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946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乡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乡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乡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乡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一、建设项目概况1二、建设单位概况1三、项目概况2四、编制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5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八、结论及建议7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8一、项目建设背景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9第三章 供水规模和水源论证11一、建设规模11二、水源选择13三、水量平衡16四、水质17五、水压17第四章 厂址选择和建设条件19一、厂址选择19二、建设条件21第五章 工程设计23一、工程内容23二、设计标准23三、工程设计23第六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33一、环境保护33二、劳动安全34第七章 节能、节水与消防35一、节能、节水35二、消防35第八章 实施进度及运行管理

2、37一、实施进度37二、运行管理39第九章 工程招标方案40一、招标依据40二、主要招标计划41三、招标基本情况41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3一、编制说明43二、估算45三、资金筹措:54第十一章 效益评价55一、概述55二、财务评价55三、社会效益58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59一、结论59二、建议59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纪要(含参会人员名单)2、项目选址规划意见函(含红线图)3、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4、项目环境影响报千表的批复函5、水质检测报告6、*财政配套资金承诺书7、自筹资金承诺函附图:1、区位分析图2、供水工程总平面布置示意图3、水厂平面布置图4、取水建筑物设计图5、净水厂

3、工艺流程图6、管网水力计算图 第一章 总 论一、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县*镇*供水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县*镇人民政府3项目负责人:*电 话:0598-66512534项目建设地点:*县*镇*片区5建设性质:新建6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拦水坝一座;铺设输水管道长3.850km;新建供水规模2000吨/日净水设施;铺设项目区管网16.75km。7、供水范围:通过本项目建设,满足*县*镇远期(2025年)1.6037万居民的生活及部分工业生产用水需求。8、项目总投资:465.60万元9、资金筹措:申请补助资金200万元 建设单位自筹资金265.60万元10、建设期:2010年6月2011年1

4、2月二、建设单位概况*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是世界客家人的*、发祥地,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农业大县。*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虽然取得较快发展,但经济发展仍然落后,是全省14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北有大槐树,南有*村”,*是世界客家摇篮、客家*。*镇位于*县西部22公里处,辖1个居民委员会、22个村民委员会、242个村民小组,共计7595户、32808人。位居禾口盆地中心,四周平坦开阔,西去

5、12公里便是闽赣交界处,是闽江、赣江的分水岭,历为通往江西及长江中下游的主要通道之一,今有福五线公路从村中经过,东西贯通*县城和江西。三、项目概况1、 地理位置*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位于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广昌等县相邻,边界长达百余公里。全境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盆地占总面积的96%,海拔千米以上的25座中山主要分布在武夷山主脉和两条斜贯县境的武夷支脉上。*镇位于*县西部,东经11631,北纬2614,与江西石城县相邻,土地面积约136.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

6、土地肥沃,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海拔340-370米之间。西北之东华山,海拔1038.5米,山高林密,山势雄伟。2、 社会经济条件。*镇辖1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居委会、红旗村、立新村、杨边村、小吴村、大路村、溪背村、陂下村、陈家村、刘村村、隆陂村、官坑村、*村、江家村、桃金村、陈塘村、三坑村、*村、张家地村、江口村、南田村、江头村、拱桥村。),242个村民小组。*镇至2008年底,共计7595户、32808人。2008年农业总产值1489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70元;粮食加工企业11家,年加工粮食3万吨以上;个体工商户469家。 农业生产。年内实有耕地面积29716亩,其中水田28000亩

7、。完成晚季和烟后稻种植优质荆糯2万亩;种植烤烟2.02万亩,完成烟叶收购5.19多万担,烟农售烟收入4500多万元,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创历史新高。落实科技兴烟,完成客土改沙719亩、稻草回田溶田3452亩,新建密集式烤房263座;推进肉牛产业,新增黄牛106头、出栏肉牛1413头,创建杂交母黄牛养殖示范村1个;发展食用菌产业,完成大球盖菇种植300亩;反季节蔬菜种植推广实现零的突破,完成黄瓜种植100亩;发展新型优质茶果园1200亩。基础设施建设。开工改造在*镇镜内14.5公里的省道307线建设,总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11个村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60万元。完成5000亩耕地整理,总

