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2139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纪录片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纪录片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纪录片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纪录片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录片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实习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纪录片实习报告 纪录片实习报告 一、拍摄阶段: 1、选题: 当纪录片的作业留下来的时候正值期末,也是大四学生即将毕业之际,起初我们小组打算以毕业时候大家的生活为主,但是没有确定明确的线索,因此我们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毕业生晚会每年都是一个很大的看点,无论从老师还是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该活动当中,毕业生晚会留下的不仅仅是毕业生最后的记忆,更是其他学生和老师对大家深深的祝福和忠告,因此我们再三挑选之后决定以毕业生晚会为主题。 2、人员分配: 本小组一共七人,拍摄时分为两组,各带一部相机跟踪拍摄,对于大场面我们采取多角度拍摄的手法,在后期的时候编辑到一起,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后期制作时分为三组,第一

2、组负责素材整理与编辑,第二组为配音,第三组为撰写策划文案。这样分工进行既能做到具体细致又能做到高效省时。 3、前期协调: 拍摄中涉及到人物的采访,比如对王金伟同学的采访,他是本次毕业生晚会的主办单位负责人,在采访之前我们通过电话已经和他取得了多次的联系进行了提前预约,比如对毕业生晚会行程的安排,什么时候彩排,地点、人物、时间等。我们想及时的了解一切活动的进行顺序,随着这个顺序的安排我们可以及时的调整我们素材的选取角度和编排顺序,因此更好的体现出我们的主题。 4、拍摄过程: 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我们想要拍摄的时候并没有专业的设备,因此只能采用摄像机,无论是像素还是稳定性都差了很多,无疑影

3、响了画面的效果和质量。拍摄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是晚上光线过于强烈。阴天光线过于暗淡,而彩排的时间却不能随我们而定。无论拍摄条件如何我们都只能尽量克服。另外在拍摄中大家都很忙碌,当我们想要进行人物专访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愿意积极尽力的配合,还有一些同学在镜头前紧张,词不达意,影响我们的主题,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前期的准备和协调。 二、后期编辑: 1、线索的确定: 对于杂乱的素材一时间很难选择出正确的主题,策划时的主题并没有体现出来,因为晚会的进程是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思进行了,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晚会安排重新确定主题。经过本小组人员的商量最终决定选取晚会负责人的谈话为主线,将一些彩排的准备过程和冲

4、突矛盾以及解决办法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纪录片。 2、素材的选取: 对于同一个事件的表达有很多的素材,究竟哪一个才能准确的表达主题呢?这需要我们仔细的筛选。而且对于拍摄的画面我们也要严格的挑选,有些镜头过于抖动,推拉镜头过快等等都影响了画面的质量,这类镜头是我们不允许的。3、配音: 我们小组并不打算使用字幕为主的形式,过于呆板,没有画外音表达的直接、我们采取配音的形式,以明确的语言将素材联系到一起形成了以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些镜头之间较为跳跃观众也许看不懂,但是以配音的形式就可以消除这种不必要的麻烦。 三、心得 这次的纪录片实习让我真正的体验到了什么是纪录片,不同于我们以往的视频拍摄作

5、业,纪录片是以长镜头记录真实的时间,没有主观因素,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影响事件真实情况。一切只能因记录事件而定。无论天气状况怎么样,事件是否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我们都必须如实的记录真实的表达。体会到了纪录片的真正魅力就是真实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在本次作业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大家一起讨论。准备、策划、编辑、拍摄,体现了一种合作的精神,大家彼此分工而又合作。希望以后还会经常有这样的实习活动。我一定会积极的参与进去,并不断的补充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合理准确的运用到实习过程中,拍出一些创新的影片,不仅可以更好的利用所学的知识还可以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并且在小组讨论中锻

6、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篇二:实习报告 与记录片的日子 吴庭根 08广播电视新闻学3班 0818123007 自从大三上完郭老师的中外记录片比较一课后,便对记录片的魅力所吸引,独特的叙事方式,朴素而不花哨的剪辑手法却能烘托出作者的一份赤忱之心。无论哪部记录片,都是经过作者再三加工而成,都有其独特的剪辑方式和表达手法,这次的实习之行,正让我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希望我可以继续我的记录片之梦。 大三那年我们制作的电视专题片鼓魂,通过介绍华侨大学二十四节令鼓的发展状况,一步步的接近专题片和记录片的拍摄,我开始了解到了一点拍摄的皮毛,也开始真真正正的纪录片之旅。通过一个学期的跟踪拍摄,从开始

