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处世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何的处世之道.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萧何的处世之道萧何的处世之道(秦老师原创) 一:官并非越当的大越好 这个世界进入现代以后,教育愈发普及,学习前人的经验愈发方便,于是许多人掌握了一些前人的小把戏,比如能够把鸡蛋竖立起来,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也跟着前人一起叫嚣-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些人只知道杠杆原理,而不知道这个支点如何安上,这个撬杠需要多长.说实话,任何人都无法撬动地球. 同样狂妄的叫嚣还很多.比如,经商者总是嫌自己的公司不够大,吹牛就是世界跨国集团的老总我也照样干;为官者总是埋怨自己的职位比较低,自诩省长市长照样当,比他们当的还好些. 或许,老总真的就是人人可以当的,省长也是人人可以当的.奇怪的是人人说说而已,并没
2、有去当或者说并没有当成,反而显得汲汲于做官. 萧何是真正的官,而且是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可是并没有谁说他爱当官,因为他屡次让官.一次是沛丰起义的时候让刘邦,极力把刘邦推上一把手的位置,一次是不久以后让张良,把战争年代最显赫的谋士职位让给了张良.应该说,刘邦的老板做的很称职,他把公司开遍全国便是明证;张良的谋士当的也很成功,刘邦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便是明证.反过来说,如果萧何吹牛,一把手我照样当,谋士我照样当,谁会相信你。 萧何的明智在于自知之明,咱没有气魄,就不是一把手的材料,咱不敢犯颜直谏,也不是前沿军师的材料.既然循规蹈矩,那就做一个大管家,勤勤恳恳,打理事物.最后,萧何做的也很
3、成功.古往今来的理财能手,怕是没有谁能跟萧何相比的。 萧何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他知道,官并非当的越大越好,找到适合你的位置最重要 二:不能总是明哲保身 长期琢磨萧何这个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性格平和,为人端正,有理想有追求,颇能够作为中国文人的代表。萧何处世,颇能够体现”中庸”的特点。比如前文谈论过萧何是想”做官”的,尽管说做官是为了更好地”做事”,但是萧何依然是平和地对待做官的追求,一不是非当不可,例如他曾经拒绝过秦朝御史举荐他到咸阳做大官”的机会;二不是当得越大越好,主要体现在他在沛丰起义初期放弃当”一把手”的机会,力推刘邦主政,后来又是很”明智”地把首席幕僚职位让给张良 不过,后人多拿萧何助纣
4、为虐,帮助吕雉实际上就是帮助刘邦杀害韩信来否定萧何的人格,很值得商榷 诚然,”明哲保身”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信条之一,毕竟伴君太危险,文字狱太恐怖,天的儿子太无常,稍微弄不好不仅会丧失性命,甚至株连九族,把一切功劳完全否定,或许还要定性为什么”叛国分子”,在这一点上与刘邦自幼莫逆的卢绾的下场就是明证。所以,在某些时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还是可以理解的。况且萧何与刘邦只是”工作关系”,远远与不上卢绾的”私人感情”呢? 应该说,自从建立了大汉王朝,普天之下已经尽为刘家私产刘邦的一切折腾,无论是得是失,都有自己”兜底”汉兴之初,刘邦面临匈奴的威胁,他自己陷入”白登之围”,损失惨重,