8、投资800多万元。完成3公里刘村、张家地通村水泥路建设,总投资110万元。项目工作。提前为高速公路互通口经济圈搭建平台,在红旗村老虎坑307线沿线规划3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和一期工程100亩的土地平整。组建镇工业经济领导小组,成立招商办,专门为来*镇投资的客商、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已引进客商2家,完成引资1500万元。完成紫沙陶、高岭土等储备项目5个。重新修编集镇建设规划,面积由1.43平方公里调整为4.2平方公里,为集镇建设“东扩西延”,建设“十里边贸”长街打好基础。省级住宅小区试点*枫树垄小区,已完成108户第一期工程建设。客家*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建设,总投资900多万元,已完成

9、资金投入280多万元,主体工程正在建设。边界贸易已突破亿元大关。3、 自然条件*镇位于北纬2614,东经11631,地处*西部,距县城17公里,与江西省石城县接壤。全境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陷下地带。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盆地内,海拔在340-370米之间。*镇境内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均气温18,最高温39,极低温-5,无霜期238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均日照1757小时,气候温和,发展农、林、牧各业自然条件良好。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锡、稀土、莹石、瓷土和紫砂工艺10余种,其中锡矿探测储量206多万吨,稀土几乎遍及全镇各村,储量十分丰富。旅游景点和古迹

10、有客家*、东华山、双桂峰狮子峰、升仙台、隆陂水库、围屋、屋桥、古墓等。四、编制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1、编制依据*县域城镇体系总体规划*市水利规划手册*市水资源普查资料*市2009年统计年鉴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和数据*县*镇政府工程咨询委托书2、主要研究内容本报告从调查了解*县*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和规划、供水现状及预测入手,对建设工程的必要性及意义、建设条件、水量预测、建设规模、方案设计、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并对该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了必要的评价,进而提出项目可行与否及有关建议。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建设规模吨/日20002受益人口人160372025年3建设内容3.1三寨口拦河坝及前池座1坝高5m,坝长24m3.2输水管道米3850DN160PE(1.0Mpa)3.3水厂3.3.1一体化净水池项1产水能力80吨/时3.3.2清水池座1400m33.3.3厂区基础设施项13.4配水管道项1配水总长16750m4总投资万元465.605资金来源5.1申请补助万元2005.2自筹万元265.606财务收支6.1年销售收入万元87.6生产期平均6.2总成本费用万元42.7生产期平均6.3利润总额万元44.5生产期平均7主要经济

12、指标7.1投资利润率%9.657.2投资利税率%10.7含增值税7.3财务内部收益率(i=8%)%8.38所得税后7.4财务净现值万元16.6所得税后7.5投资回收期年12.57.6效益费用比1.021六、结论及建议1、结论该项目的建设,可解决*镇远期(2025年)1.6037万居民的生活及工业生产用水问题,缓解*镇用水压力,项目建设是必要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选点科学合理、规模适度,技术方案可行。项目总投资465.60万元,申请补助及自筹资金配套落实。项目建成后正常年新增供水量73万吨,新增销售收入80.7万元,项目财务评价较好。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较好,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8.38%(大于8

13、%基准受益率),财务净现值16.6万元,投资回收期12.5年,效益费用比为1.02,大于1。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可缓解所在地群众生活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问题,加快*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2、建议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社会效益显著,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立项和补助。项目建设中应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成后,应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污染,特别是要防止蓄水库的富营养化和上游农田对水源可能造成的污染。项目建成后,应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定期检修管道和设备,确保顺畅供水,同时,居民和企业应注意节约用水。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一、项目建设背景*镇是全省重点风化紫色页岩水土流