7、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纪录片记录真实的魅力是所有影片表现形式所不及的,也真是因为这样的特性,使得纪录片最具有生活性。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向文学院申请,进入到泉州电视台对外部,专门的进行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学习,历时半年的实践,让我懂得了不少在学校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我所跟拍的纪录片古大厝在2011年的第七届泉州电视艺术奖电视纪录片(短篇)一等奖。所取得的成绩更加促使我对纪录片的兴趣有增无减,朝着我的纪录片梦想迈进。 古大厝是指闽南传统古民居建筑,它以独特的建筑造型、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邃的多元文化内涵,成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这些珍贵的文物建筑,大部分属于私人所有

8、,多数处于未保护状态。我们的镜头记录的是南安官桥蔡氏古大厝的建造者蔡资深的第五代长孙蔡崇敬,他拥有古大厝的继承权,产权,但是在祖上留下的古大厝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却不可以自己维修自己的古大厝,他在古大厝卖门票当导游十五年却没有养老保险,甚至拿不到工资,在他尴尬表情的背后,其实是古大厝保护的无奈现实。古大厝被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后,相关业主高兴之余仍存在许多困惑,作为产权拥有者,该怎么样保护古民居?如何做到在尊重产权拥有者权益前提下,实现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双赢,这实际上是许多城市管理者的一大难题。纪录片古大厝试图用真实的影像语言,为人们引入对古民居保护诸多难题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

9、的纪录片拍摄可谓是独具匠心,不仅选取的角度新颖独到,而且在机器设备上投入也巨大,长焦和短焦镜头的切换,前景深和后景深的切换,拍摄角度的切换,都可以算的上作出了不少创新,其中的一个画面,主要是主人公老蔡在擦汗洗衣服。镜头就将不远处的一个门窗作为后虚点,前实的老蔡镜头给人一种观望的真实感,而考虑到古大厝保存相对完整,建筑结构棱角颇多,整体观感很好,所以有关建筑的外观镜头都是选取的长焦镜头,这样拍出来的效果给人一种气势雄伟的第一感,而短焦主要集中体现了古大厝具体的雕塑文化,泥雕石雕还有花雕等,无一不体现了它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纪录片仿佛一本本“国家相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成为镌刻在几

10、代国人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然而,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纪实主义浪潮,中国纪录片逐渐沉寂下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观看影视节目类型产生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中国影视领域逐步呈现出以电影电视、综艺娱乐和新闻为三大支柱的竞争格局,而内容相对严肃、文化积累深厚的纪录片却受到冷落,制作和播出逐步被边缘化。2012年3月31日,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报告称2011年中国启动了纪录片产业化引擎,也许可称为产业元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于2011年1月1日以中英文同时开播,北京高清纪实频道于2011年7月1日开播,中国纪录片频道已达7条,纪录片行业温度明显提升。据课题组不完全统

11、计(只计算卫视与纪录片专业频道),2011年中国纪录片首播总量为16000小时,制作节目约8700小时。电视栏目为83档,其中重复播出为6档。纪录电影市场异常惨淡。市场总投资约为8亿元,总收入超过10亿元,整体成长速度超过20。总体来看,2011年各种文化形态的纪录片此消彼长:主流文化发挥了强劲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宏大主题纪录片更加注重历史和国际的视野,而精英文化和消费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渗透更加明显。影像品质和视听效果趋于极致,情景再现更加广泛,戏剧表现力更强,而纪实美学也更加微弱。当三维动画、情境再现时髦甚至泛滥时,不过是采用眩目的技术遮掩内容的空洞和思想的贫乏。 “目前的投资主体依然是各个电

12、视机构,它们往往以栏目为制作管理单位,自我消化制作经费。民营制作公司发展还不充分,往往没有版权,利润空间稀薄。市场交易几乎处于单边状态,除赞助外,社会资本几乎无法介入。即使有资本介入,回收仅靠播出交换的广告,没有预留足够的赢利空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指出,纪录片需求和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但并没有形成拉动市场发展的前进动力。09年到10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增至6个,其他频道纪录片栏目也纷纷加大播出频率,纪录片播出平台迅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力量反而呈现萎缩趋势。 另一组数据同样令人深思:2010年我国出品的电影纪录片16部,全国主流院线仅上

