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7482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新人教庄子故事两则 师:在春秋战国之际,群雄逐鹿,豪强并起。虽说战场杀得是异常惨烈,但在当时的文坛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学以其仁义之说赢得帝王垂青,墨家以其非攻独树一帜,法家更是以其严厉在乱世拔得头筹!就在这纷乱之中,却出现了一位隐居遗世,甘贫贱而肆其志,蔑礼法而弃权贵的人物。大家知道我说的是谁吗? 生:庄子 师:对。那通过大家课前的预习,我们现在都知道关于庄子的哪些情况呢?注意,要自己总结,不能照本宣科! 生: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生平事迹不详。 师:你的发言很幽默,但是似乎概括性太强。 生:庄子一生劳苦,曾做过蒙漆园的小官,所以

2、也有人称他是漆园吏。 生: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生:楚王曾经想要让他做丞相,可是他拒绝没有去。可以看出他不愿意当官。 生: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一切顺其自然。 生:他写过很多寓言故事,比如说:庖丁解牛、朝三暮四、井底之蛙等,我们都很熟悉 生:他的代表作是庄子一书,原来有52篇,后来散佚很多,现存33篇,其中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十一篇。 师:好。需要大家掌握的请看大屏幕。 师:看来大家已经初步对庄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庄子的精神世界,去体会一下他的内心世界吧。我们大家来齐读课文,声音要洪亮。开始 生: 师:其中哪些

3、字我们在预习或是刚才的阅读中遇到了困难? 生: 师:好。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这次读,要注意句子的停顿。以前都是课堂上大家翻译课文,今天老师也当回学生,给大家翻译这篇文章,我把它投在屏幕上。也请同学们当回老师,帮我检查一下,看看我有没有翻译错的地方。 大家给我挑了这么多的错误,其实这些也是本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些地方。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书中注意圈点,记忆。好,最后找两个同学分别翻译。 好!谁能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对两篇文章进行概括 生:庄子去看望在梁国做丞相的好友惠子,而惠子在别人的挑拨之下搜捕庄子。庄子却1 不躲避而见惠子,用 与鸱的故事表现自己无意于高官厚禄的态度。 记述了庄子和惠子谈论鱼是否快乐的问题

4、。一个认为快乐,一个进行反驳,表现两个人思辩能力。 师:语言精练而准确,概括到位。那我们来看文章 师:文章中总共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 生:两个,庄子和惠子。 师:谁能结合第一篇文章来评价一下这两个人呢? 生:庄子不喜欢功名利禄,而惠子追求功名利禄。 师:用词虽然简单,但是却极具概括性。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你们是如何得到的这个答案呢? 生:文中的语言以及动作描写。 师:说的好,我们都抓住了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那你们发现文中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吗? 生:简练 生:生动 师:还有其他方面的总结吗? 生:用了比喻来塑造两个人的性格。 师:好!什么比喻? 生:鵷刍鸟和鸱 师:这两种动物和人既然

5、能联系到一起就应该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必然的联系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3个非和3个不,鵷刍鸟就有了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庄子也正是通过这点来表现自己的清高和不追求功名的气节。 师:连用了3个双重否定句,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加强语气 师:对!庄子在强烈的语气中表现了鵷刍鸟的高洁,其实也恰恰在表现自己的高洁与对功名的淡泊。那鸱呢? 生:也是一个比喻。在比喻惠子对功名的追求和热衷。 师:你是怎么看出的呢? 生:通过鸱的动作。 师:什么动作? 生:得腐鼠,仰视“吓” 师:能具体说说吗? 2 生:鵷刍鸟不想要腐鼠,只是从空中飞过,可鸱得到腐鼠之后怕它抢,自作聪明的在那里吓唬别人。腐鼠就像功

6、名一样,惠子却生怕被庄子夺走,而庄子却无心去争,一个无心,一个有心,很生动。 师:好!庄子通过腐鼠,仰视“吓”这形象的动作把惠子醉心于功名的形态展现无遗。惠子除了这个性格特点还有没有别的呢? 生:听信他人之言 师:听信?还不足以展现其特点,可不可以换一个词呢? 生:轻信他人的话。 师:他怕庄子夺位,派人去搜捕庄子。我们在翻译两文的时候知道,庄子和惠子其实是好朋友,可是惠子却这样做。是什么导致了他这样的做法呢? 生:是利益的诱惑! 师:能用个成语来形容吗? 生:利欲熏心。 师:惠子无端的猜疑庄子,正是利欲熏心导致了他的不重情谊。大家的细节抓的很好。其实通过这些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庄子

7、借助爰出3个非3个不来比喻庄子不爱功名,保持清高。而用鸱的动作来比喻惠子热衷于功名和不重情谊。两个人的对比非常鲜明。庄子用极具讽刺性的语言,在机智之中运用了巧妙的比喻,生动传神的描写表现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实这些也是庄子散文的主要特点。在这次的对话中,胜利的人无疑是庄子。那第二次的出游中,二人又是因为何事而引出了争执呢? 生:辩论水中的鱼是否快乐,一个人说一个人说 师:那我们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才能导致两个人对同一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呢? 生:性格不同。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刚才的学习可以看出庄子是清高的,一个要是清高的话,他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是超然于物外的,所以他就觉得鱼也可以是

8、快乐的。而惠子醉心于功名,所以他总是在按照世俗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所以他认为庄子不是鱼他不会知道鱼的快乐。 师:见解很精辟。但我们不能说惠子是按照世俗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这不太准确,应该说惠子是按照正常逻辑思维来考虑的问题,所以很理性。但是庄子却把自己的思想赋予了鱼,让鱼具有了人的思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超然的表现。话说到此,也正是由于性格的差异才导致了认识的差异。在面对问题时,惠子更注重于事物本身的逻辑,而庄子则更侧重于自我情感的抒发。他完全把自己的情感外化,外化到具体的事物之上,在这种物化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具体说就是庄子是快乐的,鱼也是快乐的,所以在快乐这点上,物也就是鱼和人

9、也就是庄子,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此时的庄子已经完全地沉浸在了精神带给他的愉悦之中,鱼中有他的思想,他的思想中又含有了鱼的思想。其实,这一则就恰恰表 3 现了庄子的“物我合一”的思想。其实,物不单单包括的是鱼,也应该泛指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我就是人,也就是让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中去欣赏美,在自然中平和自己的心。惠子在用逻辑推理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更多的东西。是什么?那便是快乐。同样,我们所有的人也是如此,在刻意地追求名利的时候,无形当中就已经迷失了自我天然的本性,那种无忧无虑就已经消失。庄子认为,世俗所追求的只能是形体上的享乐,如惠子做丞相这件事情,而高尚之人追求的应该是精神的快乐。形体的

10、上的享乐伤身,精神的快乐才是最高的享受。在这则寓言之中就流露出了一种轻松和闲适,充满了心灵的享受。一个追求逻辑真理,一个追求精神的愉悦;一个拘泥于世俗的思想,一个超然于尘世之外,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又沉思良久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都市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说过:“真累”学生说学习苦,教师说教学累,家长说过供孩子念书太辛苦不是外物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而是我们自身的拖累。平和自己的心态,坦然而乐观的去面对生活,你就不会觉得活着是辛苦的了。我曾经试着体会去听风,去听雨,去听树叶沙沙,去听小溪潺潺和大海汹涌,我沉醉其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静下那颗烦躁的心,什么也不要想,就让自然带着我们任意东西,让我们来静静地聆听大自然带来的声音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