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1577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氧气系统八 客机氧气系统 1. 功用 在需要的时候向机组和旅客提供呼吸用氧气。 2. 组成 飞机上有2套独立的氧气系统,即机组氧气系统和旅客氧气系统。机组氧气系统使用储存在机上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经减压稀释之后,专供驾驶舱内的机组人员使用。旅客氧气系统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氧气,供应给旅客和客舱乘务员使用,属连续供氧系统。 3. 机组氧气系统 3.1 功用:需要时,向机组人员供应氧气。 3.2 组成:机组氧气系统由氧气瓶、减压调节器、气瓶关断活门、机组关断活门、氧气面罩、安全释放系统、压力指示系统等组成。 3.3 工作原理:氧气瓶内储存了一定量的氧气。当气瓶关断活门打开时,氧气经减

2、压调节器调压后,进入驾驶舱。如果机组关断活门打开,氧气就可以供到机组人员的氧气面罩,机组人员取出面罩,扣在口鼻处就可以呼吸到氧气。在P5板上有一个氧气压力表,在氧气瓶关断活门下游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当气瓶关断活门打开时,压力表可以指示气瓶内的氧气压力。如果由于温度上升等原因导致气瓶内的压力过高时,关断活门组件内的一个陶瓷圆盘将破裂,通过一条排放管道可以把氧气安全排放到机外。 3.4 氧气瓶 功用:储存一定量的氧气,在应急情况下供机组使用。 位置:安放在前货舱右边,货舱门的前面。 维护:氧气瓶用一个护罩罩着,通过护罩上的一块面板可以接近氧气瓶。氧气瓶的压力范围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压力越高,例

3、如,温度70时,压力应在1750 PSI到1850 PSI之间。 3.5 氧气瓶接头组件 功用:将氧气瓶和传感器、减压调节器、充氧接头连在一起。 结构:是一个四通管接头。4个接头分别连接关断活门组件、压力传感器、减压调节器和充气接头。在接头组件内放置了一个热补偿器,实际上是一个3 IN左右长度的毛刷状的金属编织物。它可以防止氧气在高速流动时出现高温。 3.6 安全排放指示圆盘 功用:指示氧气瓶是否由于高压而出现安全排放。 位置:位于安全排放管道的出口,在前货舱门的前面。 工作:指示圆盘是一个圆形薄片。当氧气瓶内的压力超过2600150 PSI时,关断活门组件内的一个陶瓷圆盘破裂,高压氧气经过排

4、放导管排出机外,同时指示圆盘也被吹掉。 维护:如果指示圆盘丢失,应检查氧气瓶。对氧气瓶充氧或更换氧气瓶后,应重新安装指示圆盘,同时更换O形圆和卡环。 3.7 减压调节器 功用:将氧气压力减到6075 PSI的水平。 位置:安装在氧气瓶接头组件上。 组成:由一个气滤、一个隔膜作动活门和一个释压活门组成。 工作:高压氧气经过气滤后流入隔膜活门的上腔,对隔膜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克服弹簧力和大气压力后使隔膜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活门运动,使活门开度减小 ,活门后的压力下降,当隔膜上的作用力平衡时,调节器下游就得到稳定的低压氧气。当活门后的压力达到100 PSI时,释压活门打开,将氧气释放到护罩内,保护系统管

5、道。 3.8 机组氧气关断活门 功用:可由驾驶员人工关断氧气管道。 位置:安装在P6板的右边。 操作:活门是人工控制的,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缓慢,避免氧气出现高温。 3.9 压力指示系统 功用:在驾驶舱内提供氧气瓶压力指示。 位置: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接头组件上,压力表在后头顶板。 3.10 机组氧气面罩 功用:将稀释的氧气或100%的氧气提供给机组人员使用。 位置:有3个面罩,分别位于机长左手边、副驾驶右手边和观察员头顶上方的面罩存放盒里。 组成:在面罩存放盒内有一个氧气流动指示器和一个关断活门。在面罩上有两个充气小把手和氧气稀释调节器。 工作:氧气流动指示器有黑、黄两种颜色,当指示黑色时表示没有