13、映13部,其中7部是旧作。复兴之路以200万元的成绩登上票房之首,海上传奇和外滩取得60万元和50万元票房。13部通过院线放映的纪录片无一通过票房收回成本。这个成绩与一部美国纪录片蠢蛋搞怪秀3D获1.17亿美元票房相比,其巨大差距可见一斑。中国目前大部分纪录电影是国家投资的宣教型作品,意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播,并不追求经济回报,而电影院线又都是为商业大片准备的。没有政策支持和商业运营,像外滩轶事、海上传奇这样多数纪录电影,在短期内无法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世界的纪录片起源于欧洲,随着英国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的开始到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片渐渐走上成熟,并向商业化迈进。提到国外著名的纪录片平台或

14、内容生产商,不论是圈内还是圈外,大抵指的都是这四家频道:美国的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NHK电视台。而有学者将这四家频道在纪录片领域获得的成功归纳为: 一:成熟的项目管理和基金运作 “国际上成熟的纪录频道,背后其实都有基金在运作、经营。”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表示。所谓基金运作,一般是指大财团投资,基金通过项目体系进行总控和把关,具体创作交由不同的团队,产生效益后由各方分利。康宁认为,这种市场机制非常值得借鉴:“纪录片投入大、生产周期长,项目制度利于多线并行,提高效率;通过类似竞标的方式,资本也可以流向最适合的团队;关键是,相比一时的利益回报或奖励,这种滚动模式能够保证

15、纪录片长久地生存下去。” 事实上,项目管理制度已经被国内同行引进。上海纪实频道近年来就大胆采用自制、联合制作、委托代制、购买等多种制片方式,而且通过多方运作,在香港地区落地播出。中国教育三台同样采取项目管理制度,可同时运作7到8个大型作品。 二:要求严苛的“情景再现” “我们有个毛病,尤其爱在纪录片里情景再现,而且是以大量电视剧镜头再现,最后加点访谈了事。”中国纪录片协会秘书长韩亚利摇头,他第一次看到探索频道的纪录片玛丽莲梦露之死时,曾深深为之震撼:“同样是再现,梦露临死前吃了多少药,倒在瓶盖里是多少,到了胃里又是怎样?片中有大量医生在实验室里化验的记录,整个再现过程追求严密的逻辑推导,因此带

16、有揭秘性质,处处有看点。再反观我们,没有实拍画面,只好人为臆造,电视剧这种艺术加工过的镜头,能信吗?只能拿解说词补充糊弄。如此再现,纪录片的可信度在哪里?”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褚嘉骅还补充:“在国际上,即使一颗纽扣也追求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只要剧中有情景再现,片方一般都主动退出各类纪录片评奖因为大家默认,有情景再现的作品不应该被叫作历史纪录片。” 三:“匪夷所思”的视角 中国人爱宏大叙事,这类作品外国人并非完全不感兴趣,只是他们感兴趣的点,往往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转念一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被BBC看中买下。不光买下,对方制作人员还重新操刀,精剪成两集,在

17、某次国际业内会议上播放。经过彻底去政治化、加快节奏后,这两集和原来的版本“判若两人”,“从头到尾只讲了宫殿的安全管理,但都是兴奋点。”一位国内纪录片人回忆。会上曾有国人愤而反击,认为原片被玷污,BBC的工作人员只是很诧异地回复:“这么大的宫殿群,又都是木建筑,我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当然是防火。” “确实,就像我看卢浮宫,不会刻意了解法国文化,而会好奇里面的珍品如何保存一样,完全陌生的观众自然最关心那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该业内人士感慨,“我们是全方位放大,什么都讲,但最后什么都没讲透;对方很实际,只选一个点无限放大,讲清楚了一样好看。” 诚然,我国纪录片发展存在的问题国产纪录片长期以来都在“无渠