14、失区,全镇80%的山地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大而集中,植被稀疏,岩石裸露,生态环境恶劣,旱涝灾害严重,仅靠一座中型水库隆陂水库灌溉及供水,“十年九旱”,在2004年的旱灾中,境内河流断流,泉水枯竭,造成近8000亩土地减收,3500亩土地绝收,4200多人人畜饮水困难。2000年,该镇以隆陂水库为水源兴建了一座自来水厂,主要辐射红旗、立新、小吴、杨边、陂下、桃金、官坑、溪背、大路、江家共10个行政村的供水,受益人口约1.6万人。但该镇还有12个行政村未通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虽然近年来,国家有饮用水“村村通”项目,但由于资金不足,项目建设很不完备,并且出现重建轻管,缺乏专业维护队伍,3-5年后就报废

15、现象,约1.5万人口的饮用水主要取自河水、井水、山涧水。在该镇水土流失严重,水源缺乏区,根本没有供水保障,更没有卫生保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渴望喝上干净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为此,*镇党委、政府拟在*村兴建一座自来水厂,主要解决*、江口、南田、三坑、陈塘、桃金、拱桥、江头、*共9个行政村的供水问题,并将其列入实践“三个代表”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该项目前期调研勘测工作,并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尽快建成,彻底解决该片区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问题。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项目建设可解决*镇*片区群众“用水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该片区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发展。*

16、镇*片区是客家百家姓总祠地,是农村集贸市场,镇村经贸交往和货物集散地之一。该片区地处闽赣两省、*石城两县交界地,区位优势明显,边贸往来频繁,流动人口迅速增多。该片区大部分群众用水只能靠各自打井取水或自行引用山溪水解决,水量、水质和水压都无法保证群众正常生活用水需求。因此新建一座规模合理符合标准的自来水厂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该项目建成后,水厂供水规模为2000吨/日,可大大缓解*镇*片区用水紧张问题,且水量和水压能满足需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可满足远期(2025年) 内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进一步提高片区群众的生活质量。2、项目建设可解决*镇*片区镇、村办企业和家庭作坊的生产用水问题。*镇*

17、片区目前有镇办、村办企业多家,家庭作坊大力发展,并初具规模。由于缺水,目前各企业、家庭作坊只能自行打井和引用山溪水,以供生产之用,这无疑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影响产品质量。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可满足片区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还可为镇、村办企业和家庭作坊提供充足的生产用水,促进村镇企业进一步发展。3、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镇*片区的基础设施,促进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片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对发展经济无疑会起到加速和推动作用。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该镇经济发展方向是:

18、以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交易为主,重点发展企业,增加附加值,壮大经济实力。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镇*片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片区进行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创造良好的环境,极大地改善片区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紧张的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第三章 供水规模和水源论证一、建设规模1、基础数据与用水量预测根据*镇供水规划要求和地方经济水平条件及社会发展需要,本工程设计年限为15年(202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取为8.2,机械增长率取为0。 (1)生活用水量Q1本工程供水范围为*镇*片区(主要解决*、江口、南田、三坑、陈塘、桃金、拱桥、江头、*共9个行政村的供水问题

19、)现状年1.4184万人及部分企业生产用水。表3-1 供水范围内设计供水人口预测表行政村现状年设计水平年现状缺水人口(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人)设计供水人口(人)拱桥2010202513868.201567江头2010202516068.201816南田2010202516908.201911江口2010202510338.201168*2010202516988.201920三坑2010202520938.202366陈塘2010202522768.202573桃金2010202517058.201928*201020256978.20788合计1418416037则*镇*片区

20、*供水工程设计水平年(2025年)供水总人口为16037人。采用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标准作为计算依据,最高日生活用水,标准取人均日用水量100升计,该工程设计人口日用水量为:Q1=16037100/1000=1604吨/日 (2)工业用水量Q2本工程供水区的工业及第三产业主要为畜牧业、饮食服务业、加工企业、娱乐业等,考虑到设计年限内*镇经济的发展,本工程的工业企业用水量取:Q2=50吨/日(3)消防用水量Q3考虑到本工程设计年限较长,镇区的企业有台板厂、细木工板厂等易燃厂,故本工程计入消防用水量,其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一次灭火用水量20升/秒,火灾持续时间为2小时计算,则消防用水量:

21、Q3=2023600/1000=144吨/日 (4)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Q4 本项按前3项之和的10%计,则 Q4=(Q1+Q2+Q3)10%=180吨/日 (5)水厂规模 水厂规模即水厂建成投产后所提供的最大供水量:Q=Q1+Q2+Q3+Q4 =1978吨/日用水量预测表见下表3-2;表3-2 用 水 量 预 测 表 单位:吨/日序号项 目2025年备注1生活用水量1604取人均日用水量100升计2工业用水量503消防用水量1444未预见用水量180按前3项之和的10%计合 计19782、供水规模从预测用水量表中看出,*镇用水规模远期(2025年)用水量为1978吨/日,根据适度超前和今

22、后发展的需要,该工程建设规模定为2000吨/日。二、水源选择1、水源方案水源一:*镇*河集雨面积15.8平方公里,水量充足,根据*县卫生防疫站提供的水样检测结果报告,该水质水质感观指标差,大肠杆菌、细菌超标。提水扬程较大(即水面高程422.0m,水池高程452.0m),扬程达30m。水源二:*村三寨口取水点。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5km2,取水口高程为515.0m,上游山林茂密、植被好,涵水性强,水质基本符合GB5750-85国家饮用水类标准,细菌和大肠杆菌略为超标。现拟定两个水源点方案:方案一:采用*河提水。方案二:采用*村三寨口水源点。2、水源的基本要求水源的选择方案和基本要求如下:1水质符

23、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的规定和要求。2选择水量充沛的水源,不仅满足目前需要,还需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不仅在丰水期,在枯水期也能满足水量要求。选择地下水为水源时,其取水量应低于允许开采的水量;选择地表水为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保证率不低于95,水源奇缺地方不得低于90%。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措施。3选择净化难度低、便于卫生防护的供水水源。4在用水紧缺时节,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 5优先选择能自流水引水的水源,需要提水时,选择扬程和运行成本较低的水源

24、。6有多个水源可供选择时,地下水按照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的顺序选择;地表按照塘水库水山溪水河水的顺序选择。并综合考虑供水的可靠性,建设投资,运行费用,施工条件等,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比较,然后择优确定。3、方案比选方案比选详见下表:表3-3 水源选择方案比较表优点缺点方案一1、 流域面积较大,年平均流量较大。2、水量充足。3、厂区近。1、水质较差,制水成本高。2、无法重力流,提水成本高。方案二1、 水质较好。2、 正常情况下水量有保证。3、 可以采用重力流供水。1、 需新建水坝及输水管道工程,增加投资。推荐方案方案二通过对上述两个方案的综合比选,本报告推荐方案二,根据镇区需水量预测,现拟在*

25、村的北面三寨口取水点处新建一座拦水坝取水,该处水源点集雨面积为3.5km2, 并引至水厂,作为*镇*供水工程的来水,使该工程生产规模达到2000 m3/d,以满足镇区近、远期用水需要。项目建设后可实现投资较省,经营成本最低,水质较好的要求。三、水量平衡三寨口坝址集水面积3.5平方公里,根据*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及*市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得,*镇供水工程采用:多年平均径流深H=1050毫米;变差系数Cv=0.26;偏态系数Cs=2Cv;P=95%典型年取为1989年。坝址设计年径流成果表表3-4名 称单位多年平均枯水年(P=95%)年径流深mm1050651三寨口坝址年径流总量 万m3367.5

26、227.85(F=3.5km2)年平均流量m3/s0.117 0.072 典型年径流年内分配表(P=95%)表3-5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合计月径流占全年百分比(%)6.32.87.710.911.828.17.06.25.07.63.13.5100月径流量(万m3)14.35 6.38 17.54 24.84 26.89 64.03 15.95 14.13 11.39 17.32 7.06 7.97 227.85日均径流量(m3/d)4631 2279 5660 8279 8673 21342 5145 4557 3798 5586 2354 2573 从表3-4得知*镇*水

