉铺莲花状旋扭构造的形迹特征。从以上构造条件来看,该区在新华夏系基底构造格架的基础上,强烈的燕山期构造活动造就了该区具有独立单元性的构造环境。说明构造与成矿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箭杆山复式倒转背斜形成的断裂是成矿的容矿构造。2

25、2岩浆活动区域内岩浆岩出露面积约80km2,约占全区面积的12.3%。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而又强烈,具有多期次特征。中元古代地层内的火山凝灰物质,无疑是同期火山活动的产物。雪峰期在潭塘、团山背、亥子冲一带见有多条片麻状石英钠长正长岩脉产出。加里东期有规模巨大的板杉铺花岗闪长岩基出露于图区西南角,该岩体出露总面积252km2,图区内面积约70km2。燕山早期有王仙花岗斑岩呈岩株产出。该岩株出露总面积15km2,图区内出露面积约5km2。此外,在板杉铺岩基和王仙岩株内见大量的流纹状石英斑岩、霏细斑岩脉和细粒花岗岩脉产出。在王仙至马家冲一带见大量的北西向花岗斑岩脉、流纹状石英斑岩、霏细斑岩脉和辉绿玢岩

26、脉及闪长玢岩脉产出。在箭杆山以东及以北亦见中酸性岩脉产出。在亥子冲北西,团山背以南尚见有燕山晚期玄武岩产出。各岩体(脉)的主要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见表22、23。岩体矿物成分表 表22地点岩性平均矿物成分表()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角闪石辉石金属矿物绿泥石碳酸盐潭塘片麻状石英钠长正长石30401519105510板杉铺花岗闪长岩1538306王仙花岗斑岩40501520306雁林寺闪长玢岩斑晶560基质1454760232730810安山辉绿玢岩斑晶10201020基质507082051658安山辉绿岩607012151625131625岩体矿物成分表 表23地点岩性平均矿物成分表(

27、)Sio2Tio2Al2o3Fe2o3FeoMno2CaoMgoNa2oK2oP2o3灼矢量板杉铺花岗闪长岩边缘相67.120.4714.004.353.270.074.052.822.353.250.14内部相72.430.2514.851.491.150.051.800.553.443.790.08官庄闪长斑岩48.900.9416.112.556.130.429.058.942.212.110.18王仙花岗斑岩72.500.8412.440.311.350.133.160.152.823.620.01雁林寺安山辉绿玢岩16.101.0016.202.216.110.205.903.823

28、.433.510.999.67安山辉绿岩41.901.7013.912.366.390.179.417.722.241.600.3411.822.3区域变质作用区内大面积分布的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其岩性为板岩、千枚岩或浅变质粉砂岩,区域变质程度低,为绿片岩相。板衫铺岩体内部,岩石具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其外接触带,热接触变质带宽3001500m,形成了角岩、斑点板岩。王仙花岗斑岩株和其他中酸性岩枝内,普遍具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局部方铅矿化。在雁林寺至横江冲一带浅变质的中元古界碎屑岩具角岩化面积达60km2以上。在官庄有宝冲细粒花岗岩脉中及其两侧具云英岩化,在其外接触

29、带具次生石英岩化(或硅化)、黄铁矿化和黄铜矿化。2.4区域矿产区内金属矿产丰富,特别近十多年来在地质找矿上有较大的突破,是湘东乃至整个湖南金矿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的专家称之为醴陵金矿田。在矿田内中、小型金矿床有xx金矿、xx金矿、xxx金矿、xx金矿和xxx金矿;金矿点有14处。2.5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区域内进行过两次较系统的化探工作,1962年由湖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测量队在本区进行了1/20万重砂测量工作。在区内亥子冲雁林寺桃花一带,圈出了亥子冲1级黄金重砂异常;该异常面积为27.5km2,样品中一般含金39颗,最高34颗,伴生矿物有辰砂、白铅矿。1987年由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进行了1/5

