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8091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41.1 项目名称41.2 项目承建单位41.3 项目建设地址41.4 项目建设规模41.5 项目开发投资及成本费用41.6 项目资金筹措41.7 项目开发期51.8 项目编制依据51.9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51.10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62.1 某某市概况62.2 项目建设背景62.3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状况82.4 项目的可行性12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3.1现状概括16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第四章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94.1 建设地址194.2 建设条件19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设计方案225.1 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2、225.2总图规划方案225.3建筑方案245.4 结构设计265.5 给排水设计275.6 暖通设计315.7 电气设计33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366.1编制依据366.2项目建设和营运对环境的影响366.3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环保措施376.4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议41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427.1项目建设管理的领导协调机构427.2项目建设期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配置427.3项目运行期的人力资源配置43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458.1 项目实施机构458.2编制原则458.3实施条件458.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6第九章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规划479.1概述479.2工程概况479.3执

3、行的相关法律依据489.4工程招标489.5资质等级519.6工程招标基本情况51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310.1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及依据5310.2 总投资5410.3 资金筹措54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57第十三章 社会评价5913.1项目对社会影响的分析5913.2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6013.3社会风险分析6213.4社会评价结论63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6414.1建设方案的总体描述6414.2推荐方案描述6514.3结论与建议66附件(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 计9张)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某某市秦州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1.2 项目承建单位某某市体育局1.

4、3 项目建设地址某某市秦州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地址位于310国道某某郡东侧,距城市中心约3公里,南有312国道,西连310国道,东接滨河路西端。1.4 项目建设规模体育健身场馆房屋设施9697.35m2:建筑一层为乒乓球场,可容纳60个乒乓球台;二层为羽毛球场,可容纳9个羽毛球场;三层为篮球场,可容纳2个篮球场。整个建筑通过中间运动场地组织其它功能。1.5 项目开发投资及成本费用项目总投资为2128.93万元。1.6 项目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主要通过项目单位及政府自筹和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解决。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000万元,自筹128.93万元。1.7 项目开发期项目开发期为1年。1.

5、8 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全民健身条例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4.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5.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9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是:突出科学性、实践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着力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即建设项目的条件是否具备充分,项目采用技术是否先进且可靠,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否显著,项目建设是否会引起社会风险和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在目前宏观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大前提下项目建设是否可行。1.10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本报告根据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1)1153号及计办投资(2002)15号文件

6、的精神,严格按照公共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确定的编制内容,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2.1 某某市概况某某市位于某某省东南部,是某某的“东大门”,东邻陕西省宝鸡市,北、西、南分别与我省的平凉、定西、陇南接壤。现辖秦州、麦积两区和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有46个镇,67个乡,10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城镇人口94.66万人。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某某地处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与西秦岭山脉结合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最高2700米,最低900米。全市以西秦岭为分水岭,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渭河东西横贯全境,中北部渭河水系属黄河流域,南部嘉陵江

7、水系属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11左右,正常年景降水量6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全市景点有228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整个景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景色兼有南秀北雄的特色。2.2 项目建设背景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顺利举办,使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格外受

8、到人们的关注,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体育市场不断繁荣,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体育事业正朝着社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上处于快速发展期,规划和建设理念不断更新,很多地方开始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规划、建设健身场馆。健身场馆运营的内容和手段不断丰富。健身中心在体育竞技表演,健身,培训等体育本体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体检、康复、餐饮等配套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广告、连锁经营等无形资产开发形式日益丰富,形成了对健身场馆资源的全面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局面。有的地方以体位

9、核心带动多种经营的发展,更是形成了以体位主的集运动、娱乐为一体健身休闲圈,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与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目前某某市尚无全市的全民健身中心,且大多数区域性或社区性的场馆设备老化,场馆设施水平低,体育场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经营状况不理想,使得市民体育活动场所不足,不能满足群众热切的体育锻炼需求和愿望。2.3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状况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体育事业是关系到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大事,国民的身体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公认的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体育的地位和

10、作用认待加强,任务更加繁重。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体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势更加丰富多彩,体育运动的开展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自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后,中国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地,各部门更加重视群众体育工作,群众的健身意识大大提高。尤其是1997年发行体育彩票后,60%的公益金收入用于群众体育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有了经济支撑,软硬件设施和组织形式有了很大变化,全民健身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民健身关

11、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比2007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18%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分别比20

12、07年提高4.9和2.9个百分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三)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50%以上的市(地)、县(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以上的街道(乡镇)、

13、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有较大提高。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四)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车、登山、跳绳、踢毽、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市(地)、县(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