27、厂多年平均来水量为367.5万m3,多年平均来水量大于设计供水量73万m3;P=95%时年径流深为651毫米,总来水总量为227.85万m3,大于设计供水量73万m3。水量平衡。从表3-5得知*镇*水厂枯水年较枯月(2月、11月、12月)径流量分别为6.38万m3、7.06万m3、7.97万m3,均大于设计月供水量要求,月径流量平衡。三寨口作为水厂的供水水源,水源水量可满足*镇*水厂供水的要求,并略有富余。四、水质水源水质检测项目需均达到国家地面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标准。经净化消毒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国家规定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五、水压根据村镇供水现行规范

28、要求: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3.54.0m;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不应低于10m。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40m,超过时宜采取减压措施。本次供水水压满足四层楼房用水,即当地自由水头不小于16米。根据建设规划发展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本工程供水自由水头在16米以上,对于个别点,如有需要,

29、可采用水泵加压自行处理。第四章 厂址选择和建设条件一、厂址选择1、工程概况*镇片区大部分群众用水只能靠各自打井取水或自行引用山溪水解决,水量、水质和水压都无法保证群众正常生活用水需求。因此新建一座规模合理符合标准的自来水厂势在必行,本项目拟在*新建一座供水规模2000吨/日水厂。2、水厂厂址方案*镇*供水工程新建的净水厂厂址选择的方案有2个。方案一厂址在距三寨取水口500m双林寺庙山头,高程在500m左右;方案二即拟选择在距三寨取水口3850m的*村口的小山头上处,高程在445m左右。3、水厂厂址要求根据规范: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比较确定:(1)充分利用地形高程、靠近用水区和可

30、靠电源,整个供水系统布局合理;(2)与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3)满足水厂近、远期布置需要;(4)不受洪水与内涝威胁;(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6)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7)有较好的废水排放条件;(8)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9)施工、运行管理方便。4、方案比较方案比选详见下表:表4-1:净水厂厂址方案比选优 点缺 点厂址一1、新建水厂水压利于重力流供水。2、输水管线较短。1、需进行场地平整,平整面积大。2、离镇区较远,不便管理。厂址二1、地势较平缓,场地大。2、靠镇区近,便于管理。3、新建水厂水压利于重力流供水。4、位于供水片区中心。1、输水管线较长。推荐方案:厂址二。

31、经综合比选,推荐厂址二,即采用在距三寨取水口3850m的*村口的小山头上处,重力流供水。该处厂址用地面积共500m2,用地性质为林地、荒草地。只需部分拓宽,平整场地土方开挖量不大。该处位于供水片区中心。因此,选择此处作为新建水厂厂址是合适的,本工程推荐该场地作为净水厂厂址。二、建设条件1、 地形地貌条件*镇位于*县西部,东经11631,北纬2614,与江西石城县相邻,全境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陷下地带。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盆地内,海拔在340-370米之间。西北之东华山,海拔1038.5米,山高林密,山势雄伟。2、 气候条件*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因大于和

32、等于10的活动积温小于5400,按福建省气候区划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区,其特征是:夏半年多东南风,炎热多雨;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寒冷干燥;降水量充沛,季风气候显著,干湿、冷热明显,四季比较分明。*镇境内年均气温18,最高温39,极低温-5,无霜期238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均日照1757小时,气候温和,发展农、林、牧各业自然条件良好。境内气温1月最低,7月最高,春季趋向上升,秋季趋向下降。但因受地形影响,各地气温均有差别,年、月平均气温明显不同,气温日变化以日出前(56时)最低,午后(1314时)最高,平均日较差10.3C,11月最大为11.6,6月最小为8.6。3、 地质条件*镇主要

