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论文.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1728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论文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经过内化过程才能形成。正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指出:“教育是教人化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我校自开展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校纪校规,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力的保证。我校作为全镇重点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习

2、惯养成教育,时刻激励着学生奋发向上。当然,学校要有严格的校纪校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充实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的习惯养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入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上来,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

3、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人。教师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同时从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学生中评选出“文明标兵”、“礼仪之星

4、”等等,从身边的人和事,从集体当中受到教育,产生了“我也能行”的感受,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 树立师表,蜡炬不成灰。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 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 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 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

5、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三、以多种手段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 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端正学生的认识态度,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进行内在激励。其目的是使学生认清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自觉地遵守规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举办活动要富有意有针对性,讲究实际效果。如我们举办的创建优良校风,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

6、,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同学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同学们感到学校的今天来之不易,是广大师生奋斗的结果,是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件件设备凝聚着无数人的劳动,当然要珍惜、爱护,于是随意毁坏公物的不见了,乱扔乱吐的不见了,遵守规范成了自觉行动。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现在我校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学习、生活井然有序,良好的校风、学风已然形成。以长补短,以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去带动那些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养成教育的成功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带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