14、农民、学生等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妇女健身站(点)有较大发展。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六)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00万人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

15、身志愿服务队伍。(七)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通过对公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八)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明显增强,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较大增加,培育和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研发推广适宜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健身的便于进入家庭的健身设备器材。2.4 项目的可行性1、区位优势突出 某某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交通及区位优势某某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

16、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G30连霍高速在2011年在某某地区全线通车,G7011十天高速列入规划,G310国道、G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线经济带某某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2、经济快速发展某某市人民在市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西部大开发总揽全局,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使全市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3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7.1亿元,增长13.3%。3、城市

17、建设日新月异某某结构。依据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采取组团布局,形成“一带多心,轴向强化,组团发展,山水连城”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带多心搬迁军用机场,秦州、麦积两区东西相向发展,形成多中心结构。自西向东分别形成西十里物流中心、秦州历史文化商业旅游服务中心、七里墩综合商务中心、二十里铺政务中心、麦积商贸服务中心、甘泉物流中心、社棠物流中心、颍川河的教育科研旅游中心等。轴向强化通过多条东西向交通干道和藉河渭河风景带的建设增强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使强大的发展轴和多中心结构结合,形成某某新的结构动力。组团发展完善组团功能,组团之间以南北向结构绿地分隔,体现紧凑型发展的思路。形成暖和湾

18、组团、秦州组团、二十里铺组团、麦积组团、社棠组团、颍川河组团、东柯河等组团。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高某某城市服务功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关系,初步形成陇东南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坚持远近结合,全面规划、重点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协调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明确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突出重点,集中建设。适度超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梳理城市交通系统,进行重点、引导性项目建设,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整合城市土地资源,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新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并重

19、的原则,树立整体的城市空间形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某某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19元,增长9.7%。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最佳时期。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城乡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该市住房产业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4、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育社会化积极迈进,各项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体育场地1868个,体育场地面积216.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平方米。1.关中某某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体育事业规划的内容加快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扩

20、大群众体育覆盖面,努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使体育事业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群众性健身活动普及,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发展阶段(2011-2015年):到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0.8平方米。市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场全部建成综合性文体活动站,70%的社区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室内不少于80平方米,室外不少于100平方米),新建居民小区配件体育设施(健身广场1000平方米,室内活动室不少于100平方米),100%的行政村建成一村一个体育场地。快速发展阶段(2016-2020年):到2020年,100%完成社区和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

21、综合实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现状概括体育健身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将有利于某某市的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某某市城区2009年底

22、建成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0.3万人。现状大型体育馆有:某某市体育中心(南山体育场)、某某体育训练馆、秦州区桥南体育馆、麦积区道北体育场、秦州区双桥体育场、某某师范学院体育场、某某师范学院体育馆、某某机电职业技术学校体育场、某某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某某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文化中心、某某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等,城区大型体育场馆(包括高等院校、不包括中专、中小学、单位、社区体育场馆)总面积233859平方米,人均0.39平方米,低于全省人均场地面积0.37平方米(全省人均场地面积0.76平方米),低于全国人均场地面积0.64平方米(全国人均场地面积1.03平方米)。3.2 项目建

23、设的必要性3.2.1 项目建设是某某城市发展的需要某某是某某省陇东经济、文化交流和商贸旅游的中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定位于商贸旅游。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中-某某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某某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城市经贸往来日趋频繁,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中等城市,尚无现代化的全民健身中心,降低了城市的品味,城乡经济发展一派繁荣的态势与群众体育设施的落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体育消费的需求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的呼声日渐升高。3.2.2 项目建设是改善某某市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的需要城区内面向和会服务且比较标准的体育场馆仅

24、2处,某某市体育中心(秦州区南山体育场)和麦积区桥南体育场馆。某某市体育中心(秦州区南山体育场)坐席为10000人,其余的体育场馆观众席均在3千座一下,城区内体育场馆占地面积及规模都不大,某某市城区公共体育场馆均无法满足1个60万城市人口的健身需求。体育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从事体育经营的重要场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应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确保体育业务指标完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和闲置的场地设施,开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体育场馆实行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全面开放,并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服务。新建体育设施应当布局合

25、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便于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便于综合利用和经营开发。综上所述,建设全民健身中心不仅是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更是某某市城市发展的需要。建成后的健身中心,将成为融文化、绿化、美化为一体的体育健身中心,形成具有新形象、新风貌的城市景观。同时为某某市的旅游资源增加新的亮点及文化品位,进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第四章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址位于310国道某某郡东侧,距城市中心约3公里,南有312国道,西连310国道,东接滨河路西端,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4.2 建设条件工程地质良好,交通便捷,水源、电力供应充足。4.2.1 气候气象条

