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迸发灵性.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0239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练笔迸发灵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练笔迸发灵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练笔迸发灵性小练笔迸发灵性,课堂上充满生机 杏山中心学校教师 黄科萍 摘要: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探索、改进习作教学,想尽千方百计为学生解决怕写作文这一难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探索中,我发现小练笔这一习作训练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能促使学生写自己心中想表达的话。那么,何为小练笔呢?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动手练笔,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把阅读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它以篇幅小、费时少、难度低、多角度、形式活、节奏快、效果好的特点,有效地打通了阅读与习作的堡垒,为学生搭起习作“写作”的平台。 关键词:仿照 迁移 插写 拓展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现今语文

2、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把小练笔带进了语文课堂,它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升华阅读感悟,让学生把文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更能使习作练习贯穿于每一堂语文课。教师必须认真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学生的“小练笔”迸发灵性,将个性化解读和感悟流淌笔尖的习作模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教学课堂的气氛充满了生机。 一、仿照精彩处练笔。 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 如学习秦始皇兵马俑第4段时,课文中对近看兵马俑的神态进行了

3、细致的描写:有的兵俑,留着胡子,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战士;有的兵俑,束着头发,一脸稚气,这可能是刚入伍的新兵在这个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效果很好,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例子学习中,在课件提供许多画面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出现丰富多彩的练笔内容:有的兵俑,全身盔甲,手持战刀,一脸严肃,似乎正严正以待,准备随时赶赴战场;有的兵俑,怒目圆瞪,双眉紧皱,双手紧握手中的兵器,好像在随时听候上级的命令;瞧,这个兵俑,一脸沉稳,气宇非凡,这也许是位善于作战,胸有成竹的将军吧;看这一排弓弩手,整齐站立,箭已上弦,就等上级一声“放”字了通过练

4、笔,不仅很好地学习了精彩语言的表现,更是在写作中感受到了兵马俑制作得栩栩如生,古人那过人的智慧。 如学习鸟的天堂有关鸟多有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 1 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在指导学生读好、熟读成诵之后,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效果很好。我是这样设计小练笔的: 很快地这 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 声,到处都是 影。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场景,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例子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出现丰富多彩的练笔内容;“很快地街上变得

5、很热闹了。到处都是人声,到处都是人影。红的,黑的,白的,矮的,有的在吆喝叫卖,有的在挑选商品,有的逛街。” 通过练笔,不仅很好地学习了巴金写一个大场面的精彩语言表现,更能让学生感受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这种仿照精彩之处练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更是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二、语言迁移练笔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会高得多。如果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这些语句、段落,学生就能在迁移性的练笔中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自身的语

6、言表达能力。因此,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文本的模仿、借鉴,把文本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 可迁移文本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如学习了秋天的雨,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像一把一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习过一段时,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有的写:“它把黄色给的稻田,稻田成了金

7、色的海洋,它们迎风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写:“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像一只只黄蝴蝶,为人们送来了秋的消息。”还有的写:“它把红色给的大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在向人们点头微笑。” 可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如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二、六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后,可以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可 2 写课间活动丰富,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公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饭桌上的小菜无比丰盛等。 迁移运用训练不但实现了对课文中经典语句的有效吸纳,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言语,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成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如桂林山水一课在描写漓江之水的特

8、点时,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先用感叹的语气写出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然后从感觉、视觉、想象分别具体写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程度。在学生理解这组句子的结构和作用后,要求学生仿照句式描写一处景物。学生有的写花,有的写一场大雪后的情景,有的写天上的白云,有的写校园美景、有的写乡村美景学生们写得很不错: 桃花开得真多啊,多得满村都能看见它们粉红的笑脸;桃花开得真香啊,香得很远就能闻到那一阵阵幽香;桃花开得真美啊,美得像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粉色彩装。 接着,我请学生们继续观察该段文本的表述特点。学生们会发现作者写漓江的水先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运用比较的

9、手法,突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我乘胜追击,那你能像作者一样在刚才写的一段话之前运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你所写景物的美丽、动人吗? 学生们是这样写的:我看见过图片上那银装素裹的雪白世界,感受过电视中那大雪纷飞的迷人景象,却从未亲身体会过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的动人情景。 我看见过娇艳似火的玫瑰,欣赏过雍容华贵的牡丹,却从未看见满校园开得如此灿烂的紫荆花、樱花和山茶花。 他们的仿写真是太精彩了,不但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更是把课文的经典句式结构进行了内化,并能举一反三。这种形式的小练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迁移能力,写作技巧也就进一步提高了。 三、读中插写练笔 有些文章的情感性强,感染力

