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429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粤教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七章 亚洲 第一节 亚洲概述 本节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读图说出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3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4初步掌握使用亚洲地形图和有关资料,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5通过资料,学会分析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经济与发展造成的影响 本节重点难点剖析: 1通过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与过程2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大洲及其分界线。3亚洲地形特点以及主要地形区。4亚洲地形特点对于河流的影响。 5亚洲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6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课前自主预习:

2、 引导:我们回顾一下上学期学习的内容,一直围绕着世界、地球这个话题在展开,现在我们这学期就要进入到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去了解这个地方所呈现给我们的地理景观,那么你认为了解一个地方应该先从哪些角度开始呢?从地理学的角度说我们这学期所要学习的地理称为世界区域地理,在学习区域地理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一直围绕着“3W”原则;3W原则即where、what、why;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三个单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让我们通过亚洲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某个地方的方法。 活动:读课本P2页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完成: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活动:读课本P2页7.1图,完成: 亚洲的经纬

3、度位置:通过图7.1观察可知:亚洲地跨_、_、_三带,其纬度跨_,是世界上跨纬度_的洲;通过7.1图可以算出亚洲所跨纬度,以及经度为_;通过观察 P2页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还可以判断出亚洲是_最长的大洲 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东临_;南临_;北临_,西面与_接壤;同时濒临了_ 活动:读课本P2页7.1图、P3页7.2图,完成: 亚洲在世界七大洲中面积居第_位,面积为_km2;亚洲的西北是 洲,以 、 、 、 、 、 为界;西南临 ,以 为洲界;东北隔着 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 隔海相望。 活动:读课本P9页7.15图,完成: 按地理方位,人们把亚洲分成了哪六个地区?这六个地区主要分布着哪些国家?

4、引导: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接下来我们开始了解亚洲所呈现给我们的地理景象,首先我们了解亚洲的地形与地势,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上学期学习的地图那一节的内容,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 地形图? 活动:读课本P4页7.3图,完成: 亚洲的地形以_、_为主;并在图7.3中用圆圈圈出以下地形区,观察它们的位置并记住。 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 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观察以上列出的地形区的位置,说说亚洲的地势有何特点?在7.3图中找到

5、珠穆朗玛峰与死海,观察两地第1页 的海拔,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亚洲平均海拔居世界第_位 活动:读课本P4页7.3图,完成: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请同学们读7.3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如:黄河、长江流入 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入 洋,湄公河流入 洋,恒河、印度河流入 洋。 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亚洲最长河是_;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 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 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 部,向四周 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世界上最

6、深的湖是 、死海是世界 点。 引导:在上学期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气与气候之间的区别,现在还有同学能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吗?那么现在就请你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吧。然后说一说学校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是什么气候?同学们有谁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吗?如果不清楚可以翻一翻七年级上册的课本P65哦 活动:读课本P6页7.6图,完成: 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缺失哪种气候?找出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范围;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简要分析一下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活动:读课本P6页7.6图,完成: 亚洲东部地区都分布着_气候,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不同,通过课本以及回顾上学期所学知识完

7、成下表: 气候类型名称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夏季气候特征 冬季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说明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完成上表后,想一想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呢? 活动:读课本P6页7.7图、7.8图、7.9图,完成: 三种季风气候降水都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季风的影响,读课本P8页7.13图、7.14图,说一说上海市冬季与夏季分别盛行什么风?此时上海的气候特点是? 通过活动、活动、活动,我们可以总结出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那么这三个特点分别是_、_、_ 引导:前面我们一直都在围绕着自然环境这个话题去了解亚洲,那么现在我们就从人文环境的角度去了解亚洲,了解亚洲的人

