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7825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九章压强1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9.1 压 强 主备人: 吴文文 审核人:梅炳灵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画压力的示意图2、准确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计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压力及其作用效果,了解对比研究方法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于什么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力和压强知识的感性认识,为理解压强的概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压强及压强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 方法:先学后教、适当点拨 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细沙、砝码、小木桌、橡皮筋、铅笔、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相等。 3、压力的定义: 。 4、力是_ _对 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 5、思考:学生看书29页“想想议议”思考问题:(10分钟)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和 因素有关。 学生看书设计实验,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等而不选用木板等其他材料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此实验中,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什么物理方法。3.探究压力大小与作用效果的关系 控制 不变,改变 ,观察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

3、大小。结论: 。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3、探究受力面积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控制 不变,改变 ,观察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结论: 。 教学目标二:知道压强的定义、公式,会利用公式做题。 自学指导:学生自己看书,完成以下问题 1、物理含义:表示 的物理量。 2、定义:表示 上受到的压力。 3、公式: 其中P表示 ,单位 ,F表示 , 4、单位: ,S表示 ,单位 。 5、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_,符号_,常用单位还有千帕、兆帕。 6、1Pa_N/m2 1kPa_Pa, 1MPa_Pa 7、物理意义:1Nm2,表示_。 8、推导公式:F

4、= ,S= 。 例题: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触面积为9.5平方厘米。大象的体重60000N,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平方厘米,比一比,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教学目标三:掌握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学生自学: 1、根据公式P=F/S可知,减小压强的方法可采用 或 或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可采用 或 或 。 2、分析教材31页图9.1-4,思考: 推土机、篆刻刀、破窗锤、铁轨是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它们是如何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呢?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压强 一、压强定义: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公式:P

5、=F/S 二、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同事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教学反思: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9.1 压强的当堂检测 班级 姓名 分数 学习目标一:理解压力的概念,明白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作出下列物体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2、压力的方向 。压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力 相等。 3、压力的定义: 。 4、力是_ _对 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 5、思考:学生看书29页“想

6、想议议”思考问题: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和 因素有关。 学生看书设计实验,完成以下问题: 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等而不选用木板等其他材料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此实验中,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什么物理方法。 、探究压力大小与作用效果的关系 控制 不变,改变 ,观察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结论: 。 探究受力面积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控制 不变,改变 ,观察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结论: 。 教学目标二:知道压强的定义、公式,会利用公式做题。 自学指导:1、物理含义:表示 的物理量。 9、定义:表示 上受到的压力。 10、公式: 其中P表示 ,单位 ,F表示 , 11、在国

7、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_,符号_,常用单位还有千帕、兆帕。 12、1Pa_N/m2 1kPa_Pa, 1MPa_Pa 13、物理意义:1Nm2,表示_ _。15、推导公式:F= ,S= 。 教学目标三:掌握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学生自学: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1、根据公式P=F/S可知,减小压强的方法可采用 或 或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可采用 或 或 。 当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压力 B、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C、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有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 D、压力与重力无关 2、下列做法中,能够减小

8、压强的是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 C刀钝了用磨刀石磨一磨 D将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砖由平放改为竖放 3、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A抬起一只脚 B走动 C坐在地面上 D平躺在地面上 4、静止在斜面上的金属块,重为10N,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力为6N,金属块与斜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强是 A5103Pa B3103Pa C2103Pa D8103Pa 5、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50N 103Pa B50N 104Pa C500N 103Pa D500N 104Pa 6、一头重量

9、为6104N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强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重力为10牛顿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为_牛顿,方向_。 8、用手握住一个汽水瓶悬在空中,瓶子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摩擦力_。如果物体表面2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强是400Pa,那么该面1m2面积上受到强是_Pa。 提高训练: 1、将甲、乙两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是1:3,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甲、乙两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Al:6 B6:l C1:3 D1:2 2、a、b两个由同种材料

10、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之比ma:mb3:5,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平桌面受到圆柱体的压强之比pa:pb等于 Al:1 B3:5 C5:3 D9:25 3、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9.2液体的压强 一、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及产生的原因,熟记液体压强规律,知道连通器原理并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能应用P=gh进行简单计算; 自学指导:1思考我们已经探究了固体有压强,那么液体有没有压强呢? 做一做1

11、、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 :手上带一塑料保鲜袋伸入水中观察和感受到是什么 2、如图1图2在玻璃筒的底部或侧壁扣上橡皮膜,在筒内装些水,橡皮膜向外凸起,表明液体有向 的压强和向 的压强。 小结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 的压强; 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 也有压强。 3、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图1 图2 .根据你的观察,结合日常生活,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 .阅读课本81页,学习使用U型管压强计。 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有无变化? 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