10、强,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可悲的警察、无奈在旁观看的中国人、有志气的周恩来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的地盘上,外国洋人横行霸道,如此荒谬的事情,让学生个个气愤填膺。于是我抓住时机,让学生用“我想对_说_”的句式,写写你最想说的话,体会当时中国人的无能,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心酸和无奈。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写道: 3 我想对警察说:“外国人在中国的地盘上干了坏事,你们还帮他们撑腰,帮他们说话,身为中国人,你们的良知在哪里呢?你们这样会过得安心吗?我真是为你们感到痛心啊!” 我

11、想对外国人说:“你们这些人,凭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扎死了妇女的亲人不道歉、不赔偿,还要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真是欺人太甚了。如果别人扎死了你们的亲人,你会怎么办?你们这么可恶,一定会遭报应的。” 我想对周恩来说:“你真是好样的,这么小,就树立了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如果,当时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像你一样,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我也要向你学习做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让外国人不敢再欺侮我们。” 大家发言踊跃,在练写中进一步体会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明白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这种读中插写式的小练笔,让学生既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中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

12、他们个性化表达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时练笔 拓展延伸型的练笔往往在课的结尾处,通过练笔,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并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结束了,但事态还可能有继续或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巨人的花园,最后以“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为结局。学完课文后,我启发学生道:“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在美丽的花园,以后会怎么样呢?请你展开想象,把这个童话写下去。” 学生续写文章之一: 花园又一年四季笑声满园,冬天时雪花纷飞,秋天时鲜果飘

13、香,夏天绿树成阴,春天鲜花盛开。 后来,巨人在花园的空地上造起一个游乐园,引来了更多的孩子们玩耍。有时候,巨人一高兴就把孩子举到天空转圈,有时候举到树上,有时让孩子们都坐在他的肩上、脚上 春天,巨人和孩子一起看桃花;夏天,孩子们坐在树阴下听巨人讲故事;秋天,巨人把孩子放到果树上摘果实;冬天,孩子和巨人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一年四季,巨人都和孩子们在一起玩,感到无比的幸福。 以写读后感的形式练笔,如学了她是我们朋友一课之后,配合课堂练习,以“阮恒,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说说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谢。学生刚学完课文,阮恒的事迹如在眼前,谈起感受来也是头头是道: 4 阮恒,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男孩

14、,我想对你说:“我由衷地佩服你。你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这种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十分可贵。我要像你学习,学习你珍惜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根据文章内容情节续写练笔。有许多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中彩那天的结尾写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爸爸妈妈和“我”各自的心情怎样?可能会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

15、一下,再写下来。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心神觉醒、灵性飞扬。 七颗钻石的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写大地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有学生写:“水流到田野里,田野里干裂的土地湿润了。干枯的庄稼抬起头来了。水流到果园里,果树的叶子舒展开了,树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水流到沟里,小动物们在沟里喝足了水玩耍着。”有学生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马上变了样:树林郁郁葱葱;地上一下子就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草,开出了野花;田野里庄稼喝足了水,长得特别茂盛。人和动物都不再为水发愁了。” 有学生写:“河流和水井里灌满了水,人们纷纷跑到河边

16、,捧起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小孩们嬉笑着大声地喊有水了,有水了。村长对大家说:小姑娘的爱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大家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未来会更美好。大家拥着小姑娘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有学生写:“小姑娘喜出望外,用水罐舀起水,跑到妈妈的跟前,说:妈妈,有水了,有很多很多的水了。您快喝吧!妈妈刚喝了一口,咳嗽就停止了。又喝了一口,妈妈觉得精神百倍,就从床上下来,走到门边,看到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了。妈妈搂着小姑娘高兴地笑了。” 这样的拓展延伸小练笔既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又放飞了学生的心灵体验,让学生心中的想象之泉在实践中自由流淌。 六、生活小练笔。 叶圣陶:“生活犹如源泉,文

17、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以无目的性的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 5 为过眼烟云,大量重复繁杂的表象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以至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 1、充分利用教室里的故事。学生活动的范围大多是学校,是教室,而教

18、室里故事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同桌的吵架,课堂上同学的小动作,都可作为小练笔的内容。 2、教师创设情景。为了增加学生课堂的兴趣或振作学生学习的精神,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笑话,或故意让某个学生出个洋相,给学生提供小练笔素材。 3、让学生寓写于玩,即时表达。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玩耍中孩子会尽情地展露自己的灵性。例如,近段悠悠球在学生中风靡一时,许多学生玩得精彩绝伦。甚至课前几分钟学生都舍不得收手。我们给学生出一个小练笔题为我玩悠悠球。我想,学生一见题目肯定会欢呼起来,胸中有话说,下笔如有神。 4、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及时积累。 遇到偶发事件,不失时机,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练笔。记得初春的早晨,浓雾弥漫,