33、为山间盆地地貌,地层岩性主有以下几种,人工杂填土、粉细砂层、沙砾卵石层、残积土、基岩。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CB183062001)该区地震加速度动峰值为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4、 基础设施配套*镇有*县至江西省石城县的红色旅游线路贯穿全境,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供水片区到取水坝、拟建水厂山脚都有简易公路相通,其交通条件可满足新建水厂施工及今后运行管理的需要。*镇供电网络已通过农网改造,线路布局、线径、电压、电量和供电质量均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可以由*村电网供电。5、 政策条件*县委、县政府对*镇供水工程建设十分重视,要求县有关部门尽

34、力给予支持。*镇党委、政府把水厂建设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建设重点城镇的项目之一,并决定从有限的镇财政收入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供水工程建设,以促进该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兴建*镇*供水工程是镇及广大干部群众点迫切愿望,深受干部群众点拥护和支持,项目建设社会环境好。第五章 工程设计一、工程内容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增三寨口水源点工程及其DN160PE输水管道;新建水厂供水规模2000吨/日设施,新建相应PE配水管道16750m。二、设计标准1、本供水工程属于集中式供水,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在大于1000吨/天、小于等于5000吨/天的范围内,工程类型为型。2、项目中主要建筑物拦河坝等工程等别为

35、等,工程规模为小(2)型工程。供水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应按3020a一遇洪水进行设计、10050a一遇洪水进行校核。3、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的有关规定。IIII型供水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三、工程设计1、取水输水工程(1)三寨口水坝根据水厂运行需要,三寨口取水口需建一水坝、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5m,坝顶长24m。坝顶高程517m。坝内设尺寸为bh=1.01.5m冲沙闸门一扇。水坝右岸接集水前池,包括拦污栅、沉沙池、冲砂闸阀、放水口等构筑物。(2)输水管道工程1

36、)管径的确定山区开挖砌筑工程量较大,加上水渠沿途枯枝落叶腐烂影响水质,渠道渗流影响水流,遇雨季经常发生崩塌,维修费用大,故决定采用输水管道进行设计输水工程。三寨口水源拟为2000吨/日的水厂提供来水,对输水管道进行设计计算。考虑到水厂10%的自用水量,管道通过流量为: Q管=220024=91.67(m3/h)=25.463(L/S)取25.5L/S 从三寨口的取水口到净水厂输水管长度3850m,取水口的水面高程(517米)到水厂进水口水面高程(451米)的落差为66m,经计算管径采用=160mm时,其水头损失为59.26m,满足输水要求;故采用=160mm的管。 管径计算结果见表5-1。引

37、水 管 径 成 果 表表5-1供水量管内流量(升/秒)水头高差(米)取用管径(厘米)水头总损失(米)(吨/日)200025.5661659.26 2)输水管管材的选择 由于本工程中管段承压均在1.6Mpa以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作为一种传统管材,其最大承压为1.0Mpa,但由于其制造工艺的原因,承插口质量难以保证,影响止水效果。而且重量大,二次搬运难度大,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破损率较高。价格也不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本工程中不宜采用。灰口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管材价格较高,运输困难, 因此本工程中不宜采用。硬聚氯乙稀塑料管(PVC-U)、聚乙稀管(PE管)是近几年来给水工程中使用较多的给水管材,但是聚

38、乙稀管(PE管)的水力技术特点与UPVC管完全相同(如糙率,为0.0084,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中流量指数为1.77,管径指数4.77,摩阻系数为0.000915),并且聚乙稀管(PE管)的力学特性,耐久性优于UPVC管的优点除了具有与硬聚氯乙稀塑料管(PVC-U)的优点外,聚乙稀管(PE管)属于柔性管,连接时采用热容对接,可将管道连接长达数百米后进行弹性敷设。因此推荐使用聚乙稀管(PE100)管,能满足输、供水要求。3)管道配件 管道采用地埋式敷设,沿线管段最小埋设深度:山坡地段为0.6米,路沟及耕作地段为0.8米,跨越公路处为1.01.2米。管线转角大于10处,均设置砼镇墩,管线小于10时