26、件 1.气候气象某某市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夏季雨水集中,年均降水量551.7mm,日最大降水量71.8mm,小时最大降水量3.0mm;最大积雪厚度10cm,基本雪压0.20KN/m2。全年及夏、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向,常年主导风向频率NM9,夏季主导风向频率E9,夏季平均风速1.3m/s,冬季平均风速0.5m/s,最大风速27.6m/s,基本风压0.35 KN/m2(按50年一遇)。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21.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6,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年平均气温室外计算温度9.13,年平

27、均相对湿度59%;冬季气压85.14Kpa,夏季气压84.31Kpa,平均气压84.78Kpa。最大冻土深度61cm 。年日照2198.5小时,无霜期125180天。4.2.2 工程地质条件场地自上而下依次由以下土层所构成:杂填土:厚度变化大,成份复杂,密度及强度呈不均匀性。圆砾层:湿饱和,分选差,级配良,冲积成因,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大,具强度高,力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冻土深度为0.61m。场地土不具液化性及湿陷性。该场地类别属类。场地地震动参数: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属第二组,设计特征周期TQ=0.40s。4.2.3公共设施条件1.给水、排水(1)给水某某市全民健身中

28、心建设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其用水水源由某某市自来水公司供给,项目所需用水完全可以及时得到保证供给。(2)排水本项目所排出的生活废水主要来自场馆、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业主在项目建设中,修建化粪池对生活废水处理后排入秦州区市政排污主管、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2.电力供应:项目用电接城市电网,根据负荷增设变压器,满足用电需求。4.2.5 交通条件本项目所在地交通条件优越,出行方便。4.2.6 通讯条件近年来,某某市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猛。电讯线路由城市电讯网接入沿主要道路架设。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设计方案5.1 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5.1.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全

29、民健身条例,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新建某某市全民健身中心十分必要。场馆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等,满足市民全民健身工作的需要,5.1.2建筑设计原则1.场馆建设必须着眼建设规范以及设施功能要求。2.场馆建设应充分体现作为本地区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场所的特点,突出其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的属性,做到能满足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要求。3.全民健身中心建筑的设计、规划、投入等方面应具有前瞻性。5.2总图规划方案5.2.1总图布置原则1、全民健身中心馆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馆址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

30、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3、应选择地势平整,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4、应建在交通方便,便于利用,且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高压输电线不得架空穿过场区。5、全民健身中心建筑宜独立建筑,自成体系。6、总平面布置应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适当留有余地,以利今后改扩建。7、场内道路布置应便于人的行走和休息,并应符合消防和疏散的要求。8、场内应留有绿化用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9、场内建筑及道路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5.2.2总图布置及功能方案1、结合地形和道路,依照基地呈规则长方形的优势,建筑平面确定为方形布局,北面沿街处为主入口部分,面向藉河南路;南面为后勤和医务、管理

31、部分,与某某市体育训练馆毗邻;东、西两面结合场地内道路分设两个次入口。大空间的运动场设置在方形体块中间。在建筑和道路之间,留出绿化带作为疏散和缓冲空间,对建筑起到衬托作用。2、景观组织景观设计主要是建筑周围的绿化带,配以合理的倡导全民健身的建筑小品,并种植绿篱,营造出和谐的室外空间,同时也减弱了公共场所喧闹的氛围。由于方形建筑体块相对完整,所以在北面沿街部分即主入口处,配置一些不规则形体的绿篱,打破规则形体的沉重感,营造出和谐、活泼的健身氛围。3、交通组织:车流:在场地内设置地上停车位,地面环形车道满足平时及火灾时对建筑物四周道路的要求,:人流:主要人流从主入口进入,买票后进入场馆或从东面外挂

32、楼梯进入场馆;后勤人员从东面次入口进入。整个设计满足疏散要求。5.2.3总图主要技术指标表5-1 某某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总图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净用地面积m25864.702 总建筑面积m29697.353 建筑物基地面积m22833.354 容积率1.655建筑密度%48.306 建筑层数F35.3建筑方案5.3.1建筑方案描述1建筑艺术与风格某某市全民健身中心的建筑风格应与其相邻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应依照功能分区的原则,着重满足其相应的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妥善安排各类用房的位置。建筑立面以简单明快的方形体块和端庄素雅的色调,并配以玻璃幕墙,体现出