8、口、经济,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所学过的知识,世界上总共有多少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分别是哪些国家?你能随意例举出几个发达国家的名字吗? 活动:读课本P9页7.16图,完成: 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多少?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那几个,各属于哪一个分区?观察亚洲人口过亿第2页 的国家的位置,说一说亚洲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分别是_、_、_ 活动:读课本P10页7.17图、7.18图,完成课本活动的第2题,通览课本P10P11,完成以下空格: 亚洲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_,亚洲除_外为发达国家其余全为发展中国家,直到现在_在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占有主导地位;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人口最多,

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很大,_和_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堂反馈: 一选择题: 1、从所在的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 B、纬度 C、气候 D、海陆 3、亚欧两洲分界线处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亚洲的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和山地 B、高原和平原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5、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6世界

10、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南美洲 7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下列哪种指标来衡量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 D人口增长数量 8.亚洲的发达国家是 A韩国 B中国 C日本 D新加坡 9世界人口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10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分布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1、亚洲大陆东部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A、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受地形的影响 C、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D、受洋流的影响 12、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

11、、温带季风气候 13、亚洲东部和南部发生的旱涝灾害,与哪一种因素的强弱活动有关 A、夏季风 B、冬季风 C、地形 D、纬度位置 14、下面对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使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B、亚洲东部和西部均有季风气候分布。 、季风气候使亚洲各月降水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D、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但两半岛的气候迥然不同。 15、中南半岛的气候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大陆气候 第3页 二、读图6.1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 填写图中字母所示地理名称。 山脉:A. B. C 河流:D. E. F

12、. 高原:G. H. 2、 填写图中序号所示地理名称。 平原: 半岛: 岛屿: 二、读图分析题: 读图6.2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填写图中序号所示气候类型: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主要是受它所处的 位置 和 位置的影响。 第4页 第二节 东南亚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4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5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6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本节

13、重点难点剖析: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与地形特征2热带气候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3华人华侨分布集中4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5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点及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 引导: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亚洲,亚洲地域辽阔,因此人们把亚洲把亚洲划分成了六个地理分区,同学们能够说出来吗?今天我们就要开始了解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记住在学完这一节内容后,你要想一想为什么说东南亚与中国是山水相连的呢? 活动:读课本P12页7.20图,完成: 纬度位置:东南亚北部被_穿过,南部被_穿过,所以大部分地区位于_带 海陆位置: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

14、的“ ”。 活动:读课本P12页7.20图,完成: 东南亚大致是由_、_两大地理单元组成;其中_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通过阅读课本,说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_ 活动:读课本P13页7.21图,完成: 通过阅读课本说说东南亚包括了哪些国家?观察每个国家的海陆位置特点,找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哪个国家?并记住这些的位置、名称;通过阅读课本说说哪个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活动:读课本P12页7.20图,完成: 在7.20图中找到以下地理单元: 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岛屿、群岛:马来群岛、苏门答腊岛、菲律宾群岛 海洋、海峡:南海、印度洋、太平洋、马六甲海峡 河流:伊洛瓦底江、萨

15、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 记住以上地理单元的位置,并且完成课本P13页的活动第1、2题 活动:读课本P14页7.22、7.23图,完成: 通过阅读课本P14的第一段以及7.22图,说一说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_的海峡,世界上最_的海峡,因此被誉为“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路,因此被日本誉为“_” 新加坡位于_半岛的南端的,新加坡_,缺乏_、_资源;_、_、_为主要的工业支柱 活动:读课本P15页、东南亚气候分布图,完成: 第5页 通过观察右图,说说东南亚的气候大部分地区是由_、_两种气候构成 观察右图,说说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通过两种气候的气候

16、特点分别说说这两种气候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活动:读课本P15、P16页、东南亚物产分布图,完成: 物产 主要生产或出口国 稻米的重要橡胶的最大油棕的最大椰子的最大蕉麻的最大生椰子的最大出出口国 生产国 生产国 生产国 产国 口国 东南亚的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_、_,锡主要分布在_ 活动:读课本P16、P17页,查阅相关资料,完成: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和 ;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 种人,是世界 和 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缅甸仰光的 、柬埔寨的 、越南的 、印度尼西亚的 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东南亚的华人华侨主要来自我国的_、_两省,说说华人、华侨的含义,了解之间的差别? 当堂