39、,利用承插管自身逐渐借转,每节管转角小于1。为了保证输水管、管网的正常运行以及便于管理维修工作,在管道上必须装设有关控制设备。在管道隆起点上,应设置能自动进气和排气的阀门,用以排除管内积聚的空气,并在管道检修、放空时进入空气,保持排水通畅。另一方面,在产生水锤时可使空气自动进入,避免产生负压。在管道下凹处及阀门间管段的最低处,需设排沙阀和排水阀,便于排除管内沉积物或检修时放空管道。每个闸阀处都应设置闸阀井并加盖保护。2、净水工程(1)厂区布置该项目净水厂厂址拟选择在距三寨取水口3850m的*村口的小山头上处,该处只需部分拓宽,平整场地土方开挖量不大。该处位于供水片区中心,场地平整后净水厂进水口

40、高程取451.0m。清水池出水口标高取446.6m,其水压标高为450.0m,可满足片区重力流供水要求。(2)净水工艺采用的净水工艺取决于处理源水的水质特性,本工程水源、水质见报告所附水质检验报告单,根据实际情况及各地运行经验,本水厂所引用的源水经过输水管进入净水厂,经过混凝、反应、澄清、过滤等净水工艺后,通过供水管网自流到各用水点。 详见下图:消毒剂絮凝剂水库反应池水库沉淀池滤 池清水池管 网用户外 排沉 淀 排泥 冲洗 放空 上清液 经干化运走图5-1:净水工艺流图(3)水厂构筑物1)ZNJ一体化净水装置本一体化净水装置将水质净化的混凝、澄清、过滤等工艺流程组合成一体,技术先进,设计新颖,

41、结构紧凑,节约面积和投资,管理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源水浊度5001000PPm(短时间可达1500PPm),出水浊度小于3PPm,经加氯消毒,即可达国家饮用水标准。混凝池:投加混凝剂的原水由进水管进入混凝池内,用特制的搅拌机搅动,使水中的悬浮物和混凝充分接触反应成矾花。J型净水装置用搅拌机混和,不受水量变化而影响效果。沉淀池:水经加混凝剂混凝后形成的矾花,流到设备的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沉淀池采用斜管法,表面负荷在67m3/m2.h。过滤池:经沉淀后的水流到过滤池过滤,滤池结构:底部为布水管,中部为石英砂,上部为无烟煤。过滤速度为10m/h,最后清水流到清水池内消毒处理后饮用。过滤池反冲洗周期为1

42、2小时左右,反冲时间为510分钟。此次选用型号处理量混凝池停留时间搅拌机功率沉淀池表面负荷滤池滤速滤层厚度冲洗强度(T/H)(分)(KW)(m3/m2.h)(m/h)(m)(L/m2.s)ZNJ-80806.52.27111.314冲洗历时(min)总停留时间(min)整机重量(T)64013.5 2)清水池根据水厂的总体布置,清水池池底高程为446.1米,池内正常水位为450米,出水管中的高程为446.6米,清水池兼作高程水池直接向用户重力供水。清水池按最高日用水量20%调节量计算,设计容积为400吨。3)投药系统包括絮凝剂系统和消毒系统。絮凝剂系统包括加矾机、溶液池等设备。絮凝剂一般采用粗制硫酸铝,最大投加量为20毫克/升,调剂次数1-2次/日。消毒系统包括加氯机,液氯钢瓶、台磅、通瓦机等。消毒剂一般采用液氯,滤后投加,投药量2毫克/升。加矾采用WLPTA型化明矾设备,加氯选用WL300A型次氯酸钠发生器,配WLS-型化盐装置。 4)厂区排水厂区生产废水(主要是反应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水及各池冲洗水、投药间渣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等;通过各构建筑物的排水沟管汇集后采用混凝土排污管引至山脚。 5)附属建筑物根据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物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GJJ41-91),并结合自来水厂的生产办公情况,其附属建筑物面积分别如下:投药间与值班室、药库合建在一起,投药间可兼做化验室,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