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7523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X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X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X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X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11.3重点研究问题21.4建设方案与研究结论3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62.1XXX概况62.2项目提出的背景6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三章 开发前景与建设规模113.1开发前景分析113.2建设规模12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选址144.1自然条件144.2建设条件15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75.1项目组成175.2客运站、农贸市场工程175.3 文化生活广场工程205.4 市政道路工程265.5 桥梁工程315.6 河道疏浚工程335.7 土地整治工程335.8市政配套33第六章环保、消防与安全406.1环境保护40

2、6.2消防与安全42第七章 节能447.1设计主要依据447.2能耗状况及能耗指标447.3节能措施457.4节能效果487.5节能建议48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498.1建设工期49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98.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9第九章 工程管理519.1组织管理519.2招标方案53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410.1估算依据及说明5410.2总投资估算55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分析61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6312.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312.2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6412.3评价结论64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6613.1研究结论6613.2 建议67有关附件、附图:1、XXX综

3、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区域位置图2、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客运站工程平面布置图3、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场、农贸市场工程平面布置图4、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政道路工程平面布置图5、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政道路工程纵断面设计图6、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政道路工程线标准横断面图7、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桥梁工程设计图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项目的承办单位XXX有限公司1.1.3项目拟建地点XXX县XXX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XXXX工程设计建设有

4、限公司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 1.2.1编制依据1、XXX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项目可研报告的委托书;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2002年);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5、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6、XXX总体规划;7、XXX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8、X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9、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0、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11、国家和XX省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1.2.2研究工作的范围1、本项目与XXX建设总体规划协调一致性

5、的研究。2、项目建设环境与发展潜力的研究。3、项目建设条件与场址的研究。4、项目建设方案的研究。5、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研究。6、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的研究。7、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研究。1.3重点研究问题重点研究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协调,以及建设环境与发展潜力预测;对建设条件与场址的选定,推荐建设方案;研究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的情况,以及项目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4建设方案与研究结论项目建设把基础开发、小城镇功能开发、生态开发与经济开发有机结合,将直接改善城镇面貌,增强城市功能;项目还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以商贸流通提升农村经济经营层次,优化村镇经济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改

6、善小城镇基础建设和投资环境,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筑巢引凤,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大量吸纳和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整体向前发展。1.4.1 项目建设方案1、新建XXX客运站,总建筑面积840平方米;2、新建农贸市场,总建设面积478平方米;3、新建XXX文化生活广场,总建设面积699平方米;4、新建市政道路,总长851.585米,其中:一号路宽12米,长420.738米,二号路宽6米,长194.148米,三号路宽6米,长95.938米,四号路宽6米,长140.761米;5、新建桥梁1座,长为18米,宽7.0米;6、土地整治工程33333.5平方米,约50亩;具体布点及道路详见附图。1.

7、4.2总投资经测算,本项目工程建设投资为XX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XX万元,占工程建设投资的81.15%;工程建设其它费用XX万元,占工程建设投资的7.39%;预备费XX万元,占工程建设投资的7.08%;BT建设融资费用XX万元,占工程建设投资的4.38%。1.4.3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工期为13个月,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1.4.4研究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培育项目所在区域的农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更大规模地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项目建设把基础开发、小城镇功能开发、生态开发与经济开发有机结合,将直接改善城镇面貌,增强城市功能;项目还将充分发

8、挥地域优势,以商贸流通提升农村经济经营层次,优化村镇经济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改善小城镇基础建设和投资环境,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大量吸纳和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整体向前发展。研究认为,该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建设XXX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是可行的。1.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建设规模XXX客运站m2840农贸市场m2699文化生活广场m478市政道路m851.585共计4条道路桥梁座1桥长为18米,桥宽7米。土地整治m233333.5约50亩2总投资万元XXXXX客运站万元2

9、09.16农贸市场万元76.00文化生活广场万元29.29市政道路万元569.62桥梁工程万元126.0土地整治万元93.33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2.1XXX概况XXX位于XXX县西部,距离县城约53公里,东临,南靠,西接,北与接壤。县道公路横穿东西,绕境而过,交通便利。XXX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全乡辖有1个社区,8个村,84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乡总人口为114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95人,占5.21%,农业人口10820人,占94.79%。XXX属典型的资源乡镇,有丰富的烟煤、天然气、水能、页岩和林竹资源;属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3.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546.