17、反馈: 一、选择题: 1、中南半岛是因为位于以南而得名 A中国 B 印度 C日本 D 菲律宾 2、被称为东南亚“十字路口”上的咽喉要道的海峡是 A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 琼州海峡 3、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 A泰国 B马来西亚 C 印度尼西亚 D菲律宾 4、世界最大的群岛是 A马来群岛 B琉球群岛 C 舟山群岛 D 菲律宾群岛 5、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A马来西亚 B 印度尼西亚 C 菲律宾 D 日本 6、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谷子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 B缅甸 C 越南 D老挝 8、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是 第6页 A平原为主 B山河相

18、间、纵列分布 C 山地为主 D 高原为主 9、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山区 B海岸 C 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D没有规律 10、新加坡人口中数量最多的是 A华人 B 华侨 C 中国人 D英国移民后裔 11、东南亚居民多是 A 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 混血种人 12、中国近年在东南亚的旅游热线是 A新马泰 B越南游 C 印度尼西亚火山风景游 D 看柬埔寨的吴哥窟 13、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 黑人奴隶 B华人华侨 C殖民统治者 D英国移民 14、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红河 B湄南河 C湄公河 D 伊洛瓦底江 15、大金塔是下列哪个国家的典型建筑 A柬埔

19、寨 B 印度尼西亚 C 菲律宾 D马来西亚 16、首都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是 A 曼谷 B 河内 C 新加坡 D 仰光 17、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分布地区是 A 东亚 B 西亚 C 东南亚 D 南亚 二、将下列国家与主要物产用线连接起来: A 菲律宾 a 棕油 B 马来西亚 b 蕉麻 C 泰国 c橡胶 D 印度尼西亚 d 椰子 三、读右上图回答问题: 1、图中E 海峡连接了A 洲和B 洲,沟通了C 洋和D 洋,是东南亚 “ ”的咽喉要道。 2、E海峡处于 半岛和 岛之间。 3、读“东南亚图”回答: 半岛、群岛: A、_ _ B、_ _ 洋、海峡: C、_ 洋 D、_洋 E、_海峡 河流: _

20、 _ 第7页 第三节 南亚 本节学习目标: 1掌握南亚的范围,理解“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城市。 2通过读图知道南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半岛、岛屿及临海。 3知道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和南亚地区的宗教。 4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 5掌握南亚工农业的分布,掌握主要城市的位置及其城市职能。 本节重点难点剖析: 1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南亚的资源与工业的分布关系 课前自主预习: 引导:同学们最熟悉的中国神话小说是哪一部?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叫西天?他们取什么经?为什么到哪里去取经? 活动:读课本P18

21、页7.32图,完成: 海陆位置:南亚地区地处山脉_的南部,背靠_大陆,东南临_,西南临_,南临_;记住以上地理单元的名称与位置,并圈在课本的图中 经纬度位置:南亚中部被_穿过,位于_带和_带,南亚由于南部被赤道穿越所以南亚地跨_、_半球,全部位于_半球 活动:读课本P18页“知识之窗”,完成: “南亚次大陆”的由来:因 等高大的山体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了一个 的地理单元。因为它的面积小于大陆,故被称为“ ” 活动:读课本P18页7.32图、P19页7.33图,完成: 南亚大致包括了_半岛、_岛、_群岛;南亚共有_个国家,其中海陆兼备的国家是_、_、_;内陆国是_、_;岛国是_、_ 活动:读