18、道、无资金、无市场”的窘境中艰难前行。国产纪录片不进院线,成本回收很成问题。仅仅在电视或者网络上传播,传播渠道十分有限。国产纪录片的观众一直较少,近乎小众影片,市场的狭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纪录片注重人文关怀,这是相对于其他类型影片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正是这样,纪录片不太可能带来衍生产品,无法形成产业链,但是近年来已经有好转的迹象。2011年8月12日在国内上映的纪录片海洋,在上映的第二天,上海星美正大影城就连加三场,电影票依旧迅速售罄,众多网友发微博抱怨早起排队却依旧没有买到票。宣传到位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必然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进入院线其实不止带来经济收益,利于成本回收,还可以进一步推广

19、,扩大纪录片的市场。 尽管我国影片过度依赖票房收入,但是对于那些中高成本的影片来说,票房收入无疑是回收成本的关键。因此,国产纪录片进入院线势在必行。剧情类电影向来是好莱坞的专长,相对于这类题材的电影,我国电影界更适合拍摄一些写实类的纪录片电影。中国地广人多,自然地理多样化,有各种纪实的来源。也就是说,从产业内竞争的角度上看,中国电影界在纪录片领域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20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立体电影漓江风光就是极好的例证。从自然风光3D纪录片着手,发挥出资源比较优势,不仅能在影院中给观众营造非凡的体验,而且此类纪录片也具有相应的国际市场,很有可能进一步带动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地理

20、、文化的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部门也会愿意投资拍摄纪录片作为宣传,解决纪录片长期无资金的困境,实现双方的互动与互惠互利。 纪录片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它的隐性宣传,毕竟纪录片是经过人类的多层级的加工,尽管试图恢复到事物本来的面貌,但是还是会体现出作者的意图,像帝企鹅日记和尘与雪一样,地球的变暖对一些濒临灭绝的生物发出了更强大的挑战;而面对如诗如画的人与自然地和谐,另一名作者又开始了尽情的歌颂。截然不同的表达主题和手法,却同样的将这个世界展示在我们面前,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不同的人生。所以中国纪录片想要发展,远远离不开广大观众的参与,只有意识到记录身边正在发生或者已经

21、发生的事情的重要性,才会真正的推动整个纪录片市场和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之路。 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纪录片产业被提升至国家文化战略高度。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首次面向社会进行纪录片招标,随后进入高校征集了一大批大学生作品。在随后的的四川电视节上,纪录频道“传奇中国”纪录片征集计划正式对外发布。央视纪录频道同时提供资金,让优秀的纪录片导演、机构及各省级卫视也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中,从而带动纪录片产业发展。据了解,在12月举办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广电总局颁发“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获奖奖项。这是广电总局

22、自去年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首次拿出500万元重奖优秀国产纪录片和优秀制作人才、制作播出机构。“我们已经嗅到了纪录片春天来临的气息。” 对于纪录片的追求,我才刚刚起步,最近,我又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不同作了相应的对比,更是对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展现出来的效果啧啧称奇。比如说,这里有四个画面,一个铃铛的特写,骆驼的眼神也是特写,骆驼在喝水为近景,骆驼队伍行走在大漠里为远景。这四个画面纪录片和专题片所使用的画面顺序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纪录片一开头就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引起观众的兴趣,这时候会将铃铛放在第一个画面,这就勾起了观众的欲望,这是什么铃铛?是谁的铃铛,后一个画面接骆驼在喝水,骆

23、驼在喝水,它是在荒漠里么?第三个是骆驼的眼神,它在看什么,第四个画面是骆驼行走带荒漠中,交代了故事的具体事情。它是以一个点作为突破口,慢慢的向人们介绍。而专题片则不然,它需要一上来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主角是谁。所以第一个画面应该是骆驼行走在荒漠中,交代故事背景,然后是骆驼在喝水,补充水分,接着是骆驼的眼神和铃铛,介绍主人公。 希望随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我的纪录片之梦也能够得到实现。篇三:2011纪录片创作实习报告封面 NO: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电影电视系教学实习报告 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 学 生: 专 业:广播电视编导 学 号: 实习名称: 纪录片创作实习实习周数: 5周 指导

24、教师: 陈卓威、刘迅、曹新伟、李庆雯、文劲松、但敏、王萍、熊巍篇四:电视台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4月10日,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我在浙江广电集团的浙江卫视开始为期3个月的实习,被分到节目中心文化专题部。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三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是很长,要学的东西很多,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实习的心得报告。我的指导老师是浙江卫视节目中心文化专题部的史鲁杭老师,主要是负责拍摄文化专题片当然

