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361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某关于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兴千之要,其枢在水。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促进水利事业长足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采取现场视察、座谈交流、查阅资料、走访了解等形式,对我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成 效我县水利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 “民生为本、人水和谐”理念,以打造“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为目标, 不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水平,水利事业快速发展,荣获全省水利工作最高奖项-“水利振兴杯”。一、人饮

2、模式全省领先。坚持“统筹规划、板块推进、城乡一体”的思路,强力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增强安全供水能力。一是农村集中供水覆盖全省超前。全县先后投入6979.1万元,建成张家塬、水沟、南寨、崔家头、草碧等5座农村集中供水站,建成41处单村集中供水站,跨镇联村集中供水覆盖面大,解决了全县农村10.5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实现了村村集中供水。二是城区供水安全达标。投资690万元,实施县城供水改扩建项目;投资50万元,实施城区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投资300万元,实施城区供水一期工程,供水范围覆盖县城及周边村组,供水普及率达90%。同时,科学分析论证,多方争取资金,为破解县城供水不足

3、难题,制定了由水沟向城区引水的供水方案,投资970万元的城区二期供水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三是供水模式独具特色。实施计量设施更新换代试验工作,逐步淘汰使用多年的旋翼式水表,在南寨、草碧等镇更换安装无源自控水表(预收费水表)5000多块,极大地方便群众,使水费收缴、水源浪费、供水管理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人饮“xx模式”全省领先。二、水土保持跨越发展。围绕“改善生态、服务民生”的水土保持工作思路,把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投资1.2亿元,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完成新修、改造梯田6.2万亩,营造水保林1439.64hm2,

4、栽植经济林435.19hm2,种草200.16 hm2,封育治理1683.17hm2,新修生产道路67.75km,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97 km2。建成西沟、辛家沟、北坡、七一等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点,连续七年被省水利厅表彰为夏季农建工作先进县,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优秀单位;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东河沟、西河沟等8条河流治理;以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心,开展水系绿化,栽植林木300多万株,大面积营造水保林,段家湾省级水保示范园创建达标;建起集防洪、生态、美化于一体的千河橡胶坝,在城区形成一座4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生态水利突破发展。三、灌区节水功效倍增。依托千丰渠节

5、水改造、农资综合补贴末级渠系改造和小水重点县建设等项目,相继完成了千丰渠、郝柳、大沟、夜叉木、桐花庄五大重点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6.41万亩。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农民收入逐年增长。投入3500万元,为海升苹果、张家塬果业、锦泰蔬菜、大地丰泰、华圣果业等园区配套管灌、滴灌设施3.03万亩,衬砌渠道35公里,建成抽水站3座、蓄水池4座,铺设输水管网314.5公里,安装滴灌管267.6万米,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2倍,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同时,为海螺水泥、环保新材料等现代工业园区铺设各类供水管网18.1公里,建设蓄水池1座,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河库治

6、理快速推进。一是积极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先后完成了大沟、桐花庄、东河沟、夜叉木等11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恢复蓄水库容1475万立方米,彻底解决了水库渗漏、防洪能力不足等问题,为全县饮水安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提供了水源支撑。二是大力推进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千河城区段、草碧工业园段、寇家河段、段坊段、水沟段和冯坊河、草碧河等2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共建成城防堤防8公里,农防堤防20公里。投资1.2亿元的千河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评审,待立项批复后可开工建设。三是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预警监测体系,建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新建雨量监测站168

7、处,视频监测站3处,建立信息汇集及数据平台系统一套(包括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配置县、镇、村三级预警广播36套、防汛视频会商系统9套,完善县、镇和重点行政村57个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新建县防汛抗旱物资贮备库1座,改造贮备库8座,防汛物资保障能力和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高。五、后扶项目惠及百姓。坚持实施冯家山水库库区移民后扶项目,从 2006 年起,全县11404名冯家山库区移民每人每年享受移民后扶补贴资金 600 元;为70个移民村争取项目扶持资金3048.9万元,建成安全饮水、道路硬化亮化、高标准基本农田、村容整治等各类移民工程90多处,移民安置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做 法近年

