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7858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理解成诵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洞庭湖图片,媒体资源: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视频白居易

2、简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结合课文插图及媒体资源独坐敬亭山:李白,完成下列教学步骤: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互读古诗,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

3、,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有关洞庭湖图片。设疑:你们知道

4、这是什么地方吗?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看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结合动画课件望洞庭:刘禹锡完成下列教学步骤: 1、学生边读边参阅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及动画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

5、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课文插图及动画课件忆江南,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

6、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利用视频资源白居易简介,介绍白居易情况: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后记录 教学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