12、的变化 改用盐水重复,将结果填入下表 小结:将微型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内部,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表明液体内部有 。在同一深度处改变探头的方向,压强计的示数不变,表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内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液体压强将 。换用其他液体,在相同深度处,液体内部的压强不等,表明液体的压强跟 有关。 二、学习目标1: 能应用P=gh进行简单计算; 自学指导2:阅读课本P82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推导的方法:设想液面下h深处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S,液体密度为,液体体积V= ,液体重力G= ,液体对平面S的压力F= ,液体压强P= 。 使用公式时,密度的单位要用 ,深度h的单

13、位一定要用 ,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 。 1Pa表示的意义是 。 自学检测1. 1 潜水员潜入水面下10m,求: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2.一个铝块在水面下50cm处,它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自学指导: 1、看课本P83: 叫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装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若装不同种液体且不相溶,密度小的一侧液面要 些。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连通器的应用 。 当堂检测 1.如图13-8是某同学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 水 丙 盐水 图甲的现象说明:液体对容器_有压强; 图乙中三幅图的现象说明:液体内部

14、_都有压强,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 _相等 丙图的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跟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如图3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口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要大,其原因是_,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_ 3水面下某处水产生的压强是294X10Pa,此处水的深度是多少米? 4.某液面下01m深处液体压强是784Pa,求: (1) 该液体密度是多少? (2) 05m深处液体压强是多少?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5图3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9.2液体压强 主备人:李玉芹 审核人:梅炳灵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液体压强 教学

15、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 教学难点: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的现象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 方法:先学后教、适当点拨 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

16、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大烧杯等连通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做一做1、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 :手上带一塑料保鲜袋伸入水中观察和感受到是什么 2、看书P80利用废旧饮料瓶做图14.22实验水会从侧壁小孔喷出来是因为 你会发现水越深,喷得越 。水从小孔喷出的距离越远说明 。若在瓶底开一小孔,一定 有水流出来。这说明 3、如图1图2在玻璃筒的底部或侧壁扣上橡皮膜,在筒内装些水,橡皮膜向外凸起,表明液体有向 的压强和向 的压强。 小结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 的压强; 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 也有压强。 4、问题:专业潜水员要穿抗压潜水服,潜入的深度不同,需

17、要的装备不同,这是为什么? 图1 二.先学后教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图2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学习目标1: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自学指导:探究: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课本81页,学习使用U型管压强计。完成下列操作: 、观察U型管压强计的结构 、用手指轻触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现象 、将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有无变化? 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改用盐水重复,将结果填入下表 小结:将微型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内

18、部,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表明液体内部有 。在同一深度处改变探头的方向,压强计的示数不变,表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内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液体压强将 。换用其他液体,在相同深度处,液体内部的压强不等,表明液体的压强跟 有关。 3、阅读课本P82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推导的方法:设想液面下h深处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S,液体密度为,液体体积V= ,液体重力G= ,液体对平面S的压力F= ,液体压强P= 。 使用公式时,密度的单位要用 ,深度h的单位一定要用 ,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 。 1Pa表示的意义是 。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 1潜水员潜入水面下10m,求:潜水

19、员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一个铝块在水面下50cm处,它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7、看课本P83: 叫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装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若装不同种液体且不相溶,密度小的一侧液面要 些。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连通器的应用 。 合作探究:演示液体压强的规律,并讨论液体压强的公式。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当堂检测1.如图13-8是某同学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 水 丙 盐水 图甲的现象说明:液体对容器_有压强; 图乙中三幅图的现象说明:液体内部_都有压强,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 _相等 丙图的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跟_有

20、关,在深度相同时,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如图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时,两管液面竖直高度相等,则 A、A、B两管中液体的质量相等 B、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管中的大 C、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的小D 、A、B两管中液体对底的压强相等 3、关于液体中a b 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压强比b点压强大 B、ab两点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压强相等 4如图3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口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要大,其原因是_,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_ 5水面下某处

21、水产生的压强是294X10Pa,此处水的深度是多少米? 6.某液面下01m深处液体压强是784Pa,求: (1) 该液体密度是多少? (2) 05m深处液体压强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5图3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9.3大气压强 主备人:梅炳灵 审核人:梅炳灵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的实验测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验或有关事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2:能用大气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如何设计实验测量大气压。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2、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学会利用网络等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的实验测量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值的测定实验设计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 方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皮碗,筷子,报纸,水杯,硬纸板,水槽,水管,钩码,弹簧管秤,烧瓶,热水,烧杯,鸡蛋,针筒 、酒精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了解由于大气压的产生、测量及大小和单位、了解现实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 、 2、思考:P86想想议