30、万分散流扫面,在区内发现了三个北西向金的综合异常带,以8109为异常下限圈定的异常区面积达142.595km2,占全区面积的21.9%。其中以洪源雁林寺正冲横江冲金异常带的范围最广,强度最大。该异常带以810-9为下限的金异常区面积达101.7km2,发现金含量10010-9的异常浓缩集区29处,其累积达9.946km2。该区的异常特征是Au高、As高、Au 、As 、Ag关系密切。2.6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表现为:1、本区处于构造的复合部位,构造活动持久而强烈,各种构造长期而强烈活动,能为成矿提供理想的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2、区内大面积出露的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含Au

31、 、Ag、 As、 Hg、 Sb、 Cu、 Pb、Zn、Bi、W等元素,其平均丰度值(155个样品)分别为Au77109(2.126210-9)、Ag313.7109、 As136.78106、Hg1.92106、Sb6.55106、Cu54.08106、Pb61.19106、Zn121.18106、Bi0.515106、W3.67106,分别为其在地壳沉积岩类岩石中元素丰度值(黎彤、1965年)的15.1、4.89、15.9、7.11、6.55、1.35、4.08、1.68、171.66、2.29倍,能为成矿提供充足的矿源。3、区内多期次强烈的岩浆活动,能为成矿提供充分的热源。同时,其冷凝过

32、程中析出的流体与变质水及地表水一起能为成矿提供必需的水源。4、区内矿产丰富,类型齐全。以金矿为例,区内除石英大脉型、石英细脉型、石英脉破碎带型以外,尚有破碎蚀变带型、斑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等。成矿具多期性,既有见于北东向劈理化带中的矿体,又有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含金石英大脉,在岩脉中亦见有金矿化。综上所述,本区金矿成矿的动力系统、矿源系统、输矿系统和储矿系统发育齐全,是湘东北地区金矿有利的成矿区域,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前景。3 矿区地质3.1 矿区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第二岩性组第二岩性段和第三岩性组第一岩性段。冷家溪群第二岩性组第二岩性段(Ptln22),出露在矿区的东南角,

33、岩性以砂质板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粉砂质板岩和砂岩,该段岩性以灰绿色、黄绿色(风化呈紫红色)等浅色和含砂质成分较多为特征。冷家溪群第三岩性组第一岩性段(Ptln31),为矿区的主要地层,出露于矿区绝大部分地区,岩性为含菱铁矿、凝灰质的粉砂质板岩,局部夹薄层砂质板岩,该段岩性以浅灰色、浅灰色、浅灰白色等浅色和含粉砂质、凝灰质成分较多为特征,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3.2 矿区构造矿区主要构造为EW向构造和NWW向构造。EW向构造以大量发育近EW 向劈理化带为特征。全区圈出7条劈理化带,其走向延长420800m,宽20270m,产状315152185。从劈理化带边缘到中部,劈理越发育,越密集。矿区半数以上

34、矿脉都产于劈理化带中,劈理化带为区内重要的容矿构造。NWW向构造为隐伏构造,高精度磁测在区内圈出的两条长度分别为2000m和2300m的北西向串珠状异常带,推测即为NW向隐伏构造引起。该构造地表断裂特征不明显,在局部见中基性辉绿岩脉产出,其附近有花岗闪长岩体。区内矿脉整体上呈NW向雁行排列,说明NW向构造具有控岩控矿作用。另于矿区东南角梨树坡新屋一带见一条断层F3,走向约50,它限制了号劈理化带及其内数条矿化带的东端,属成矿期后断裂。3.3 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区内磁法工作成果表明,矿区南部磁异常相对较强,在高水岸、盘石坑至下黄泥塘存在两条长度大于2000m的北西向串珠状异常带,推测为北西向的