6、氧气流动,当有氧气流动时,指示器指示黄色。面罩存放盒的盖子无论是否关上,都可以看到指示器。氧气关断活门由存放盒的左边盖子作动,当盖子打开时,活门打开,允许氧气流到面罩,当盖子关闭时,活门关断,切断氧气流动。在盖子上还有一个复位/测试杆,当把复位/测试杆按压到测试位置时,关断活门被打开,可以测试氧气系统的工作。当松开复位/测试杆时,回到复位位置,关断活门也关断。在氧气面罩上有几条可充气的带子。使用面罩时,将面罩从存放盒里拿出来,捏住充气小把手,氧气就充入带子里,带子就撑得很大,把带子套到头上后,松开充气小把手,带子里氧气放出,就把面罩绑紧到驾驶员的头上,使得氧气面罩可以适合所有头型的驾驶员使用。

7、氧气必须经过稀释调节器才能从面罩里流出来,稀释调节器上有两个调节部件,一个是稀释控制器,一个是应急旋钮。稀释控制器有“N”和“100%”2个位置,“N”表示正常位,提供正常稀释的氧气,“100%”表示提供100%的氧气给机组。当使用100%的氧气时,可用应急旋钮调节氧气供应量。应急旋钮还有一个功能,当按压时,可以进行氧气流动测试。 测试:当面罩存放盒的盖子未打开时,通过应急旋钮和复位/测试杆可以测试氧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方法是: A、打开机组氧气关断活门。 B、按压复位/测试杆到测试位,氧气有一短时流动,观察流动指示器,在氧气流动时有黄色显示,马上又变为黑色,按压应急旋钮,氧气从面罩流出。 C

8、、在指示器上显示黄色。 D、松开应急旋钮,氧气切断,指示器回复黑色。 E、松开复位/测试杆,使之回到“复位”位置,测试结束。 4. 旅客氧气系统 4.1 功用:向旅客和客舱乘务员提供应急氧气。 4.2 组成:系统包括氧气发生器,旅客氧气锁定机构,控制器和指示器等。 4.3 工作原理:在应急情况下,旅客氧气系统可以自动工作或由驾驶员操纵工作,当系统接通时,氧气面罩存放盒自动打开,氧气面罩自动脱落,当旅客将面罩往下拉,罩到口鼻处时,氧气发生器被触发,开始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流到氧气面罩供旅客使用。在P5板上有人工控制旅客氧气系统工作的电门和指示灯,在电子/电气设备舱有用于自动接通旅客氧气系统压力电

9、门。 4.4 服务组件 功用:储藏旅客氧气系统附件。 位置:在每排旅客座椅上方、乘务员座位上方和厕所顶板上。 组成:在服务组件上有一个氧气面罩储藏箱,里面有2个、3个或4个氧气面罩,当箱门打开时,氧气面罩就跌落下来。箱门有锁定机构和开锁作动机构。另外检查止动按钮可以防止箱门进行功能检查时完全打开,并可通过按压使锁机构上锁。氧气发生器安装在每个服务组件内。 4.5 旅客氧气面罩箱门锁定机构和开锁机构 功用:把箱门锁在关闭位,并可打开箱门释放氧气面罩。 位置:在每个服务组件内。 组成:撞杆、撞杆弹簧、电磁线圈、锁钩等。 工作:当门上的锁钩和箱内的锁钩配合时,就把箱门锁定,此时,撞杆压缩撞杆弹簧处于

10、缩入位置,电磁线圈的衔铁在弹簧作用力下伸出,卡在撞杆上的槽内,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当电磁线圈通电时,衔铁在电磁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力收回,则撞杆在弹簧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撞击箱内的锁钩,使箱门开锁。箱门在弹簧内作用下打开,氧气面罩跌落下来。在箱门外有一个检查止动按钮,正常情况下按钮不影响箱门的运动。但是,用一个工具向下拉按钮时,按钮可以伸出一定长度,并可把按钮旋转90,此时,若打开锁机构,箱门就会被按钮挡住,不能完全打开,面罩也不会掉出来。用这种方法可对旅客氧气系统进行面罩跌落试验。试验完成后,把箱门推到关闭位,将按钮转动90后,用力按压,可以将撞杆缩回,使锁钩上锁。 4.6 氧气发生器 功用:必要

