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重要性.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0500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的重要性.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幼小衔接诸方面的话题: 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课程任务一下子变得繁重,使有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他带什么东西,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愿尿裤子也不敢举手;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不能遵守基本的课堂常规,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每天都有同学忘带书本和学习用具

2、,还抱怨爸爸、妈妈昨天晚上没给他装进书包。如此众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一线老师的关注。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家长应该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作好一切准备。 其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是家长应该关注和配合老师们的问题,也是大家皆受益的主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许多弯路。 下面,我重点谈谈 暑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算做好“幼小”衔接呢?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不懂就问; 二是“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三是“

3、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 为此,我们衔接班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由专业的教师对孩子从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进行全面衔接。在“幼小衔接班”设置以下课程: 1.知识衔接:幼小衔接语文,如:拼音、儿歌、幼儿故事、拼音游戏等;幼小衔接数学,如:计算、数字书写及游戏、钟表的认识等。 目前,很多孩子都能熟练掌握拼音的认、读、写、拼读四个基础环节,而在最后的“拼认”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当汉字和拼音在一起时会拼读,会认字,但是当拼音和汉字分开后就不认得了。我们衔接班要做的就是讲授“拼认”环节的学习方法,教会孩子会使用拼音的方法,快速记住汉字。

4、写字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衔接班不仅教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更引导孩子通过书写,培养孩子表达的欲望。 目前,在训练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借助实物来帮助孩子识数和加减乘除法。但是常常的情况下,当孩子脱离了实物之后,就不懂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1个苹果是3个苹果,但当问到2+1的时候,他就会反应不过来或者掰手指计算。这样的情况是孩子只会“记忆数学”,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衔接班要做的是将形象思维为主的数学学习方法转化为形象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真正拥有正确的数学思维。 2.能力衔接:听课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衔接。 我们要做的是从会听开始,到会

5、说,敢说,再到怎样说,说什么?完全顺应孩子思维设置课程。让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表达的方法,完成自己思考的表达方式。 针对这些课程,我们在课时中间还安排了穿插识字和写字等教学内容。 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以一名家长和小学教师的双重身份来谈谈幼小教育衔接家长需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

6、。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 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起,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祝贺祝贺哟!”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

7、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可是,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

8、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如,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桌子上摆的乱七八糟,书包里杂乱无章,丢失学习用品是常有的事,自己丢了,还不知道认领,也屡见不鲜。那么,教会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将自己的所有物品贴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做记号,看管好自己的东,以防止丢失也至关重要。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今天的交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帮助。家长们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提问或者私下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