25、其他类别的专题片也是会参与其中的。由于选择在电视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主要学习了摄像器材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专题拍摄的拍摄方式。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专题片拍摄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实习第二个星期,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出差拍摄。实习期间,由于整体节目编排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需要出差到外地拍摄的。虽然长时间坐车什么的比较累,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纪录片拍摄和选景构图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另一档节目的制作,学习了中期编辑的工作。不仅如此,能够到处的去走走看看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由于大一大二暑假曾经在县级

26、电视台实习,同类媒体的锻炼使得本次实习有更大的进步。 首先就是对不同级片中拍摄要求的的体会。大一时在县级电视台的实习,老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可看性要求,要尽量还原现场。而这次在省节目中心台的实习,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画面的唯美和对光线布置的常识。比如一次我和老师去塘栖拍摄时,就特地带上了灯光人员,在老师要求下进行拍摄。并且指明了灯光师在只叫我布光时的不足,以及广告片用光和专题片用光的不同之处。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专题纪录片的差异。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

27、。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而专题片在语言修辞方面就要偏向文艺性,而且在画面方面不仅要真实的现实环境还要赋予艺术效果使整体感觉像是一部艺术电影。比如我在千岛湖拍摄一组新年祭祖素材,那是为了制作一部千岛湖民俗文化的大型专题片拍摄的,现场来往的人很多整个环境很嘈杂。在拍摄时,老师就安排当地的村里干部净量维持一下现在,并和村名沟通安排一些村民来配合我们的拍摄。在架设好灯光之后营造出了人工的月光效果。为了达到拍摄效果我们在拍完整体的一个祭祖过程后又特意让几位村名具体的演示了一下细节过程。 再次是学习了新闻节目的剪辑技术。因为一开始并不知道台里用的非编软

28、件是那款,所以不敢轻易的接下任务。在接触之后发现这是一款台里专门定制的索贝,不过还好索贝的电视通用编辑版我还是在暑期实习的时候用过,所以很快就能上手。不过我也只能做初剪,不能做定稿新手剪辑多少还是有点让人不放心啊。而且老师为了让我深刻体会到新闻审片的要求,还专门让我和主编一起去熟悉一些流程。 最后就是采访和采写报道的经历。暑期时虽然也已经有机会体验独立采访,但回到报社后的稿件都是一些小消息,只是一种初级采写的锻炼。而这次在省电台的实习,新闻中心正好在做一组关于中国梦想秀的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几位一起实习的同事采访了中国梦想秀杭州地区的启动仪式。采访前,我们几个一些商讨了一下采访流程和具体

29、问题,以及具体的任务分配。因为中国梦想秀是所以娱乐性质的节目,所以如何避免过多的娱乐气氛的。采访结束后,加上其他新闻组的拍摄资料,就开始中国梦想秀杭州站启动仪式的报道。刚开始写文稿的时候,就有点长篇大论,老师就告诉我要对所有信息进行精细编辑缩减,使得繁杂的采访资料可以共同形成几个主题,分析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列出采访提纲。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又找了其他几个站点的启动仪式画面资料,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整理出了接下来两期节目所要用到的画面,并完成初步文稿和编辑稿。虽然找画面的过程很枯燥,但能从独立编辑一期节目的,而且还是所以节目木头三期的期中一期,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毕业实

30、习一晃而过,但留给我的确是弥足珍贵的经验。电视学科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实习特征,这是我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培养和锻炼的技能。而实习期间,我不仅得以把平日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习运用,而且还了解到电视影片产品的生产流程,感受到非常鲜活的新闻工作第一线的感觉,并加深了对于素材价值、画面时效性、真实性等电视理论知识的认识。不仅于此,毕业实习带给我最强烈的震撼还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到工作者,需要的是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已经没有机会让我任性、偷懒,面对指导老师和主编的时候,我必须要拿出稿件说话,否则就是工作的未完成。突然的转变的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明白这同样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堂必修课,我必须快快适应。通过这次短暂的假期实习经历,为我大三毕业正式工作储备了经验,也为我今后进一步在电视影片道路上前行打下了基础。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