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故事(3).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0836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成长故事(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成长故事(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成长故事(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成长故事(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成长故事(3).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成长故事 我的成长故事 蔡堂中学九年级二班 赵一凡 成长,是人生的乐章中最动听的歌曲,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在岁月的长河里,曾经深深影响我们、感动我们的故事,仍然像刚刚品读过一样,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题记 这是我听来的一个故事:说有一对夫妻很幸运的订到了火车票,上车后却发现有一位女士坐在他们的位子上。先生示意太太坐在她旁边的位子上。太太坐定后仔细一看,发现那位女士右脚有点不方便,才了解先生为何不请她起来,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 下了车之后,心疼先生的太太就说:“让位是善行,但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中途大可请她把位子还给你,让你坐一下。” 先生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

2、小时而已。”太太听了相当感动,觉得世界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三小时而已。”多么浩然大气,多么慈悲善良的一句话。它将善念传导给别人,影响周遭的环境氛围,让世界变得善美、圆满。 其实,善念的种子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才萌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听爸爸妈妈讲故事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的父亲带来了一盘梨给他和他的哥哥和弟弟吃。孩子们看到梨都争先恐后的抢大的。父亲很生气,让他们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来拿梨。弟弟最先拿了一个大的跑到一边吃去了。该他拿了,他却挑来挑去,拣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不解,就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那一个。他说因为哥哥大,自己还小,应该把大的让

3、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你弟弟比你小,他应该吃更小的呀?他说弟弟小,我大,我应该让弟弟才对呀! 就是这个孩子,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记住了他,记住了他那稚嫩又暖人的话语。后来我才知道他叫孔融。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因为孔融的善良和谦让似一股春风温暖了人们的心。从此孔融的影子就印在了我的心里,每每想起他,我都会觉得似有粒种子在萌动。 八岁那年的春天,我加入了仰慕已久的少先队。我喜欢上了三月,不是因为三月有明媚的春光,也不是因为三月有迷人的花香,而是因为我爱上了一个人。是的,就是他雷锋。雷锋的故事像春雨般滋润着我那幼小的心田。那缝了又补的鞋袜,那顶风冒雨做好事的身影,那不顾病痛甘做螺丝钉的

4、精神,那一句“我是解放军”的回答,让我认识了平凡的雷锋,也让我爱上了伟大的雷锋。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一面光辉的旗帜。从此,我记住了雷锋的一句话:“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精神像一颗小树在我的心田茁壮的成长。 现在,我成长为一名中学生。每天我都被身边的一些故事感动着。勇于担当的寒门学子洪战辉,以自己并不强壮的双肩担起了苦难的家庭重担;执着梦想的农民歌手朱之文,以自己农民的质朴和憨厚,唱出了一代农民最美的声音;无私奉献的鞍钢工人郭明义,以自己的涓涓血浆十几年如一日,谱写了一曲爱的乐章。他们也许很普通,很平凡,但他们身上闪烁着一种不平凡的东西。它是那么的耀眼夺目,它是那么的震撼人心,它就是善良。善良的品质,就像浓荫的大树。它让我们的心灵找到归宿。 “善良”,多么单纯有力的一个词汇,它浅显易懂,它与人终生相伴,但愿我们能常追问它、善用它,因为老祖宗早就叮嘱过“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啊! 教师评语: 文章以一则听来的故事引出对“善”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识, 既明确了主题,又增添了趣味性。继而不急不缓,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每一段经历,都穿插着“善”的故事。既吻合了题目又深化了中心。尤其三个阶段,三个比喻,“种子”、“小树”、“大树”形象突出了“善”这一美德在我心里的成长过程。构思可谓巧妙! 辅导教师 朱启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