10、7毫米,无霜期达233天,是盆周浅丘的过度地带,海拔4001250米,立体气候明显。土壤复杂,类型多样,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盛产油菜、花生、生姜、中药材、林竹等经济作物。乡内名木古树众多,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是XXX县3个省级环境优美试点乡镇之一。2.2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全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日臻成熟。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在全国大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论述。新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措施,通

11、过培育农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更大规模地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启动农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化和农村城镇化道路,国家鼓励实施以发展小城镇经济为目的的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制订发布了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实施与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市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农村改革措施,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个私经济尤其民营经济发展进程和城镇化进程。XXX人民政府贯彻落实省市政府有关精神,根据XXX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新集镇建设的同时,利用自身区

12、位、交通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平台,实施龙头带动、科技带动、市场带动、外向带动、品牌带动,充分发挥示范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载体和纽带作用,提出了带动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把XXX建成建设一个社会、经济和谐繁荣,生态环境良好,功能完善、地方特色浓郁,生活舒适方便的现代化新型集镇。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对XXX域社会经济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分析,结合现状基

13、础条件,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确定全乡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是抓好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建设。优质水稻和生姜种植基地:龙井、光龙、石龙等村;茶叶基地:双柏、民权、杨荷等村;优质水果基地:百家湾、双柏、石龙、光龙等村;无公害优质猪肉和兔肉基地:龙井、杨荷、民权、溪鸣、石龙、双柏等村;苦竹基地:双柏、民权等村。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政策导向,培育一批专业户和专业组。在每个农业主导产品中,构成一批规模化农业基地、一批农头加工企业、一批合作经济组织、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一批利益连结机制。充分发挥XXX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经营特征。二是全乡工业紧紧围绕溪鸣电站恢复建设中心,加快发展

14、和与之相关的产业配套基地,重点形成以水能电力煤炭资源开发为主体,机电、建材和白酒、饮料、食品为两翼的工业经济新格局。以服务龙溪河梯级水电开发建设,来带动XXX工业发展。形成向小城镇聚集的态势,以小城镇为载体,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将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应集中在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利用小城镇的供水供电、科技信息、人才交流和产品批发市场等载体,为乡镇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加大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力度,形成先“市”后“城”的建设格局,把引导辖区的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合乎辖区农民发家致富的心愿,是强国富民的重要举措。2.3.2培育专业市场

15、,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XXX是XXX县西部通往乐山地区的交通要道,是XXX县的西部门户,长期以来是宜乐两地商贩的集结地,是两地商品交换的集散地。因此,在始终突出抓住市场培育,把建市场、活市场扭在一起常抓不懈,确立“争地盘、建载体、引能人、创实体”的思路是XXX谋划发展的重要思路。本项目新建农副产品综合贸易市场,使其成为推销XXX工农业产品的主要“口岸”,以带动一批个体私营经济大户,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辖区第三产业和私

16、营经济的发展,通过一批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支撑,确保农村经济的发展。2.3.3提高城镇载体功能,繁荣小城镇经济的需要XXX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 “一核、一环、三轴”的放射状布局结构。XX位于县域内的发展轴线上,是宜乐两地商贩的集结地;是两地商品交换的集散地;是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粮油畜林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城郊型交通运输、物流为重点的商贸型集镇。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提高其城镇载体功能弥为重要。项目单位结合该乡规划,将小城镇发展融入全县乃至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提出建设农贸市场、客运站、休闲广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塑

17、造城镇新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建设水平,是增强其吸纳和聚集各种生产要素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更是提高城镇功能,繁荣小城镇经济的迫切需要。 第三章 开发前景与建设规模3.1开发前景分析3.1.1区位优势 XXX位于XXX县西部,距离县城柏溪镇约53公里,XXX东临泥南乡,南靠蕨溪,西接商州镇,北与沐川县箭板镇接壤。县道蕨商公路横穿东西,龙溪河绕境而过,是XXX县西部通往乐山地区的交通要道,是XXX县的西部门户,长期以来是宜乐两地商贩的集结地,是两地商品交换的集散地。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未来XXX靠近XX新县城,根据XXX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未来XXX县蕨溪镇将和