19、细雨蒙蒙,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几乎对面看不见人。学生冒着风雨赶到学校时,他们的头上、身上似乎结了一层霜,不少学生感叹道:“今天的雾好大啊!”这一感叹提醒了我,何不抓紧时机让大家把这一难得的景象写下来呢?于是,我便利用晨读时间,指导全班学生进行练笔,首先,我让大家围绕“今天的雾好大啊!”说一段话,要求着重将路上所见的情景,如行人、车辆等与往日的不同说一说。同学们兴致勃勃,纷纷发言,然后将自己走在路上与往日不同的感觉也谈一谈。最后,再讲讲见到这么大的雾,你还想到些什么或想说些什么?大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我再指导大家把以上说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时学生给我的感觉是“一写为快”,再也见

20、不到往日习作时愁眉苦脸的样子。很快地一篇篇题为雾的描写生动、内容具体的作文便写成了。 这样的练笔训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训练要求上,都减少了对学生束缚,学生有了更自由的表达空间,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兴趣就不知不觉的培养起来了。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叙,自由为文,这些丰富多彩的小练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生活、写作的热爱。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将文本的言语表达不断内化、创造,这些言语实践所带来的欣喜,定会令

21、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 6 课外小练笔 习作大园地 语文教师平常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很多工夫,而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语文课本上每学期仅仅明确提出了七次大作文训练,课程表上每周也只安排两节作文课。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学生练笔机会少,所得肯定有限。同时,只局限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习作与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就会感到无内容可写,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引导他们走出课本,走进生活,捕捉习作素材,做好课外习作小练笔。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思

22、考,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对学生而言,作文既是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过程,同时也是对当下生活进行自我表达的真实需要。教师要积极构建作文与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明白作文就是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写作,让写作成为他们生活的真实需要,逐步培养学生自觉练笔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习作练笔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外练笔方法。 一、日记练笔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取名为“日记本”或“采蜜本”。教育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静心聆听,用心感悟,把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受深刻的内

23、容及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或“采蜜本”上。这类练笔,可以每周几篇。内容广泛,不受限制,甚至可以描述梦中的情景;字数不限,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形式自由,可以配图插画,图文并茂。 二、读书练笔 教师每学期要向学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尤其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让学生从小受到经典名著的熏陶,尽早步入优秀文学的殿堂,对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都大有好处。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读书时坚持做好笔记,包括摘抄好词好句、概括主要内容、畅谈收获体会、“精剪”报刊等。班级和学校要定期举行读书笔记评比和展阅,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练笔的好习惯。 三、书信练笔 7 因为书信

24、大多寄给自己的长辈、老师或知心朋友,所以有话可说,且笔端易带感情。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常用书信的方式与人沟通,吐露心声,表达情感。尤其是在农村,许多家长长年在外打工,非常想念自己的孩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定期给爸爸或妈妈写信,以书信的形式沟通交流,汇报在家、在校的表现,表达思念之情。 四、时事、节日练笔 一年中的节日较多,如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等等,这些都是习作练笔的好时机。例如,教师节前后可以摘录、积累赞美教师的佳言锦句,写慰问信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写记叙文颂扬老师的高尚品质;也可以结合时事练笔,让学生通过收看电视、查阅报刊、访问亲

25、友等多种途径了解县内外、省内外或是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围绕事件,自由拟题练笔。 五、活动练笔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儿童的多种感官作用于同一对象,印象尤为深刻,以后一旦提笔,就会马上回忆起当时的活动情景,顺利地进行习作。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最真切的,在活动中练笔是最能反映童真、童趣的。因此,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仅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还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参观、访问、实验、劳动等活动,让他们从小接触社会,亲身实践,丰富生活内容,开阔视野,从中汲取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活动过后及时抒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学生习作自然也就会“美丽”起来。 六、征文练笔 学校可以定期确定主题,举行征文比赛,如“安全伴我行”“成长之中话感恩”等。同时,教师要捕捉报刊上的征文信息,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多给学生鼓劲,帮助树立写好习作的信心。留给学生充裕的写作时间,让他们围绕主题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搜集参阅相关资料。初稿完成后,再指导学生进行“精雕细刻”,力求完成一篇佳作。 总之,语文教师不仅要上好每周两节的作文课,还应该把目光投向课外这一广阔的习作园地。引导学生抓住每一次机会,做好习作小练笔。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学生的习作水平自然就会逐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写作本领也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8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