35、隐伏构造引起。矿区激电中梯成果表明,在高水岸烂泥坡-带存在一个分布范围较大的高极化区,推断与该地段广泛出露的花岗闪长岩枝及其接触蚀变带与矿化有关。瞬变电磁法和电测深在该区出现低阻高极化,结合以往高磁异常特征,推断深部存在一个隐伏岩体,由此可见该区具较好的找矿前景。 矿区1:2.5万沟系次生晕详查表明,矿区异常元素组合为Au、Ag、As、Sb、Cu、pb、Sr、Ba。Au异常面积大(约10Km2)强度高(最低浓度带值Au1810-9),具极好的浓度梯度带和多个浓集中心,Au异常浓集部位峰值100010-9;Ag、As、Sb、Pb等异常规模小,大多发育于Au异常范围内。矿区通过进一步1:1万次生晕

36、地球化学测量(测网20020m,只做Au元素分析),Au元素以异常下限1010-9圈定异常,则Au异常面积2.5Km2,具有多个浓集中心(见图3-1)。Au异常浓集部位主要有7个,形态主要为近东西、北西西向不规则的带状,单个面积0.21Km2,强度大于2010-9,峰值9632010-9,(见下表3-1)。xx矿区土壤次生晕Au异常特征一览表 表31异常编号异常形态分布范围异常规模异常浓度分带备注长(m)宽(m)面积(m)Au-1带状,往东未封闭盘石坑梨树坡130050-5000.44级有V1、V11、V17、V18等矿化带产出Au-2不规则的带状,往东未封闭盘石坑1100120-3000.2

37、4级有V2矿化带产出Au-3带状,往西未封闭油菜坡5001004000.13级有三个浓集中心,产出V15、V16两条矿化带。Au4带状下团山背200500.013级Au5带状,往西未封闭风车湾盘石坑19000.14级有3个浓集中心,产出V7号矿化带Au6带状下黄泥塘西32020800.024级其北侧产出V8矿化带Au7带状秧田冲杨柳冲700600.044级有2个浓集中心,分别产出V4、V5号矿化带。Au-3、Au-4、Au-6、Au-7分布于劈理化带上,Au-1、Au-5分布于劈理化带和岩体上,Au-2分布于岩体上,说明金异常与劈理化带和岩体的关系密切。矿区已经发现的21条金矿化脉(其中查明5

38、 个金矿体)都产出于金异常中,可见矿区金异常具有重要要的找矿意义,其规模和强度预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3.4 矿区岩浆岩区内花岗闪长岩枝及辉绿岩脉广泛出露,另见有花岗斑岩小岩体。花岗闪长岩枝地表露头有4个,出露面积最大的为112220m,最小的2020m。岩石为灰绿色浅灰绿色,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绢云母、长石、绿泥石及少量金属矿物(黄铁矿),其中部分绿泥石保留角闪石的晶形。4个岩枝均具金矿化,且呈现环状半环状不对称的蚀变矿化特征,从岩体至围岩,蚀变分为绢英岩化、褪色化、青磐岩化,前两者中往往在后期叠加较强的黄铁毒砂矿化和硅化;矿化则为:岩体中为绢英岩化蚀变的金

39、矿化体,金品位为0.1n10-6,接触带中为蚀变岩型金矿化体,金品位为n(n10)10-6,青磐岩化带具金矿化,金品位为0.n10-6。由此可见花岗闪长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花岗斑岩体出露于盘石坑坑口,面积约1025m,地表有一个硅化帽,其内石英细网脉十分发育,具较强的黄铁矿化,另见黄铜、毒砂矿化及碳酸岩化。金品位为0.030.3510-6。由此可见花岗斑岩与金矿化有关。辉绿岩脉在矿区出露有4处,呈透镜状,宽13m,延长1030m,走向北西,倾向北东。未见蚀变矿化特征,与金矿化无明显关系。4 矿床地质特征4.1 矿化带特征xx矿区共圈出了28条金矿化带,其特征见表41。现将金盆金矿中几条主要的、具代表性的地质特征简述如下:xx金矿床矿化带特征简表 表41 矿化带编号长度(m)厚度(m)金品位(10-6)矿化类型备注V17001.0100.281.03蚀 变 岩 型金盆金矿V2-12000.603.501.6529.95与岩体有关的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盆金矿V2-21500.603.541.1982.90与岩体有关的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盆金矿V2-31500.71.852.646.09与岩体有关的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盆金矿V2-4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