33、健身中心雄伟厚重的标志性建筑的特点。加上外挂楼梯、大雨篷以及周边景观的衬托,整个建筑造型简洁、大方但也不乏雄厚的气势。消防设计:建筑四周设置消防环道2、建筑功能按照国家有关体育方面的要求,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的相关规定,参照场区人口数量并结合辖区、地理等因素合理确定。本项目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充分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根据相应的建设标准及规范,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确定为9697.35m2。建筑一层为乒乓球场,可容纳60个乒乓球台;二层为羽毛球场,可容纳9个羽毛球场;三层为篮球场,可容纳2个篮球场。整个建筑通过中间运动场地组织其它功能,后勤用房设置在建筑南侧,由于其层高低于运动场地,所以

34、顶部作为观看场地,相当于夹层,提高了利用率。3、建筑物与城市的协调某某市全民健身中心地处域市的腹地,因此本项目的建筑风格既必须与周围的建筑相协调,又要有独有的建筑风格,力求简洁、和谐、统一、庄重典雅,深化设计细部,增加表现力,使整个建筑远观其形象极具雕塑感,近看有细部有内容,立面形象体现多层次喻意。5.4 结构设计5.5.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某省某某市,地理位置详见建筑总平面图,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及使用功能要求为三层健身中心。5.5.2 设计参数1、根据GB50011-2001第3.1.1条规定,本工程均为丙类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地震加速

35、度0.3g,设计分组第二组。2、根据GB50007-2002第3.0.1条规定,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均为丙级。3、根据GB50009-2001规定,某某市风压值为:0.35kN/m2.,雪压值为:0.20kN/m2。4、某某市最大冻土深度0.61m。5、楼面活荷载取值:羽毛球、篮球场活荷载4.0 kN/M2:楼 梯:3.5 kN/M2;上人屋面:2.0 N/M2;不上人屋面:0.5N/M2。5.5.3 上部结构方案:该工程拟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根据GB50011-2001(2008年版)第6.1.2条规定,本工程框架抗震等级均为二级。本工程主要构件材料:混凝土拟采用C30混凝土

36、,钢筋采用HRB335级和HPB235级钢,墙体材料拟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工程结构计算拟采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计算软件(2008版)计算。5.5.4 基础部分:本工程若地质条件许可,基础拟采用人工成孔灌注桩,设计持力层为圆砾层。5.5.5 主要结构抗震及构造措施:1、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框架柱轴压比:二级抗震框架柱轴压比须控在0.80以内,其中短柱轴压比控制在0.75以内。 2、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加强构造设计。5.5 给排水设计5.5.1.设计依据(1)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A.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B.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C

3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D.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BJG50015-2003)。5.5.2.设计范围(1)给水水源的选择;(2)给水系统;(3)生活污水及处理;(4)排水系统;(5)给排水管材。5.5.3.给水工程(1)给水水源从本项目场址附近已经有完善的城市自来水供水主管道上T接取水。(2)给水系统用水量计算根据秦州区城市给水规划并结合本工程设计方案,秦州区城乡综合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完成后,按照建设标准应配备人员3人,加上健身活动中心来锻炼健身的人数(设年利用者人数为40000人)每天为200人计算,本项目主要用水指标取值如下:a、城乡综合全民健身中心馆职工:Q=100

38、L/人d kh=2 h=8b、锻炼健身的利用者:Q=10L/人d kh=1 h=8c、其它用水及不可预见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20%计算。经计算:全民健身中心日用水量为Qd=4.32m3/d小时最大用水量为Qh=2.96m3/h,全年用水量Qa=1825m3/a给水系统使用DN75的PE管作为全民健身中心区内的供水主管(一级水管)。从项目场址附近的供水主干管网上T接至全民健身中心,主水管沿馆内道路侧呈环状布置,以提高供水的可靠性。由环状主水管供健身活动中心各建筑物的生活给水和室内外消防用水,实行生活、消防给水合一的供水系统。在项目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按照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的要求,设

39、置除消防以外的给水点。(3)给水计量a、进水管上安装一级水表;一级水表全民健身中心与秦州区自来水公司之间的结算贸易水表。其型号规格由供水单位与用水单位在用水协议中确定,并定期进行检测。建议采用可拆卸螺翼式(LxLc)水表。b、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活动中心各主要用水点均安装二级水表,以利分表核算,节约用水。5.5.4.排水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以降低运行成本。(1)雨水排水系统a、雨水量计算本项目雨水量按某某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37.104+33.385lgP)/(t+18.431)1.131(mm/min),设计雨水流量Q=qF(L/S),设计降雨历时t=t1+2t2,场地雨水