22、课本P19页7.33图,完成: 观察7.33图,说说南亚的地势特点是_、地形以_、_为主;再图中圈出以下地形单元: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并记住它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表: 地区 地形区名称 农业生产活动 北部地区 中部地区 南部地区 活动:读课本P18页7.32图、P19页7.33图,完成: 通过观察两幅图,认真提取图中的信息,完成下表 河流 恒河 印度河 发源地 流向 流经地区 流经国家 注入地 活动:读课本P6页7.6图、课本P8页7.13图、7.14图,完成: 南亚气候以_气候为主,气候特点是_,南亚的季风分为两种,南亚一月,风从_吹向_,风向是_叫_季风。 南亚七

23、月,风从_吹向_,风向是_叫_季风。 活动:读课本P20页7.36图,完成: 阅读课本P20P21页,说说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经济作物有_、_、_、_。 观察7.36图,完成下表: 经济作物种类 棉花 茶叶 第8页 主要分布地区 黄麻 活动:读课本P20页7.35图,完成: 观察7.35图说说南亚主要的矿产资源有_、_;大多主要分布在_上;阅读课本P20P21页,说说印度的_、_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同时印度还是世界上的_大国,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观察7.35图,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 主要工业区 工业中心 工业部门 西海岸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活动:阅读课本P21的内容

24、,查阅相关资料,完成: 城市: 印度的首都是_,该城市是印度的_、_中心;巴基斯坦的首都_ 孟买是印度_和_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_和_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_”是印度的_中心 人口、人种、宗教: 南亚地区的人种非常复杂,被称为“_”“_”同时南亚地区也还是世界上人口密度非常大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有三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它们分别是F_、G_、J_,同时南亚地区还是_教和_教的发源地。 当堂反馈: 1印度著名的古代建筑是 A.原子能、软件制造工业B.纺织工业 C.机械工业 A.吴哥窟 B.金字塔 C.大雁塔D.泰姬陵 D. 钢铁工业 2. 下列国家中,和印度陆地不相邻的是 10、读左下图, 回答

25、下列问题 A.中国 B.孟加拉国 C.巴基斯坦 D.斯里兰卡 海洋:A B G 3.印度大部分地区以哪种气候为主? 城市:C、 印度最大的 工业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中心,D、 印度最大的 工业中心E、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首都 F、 ,有印度的“硅4能给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水汽是来自印度洋的 谷”之称,该国的软件出口量居世界第 位。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恒河注入太平洋 B.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 C.恒河主要流经印度 D.印度河注入孟加拉湾 6.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却是世界上贫穷的国家之一,原因是

26、A.人口增长过快,抵消了经济的增长 B.贫富不均,贫困人口多 C.交通不便,出口产品少 D.农产品11.读右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以出口为主 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7、印度在殖民主义者统治期间主要发展的工业是 A 海 B 湾 C 洋 E A.机械工业 B. 钢铁工业 C.采矿业和纺织业 D.横穿印度的重要纬线H是 , 原子能工业 因此印度大部分位于 带。 8、印度钢铁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流经印度的主要河流G是 。 A.德干高原西北部 B.德干高原东北部 印度与D国争夺的焦点是 地区。 C.德干高原南部 D.德干高原中部 F 是印度的首都。 9、印度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家,在哪些领域居世界前列

27、 第9页 第四节 西亚 本节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4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本节重点难点剖析: 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的石油资源3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课前自主预习: 引导:材料1、1948XX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进行了四次战 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1980XX年,伊朗与伊拉克之间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 XX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发

28、生了海湾战争。 XX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XX年,美英再次轰炸伊拉克。 XX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发生了美伊战争。 材料2、下列四幅图片依次为:逃难的路上、受伤的伊拉克男孩在哭泣、美丽家园成废墟、失去亲人的伊拉克人。仔细观察图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西亚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呢?假设,现在我们就是西亚的一名中学生,你有何感想? 活动:读课本P23页7.41图,完成: 经纬度位置:西亚地区被_穿过,地跨_带和_带 海陆位置:西亚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填出五海的名称:_、_、_、_、_、沟通的“两洋”是_、_,三洲是_、_、_ 活动:读课本P23页7.4