8、来,县人民政府秉承“治千先治水,兴千先兴水”的发展理念,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编制xx县水利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一系列关系民生和生态发展大局的水利项目,实现水利由农业命脉向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转变。一、抢抓机遇,争取项目。2011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水利的战略地位,对水利的支持扶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立足县情,编制了水利建设项目册,加大项目上报和争取力度,共争取各类水利工程280多个,争取中省投资4.7亿元,储备包装千丰渠改造、草碧河和千河治理、小水重点县、中型灌区改造、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30多个重点水利项目,为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奠定

9、了坚实基础。二、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全县各级组织把水利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水利、发改、财政、农业、扶贫、林业等部门以及镇、村在水利项目申报、工程建设和水利设施维修管护等工作中,都能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三、精细管理,高标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四制”管理法,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采取对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上墙公示,建设方公开承诺,工程组、计量组、质检组及驻地监理人员跟班作业等措施,确保质量过关,打造精品工程。四、务实高

10、效,作风严实。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不断完善学习、工作、考核等制度,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和作风建设,造就了一支埋头苦干、勇于奉献的干部队伍。无论是严寒烈日,还是河库渠田,水利人常年奋战在第一线,树立了xx“水利人”务实敬业的良好形象。 难 题 综观我县水利工程现状,势头好,效益佳,后劲足。但与新常态下发展水利事业的需求相比,仍存在着困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在:1、工程有效利用率不高。我县多数水利工程始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许多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全县35座抽水站和240眼机电井75%以上因设施老化难以正

11、常使用,特别是在抗旱的关键时期难以充分发挥效益。2、县级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中省资金投入,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有限,已经争取的项目难以按计划建设。水利项目前期经费匮乏,水利部门资金筹措难点加大。3、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受政策体制和地域环境条件制约,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难以引进,从事水利事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全县水利系统在岗人员211人,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60%;专业技术人员78人,高中以下学历的占38%。2008年以来,没有新增水利专业人员。各镇既没有常年履职的水管队伍,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维护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管护服务。4、工程设施损

12、毁严重。水利工程建成后,大多移交当地镇村进行运行管理,而镇村缺乏专门的管护队伍及技术人员,且管护资金无处落实,工程损坏严重,直接影响着工程效益正常发挥,成为多年来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5、水源地保护任重道远。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普遍存在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较大等问题,县内各供水站、水厂、水库水源需要善加保护和利用,水沟供水站水源地因矿山爆破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引起重视,冯家山水库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治污防污、水源保护等任务繁重。建 议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县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必须适应水利工作新常态

13、,打造水利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此,我们建议:一、树立法治思维,依法规治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建设水利现代化必须树立法治思维,依法治水更是当务之急。一要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提升法治理念,营造依法治水浓厚氛围。二要不断提高依法治水能力,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加强取水许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进一步规范水事行为,推行水利建设规范管理。三要强化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内控机制,推动水利工程依法建设和规范运行。四

14、要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实现人水和谐,促进依法治水。二、着眼长远发展,大项目兴水。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契机,从水源安全保障、水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和依法治理出发,科学制定我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注重水利建设规划与经济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的统筹衔接,力求规划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抢抓国务院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新部署,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扶持重点,围绕解决我县旱塬区农业生产缺水、灌区节水改造、生态建设和千河防洪治理等问

15、题,加大项目储备和申报力度。通过科学论证、详细编制项目册,储备包装水利建设项目,提早完成规划、可研、初设等相关前期资料,瞅准时机包装上报。要加大争资立项力度,加强与各方面沟通联系,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实施“五水共治”战略,改善我县水利设施条件,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能力。三、立足县情实际,保产业用水。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和环保新材料工业发展,抓好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加大供水配套力度,提高水事服务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工业有序发展。一要加强灌溉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千丰渠、大沟水库、桐花庄水库、郝柳、夜叉木水库等重点灌区改造升级,扩大现代农业园区