18、XX新县城规划构成XXX市的二级中心城市,届时XXX距离二级中心城市的距离将变为不到30公里,加上通过乡域的XX新县城蕨溪商州龙华为XXX市规划的交通主通道,将来也是XX县城联系其所辖部分行政区域的一条重要通道,因此从交通上讲,制约XX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将随着XX新县城的逐渐建设和XXX市交通的发展变为一个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优势条件。3.1.2资源优势 XXX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主产水稻、玉米、生姜、红苕、油菜、茶叶、生猪、山羊等粮经作物和大宗畜产品。近几年来,以苦竹、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山羊为主的养殖业优化了全乡的农业区域布局,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乡内水能资源丰富,目

19、前境内有一个小型水电站光明电站,装机容量640千瓦。另外溪鸣煤矿,年产烟煤3万吨,年产值550万元还有土地沟煤矿尚未开发,煤储量丰富。全乡林竹资源及中药材资源丰富,苦笋远近闻名,远销各地。并且紧邻黄山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等级高、特色明显。随着宜乐高速公路的建设,黄山自然风景名胜区的对外交通条件将彻底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原有的城镇设施愈来愈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市场建设向规模化、功能齐备、管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小城镇建设直接影响到招商引资的环境。项目建设单位以增加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为出发点,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开发市场,聚集地方企业,搞活农产品流通具有深远意义

20、。3.2建设规模拟建项目建设规模为:1、新建XXX客运站,总建筑面积840平方米;2、新建农贸市场,总建设面积478平方米;3、新建XXX文化生活广场,总建设面积699平方米;4、新建市政道路,总长851.585米,其中:一号路宽12米,长420.738米,二号路宽6米,长194.148米,三号路宽6米,长95.938米,四号路宽6米,长140.761米;5、新建桥梁1座,长均为18米,宽7.0米;6、土地整治工程33333.5平方米,约50亩;主要为场地平整治理。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选址4.1自然条件4.1.1气象条件XXX属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3.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546

21、.7毫米,无霜期达233天,是盆周浅丘的过度地带,海拔4001250米,立体气候明显。土壤复杂,类型多样,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盛产油菜、花生、生姜、中药材、林竹等经济作物。县道公路XX横穿东西,绕境而过,交通便利。乡内名木古树众多,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是XXX县3个省级环境优美试点乡镇之一。4.1.2地质条件拟建区属剥蚀构造丘陵地貌,据附近场地勘察报告,该场地地层情况如下:人工填筑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粘性土等组成。粉质粘土:黄褐色,间有杂色、斑块,可塑,以粘粒和粉粒为主组成,含白色石英等砂粒,含少许紫红色泥岩碎屑已强风化全风化成土状,但仍

22、保留角砾状特征,角砾大小14mm。泥岩、砂岩:泥岩为紫红、暗红色为主,次为暗紫红色砂质泥岩,局部夹灰绿色、灰黄色泥质粉砂岩薄层。砂岩为褐黄色,中至细粒结构,薄至中厚层状构造。场地内无断裂带等不良地质结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符合项目的建设要求。4.2建设条件4.2.1项目建设交通条件XXX位于XXX县西部,距离县城约53公里,XXX东临,南靠,西接,北与接壤。县道横穿东西,绕境而过,是XXX县西部通往地区的交通要道,是XXX县的西部门户,区内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三横一纵一环”的方格网加自由式道路系统,交通条件较好。4.2.2项目建设开发成本 拟用项目建设用地地势平坦,地质地貌好,农家房屋少,拆迁任务

23、小,又不损害古文物,开发成本低,增值潜力大。4.2.3项目建设公用设施XXX的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现已基本形成“三横一纵一环”的方格网加自由式道路系统。XX集镇现在供水主要来源为山泉,水质较好,但远远不能满足集镇居民生活需求。规划集镇用水为地表水,取水点在集镇外7公里处民权村人民队,该处水量能满足远期居民用水需求。乡域内光明电站,供电量可以满足XXX南部乡域以及XX集镇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城镇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组成拟建“XXX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客运站工程、农贸市场工程、文化生活广场工程、市政道路工程、桥梁建设以

24、及土地整治工程等组成。表5-1 项目组成明细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XXX客运站m28402农贸市场m24783文化生活广场m26994市政道路m851.585共4条道路5桥梁座1桥长均为18米,桥宽7米6土地整治m250亩主要为土地征收及场地平整5.2客运站、农贸市场工程5.2.1设计依据1、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200-2004);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0009-2001(2006版)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7

