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教学随笔2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温荣荣 我之前没有教过一年,但以前看着其他老师教人民币后,发现认识人民币是个“烫手的山芋”。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掌握这个单元的知识,我备课时格外用心。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更多的接触了人民币,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大部分孩子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购买的经历。但对于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清楚。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生的运用上,通过换钱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2、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通过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认识 1 元和 1 元以下的人民币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旧知,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大部分孩子都能很注意观察插图, 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 利用生活中高价格的商品,引发思考。用昨天学习的小面值的人民币付钱太麻烦了,需要更大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在需求中,产生对新知的探索,激发了学习的欲望,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二环节: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生活经验,于是设计提问“你们还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齐声说我知道,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
3、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看到正面都能辨认出,你是怎样辨认的?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但问其每张人民币背面怎么样,大都不清楚。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背后图案,在人民币中了解中国的文化,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 第三环节:“换钱”活动 在买东西时经常会碰到的换钱的问题。通过换钱的活动丰富学生对较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重点让学生明确一张10元可以换成10张一元;一张100元可以换成10张10元。在换钱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每种人民币的认识以,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第四环节:模拟购物活动 既然认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我设计了模拟付钱的活动。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也许是和实际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通过模拟付钱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人民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有以下几点细节需要改进: 1.在认识完大面值的人民币后,引导学生归纳人民币的正面有什么共同特点,怎么去认识它们。这样在异性中求共性,学会归纳总结,寻找数学的本质。 2.在人民币兑换时,如果我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利用他们手里的学具多摆一摆、多换一换,可能效果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