40、设计重现期P=2a,则q=2.22L/S100m2,汇水面积F=15000m2,综合径流系数=0.65,室外场地设计雨水量Q=2.221500.65=216.5L/S。b、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本项目雨水排水量主要是暴雨形成的洪水,根据健身活动中心集雨面积和最大暴雨在100mm左右的实际,采用6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作排水主水管,排水主水管沿健身活动中心道路侧地埋敷设,坡度按1%设计,所有建筑物周围采用断面为0.40.3m的暗沟(底部及边墙用页岩砖砌成,上部用预制板覆盖),将雨水汇集后排至健身活动中心排水主管,然后再由排水主管排至市政排水系统。(2)污水排水系统按日给水量的80%计,生活废水排放量为

41、4.00m3/d。生活废水包括:卫生间污水及保洁废水等。卫生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保洁废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健身活动中心内污水管道与健身活动中心外的城市污水干道相接,经市政污水管道最终送至秦州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5.5.5.管道材料(1)给水管道:室外埋地敷设管管径大于DN100拟采用球墨铸铁管,小于或等于DN100拟采用PE塑料管,室内给水管拟采用PE管。(2)消防管道:室外埋地敷设消防管拟采用给水铸铁管。(3)排水管道:室内拟采用PVC塑料排水管。5.6 暖通设计5.6.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

42、0189-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5.6.2、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包括各单体楼的采暖,通风排烟、内走廊排烟及室外管网。3、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采用某某地区气象资料。2、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冬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2m/s,冬季大气压力669mmHg,最大冻土深度61cm。5.6.3 采暖设计:1、本工程住宅部分采用单元共用立管,户内水平单管跨越式分户热计量的采暖系统。散热器采用LEGZ3-600钢管三柱型散热器(标准散热量为127.3W/片,进出口中心距600mm,工作压力1.0Mpa)。楼内管材采用焊接

43、钢管,DN32丝扣连接,DN32焊接连接;户内管材采用PB聚丁烯管道,管壁厚2.8mm,工作压力1.2MPa。埋地部分不得有接头。与采暖散热器连接的明装管道(含管井内分户供回水支管)采用新型阻氧铝合金衬PB管,专用管件热熔连接。每组散热器支管设温控阀,分室控温。采暖设计热指标为:32.5 W/m2。2、热媒由城市热网提供9570低温热水。5.7 电气设计本项目供电工程执行国家相关的供配电、防雷、防火、电器、照明等标准、规范,并依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设计。设计执行依据标准、规范如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

44、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局部修订GB50057-94。1.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用电负荷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体育个项目各功能的要求,用房的建筑面积、室内、室外照明及普通小型设备、电器设备的用电负荷,同时系数按0.6计算,用电负荷见电力负荷为。根据电力负荷清单计算,全民健身中心装机容量为46.40KW,计算负荷为45.16KW。考虑到无功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5,变压器利用系数取0.8,经计算本工程变压器容量为59.43KVA。本项目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2.供电电源本项目拟在场址旁有道路的城市10KV电网上T接引入一路10KV电源至全民健身

45、中心配电室变压器,经配电室变压器变压后满足城乡综合全民健身中心用电负荷需求。3.供电系统10KV电源线进入配电室后,经配电室变压器变压输出380V/220V低压电流,再分别用不同型号的低压电缆引至各建筑物的配电箱和构筑物配电箱。按照健身活动中心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的要求,本项目电源总开关应设于附属房内,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装置。本项目所有控制导线及供电导线应采用铜芯导线。各建筑物配电箱和构筑物配电箱按照各用电处所的负荷性质,再分别按照明、插座、专业设备等回路分配至用电设备。为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采用高质量、先进的符合国家制造标准并有合格检测报告、国家允许使用的高、低压

46、设备和材料。高压系统可采用真空开关柜,低压配电柜可采用固定分格式低压配电柜。4.控制与继电保护变压器设有温度报警、过流保护和专用排风设备;在变压器高、低压侧和分路设备自动开关,实现三段保护;低压出线采用自动开关与短路瞬间过载保护。为实现供电安全,在插座回路中,自动开关均设有30毫安漏电保护。5.照明健身活动中心采用高效节能氖灯组。6.防雷接地防雷:本项目按三级防雷建筑设计。防直击雷采用在建筑物上敷设避雷带引下线,并与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内钢筋可靠焊接,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接地:配电系统采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S接地系统,三相五线制,其保护接地截面面积应与零线相同;在各建筑物进线处作重复接地,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线的金属外皮均与接地装置连接;整个建筑物作等电位连接,配电室做局部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接地电阻实测达不到要求时,可增加垂直接地极或添加降阻剂。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6.1编制依据6.1.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6.1.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综合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