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9319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事物的美。 (3)摘抄喜欢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拼读、书写,认识、掌握文中生字;通过反复读,体会课文写的美,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灵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心中有他人、团结礼让的孩子。 学情分析 因

2、为本班学生家在农村,而且住在山区,所以对小溪、山洪暴发、走搭石等情景较熟悉;而且通过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作者通过普通的事物来发现美、表现美的写作方法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要加强引导。 重难点、关键 1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课文的“美”,引导学生做一个心中有他人、团结礼让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搭石”以及它的重要性。 2认识7个生字,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教学准备 1生字课件。 2课文插图及乡村风光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引出搭石 同学们看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但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为什么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村头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感受那浓浓的乡情。 那么,什么是搭石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搭石”指人们每隔两尺左右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这些石块都比较平整。) 二、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1生自由读文(围绕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a自由读文,划出本课生字新

4、词拼读。 b把生字词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议。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一起比赛,看谁解决得又对又快。 2汇报自学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a出示生字课件,指名拼读。 b开火车读生字词。 c去掉拼音,读由生字组成的词。 d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留在下一节课。 3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注意读准:汛期 脱鞋挽裤 涨潮 遣责 俗语 人影绰绰 间隔 4. 生再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研读搭石,感受重要 1、搭石到底是怎么搭起来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什么是搭石呢?谁能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你找得很准,注意不要添字,你再读。 2、如果没有搭石,

5、家乡的人们又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师:“脱鞋挽裤”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从字典上找到“挽”的意思吗?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

6、: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搭石对家乡的人们太重要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四、指导书写生字 1. 过渡:这么重要的搭石,难怪刘章爷爷会念念不忘呢?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来读读他说的话。 为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现在我们来写写生字。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暴 下部不是“水”。 洪 最后一笔是点。 惰 右上部是“左”。 俗 右上部的四笔两笔短两笔长。 序 里面是“予”,不要写成“矛”。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

7、,感受文中表现出来的“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具准备 1自制课件。 2有关语句投影。 3音乐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听写并互相批改、订正 山洪暴发 问隔 懒惰 俗语 平衡 清波荡漾 理所当然 联结 二、导入新课的学习 1.同学们请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3.齐读第一自然段。谈谈你对搭石的认识。 三、寻美悟情,精读熏陶 1、自主学习:寻美,知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

8、美”,有看得见的画面“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请你仔细地读第24自然段,把你认为美的句段用波浪线勾出来,并用标出关键词体会体会,若能批注上你的感受就更棒了。 2、交流展示:赏美,悟情。 小组预展:一人至少说一处美。 交流小提示:“我找到了 美,请大家看到 ,我从 这个关键词中体会到 。请打上着重符号,让我们来 地读一读。请问谁还有补充或疑问?我的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全班交流: 组织小组汇报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 预设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 指导想象

9、画面,同时展开联想: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老人满意离去时,又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体会老人心灵美) 预设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a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b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c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预设三:“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人们都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理解“理所当然的事”。体会生活在山里的人们纯朴,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的品德。 b.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指什么? . 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人来走

10、搭石呢?他们会怎么做? c.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如:妈妈给儿女煮饭,看到地上有纸张随手捡起) f.谈谈从这个事例中你感受到的东西。 预设四:“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a“风景”是什么意思? b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c、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预设五:“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a、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b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11、 c、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3、诵美,传情。 a、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b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 4、创美,抒情。 a、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 b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四、课后作业拓展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 板书设计 默默奉献 21 搭石 互相礼让 心灵美 尊老爱幼 家乡的一道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