29、1图,完成: 观察7.41图,记住以下地理单元的名称及位置,并在课本图中圈出来 大洲:亚洲、欧洲、非洲 海洋: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 海湾、海峡、湖泊、运河:波斯湾、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里海、苏伊士运河 活动:读课本P24页“知识之窗”,完成: 说说西亚自然环境干旱的原因?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位于哪里?是由哪两条河冲积而成的?查阅相关资料,说说西亚的气候主要以什么气候气候为主? 活动:读课本P24P25页7.42图、7.43图、7.44图,完成: 观察7.42图 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_最大_和_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占世界的比例储量_、产量_、出口量_ 观察7.44图 第10页

30、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沿岸,主要的石油国有_、_、_。 观察7.43图 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_、_和_等发达国家 西亚石油输出的线路分为东、西两条线共有三条; 东线是:波斯湾_海峡_洋_海峡_洋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 西线:分为两条线: .波斯湾_海峡_洋_海_运河_海_海峡_洋美国、西欧; .波斯湾_海峡_洋_洋美国、西欧。 活动:读课本P25P27页,完成: 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是: _、_、_、_ 活动:读课本P27页“知识之窗”,完成: 中东主要是_种人。大多数居民信仰_,少数居民信仰_教;中东_ (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看作是圣城。 当堂反馈: 1据中东位

31、置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枢纽地位。 B.东地处亚、欧、美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枢纽地位。 C.东地处南、北美、非三大洲,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枢纽地位。 D.东地处亚、欧、大洋洲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枢纽地位。 下列海峡属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台湾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3中东周围的海区称为“五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B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C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 D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4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城市

32、是 A麦加 B耶路撒冷C巴格达D开罗 5中东的居民主要为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种人 6 水资源匮乏是引发中东国家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污染和战争的破坏严重 C人口多,经济发展快 D流经多个国家的国际性河流多 7.中东地区许多国家过去是贫穷的以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国家,而现在不少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富裕国家,其致富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 A 森林资源 B金属矿产资源 C煤炭资源 D石油资源 8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海湾:_、_、_、 _;湖泊:_;城市:_、_、_、 _。 将

33、下面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A土耳其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苏伊士运河 写出三条输油路线: 9中东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A黑海 B阿拉伯海 C里海 D红海 第11页 第五节 日本 本节学习目标: 1记住日本的主要组成:四大岛屿2记住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主要城市 5知道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和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 6正确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7知道日本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节重点难点剖析: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2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课前自主预习: 引导:前面我们

34、知道了亚洲被分为了六大地区,我们也简要了解了东亚。东亚五国唯一的一个群岛国家是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个战败国,战后经济衰退,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但是,只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到5、XX年代,就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是什么原因使它经济复苏这么快呢?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原因? 活动:读课本P28页7.50图,完成: 半球、纬度位置:日本全部位于_、_半球,全部位于_带。 海陆位置:日本东临_,西临_海、_海,望_、_、_、_,是东亚_国;由此可知,日本海陆位置的特点是_ 板块位置:日本地处_板块与_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温泉 活动:读课本P28页7

35、.50图,完成: 日本是由四大本岛及其附属岛屿组成的,四大岛分别是_、_、_、_,其中_的面积最大,在日本的南部,还有个分布在太平洋内的_群岛。 活动:读课本P29页“知识之窗”,完成: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国家,古代受_的影响,近现代受_文化的影响,形成了_的文化,日本的传统服装是_,名族是_ 活动:读课本P29P30页、地图册P18页日本地形图,完成: 日本的地形以_、_为主,_面积狭小,且集中在沿海地区,日本最大的平原是_,受日本地势的影响,日本的河流河流特点是_,_资源丰富,同时日本的_资源也非常丰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世界_,日本海岸线_,多_,这对日本发展_经济十分有利。 日本的最高峰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