16、管灌、滴灌等节水灌溉面积,形成完备的灌溉保障体系。二要突破水肥一体化体系建设。水肥一体化是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 要利用有效的滴灌设施,通过“送设备、送技术、送服务”等措施,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先进技术,形成“政府推动、技术驱动、企业拉动、规模带动”的现代农业滴灌体系。三要强化水保生态体系建设。以改善我县基本农田及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积极争取中省投资,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基建、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治理、冯家山水库水源保护等项目,大力植树造林增绿,巩固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成效,改善生态大环境,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四要推进骨干水源工程体系建设。力争冯坊河水库工程列

17、入国家规划,解决我县北部旱塬缺水及千河川道补水问题。在巩固好现有11 座水库除险成果的同时,尽快实施谢家沟、庙沟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城区供水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全面提高水资源调节能力。五要促进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加大跟踪落实力度,确保千河防洪工程早日开工建设,构建起完备、坚固的千河防洪减灾安全屏障。推进草碧河、冯坊河、涧口河等中小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消除防洪隐患,营造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安全体系。六要抓好治污排污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农村和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县城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加大环保和水资源管理执法力度,杜绝工业废水排放污染,确保水资源安全。四、维

18、护水利生态,供安全饮水。以增强我县城区供水能力及保障居民安置区供水安全为重点,维护水利生态,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一要加强重点水源保护。千方百计确保5个集中供水站、21处单村集中供水站及县城水厂水源安全;及时聘请专家对县城二期供水水源水沟水眼河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论证,采取措施保护利用;集中供水后废弃的机电井、深机井及自流泉眼,作为后备水源切实加以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二要改进水费收缴办法。全面推广农村饮水计量设施更新换代工程,逐步淘汰旋翼式水表,进一步扩大无源自控水表(预收费水表)入户率,使人饮“xx模式”惠及千家万户。三要着力抓好节约用水。我县属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缺水区,人地占有水资源量都

1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要强化水情教育,树立全民节约用水理念,抓好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农业生产必须加快转变用水方式,控制和减少大水漫灌,全面提升灌溉水源利用率;工业用水应加强污水综合治理,鼓励使用循环水,严禁发展高耗水产业,新上项目一律实行水资源论证;居民用水要加大供排水管网改造力度,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利用率。五、深化水利改革,靠机制管水。适应水利建设新形势,探索水利改革新路径,着力解决水利工程中存在的建管问题。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逐步将公共财力投入向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倾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建设基金返还部分全部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建设投入不少于本级财政收

20、入的5%,保证重点水利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和前期工作经费落实到位。二要严格水价征管。推行农业用水政策补贴、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级差水价、经营性企业用水高标准定价的节水管理模式,使县域内各类用水价格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卡”式管理,打卡充值取水,解决水费收取难的问题。水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用途不变,力求实现“以水养水”。三要落实改革措施。按照县、镇、村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水利设施管理主体。水源枢纽、干渠等骨干工程,由县水利部门管理;灌区内的斗渠、分渠由受益镇村管理。按照管护权限,分别制定科学规范的管护标准,逐级签订责任书,全面落实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责任。建立水利部门、

21、镇、村协调一致的用水机制,水利部门做好水源调度,镇、村搞好组织协调、水费收缴等工作。逐步落实镇水务管理站职责,做好辖区内水利、水电、水保、防汛抗旱、农田基建、人畜饮水、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等工作。积极尝试水利工程管理“ppp”模式,对一些抽水站、机电井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发展民间管水用水组织,引导经营性水利逐步走上市场,使政府、企业、专业机构通过合作关系,达到规范管水,科学用水,减少财政压力,拓宽发展空间,提高水利设施利用率,使百姓受益。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和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解决水利系统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问题。根据水利工程规模,为各镇配备相应数量的水管人员,专门从事镇村水利工程管护、维修和运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建设,解决好水利工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