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8120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报告落实“百亿投资计划”,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是关键。近年来,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对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项目建设环境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影响“百亿投资计划”的顺利实施,也将影响永兴经济社会持续高效和谐发展。一、当前我县项目建设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阻工扰工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周边民众甚至个别基层干部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演变成“靠工程吃工程”。把建设项目当成“唐僧肉”,变着法子捞好处。主要表现为强行包揽附属工程、抢栽索赔青苗补偿、房屋拆迁

2、“漫天要价”、强行垄断建材供应,甚至恶意索要“冒烟费”、“过路费”、“保护费”、“协调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寻衅闹事、阻工扰工。一些黑恶势力甚至明火执杖、敲诈勒索、强揽工程、强行参运、高价供料,破坏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建设项目施工环境。(二)服务发展意识亟待提高。一些部门“官本位”、“权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权力意识不小,服务意识不高,服务水平较低。有的虽然也搞“微笑服务”,但“门好进,事难办”,企业和投资者要办成一件事,要一路陪吃陪玩陪小心,“不给好处不办事,给足好处乱办事”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有的部门缺乏大局观念,只顾部门利益,不管发展快慢,“管死有

3、术、搞活无方”;有的干部不注重学习,不研究政策,说“不行”的多,会“怎么做”的少。(三)执法执收行为不够规范。项目业主对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四乱”问题反映较大。有的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执法方式简单粗暴,随意执法,甚至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罚代法。有的职能部门在执法收费时,“自由裁量权”太大,把政策幅度内的“自由裁量权”变成了谋私利、送人情的工具,有交情的、关系协调好的就少收点少罚点,不“懂味”的就多收点多罚点,群众把这种现象形容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有的执法部门不管项目业主承受能力如何,随意

4、下达处罚决定书,“狮子大开口”,经领导出面、托人说情、背后打点,最后折中处理。有的部门唯利执法,多头重复检查现象时有发生,该管的不管,不该收的乱收;有钱有利的事就抢着办,无钱无利的事就拖着不办。(四)机关作风没有彻底好转。我县机关效能建设抓了两年时间了,但是仍然还有不少单位和部门没有认真落实“五项制度”,职责不清晰、行为不规范、办事不高效、任务不落实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一些部门只重招商,忽视安商。县委、县政府引进一个项目,多次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公开承诺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条件,有的部门当场表态时信誓旦旦,具体落实时又大打折扣,言而无信,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二、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的对策

5、及建议针对目前我县项目建设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各级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把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优化“四大环境”,为永兴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一)加强协调配合,着力创优社会人文环境。一是加大优化施工环境考核力度。要把优化项目施工环境作为对各乡镇、相关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行风评议的重要内容,由县优化办XX县发改局为主进行考核,增强各乡镇、单位狠抓项目建设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牢固树立“抓软环境就是抓发展,破坏软环境就是阻碍发展”的观念。二是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普遍提高民众素质,在群众中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环境就

6、是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积极支持项目建设。要坚持以民为本,实现惠及民生和项目建设的有机统一。要及时解决因项目建设造成群众居住、饮水、行路等困难;要建立企民联系议事制度,加强项目业主、施工单位与乡镇、村组、村民代表的联系,项目业主、施工单位要定期与所在地乡镇、村组召开议事会议,坚持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依法保障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二)严打黑恶势力,着力创优项目施工治安环境。一是加大对项目施工环境的治安整治力度。要针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普遍性和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及时坚决打击项目施工中出现的敲诈勒索、强

7、揽工程、垄断建材、恶意索要、阻工扰工等现象。二要建立经常性联系走访企业、项目制度。全县政法部门每名领导要联系一家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各派出所所长、民警每人联系辖区内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每月至少上门走访、巡查一次,积极为所联系的企业(项目)排忧解难。三要切实抓好社会治安整治工作。以治安巡逻为基础,做好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周边和客商食、住、行等重点复杂路段XX县城的治安巡逻,对重点路段、重要时段划片包干,提高街面见警率,形成警力互动,预防案件的发生。一旦发生涉外、涉企案件,尤其是涉及重点项目建设的黑恶犯罪,要重拳出击,坚决打掉,决不让其坐大成势,危害社会,影响发展。四要提升企业(项目

8、)的自防能力。鼓励企业聘用安保人员,指导企业加强保安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好其内部巡逻看护作用。(三)转变特权思想,着力创优部门执法环境。要督促行政执法部门转变特权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变以前的“对象围着部门转”为“部门围着对象转”。一是加强监督检查。要制定出台执法机关及职能部门进企业检查实施细则,所有对企业的检查须经县优化办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对企业检查时,必须出示检查批复和有关证件,做到文明执法。要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督促检查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工作衔接机制以及违纪违法案件线索移送机制,防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确保项目建设公开透明

9、、依法合规进行。二是加强协调配合。督促发展改革、规划、土地和建设等重大项目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协调机制,及时帮助项目责任部门及法人单位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因职责交叉或职责不清推诿扯皮、贻误时机等现象。三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严格防止行政执法部门“四乱”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成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特派员办公室,由纪检监察、人大、政协、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等单位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兼任,与规模以上企业(项目)建立联系。特派员要及时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发现问题积极予以协调解决。县优化办对特派员上报的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直接介入调查,全程跟踪督办,直到解决为止。对相

