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042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个是血管外给药单室模型的药动学微分方程?EdX/dtkaXakX 2.药物膜转运中需要载体而不需要机体提供能量的是:C促进扩散 3.以下哪个不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D以药动学观点和方法进行指导药物市场开发 4.以下关于体内药物分布影响因素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B药物蛋白结合主要是通过不可逆的化学键来影响药物体内分布 5.下列关于酶抑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E酶抑制作用就是通过与酶形成可逆结合,从而竞争性抑制药物基质的代谢。 6.以下关于肾小管重吸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肾小球滤过的总血液体积的一半被肾小管重吸收 7.以下关于肾小球的表

2、述哪项是错误的?E肾小球血毛细血管内压力低于肾小囊内压力 8.以下关于单室模型静脉滴注模型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达到稳态浓度前停止给药体内药量为零级消除过程 9.下列有关代谢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E所有的药物代谢产物极性都比原药物大,以利于从机体排出 10.以下关于药物分布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药物在体内的理想分布状态是均匀分布 13.以下关于药物分布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药物分布速度往往比药物消除速度快、B不同药物体内分布特性不同、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E连续用药时药物对一些组织的特异性亲和会导致药物积蓄 14.以下关于药物排泄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排泄与药效:排泄是药物自体内消

3、除的一种形式,与药效、药效维持时间及毒副作用密切相关。排泄速度增大,血中药量减少,药效降低以致失效;药物相互作用或疾病等导致排泄速度降低,血中药量增大,若不减少剂量则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中毒。 16.以下关于肾清除率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肾清除率Clr概念:Clr是用来定量描述药物通过肾脏排泄效率的参数,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肾脏排泄血浆清除率”。 其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容量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种物质的血浆容积就是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 Clr可以反映肾脏对不同物质的清除能力,清除能力强时,就有较多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掉。 17.以下关于首过效应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4、 首过效应概念: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生物转化,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首过效应经常使药物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有些药物首过效应强烈,被大部分或几乎全部代谢,以至无法口服给药 19.以下关于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生理因素:纤毛运动,给药部位,呼吸相关气体,动力学,呼吸道直径,气雾剂使用方法,呼吸量、频率和类型、呼吸间屏气、粘液层、巨噬细胞和代谢酶。 理化性质:药物的脂溶怀,水溶性药物、粒子大小、其他。 制剂因素:气雾粒子的大小、气雾粒子喷出来的初速度、脂质体或微球吸入给药。 1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直肠给药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5、 A全身作用栓剂控制给药部位可避免胃肠pH和酶破坏药物 B直肠液量少而无缓冲能力,其pH由所溶解药物决定 C栓剂基质种类和性质不同则释药速度和吸收机制不同 E一般溶液型灌肠剂比栓剂吸收迅速且完全 2.以下哪些是静注单室模型中选用尿药法的原因? B药物本身缺乏较高精密度的血药含量测定方法 D药物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造成血药浓度过低而难以准确检出 E血液中存在干扰性物质,使血药浓度无法测定 3.以下关于肾小管重吸收的表述哪些正确 B肾小管管壁细胞为类脂膜,脂溶性大的非解离药物重吸收好 C尿液pH的改变就会改变药物的重吸收和排泄 D肾小球滤过水分的绝大部分被重吸收 4.下列关于首过效应的

6、表述哪些正确? B首过效应经常使一些药物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 D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 E通常可通过粘膜给药等方式减轻或避免首过效应 5.以下关于胆汁排泄的表述哪些正确? B是仅次于肾排泄的最主要排泄途径 D由于存在肠肝循环,使胆汁排泄成为血液中药物在体内消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E但指排泄到十二指肠上部 6.以下关于代谢反应类型的表述哪些正确? A药物代谢中化学反应可分为第一相反应和第二相反应两大类 C第一相反应通常是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E第二相反应需要机体内源性物质参与 7.以下关于隔室模型的叙述哪些正确? A将复杂的机体模拟为隔室的组合 C二室模型将血液及药

7、物分布能瞬时达到与血液平衡的部分划分为“中央室” D三室以上的模型数学处理相当繁琐,因而一般不多于三室 8.相对单次给药,多剂量给药动力学特有指标有: A负荷剂量 B稳态血药浓度 C坪幅 D达坪分数 E积蓄系数 9.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A吸收 B生物转化 C分布 E排泄 10.以下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表述哪些正确? A是将全血或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 B是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状况的重要参数,也是药动学重要参数 C不是指体内含药物体液的真实容积,也没有生理学意义 2 11.以下哪些对肌肉注射给药药物吸收的影响较大? 生理因素影响吸收(注射部位血流和淋巴流状态:改变吸收的外加措施)

8、 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吸收(分子量:油/水分配系数和解离状态:溶解度蛋白结合) 剂型因素影响吸收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型乳剂、W/O型乳剂、油混悬液) 12.以下关于二室模型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很快进入机体的某些部位,但对另一些部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分布。从速度论的观点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即“二室模型:。在二室模型中,一般将血液以及药物分布能瞬时达到与血液平衡的部分划分为一个“隔室”,称为“中央室”;与中央室比较,将血液供应较少,药物分布达到与血液平衡时较长的部分划分为“周边室”或称“外室” 13.以下关于肝提取率ER的表述哪些正确?

