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219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江雪江雪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比较枯燥,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读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情形形成共鸣,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从而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深入人心。 教学过程 一 、熟读成诵 1.同学们,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图画,可以看到春夏秋冬,也是一种心情,可以读出喜怒哀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江雪。 2.这首诗的作

2、者了解吗?作者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柳宗元,他一生留下的诗歌、文章有600多篇,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出示古诗)全诗只有20个字。请大家自由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二 、读出画面 1我们学过那么多古诗,我们都知道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画,我们读古诗就要读出画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这首诗,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也可以抓住一句诗,边读边想,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然后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 2过渡: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相信你们想得肯定也很美。 3.交流:让我们先放眼远眺,谁来读这两句话? 出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从这两句中,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千山鸟

3、飞绝: 从你的画面中,老师看到了山,这是怎样的山啊 ? A引导山的多。有一千座山吗?虚指,夸张的手法。表示多的意思,请你读好:千山。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山? 过渡:山除了多,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引导山的寂静。为什么?你从哪儿知道一只鸟也没有了呢?。 一鸟不鸣山更幽,群山更加寂静了,你来读。谁再来? 万径人踪灭 过渡:谁再来说说,你读到的画面? 生交流 从你的画面中老师看到了小路,径就是小路。这是怎样的小路啊? A引导小路的多。真的有一万条吗?这里的万径同样也用了夸张的手法。请你读好:万径。你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小路? B这样的小路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是的,没有

4、人的小路是多么的冷清,谁来读第二句?谁再来? 谁再来完整地说说你读到的画面?用上刚说到的词语。 为什么会不见一鸟、不见一人呢? 诗中描写的雪给你们什么印象?从哪些地方看出雪大? 预设:从图中可以看到雪下得很大,山被遮住了,一片雪白。 从“鸟飞绝”可以看出来,雪下得太大了,天太冷,连鸟儿都藏起来了。 从“万径人踪灭”也可以看出来雪下得大,路上行人的脚印都被雪给遮住了。 小结:看,一个“绝”和一个“灭”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只鸟也没有的寂静,一个人也没有的冷清,唯有皑皑的白雪,这两个字用得多妙呀!请你读好这两句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寂静和冷清。 指3名读 齐读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江上,出示:孤舟

5、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谁来读这两句诗?指名读。你读到了什么画面? A有“舟” 你怎么知道只有一条船?-孤舟 B有“翁” 你怎么知道只有一个人?独钓。这孤舟上有谁?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怎么知道是老渔翁的?看,老人头上戴的就是笠,身上披的就是蓑。蓑衣通常用稻草制成的,斗笠用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它们是用来挡风遮雨。 4此时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首诗吧!边读边用心想其中的画面。 5同学们从诗中读到了这么多画面,读出了这么多景物,看这就是你们刚才读出的画面:连绵起伏的群山上不见一只飞鸟,所有的路上都不见一个行人,举目望去,唯有皑皑白雪,只见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有个渔翁,他独自一人冒着风雪在江面上垂钓。这幅画中

6、的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板书:景 是的,多么寒冷,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 多么寂静,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 多么凄凉,请你读。 6.多寂静,多冷清,多凄凉的画面呀,齐读 。 三 、读出情感 情之孤独 1刚才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了凄凉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再自己读读诗,你从中又能读到什么?从渔翁身上体会出什么?(指3名) 预设:我从中读到渔翁孤独寂寞的心情。 2很好,同学们从诗中不仅读到了景,还读到了情。板书:情 3从诗中哪些字词中感受到渔翁的这种心情呢? 预设:“绝”“灭”“孤”“寒”“独” “雪” 如果这些字有颜色,在渔翁的心中它会是,如果这些字有温度,它会是 4谁再来读,体会渔翁的这种心情?指3

7、名 5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柳宗元写于何时何地吗? :柳宗元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21岁时就通过考试当上了官,他关心人民疾苦,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可是却遭到了一些人的打击和迫害。又被贬为司马,那是个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这对他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到半年,他的母亲病故,这正是精神上的打击。这重重打击更加击破了柳宗元早日复职,早日复用,重返官场的梦想,此时他多么希望有人帮助赏识自己啊。所以,他写下了江雪。 6听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又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 我觉得诗人和渔翁一样的孤独。 我觉得诗人在写渔翁,其实在写自己。 是的。诗中的渔翁正是诗人自己啊,他的内心世界和雪一样

8、的寒冷,他和老人一样孤独啊。 这位老人寒江独钓正是柳宗元自我形象的写照和精神的寄托。 7现在这个 “寒”还仅仅是天气的寒冷吗?更是诗人心里的寒呀。 8诗人的心中的寒就藏在诗中,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千万孤独。 这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在一身”啊!再读 这“千山万径”的背景越广大,诗人也就越孤独。再读。 9一首诗,一份情。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千万孤独就是这首诗的诗情啊!你们难道不想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吗?试着把柳宗元内心这千般孤独,万般孤独读出来。指3名齐读。 意之坚强 1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副冰冷的画面,走到这冒雪独钓的老渔翁身旁,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他

9、吗? 预设: 老渔翁,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回家呆着,反而要一个人出来钓鱼呢? 老爷爷,冰天雪地的,您能钓到鱼吗? 2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想的吧。 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 朱子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引导生回答:在严寒的江面上钓鱼,鱼儿都躲在了深水下,能钓到鱼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渔翁之意并不在能钓到鱼。 3原来渔翁的目的并不是钓鱼,那老渔翁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4同学们,你们真是柳宗元的知音啊!原来渔翁之意不在鱼啊。 5尽管老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但他有没有被寒冷吓到?他独钓寒江雪。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渔翁? 6这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孤傲的柳宗元。虽然朝廷把他一贬再贬,但是他是不会屈服的。

10、他不屈不挠地独钓寒江雪。 7这首诗中,诗人正是通过对凄凉环境的描写、借老渔翁这不畏严寒的形象来表达自己不怕困难的决心,在古诗中这叫“借景抒情”,借景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情。因此,我们读诗更要读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8现在,你就是柳宗元,请我们再来读一读江雪,感受一下柳宗元的心声吧! 9让我们闭上眼睛,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江雪! 四、读诗更是读人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江雪,学得很好,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一首诗。 出示: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2师范读后问:你们也细细地品一品,这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生自己练读。 3指名说

11、。 A相同: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 B不同:景色也不一样 心情更不一样, C .这首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诗人是怡然自得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杯酒”,也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喝酒. 4.及时介绍作者:王士祯出生在官宦家庭,22岁时通过考试也当上了官,他的官途很平稳,一直当到了刑部尚书,很是得意。因此他逍遥自在,很会享受生活。 5.我们从诗人的简介中了解到,当时王士祯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可以说一个是官场得意,一个是官场失意。 通过比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遭遇不同,诗意也就不同。所以,读诗,更要读人。 五、总结 1.学到这儿,我们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江雪,我们明白了,学习古诗时可以这样学:读诗要读出画面、读书要读出情感、读诗更要读人。 2.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当然如果你发现了更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也可以和大家交流。 六、作业 1推荐阅读柳宗元渔翁,看看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2以江雪的内容为体裁,写一个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