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144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病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病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病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病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理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名词解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理学名词解释病理 适应、损伤 1.假性肥大:实质细胞萎缩,间质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增生,造成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 2.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细胞体积增大,使该器官组织体积增大。 3.增生:实质细胞数量增多,使该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4.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细胞 由于适应环境改变 而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代替的过程。 5.细胞水肿:又称水变性,细胞内水钠聚集过多,引起细胞体积重大,胞浆疏松,透明淡染。 6.气球样变:病毒性肝炎和四氯化碳中毒时,干细胞水肿,严重者细胞肿大如圆球状。 7.脂肪变性:除脂肪细胞外其他细胞浆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 8.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在严重贫血时

2、,常在心内膜下,尤其是左心室乳头肌处出现红黄相间的条纹,如虎皮斑纹。 9.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在HE染色情况下,细胞外间质或细胞质内 出现易红然、均质、半透明、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 10.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细动脉持续性痉挛,使内膜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在内皮细胞下 凝固成均匀红染玻璃样物质。 11.脂褐素:积蓄于包浆内的黄褐色细微颗粒,本质为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 12.病理性钙化:在病理情况下,骨和牙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钙盐的沉积。 - 1 - 椴 13.营养不良性钙化:钙盐沉积在变性坏死的组织中或异物内。 14.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障碍,血钙和/或血磷升高

3、,钙盐沉积于未受损的组织中。 15.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后,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 16.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分解、液化而呈液体状,有时还形成含有液体的腔。 17.干酪样坏死:结核病时,坏死区脂质较多,颜色带黄,质地松软,状似干酪。 18.坏疽:大块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败性变化,腐败菌在分解坏死组织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并与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的铁离子结合,形成硫化亚铁,致使坏死组织臭而发黑。 19.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血凝块血栓及渗出物等的过程。 20.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真核细胞在一定条件

4、下通过启动其自身内部机制,主要是激活内源性核算内切酶而发生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 损伤修复 1.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及多少不等的炎细胞组成。在创伤表面常成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似新鲜肉芽,故此得名。 2.瘢痕组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而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有大量纵横交错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组织内血管稀少。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淤血:器官或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引起的充- 2 - 椴 血,静脉性充血或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2.心衰细胞:左心衰竭导致肺淤血时,漏出至肺泡强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在包浆内形成棕黄色颗粒状含铁血黄素,这种细胞常在心力

5、衰竭时出现。 3.肺褐色硬化:长期肺淤血时,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肺质地变硬,并伴有含铁血黄素广泛沉着,使肺组织呈现棕褐色。 4.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细胞萎缩坏死,严重淤血而成暗红色,肝小叶周边区细胞因缺氧而脂肪变性呈黄色,切面呈现红黄相间的花纹状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 5.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血栓。 6.透明血栓:微血栓,纤维素性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主要有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蛋白构成;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为多发性,最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的微循环内。 7.栓塞:在循环血液

6、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8.血栓栓塞:由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造成的栓塞。 9.脂肪栓塞:在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与小血管。 10.羊水栓塞:分娩罕见并发症,肺微循环血管中有羊水成分,引起心肾脑等体循环器官栓塞,DIC。 11.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中断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炎症 - 3 - 椴 1.炎症:当活组织被各种致病因子损伤时,损伤区域及周围组织发生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一系列变化,以便消除和局限病原因子,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和细胞,随后过渡到修复,机体这种复杂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

7、组织间质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渗出的血浆和细胞成分渗出物或渗出液。 3.炎细胞侵润:炎症过程中各种白细胞由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的现象。 4.趋化作用:白细胞从血管内游出到血管周围后,超化学刺激物所在方向做定向游走。 5.炎症介质:炎症过程中参与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来源血浆细胞。 6.假膜性炎: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上皮常混杂在一起,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覆盖在黏膜表面。 7.绒毛心:在心包强发生纤维素性炎时,心外膜的纤维素性渗出物由于心脏的不停搏动而成绒毛状。 8.化脓性炎: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9.脓肿:局限性化

8、脓伴有脓腔形成的化脓性炎。 10.瘘管:深部脓肿形成体表与有枪器官之间或两个有枪器官之间有两个开口以上的病理性管道。 11.肛瘘:一段穿破皮肤另一端传入直肠肛管而形成两端联通的瘘管。 - 4 - 椴 12.蜂窝组织炎: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13.炎性息肉:长期慢性炎症是局部黏膜上皮腺体及间质增生,形成带蒂向表变突起的肉羊肿块。 14.炎性假瘤:炎性增生形成境界清除的肿瘤样肿块。 15.肉芽肿: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形成结节状,境界清除的增生性病灶。 16.败血症:毒力强的细菌入学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高热皮疹肝脾肿大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全身中毒表现和多系统多器官的病理改

9、变。 17.脓毒血症:如果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菌,则临床上除了有败血症的表现以外,细菌栓子还可以栓塞与毛细血管,引起肝肾等全身多脏器散在均匀的多发性小脓肿形成。 肿瘤 1.肿瘤:集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2.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3.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4.间叶组织:纤维、脂肪、横纹肌、脉管、骨软骨组织等。 5.肿瘤的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决定性质起源。 6.异型性:肿瘤细胞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成都的

10、差异。 - 5 - 椴 7.间变: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的状态。 8.转移:恶性肿瘤的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同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 9.种植性转移:体腔内器官的肿瘤蔓延至器官浆膜面时,瘤细胞可脱落下来,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浆膜的表面,形成许多转移瘤。 10.克鲁根勃瘤:晚期胃癌可致双侧卵巢表面种植性转移。 11.恶病质:机体由于恶性肿瘤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严重消瘦贫血虚弱全身衰竭的状态。 12.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有恶变倾向的一类肿瘤。 13.角化珠:分化高者,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在癌细胞巢中央出现同心圆形层状排列的角化

11、物。 14.印戒细胞癌:黏液细胞癌,黏液积聚在癌细胞内,并逐渐将核挤到一侧,是癌细胞呈印戒状。 15.脂肪瘤:起源于脂肪组织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瘤组织有成熟脂肪细胞组成。 16.畸胎瘤:由三个胚层成分所构成的肿瘤,起源于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生殖细胞。 17.癌前病变:一类具有癌变倾向但不一定都会转变胃癌的良性病变。 18.不典型性增生:细胞增长活跃,并伴有一定程度异型性的病变,本身尚不具备癌的诊断标准。 20.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间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黑色素瘤:多有交界质恶变而来,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凡- 6 - 椴 黑质色素加深体积增大生长加快溃破发炎出血,就是恶变的标志。 22.癌脐:位于器官表面的转移瘤,中央部位常因缺血坏死而塌陷,形成癌脐。 23.癌基因:致癌激素作用下原癌基因被激活诱导细胞恶变。 - 7 - 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