2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应用示例(房屋建筑部分-电气专业)04DX002;10、其他国家相应法规,规范;5.2.2 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1、抗震设计烈度:按中国地震图谱资料数据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工程场地处于地震烈度7度地带。工程建筑物按地震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设防。2、场地类别:类3、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4、抗震等级:框架为二级。5、恒载:各层楼面面层按实际作法取值。6、基本活荷载:站房、商店活荷载:4.0KN/m2走道活荷载

26、:2.5KN/m2办公、会议室活荷载:2.0KN/m2厕所活荷载:2.0KN/m27、屋面活荷载:上人屋面活荷载:2.0KN/m2不上人屋面活荷载:0.7KN/m28、基本风压:Wo=0.30KN/5.2.3 结构设计1、结构选型本项目主要建筑物站务中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结构材料a、砼强度等级 (1)基础C30;(2)框架梁柱、楼板C30;(3)楼梯及其他结构小构件:C30b、钢筋砼结构部分的钢筋及型号(1)框架梁、柱主筋: HRB335、HRB400钢筋;(2)框架梁、柱箍筋: HRB335、HRB400钢筋;(3)+0.000以上楼面、屋面板钢筋: HRB400钢筋;c、砌体(1

27、)结构外围护墙: 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2)填充墙:200厚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5.2.4 基础设计根据周围单位地质勘察情况,根据场地的地质勘察报告和规划设计,本项目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配筋率不宜小于0.65-0.2。5.2.5 建筑设计客运楼包含站务中心、生产辅助用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840平方米;农贸市场一层,采用框混结构,建筑面积为:478平方米。站务中心设2层,包括:一层:候车厅、重点旅客候车室、售票厅、站务员室、厕所、治安室、广播室等;二层:主要包括驾乘休息室、智能化系统

28、用房、办公室等;生产辅助用房(检修区)位于场地南东侧,设一层,包括汽车安全检验台、车辆清洁清洗台、车辆维修间和配电室等。5.3 文化生活广场工程5.3.1设计原则1、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规划和实施相适宜,有利于长远发展,合理布置。2、广场的建设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体现功能上的科学性,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本利用建设地点的自然地形,从而使项目建设在节能节地、环境保护上合理规范,经济合行。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居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广场应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

29、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3、 广场的建设应符合总体性原则广场作为当地的公共空间,从属于当地城市的空间,因而要对它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就要求从整体考虑它在城市空间序列上所起的作用,注重与当地居住环境的协调,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其选址和规模等问题。再者,市政广场的整体性原则还应追求广场与广场之间的协调,无论是不同功能广场之间的复合,还是整体广场各个空间之间的复合,都应本着整体的原则进行设计,而不是单纯的分割。4、设计配套设施,为广场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5.3.2工程设计方案1、设计宗旨:形成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生态绿地。2、照明设计采用庭院灯。3、给水设计采用水龙

30、头。4、铺装设计:铺装材料采用青砖和卵石两种。5、竖向设计:设计以人行道上的标高为假定参照标高0.00。地面设计标高控制点为铺装面标高,基层标高相应换算。规划绿地内造自然坡,中间略高,形成一定的排水坡度,排向绿地两侧。6、种植设计:形成以小叶榕为主调树种,以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层次植物景观。5.3.3种植设计1、场地整理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对施工场地含有害物质及杂物必须清除,以达到植物生长的条件。在绿化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土壤化验,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对不合格土壤,采取客土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2、苗木选择根据设计要求的树种选择苗木,应严格按苗木表要求的规格进

31、行选苗。要求苗木生长健壮,形体完美,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苗木。根系发达、完整的移植苗,大苗移植尽量减少截枝量,严禁出现没枝的单干草木,乔木分枝点不少于4个,树型特殊的树种,分枝必须有4层以上,为保证苗木种植成活率,要求所有苗木带土移植。3、种植土要求:(1)、PH值5.57.5之间的壤土,疏松、透气,不含砂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如果是回填土,不能是深层土,最好以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冲积或粘壤土。(2)、种植土深度要求:要求在种植土球下方有不小于40cm厚、四周有小小于10cm宽的合格种植土,如若达不到种植土要求,就必需进行换土,受现场地物条件限制,可依实与质监单位商定。(3