10、关单位整改不认真、问题解决不彻底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继续推行企业税费明白卡制度。对各种税费征收项目、标准、文件依据、数额逐一审查、核定,制定企业税费明白卡并发放给各企业,企业依法依卡缴费,有权拒绝其他一切不合理收费。(四)提高服务效率,着力创优政务服务环境。一是督促有关部门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取消和调整减少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和调整减少;对以各种名义变相审批和“明减暗不减”的行为,严肃处理。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效率。二是督促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理清内部职责,完善岗位责任制,工作流程再造,科学规

11、划程序,减少环节和层次,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三是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对那些建设工期紧、工程建设任务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好项目大项目,为了保时间、保进度、保工程,可以在“集体讨论决定、决策公开透明、相关部门监管到位”的前提下,从实际需要出发,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保证项目工程建设尽快启动,顺利实施。四是严格责任追究,保障科学发展。对那些在项目建设中安于现状、不谋事不干事、懈怠误事的,要严肃批评教育或给予组织处理;对因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恶劣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月21日至23日,省农委负责同志带队赴XX市开展现代生

12、态农业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生态农场、农业示范园区、生态农业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种养大户和基层干部进行座谈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举措:生态化、产业化、现代化XX市既有生物多样的先天优势,又有生态良好的后发优势,还有生动实践的先行优势,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早、特色明显、成效显著。1突出生态优势,打造现代生态农业。XX市各县(市、区)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涌现出一大批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如虾(蟹、鸭)稻共育、有机蔬菜(果园)+有机肥、林特产品基地+畜禽养殖等。XX市方塘粮油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立300亩有机稻生产基地,年产有机稻15万公斤,基地以种植红花草和腐熟的家禽

13、粪作为有机肥料,不施化学肥料和农药,全面推广稻鸭共育技术,有效控制稻田草害和部分虫害,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捕器,诱杀稻田害虫,辅以使用生物药剂或植物源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XX县三溪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养殖企业污染物排放加强监管,扶持企业建立污染物处理设施,推广“猪沼稻”生产模式,亩节肥约90元,示范区总计每年节约60万元;每公斤有机稻米相对普通稻米售价高约15 元,毛收入达2000万元;沼液施肥可提升果园和蔬菜品质,每亩可增加销售收入2000元,每年可实现节本增效近3000万元。2突出种养结合,攻坚畜禽养殖污染。XX市坚持生态养殖,农牧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

14、展,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完善畜禽养殖准入机制,实施规模畜禽养殖场生态化治理、标准化改造,生猪出栏控制在100万头左右,逐步建立就地消纳、转运有效的运行机制,整体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宣州鸿远牧业、宁国博龙、郎溪钟西等一批畜禽养殖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生态循环之路。XX市山核桃、香榧等优质产品产业化程度高,基地环境良好,在宁国、绩溪推广畜禽粪便上山,不仅解决了养殖企业污染问题,同时为优质林特产品发展提供了优质肥源。安徽鸿远牧业年出栏生猪1.8万头,公司建有粪便干湿分离机、1100立方米的沼气池、

15、贮气柜等配套废水废渣综合利用设施。公司年利用沼气发电20万kw,可实现收入20万元以上;粪污自动浇灌系统可为500亩茶园、苗木林减少施肥费用及增加产量效益保守估计约800元/亩,年可实现收入40万元;年产有机干粪肥约4000吨,可实现收入120万元。3突出绿色循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XX市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秸秆产生量152万吨,可收集量118万吨左右,今年午季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80.4%,机械化还田占八成。为进一步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XX市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食用菌,废料加工生产有机肥农业利用。宁国亿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杏鲍菇珍稀食用菌产品的工厂化生产及深加

16、工和销售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种植废弃物(农产品加工下脚料)杏鲍菇(白灵菇、香菇)工厂化生产二代菇大棚种植有机肥(生物质燃料)良性循环,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XX市烟草公司针对残膜污染问题,开展烟草地膜回收补贴,由烟草公司各区域试验站会同各乡镇农技站,对烟草种植户实行残膜回收地块进行现场确认,按每亩40元进行补贴,取得了初步成效。4突出多元并举,拓展农业多功能性。XX市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围绕建设“山水诗乡、多彩宣城”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2个、省级4个,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宁

17、国世京果园为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现有无公害水果基地300亩,依托山区优质资源,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果园有桃、李、樱桃、猕猴桃等多种果木,采摘期从每年的3月到11月。建有年出栏120头“杨山黑猪”养殖基地,建立100立方米沼气池,沼气供应餐饮,生活污水进入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液、沼渣用作果园有机肥,果园套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作为生猪养殖饲料补充。果园内年放养约8000只鸡,鸡吃果园杂草,鸡粪作果树有机肥。果园年接待自驾游等旅客5000人左右,年实现纯收入110万元。5突出三产融合,助推生态农业产业化。XX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