11、时,产生氧气供旅客或乘务员使用。 位置:在每个旅客服务组件、乘务员服务组件和厕所服务组件内。 结构:由激发装置、过滤器、释压活门和反应腔室组成。 工作:在反应腔室里放置了NaClO3和铁芯,激发装置通过绳子和氧气面罩连在一起。当出现紧急情况氧气面罩自动落下,旅客把面罩往头上戴时,就会拉绳子,使激发装置引爆,产生高温,当温度超过450时,NaClO3和Fe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由于铁芯的尺寸设计得足够大,使反应在开始时就能产生足够的氧气,即10秒内,保证产生最大氧气供应量,氧气经过过滤器清洁和冷却后,就可流到面罩供旅客使用。正常的氧气压力约为10 PSI,如果压力太高,超过50 PSI,释压活门可将

12、氧气放掉。氧气发生器一旦激发就不能停止反应,在发生器壳体上有一条对温度敏感的指示带,当反应时,产生的高温会使指示带变黑。当发现指示带变黑后,应及时更换氧气发生器。 4.7 旅客氧气系统的控制和指示 人工控制:在P5板上有一个旅客氧气控制面板,上面有一个带护盖的控制电门,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把电门拨到“ON”位,就可以使所有服务组件内开锁电磁线圈通电。面罩箱门打开,面罩跌落。 自动控制:在电子/电气设备舱内E3-1设备驾上安装了一个压力电门,当座舱高度达到1400 FT时,压力电门闭合,接通所有服务组件内开锁电磁线圈的电源,氧气面罩箱门打开,面罩跌落。 指示:在P5板上旅客氧气控制电门旁边有

13、一个琥珀色旅客氧气接通警告灯,当开锁电磁线圈通电时,此警告灯亮,同时,主警告灯也亮,且此警告灯在电路断电之前一直亮,不能按压取消。 防冰排雨系统 1. 功用 防止飞机上的关键部位出现结冰,防止雨水在风挡上停留,使飞机在下雨和结冰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组成:防冰排雨系统包括下述部分: A、机翼前缘热防冰系统; B、风挡加温系统; C、风挡排雨系统; D、总静压探头、总温探头和迎角传感器叶片防冰系统; E、污水排放口防冰系统。 2. 机翼防冰系统 2.1 功用:防止前缘缝翼结冰。 2.2 组成:由控制活门、供气管道、过热电门、控制电门、指示灯等组成。 2.3 工作原理:前缘缝翼使用热空气加温来防止结

14、冰。热空气来自飞机气源总管,当控制活门打开时,热空气进入防冰供气管道,通过伸缩套管进入缝翼内腔,对缝翼蒙皮加热,循环之后的空气由缝翼滑轨开口和排泄孔排到机外。防冰控制活门由P5板上的控制电门操纵,并受到过热电门、油门杆位置电门及空/地电门的控制。当活门打开时,P5板上的蓝色指示灯亮。 2.4 机翼防冰活门和过热电门 功用:防冰活门控制机翼防冰热空气的流动,过热电门防止飞机在地面时对缝翼过度加热。 位置:控制活门和过热电门各有2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发动机吊架外部的机翼前缘内,通过机翼前缘上部的一个检查口可以接近控制活门和过热电门。 工作:活门是一个电动的蝶型活门,带有人工超控手柄,手柄还可作为活门

15、位置指示器。过热电门在257时闭合,若飞机在地面,将使控制活门关闭。 2.5 控制面板 位置:位于P5板上。 组成:有1个防冰控制电门和2个控制活门打开位置指示灯。 工作:控制电门,当控制电门在“OFF”位时,防冰控制活门关闭,机翼防冰系统不工作。当控制电门在“ON”位时,若条件满足,控制活门将打开,机翼防冰系统工作。 指示灯:指示灯是蓝色的,分别指示左、右控制活门的位置。当活门在运动过程中时,对应指示灯明亮;当活门在打开位置时,对应指示灯暗亮;当活门在关闭位置时,对应指示灯灭。 2.6 机翼防冰活门控制 飞机在地面:当机翼防冰控制电门位于“OFF”位时,活门关闭,活门指示灯不亮。当机翼防冰控