32、)、种植层须与地下层连接,无水泥板、沥青、石层等隔断层,以保持土壤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4、基肥:(1)、如若现状土质较差,要求施工时应施足基肥,以弥补土壤肥力不足,改良土壤,使苗木恢复生长后能尽快见效。(2)、每个树穴需施有机肥7KG-8KG。(3)、草坪的基肥要求,要加上3公分厚的有机肥,再覆以一薄园土后种植,使草坪生长密实,克服土壤贫瘠的缺点。(4)、灌木的基肥要求,要加上10公分厚的有机肥,再覆以一薄园土后种植,使苗木今后茁壮成长,克服土壤贫瘠的缺点。(5)、按园林绿化常规方法施工,要求基肥应与碎土充分混匀;注意底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土球底在种植时应铺放一层约10cm厚没有拌肥的干

33、净植土。5、苗木规格:(1)具体苗木品种规格。高度:为苗木种植时自然或人工修剪后的高度。要求乔木尽量保留顶端生长点。胸径:为所种植乔木离地面1.3米处的平均树干直径,表中规定为上限和下限,种植时不能小于表列下限。冠幅:为种植苗木经常规处理后,交叉垂直二个方向上的平均枝冠直径。在保证树林能够移植或成活和满足交通运输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苗木原有冠幅,利于绿化尽快见效。(2)、规则式种植的乔灌木,同一树种规格大小应统一。丛植和群植乔灌木应高低错落。(3)、分层种植的花带,植物带缘轮廓种植密度应大于规定密度,平面线型应流畅,边缘成弧形。高低层次分明,且与周边点缀植物高差不少于30。(4)、孤植树应树形姿

34、态优美、奇怪、耐看。(5)、整形装饰篱苗木规格大小应一致,修剪整形的观赏面应为圆滑曲线弧形,起伏有致。(6)、定点放线:采用方格网进行放线定位。6、种植:(1)、种植苗木,以阴而无风天最佳;晴天宜上午11时前或下午3时以后进行为好。种植施工进要按植物配置图施工,如有改变,需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大苗移植严格按土球设计要求,草皮移植平整度误差=1。(2)、苗木的土球要求说明:挖树穴正确,必须是坑壁垂直形,且要比根系球大出30以上,树木土球计算应为:普通苗木土球直径=2树地径周长+树直径,大苗土球应加大,根据不同情况土球是胸径的7-10倍,为保证苗木移植成活及迅速恢复生长所需的最小带土球平均直径。所带

35、土球应保证到放于种植穴时完好不散为合格。树穴的直径随土球增大而递增,如果遇到土质不好,扩大穴规格统一为:灌木806060厘米圆形穴,乔木120100100厘米方形穴,超大乔木扩大穴为160160160。(3)、植物挖穴时注意事项:树穴位置要正确;规格要适当;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于穴边;穴的上、下口应一致;在斜坡上挖穴,应先将斜坡整成一个小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挖穴,挖穴的深度应从坡下口开始计算;在新填土方处挖穴,应将穴底适当踩实;土质不好的应加大穴的规格;挖穴时遇上杂物要清走;挖穴时发现电缆、管道等要停止操作,及时找有关部门配合解决;挖穴时遇上障碍物,应与设计人员协商。(4)、成弄的乔木应成一

36、条直线。种植时,种植土应击碎分层捣实使根系与土充分接触,最后用木棍插实,起土圈,淋定根水,扶固树木,并立支撑。7、整形修剪:苗木种植后,应考虑植物造景或及植物基础形态重新进行修剪,去年病残枝等,并对剪口进行处理,苗木表中所规定的冠幅,是指乔木修剪小枝后,大枝的分枝最低幅度或灌木的叶冠幅。而灌木的冠幅尺寸是指叶了丰满部分。只伸出外面的两、三个单枝不在冠幅所指之内,乔木也尽量多留些枝叶。8、苗木养护:定植后要浇透定根水,应每天浇水至少二次,集中养护管理。大乔木定植后应设支撑,有未规定乔木高度的品种,要求乔木不能去年主树稍。5.3.4铺装工程广场道路主要分人行道。以典雅的青灰色调为主,镶嵌活泼的红黄