18、域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和创建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詹氏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丰富产品结构,建立“企业+产业协会+农户+基地”四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搭建行业沟通协助平台,引领当地农企共同将山核桃发展成宁国特色产业,使天目山一带10余万山农获益。安徽翰林茶业有限公司位于XX县深山腹地汀溪,是专门从事名优绿茶研发、种植、生产、加工、经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的“绿环兰香”2010年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金奖。该公司始终以生态建设为纽带,以发展有机茶为重点,以生态产品质量为抓手,引领和推动从产品经营上

19、升到生态经营,充分发挥生态茶叶在集聚要素、整合资源、提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产业结构层次由低端向高端提升,让有机农业茶叶生产基地的“田野”变“车间”,“茶园”成“市场”。2014年示范基地及周边茶农每亩茶园增收1500元左右,茶农户均收入达4万多元。为全面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运行情况,推进这项工作的良性发展,XX县纪委监察局、组织开展了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内容的“心系群众、转变作风”大调研活动。现汇报如下。一、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基本平稳,参合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农民“看

20、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初步得到缓解,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逐步加深,参合信心进一步提高。最明显的成效是农民的医疗需求明显上升,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农民的就医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有病愿意上医院求诊,“因病致死”的现象大幅度减少;医疗机构业务量明显增多,全县新农合定点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新农合的实施,推动了全县医疗单位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卫生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合政策宣传不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实施三年来,虽然县、乡镇逐年加大了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但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

21、够深入,极少数乡村干部对新农合政策落实不重视,自身政策不熟悉,无法给群众正面宣传,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群众对新农合不是很了解,对具体政策知之甚少,哪些病能报,报销比例是多少,以及报销手续、用药目录等还不了解、不清楚。同时,由于参加新农合采取的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主要靠行政推动,农民参合资金收缴工作主要是靠乡(镇)、村干部逐户收取,难度较大,成本过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二)参合农民受惠不多。一是参合农民受益覆盖率偏低。20072008年全县参合农民住院人次为59140人,受益人数仅占参合人数的3.06%,其中还包括少量的虚报名单;平均住院实际补偿比只有47.32 %。二是参合后

22、同一病例自负费用下降不多。本次专项调研活动共抽查1263个已享受新型农村合作补偿的农户,认为参合后同一病例自负费用下降了的只有287个,占22.72%;认为差不多的有506个,占40.06%。油溪乡工作组对住院剖宫产对象的医疗费用进行了统计比较:没有参合的平均为2500元/例,参合人员则平均达到了3200元/例,参合人员享受新农合补偿后只得到了50100元实惠。三是药价与检查费用虚高。孟公镇工作组随机抽查葛根素的价格,该药品进价1.1元,医院售价高达13元。四是大病补偿比例偏低。农民患大病诊治费用高,很多用药未列入基本用药目录范围,不在医保补偿范围之内,实际补偿额偏低,已参合的农民如患大病,超

23、过报销封顶线的费用无力承担,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现象仍会发生。(三)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一是部分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的卫生基础设施比较差,房屋老化、设备陈旧、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乡镇医院医务人员学历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三是乡镇医疗机构布点少,一些村庄距定点医疗机构较远,加上路况不好,农民看病就医还不方便。(四)医德医风建设不力。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严重乏力,在执行新农合政策中存在趋利行为,只顾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对“证”(合作医疗证)下药,开大处方、不合理用药、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有意延长病人住院时

24、间,甚至收受患者红包,人为加重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五)医院发展环境不优。一是政府经费投入少。以孟公三医院为例,全院共有工作人员196人,每年财政拨款只有3.2万元,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只能依靠医疗服务赢利。二是各个职能部门重复检查多。各卫生院普遍反映,实行新农合后,物价、税务、质监等部门的检查明显增加,罚款明显增多。三是医患纠纷多。调研座谈中,医务工作者普遍反映当前医闹事件比较突出,医务工作人员压力大,甚至有职业恐惧感。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将赢利主要用于改善人员待遇,职工收入增长过快,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较多,投入医疗设备购置、人员业务培训的资金较少,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5、(六)违规违纪现象不少。一是冒名报领医疗补助。由于身份确认措施不力,未参保的群众在需要时可以借用亲友的证件住院治疗和报销费用。二是套取新农合资金。白溪镇卫生院个别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改医疗证、虚开处方等方式套取新农合资金。三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四是补偿金发放手续不健全,报账审核形同虚设。五是医院乱收费。三、几点建议(一)加强宣传引导,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制度宣传。要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教育形式,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纸、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把参合办法、参合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就医方式、报销程序、补助标准等规定等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群众真正认知、认同新农合制度。二是积极进行引导。着重针对流动性强、外出打工多的重点乡村和重点人群,积极引导他们转变短期观念,鼓励为健康投资,强化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增强互助共济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参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应参尽参,使参合率稳中有升。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乡镇、村可制定出台专款扶持和资助部分经济上有困难农民的办法,切实解决部分群众因经济上的原因而不参合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