9、 肝提取率概念:消化道吸收的药物首先经过门脉系统进入肝,被肝药酶转化或与组织成分结合或随胆汁排出,最终导致进入大循环的药物明显减少,减少比例可用肝提取率ER表示。 14.以下关于药物动力学的表述哪些正确? 药物动力学:也称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存在的“量时”动态变化过程的规律。 15.以下哪些是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一、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二、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三、药物光学异构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四、酶抑制和诱导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五、生理因素对药

10、物代谢的影响 16.以下哪些是药物肾排泄的机制? 17.以下关于肾小管主动分泌的表述哪些正确? 肾小管分泌的机制:有机酸的分泌机制:有机碱的分泌机制:两性电解质分泌机制:其他分泌机制: 18.以下关于淋巴转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淋巴系统药物转运:特殊情况下十分重要。 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必须依赖淋巴转运。 疾病使淋巴系统成为病灶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 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从而避免受过作用。 19.以下哪些是隔室模型的判别方法? 目前常用隔室模型的判断方法有作图判断法、残差平方和判断法、拟合度判断法、AIC法和F检验五种。 20.下列药物膜转运过程中哪些需要载体? 转运机制 被

11、动转运 载体媒介转运 膜动转运 三、填空题 1.二室模型中,将血液及药物分布能瞬时达到与血液平衡的部分划分为中央室。 2.药物透皮吸收中角质层是药物渗透的主要屏障。 3 转运形式 单纯扩散 膜孔转运 促进扩散 主动转运 胞饮作用 吞噬作用 载体 无 无 有 有 无 无 机体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需要 膜变形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3.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氧化药物过程中需要辅酶II、分子氧、细胞色素P450、Mg2+、黄素蛋白和非血红素铁蛋白等物质。 4.一级速度过程指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度与该部位的药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程成正比的速度过程。 5.转运包括吸收、分

12、布和排泄三个过程。 6.坪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为积蓄系数或积累系数或蓄积因子。 7.角膜吸收是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 8.肾单位的基本成分是肾小球和肾小管。 9.假设药物在体内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称为表观分布容积。 10.能使代谢减慢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 五、简答题 1 简单叙述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 F定义: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述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目的:正确评价药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

13、挥最佳治疗作用。 2 简单叙述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那几个方面? 研究固体制剂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根据机体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研究设计微粒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新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研究开发中药新制剂、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3 简述生物药剂学的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因素? 剂型因素: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服法、辅料、药物配伍、工艺条件等。 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差异、遗传因素等。 4 简述影响口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和剂型因素? 1、解离度、脂溶性和分子量2、溶出速率3、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剂型: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剂型对药物吸

14、收的影响、制剂处方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制备工艺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5 简述影响口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性因素有哪些? 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胃排空和胃空速率、肠内运行、食物的影响、胃肠道代谢作用的影响 6 简述影响体内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药物的的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制的影响。 7 简述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主要有哪五方面? 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药物光学异构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酶抑制和诱导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简述药物肾排泄三种机制及影响肾排泄的

15、主要因素?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的速度依赖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 重吸收的程度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PKA、尿量和尿的PH值. 9 简述药物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 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探讨药物动力学参数与药物效应应间关系;探讨药物结构与药物动力学规律的关系,开发新型给药系统;以药物动力学观点和方法进行药物质量的认识与评价;应用药物动力学方法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10.简述单室模型求药动学参数常用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血药浓度法:优点:是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理想方法,缺点:但在某些情况下血药浓度测定比较困难。 尿药排出速度法

16、:优点:集悄时间只需3-4倍T1/2,且作图确定一个点只需要连续收集两次尿样,不一定收集全过程的尿样,因而受试者的顺应性好。缺点:数据流动性大,甚至有时难以估计t1/2。 尿药排泄亏量法:优点:作图时对误差因素不很敏感,试验数据比较规则,直线回归的线性较好,作图容易,因而所求得K值较尿排泄速度法准确。 缺点:为准确估算总尿量,尿样收集时间较长,需要7个T1/2并且整个集尿期间不得丢失任何尿样,对T1/2长的药物采用该法比较困难,所以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 11.简述隔室模型判别的方法有哪几种? 常用隔室模型的判断方法有作图判断法,残差平方和判断法,拟合度判断法,AIC法和F检五种. 12.单室模

17、型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的评价涉及到那些参数? 多剂量函数、稳态血药浓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坪幅、达坪分数、蓄积系数。 -kt-nkt-nk-ktC=X/V Cn=CO.e.r=Co.(1-e)/ (1-e). e 六、计算题 1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总清除率、药时曲线下面积等的求算方法。 消除速度常数:b=-k/2.303 a=lgC0。半衰期:t1/2 = 0.693/k 表观分布容积V=X0/C0 总清除率: TBCl=kV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 Cdt = C0/k=X0/(kV) TBCl=X0/AUC TBCl=kV和TBCl=X0/AUC都可求TBCl 2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利用血药浓度数据计算参数的方法。 X=K0/KC=K0/KV(1-e) CSS=k0/kv fss=1-e -kt-kt-kt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