23、议。上一节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 作用且有 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 ,同理,空气也受 作用且有 性,因此,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 ,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并且在 方向都受大气压。 活动一:动手做一做: 1、准备几个空矿泉水瓶,做以下实验将一些热水到入空矿泉水瓶摇晃到出后迅速该紧盖子,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猜想的原因是 用针或锥子在一个 空矿泉水瓶 的底部 扎几个小孔,在瓶中灌满水,水从底部流出,盖上盖子再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猜想的原因是 2、如右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 掉下来这表明纸片受到向上的_。把杯子放于图乙

24、所示位置,纸片 掉下来。图甲、乙可以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_。 从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3、你知道“瓶吞吐鸡蛋”的实验吗?“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吗?说明 活动二:提出问题,你想知道大气压强有多大吗?怎样得到大气压强的值,要怎样做才能得出?阅读课本87页:测量大气压强方法的有 1、87页想想做做 中测量大气压强的原理是 ;所需的器材是 2、托里拆利实验:问题思考:认真阅读87页的“演示”实验,完成以下题目。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为什么?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 根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请你计算76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试着解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25、强。 我来归纳: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会 ,高度 。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变粗或变细,则水银柱的高度 。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插入水银槽深浅不同则水银柱的高度 。 1标准大气P0= Pa= cmHg= mmHg 3、分析课本P88的“想想做做”中的观察大气压随高度怎样变化。 4、认真观察P89图14.3-5“金属盒气压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中的甲图,完成以下问题:表盘上的两行数字的单位分别是什么? 请你读出此时的压强值是多少?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学生学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压强叫做大气压 或气压。 2.大气压的测量: 托

26、里拆利实验气压计1标准大气压的高度是760mm的水银柱高 、10.3m的水柱转换成帕斯卡是P0=1.01310Pa 3.大气压的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4大气压强的变化:高度、季节、天气 教学反思: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5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9.3学习目标 了解由于大气压的产生、测量及大小和单位、了解现实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 活动一:动手做一做: 大气压强 1、准备几个空矿泉水瓶,做以下实验将一些热水到入空矿泉水瓶摇晃到出后迅速该紧盖子,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猜想的原因是 用针或锥子在一个 空矿泉水瓶 的底部 扎几个小孔,在瓶中灌满水,水从底部流出,盖上盖子

27、再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猜想的原因是 2、如右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 掉下来这表明纸片受到向上的_。把杯子放于图乙所示位置,纸片 掉下来。图甲、乙可以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_。 从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3、你知道“瓶吞吐鸡蛋”的实验吗?“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吗?说明 活动二:提出问题,你想知道大气压强有多大吗?怎样得到大气压强的值,要怎样做才能得出?阅读课本87页:测量大气压强方法的有 1、87页想想做做 中测量大气压强的原理是 ;所需的器材是 2、托里拆利实验:问题思考:认真阅读87页的“演示”实验,完成以下题目。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

28、为什么?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 根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请你计算76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试着解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我来归纳: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会 ,高度 。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变粗或变细,则水银柱的高度 。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插入水银槽深浅不同则水银柱的高度 。 1标准大气P0= Pa= cmHg= mmHg 3、分析课本P88的“想想做做”中的观察大气压随高度怎样变化。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4、认真观察P89图14.3-5“金属盒气压计的外

29、形和内部构造”中的甲图,完成以下问题:表盘上的两行数字的单位分别是什么? 请你读出此时的压强值是多少? 当堂检测: 1、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 C、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射到肌肉里。 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哪一项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A.玻璃管倾斜 B.玻璃管的粗细 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 D.玻璃管内漏进空气 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中的

30、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管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 5、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强时,如果玻璃管倾斜了则( ) A.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B.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改变 C.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D.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不变 6、关于大气压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在不同的地点大气压强的值一定不同C.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D.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7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没有水;D依次出现上述过程 8、

31、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生活中测大气压的仪器是 9、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10、大气压强大小会随 增大而 ,大气压强大小还与 、 有关。 11、大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具体关系是 ,生活中高压锅就是应用了这一原理。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主备人:阮红梅 审核人: 梅炳灵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体的压强跟流速

32、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产生的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 学重 点: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 学难 点: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硬币、铅笔、纸等、自制机翼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液体、气体的特点及压强的特点 活动一:自主预习:1、阅读书本第91页。 二、引入新课 通过实验 硬币“跳高”比赛

33、,提出问题,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了?引出本节课来研究 三、新课教学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上述实验的原理,硬币向上“飞”的过程中,只有空气与它接触,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一样使它向上运动?由于吹气,上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是不是与流速有关系?是不是由于上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变得比下面小了?于是下面的空气把硬币托起来了? 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动手是物理的基础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少教多学生本”物理教案 1、提出问题 2、猜想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分析实验 6、得出结论 吹纸实验、漏斗吹乒乓球实验、水中漩涡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活动二:阅读书本第92页。“飞机的升力 练习:飞机的升力 1:展示自制机翼模型,吹气模拟飞行 2:分析: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不一样,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飞机向上的升力。 3:多媒体课件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