37、色系。人行道路宽1.5米,为绿地内供游人行走的游览路径,路面可铺设石板、卵石或其它天然材料;铺装的设置主要集中在广场出入口、休闲场地。铺装风格与园路一致,尽可能地林荫化。5.3.5夜景观与照明夜景观和照明对广场建设十分重要,它除满足社会不断需求外,还应考虑节假日或重大节庆活动的要求,对广场内夜间照明及夜景观从不同规划角度提出了如下构想和创意。 1、交通照明:对广场内道路、交通部分、一般场地应从经济节约的原则出发采取普通照明方式,即采取庭园节能灯、草坪灯的方式;照明灯的造型要求与园林景观相谐调,既实用又美观。 2、泛光照明与勾勒线光源照明:由于夜间景观构成的要求,必须突出广场主体建筑或主题景观,

38、因此这类建筑或景观的夜间照明应采用泛灯照明与勾勒轮廓的线光源照明,泛光照明色彩不宜多,二、三种即可。5.4 市政道路工程5.4.1设计依据(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39、范GB50015-2003(2009版)(1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9-98)(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17)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5.4.2主要设计标准根据拟建道路在XXX道路路网中的地位、功能、作用和远景交通量以及道路路网规划有关

40、资料来确定本项目道路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见表5-2。表5-2 主要技术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采用指标值备注道路等级级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Km/h20道路红线宽度m12/6车道数个2/1双向机动车道宽度m7/5.2路面设计年限年10路面设计标准荷载 等级BZZ-100最大纵坡(一般/极限)%9.00最小坡长m45.789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地震设防烈度度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105.4.3设计原则1、本次路面改造方案设计以原有路况条件为前提,依据 “安全、经济、舒适、适用和环保”的原则,合理进行平面纵断面的设计,注意交叉路口的衔接,竭力减少工程数量。2、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以节省工程总投

41、资。3、正确处理远期规划与近期实施的矛盾,注意满足城市持续发展及建设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重视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5.4.4路线设计(一)路线平面设计根据区内道路规划,走向严格按XXX总体规划中规划道路控制,路线方案明确,路线全长851.585m。(二)路线纵面设计1、纵断面设计原则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少变坡。3)纵断面设计应结合道路性质,排水以及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4)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和排水要求。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参照控规控制标高,保证行车安全

42、、舒适、做到施工的土石方基本平衡。本片区地势比较平坦,规划道路纵坡平缓,与现状地形结合较好。设计注重路线平、纵面技术设计,力求平纵技术指标之间的均衡,组合后的线形平顺圆滑,无线形扭曲或去向不明现象,在视觉上能自然诱导驾驶员视线,保持视觉连续。路线设计高程:纵断面设计高程为路面设计高程,采用车行道中心路面高程为设计标高。纵向设计:最大纵坡为9.000%,最小纵坡为0.300%。(三)横断面设计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1号道路标准路幅宽度:12m=2.5m(人行道)+23.5m(车行道)+2.5m(人行道),双向2车道。道路设计速度均为20Km/h

43、。2、3、4号道路二标准路幅宽度:6.0m=15.7m(车行道)+两侧路缘,1车道。道路设计速度均为20Km/h。路拱横坡:车行道坡度为2.0%,人行道采用1.0%直线坡(与路面横坡方向相反)。5.4.3路基、路面设计(一)路基设计1、路基路基宽度:城市支路,1号道路宽12 m;2、3、4号道路宽6 m。路基设计标高:采用道路中线标高。路拱横坡:2.0%。路基超高:按设计速度20km/h设置。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1200m,超高旋转轴为绕路中线旋转,超高渐变率1/125。路基加宽:本工程路线平曲线半径均大于设置加宽的最小半径250m,故未设置加宽值。2、路基填料填方路基选用天然的砂夹石作为填

44、料,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二)路面设计1、路面结构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进行路面组合设计及厚度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沥青混凝土路面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并验算各结构层的弯拉应力。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G D50-2006)路面设计以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设计采用双轮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按交通量进行换算。行车道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结果组成见下表:表5-3 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表AC-13F细粒式沥青砼

45、面层4cmAC-20F中粒式沥青砼面层6cm下封层0.6cm水泥稳定级配碎砾石基层20cm级配碎石垫层30cm5.5 桥梁工程5.5.1设计依据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6、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9、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5.2设计原则本项目桥梁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