16、制电门位于“ON”位时,电门A导通,K1通电,活门打开。在打开过程中电门B和C导通,活门指示灯明亮,当活门完全打开后电门B截止,活门指示灯暗亮。如果任一个过热电门感受到过热,电门A截止,K1断电,活门将关闭。在活门关闭过程中,电门B导通,活门指示灯明亮,当活门完全关闭时,电门C截止,活门指示灯灭。又如果任一油门杆前推,也会导致电门A截止,活门关闭。飞机在地面,控制电门放到“ON”位时,电门F导通,K1通电,会使低流量电磁线圈通电。 飞机起飞:起飞之前若把控制电门放到“ON”位,则活门打开,机翼防冰系统工作。起飞时,将油门杆前推,电门A截止,活门将关闭,机翼防冰系统停止工作,以减少发动机引气量,

17、保证有高的起飞功率。当飞机离地后,空/地感应继电器R344和R279转换,电门D截止,同时电门E得到一瞬时高电位导通,使得K2通电,则电源经控制电门的作动线圈和K2的闭合触点直接接地,必然使电流超过预定值,其作动线圈就把控制电门拉回到“OFF”位。如果还要使用机翼防冰系统,需要再次操作控制电门到“ON”位。 在飞行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机翼防冰系统,可把控制电门放到“ON”位,此时,电门D截止,K1都不会通电,则K1的线圈通过K2的触点接地,K1通电使得活门打开,前缘缝翼被防冰热空气加热。在飞行过程中,防冰活门不受过热电门和油门杆位置电门的影响。 3. 风挡加温系统 3.1 功用:对风挡加温,可

18、以防止风挡结冰、起雾,还可以提高风挡的强度。 3.2 组成:风挡加温系统由控制面板、热敏开关、加温控制组件和浇铸在风挡玻璃结构内的加热元件组成。 3.3 工作原理:风挡玻璃共有10块,分别编号为1、2、3、4、5号。风挡加温系统为其中的1、2、4、5号风挡,共8块玻璃加温。其中1、2号风挡的导电层靠近玻璃的外表面,防止结冰,4、5号风挡的导电层靠近玻璃的内表面,主要防止起雾。当风挡加温控制电门放到“ON”位时,对应的风挡加热元件通电,给风挡加温,控制面板上对应的工作指示灯亮,若风挡温度过高,则对应过热灯亮,同时停止加温,工作指示灯灭。 3.4 控制面板 组成:控制面板上有4个加温控制电门、4个

19、工作指示灯、4个过热警告灯和1个测试电门。 位置:位于P5板上。 工作:加温控制电门,左侧电门控制机身左边的2号风挡加温,同时也控制机身左边的4号和5号风挡加温。左前电门控制左边的1号风挡加温。右前电门控制右边的1号风挡加温。右侧电门控制右边的2号风挡加温,同时也控制右边的4号和5号风挡加温。 工作指示灯:指示灯是绿色的,分别指示对应的风挡处于加温状态。 过热警告灯:过热警告灯是琥珀色的,分别指示对应的风挡温度过高。 测试电门:有过热和电源两个位置,分别测试过热警告电路和加温电源。 3.5 加温控制组件 位置:共有4个,位于电子/电气设备舱内,E3-3设备架上。 功用:分别控制1号和2号风挡的

20、4块玻璃的工作电压、自动控制风挡的加热温度并进行过热警告。 工作:组件内包含了变压器和控温、警告电路。在组件后面有一条接线带,接线带上有一些接线柱。这些接线柱的对应电压不同,分别对应着风挡内导电层的电阻大小。当更换了风挡后,一定要根据风挡的电阻值来选用对应的接线柱,风挡内电阻大小由蚀刻在风挡玻璃上的一个代码表示。 3.6 热敏开关 功用:控制4号和5号风挡的加温温度。 位置:有2个,分别位于左右5号风挡玻璃的后下角,被一个弹簧夹压紧在玻璃上。 工作:热敏开关是一个双金属电门,当温度低于90时,电门闭合,当温度超过110时,电门断开。 3.7 风挡加温控制 正常工作:当把4个加温控制电门放到“O

21、N”位时,对应的1号和2号风挡共4块玻璃的导电层接通电源,开始加温,对应4个工作指示灯也亮。当风挡温度超过110时,加温控制组件自动切断电路,停止加温,当风挡温度下降后,重新接通电路再次加温,即自动保持风挡具有110的温度,防止结冰。当左侧和右侧电门放到“ON”位时,还接通了4号和5号风挡的加温电路,但4号和5号加温电路不受加温组件的控制。 过热警告:当控制组件探测到对应的风挡温度到达145时,组件切断对应风挡的加温电路、工作指示灯电路,并接通对应过热警告灯电路,使得绿色工作指示灯灭,琥珀色过热警告灯亮,把对应的控制电门放到“OFF”位,可以解除过热警告。4号和5号风挡的加温电路分成两路,分别

22、是左边的两块一起加温和右边的两块一起加温,分别受到左、右两个热敏开关的控制。当风挡温度超过110时,热敏开关切断加温电路,当风挡温度降到90时,热敏开关将加温电路再次接通,没有对应的工作指示灯和过热警告灯。 系统测试: 过热测试:在控制电门放在“ON”位、工作指示灯亮时,将测试电门放到“OVHT”位,工作指示灯将熄灭,同时过热警告灯亮,这说明过热警告电路能正常工作。松开测试电门,电门自动回到中立位,过热警告灯保持亮,工作指示灯灭,加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要想恢复加温,需将控制电门扳到“OFF”位,然后再扳到“ON”位,控制组件复位后重新进行加温控制。 电源测试:电源测试用在下述特殊情况下:当环境

23、温度较高时,风挡温度已经超过110,若将对应控制电门放到“ON”位,控制组件内的控制电路不能向加温电源发出信号,加温电路不会接通,对应的工作指示灯也不亮,此时,将测试电门扳到“PWR”位,工作指示灯会亮,表示加温电源正常。当风挡温度降到110以下时,电路将接通,加温工作开始。 4. 风挡排雨系统 4.1 功用:在下雨或下雪天气飞行时,保持1号风挡干净、清晰。 4.2 组成:包括风挡刮雨器系统和排雨剂系统。 4.3 风挡刮雨器系统 功用:使用风挡雨刷刮除1号风挡上的雨雪,保证驾驶员的视野清晰。 组成:系统由直流电动马达、转换器、刮雨器、控制面板、电阻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控制面板上的控制电门控制

24、电动马达的工作。转换器将马达输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来驱动刮雨器。电阻箱可改变马达的分压,进而控制马达的转速。 刮雨器和转换器组件 位置:转换器安装在1号风挡的内侧,雨刷压紧在每块风挡的外表面上,通过刷柄和转换器连接。 工作:刮雨器刷柄和雨刷及转换器轴是通过套齿连接的,保证同步运动,当转换器输出往复运动时,雨刷就在风挡上往复运动。通过紧度调节螺帽可以调整雨刷在风挡上的压紧程度。通过连接套齿处的调整可改变相互之间的安装角度。 电阻箱: 位置:2个电阻箱位于前起落架轮舱右前侧壁板内。 工作:每个电阻箱内有3个电阻,对应于不同转速控制。使用不同的电阻值,可改变直流马达的分压,从而控制马达转速。 控制面板位置:位于P5板上。 控制面板组成:面板上有一个旋转式的控制电门。 控制面板工作:控制电门有4个位置,分别是“PARK”、“OFF”、“LOW”和“HIGH。” “OFF”位:当电门位于“OFF”位时,关断电动马达的电路,马达停转,并被锁定,雨刷位置也被锁定。 “LOW”位:当电门位于“LOW”位时,马达电路接通,制动松开,马达开始转动,由于在马达电路上串联了电阻箱中的2个电阻,因此马达上的电压降较低,马达以低速运转。 “HIGH”位:当电门放在“HIGH”位时,马达电路也接通,制动松开,也开始运转,由于在马达电路止中串联了一个电阻,因此马达上的电压降较高,马达以高速运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