5、应该是身有体会。此时此刻,韩信作为”连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取”的猛将,本来是朝廷干城,刘家守护神如果不是担心成为心头祸患的话,刘邦无论如何是舍不得杀掉他的换言之,刘邦即使杀错了,也是自毁长城皇上老儿头脑发昏,硬要自己剁自己的手,你若劝他的话,他连你的手也一起剁,你还敢劝吗?因此,在”韩信谋反事件”上,萧何是尊口免开,是非常明智的,一来保全了自己,二来也避免使领袖干更绝情的事情,犯更严重的错误。 也许有朋友会问了,当年萧何追韩信的时候是何等果断决绝啊!我想,着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了。 当年的刘邦只是”汉王”,而且蜗居穷山恶水之中,正是”穷色思变”的时候,萧何不辞而别虽然令刘邦不快,但萧何毕竟请
6、来了一位特大股东,一位能够开辟市场的区域经理而萧何之”胆大妄为”,一方面是老董”聘请高级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公司赚钱,好让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股东们分得大”红利”与人有利,与己有利的事情,萧何当然是当仁不让了。 所以说,萧何是比较”中庸”的,比较”会事儿”的。他所做的一切,固然不会伤害自己,但是也绝对不会损害他人。他所做的一切,时常会有利于自己,但是也尽量会有利于别人至少不会去坑害别人。 这种人是普通的人,很多,谈不上”伟大”,但心不黑不要把他们想得太”龌龊”因为”国情”决定他们的选择,只能这样做人 三:只要红不要紫 自从发表一些关于萧何的文章以来,许多朋友都叹息,以刘邦之杀功臣的手段,萧何能够
7、即奋发作为有不动声色,善始善终,难能可贵。着与他和刘邦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是分不开的但是,萧何之红,有一条原则,就是只要红而不要紫,绝不发展到”红得发紫”的地步 在刘邦面前萧何是”红人”,刘邦的”亭长”是萧何保举的,刘邦的老婆是萧何牵线的,刘邦”出差”别人只送三百钱,萧何就送五百钱,这不是关系铁又是什么再后来,刘邦干起了”事业”,又是萧何极力把刘邦推到”沛公”的宝座,收拾了秦朝户籍档案,制定了收巴蜀定三秦争天下的策略,聘请了韩信大元帅,这不是贡献大又是什么。再再后来,刘邦做了皇帝,萧何为刘邦制定九章汉律,治理天下从此秩序井然,萧何为刘邦修建了未央宫,把皇上的贡献通过建筑昭示天下所有这些,刘邦心知
8、肚明 当然,对于萧何的”忠诚”刘邦也给予厚重的回报刘邦封萧何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允许萧何可以佩剑上殿,而且还可以免去脱鞋小跑等礼节,更重要的是刘邦封萧何家”一门三侯”,连老婆都封侯!不是红得发紫了又是什么? 平和中庸的萧何深知这样的危险。当初群臣们打着曹参的旗号挑战萧何的第一功臣位子就是遭嫉的明证为了保全自己,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登峰造极”,因为”过尤不及”于是他极力”淡化”自己的色彩。首先是把几乎全部家财充公,仅仅保留旧房宅和瘦田产,做有其名无其实的”侯爷”,让别人无从羡慕,无羡当然无妒;接着他又通过贪图小利的手段”损毁”自己的名望,霸占一家房子呀等等,从此不当什么”楷模”这样,除了做个忙忙
9、碌碌的”干宰相”以外,萧何是即无名又无利了 到底萧何精明。即使如此,后来刘邦仍然会议萧何势力太大,权力太重,弄不好双脚一跺关中震动于是就进行”先发制人”打击,把萧相国下狱了。幸亏萧何早”淡出自我”,否则难以想象刘天子会下何等很手幸亏萧何早”淡化红色”,否则难以想象同僚们回如何落井下石 就这样,刘邦把萧何关了几天之后,自己便消了气,加之没有臣下附和,事情便不了了之,刘邦说了句”我是为了成全你清官大老爷美名”的气话,萧何官复原职务,继续干活了。 四:提携后生快成长 有一句著名的俗话,说起来令人毛骨悚然,叫做虎落平川被犬欺,凤凰落毛不如鸡.往往是形容这个世界上势利眼甚众,你若在位置上就会有许多人众星
10、拱月,若是离开了位置的话,那就是墙到众人推,给落井下石者提供了绝好的表演时机了。所以,留后路就成为官场上保持长盛不衰座右铭.于是,高高在上的人们就要注意好事多做些,坏事少干些,花儿多栽些,刺儿少种点.免得遭殃之时掉到井下挨别人太多的石头.算是精明. 萧何当然属于官场上的人物,当朝宰相,权极一时,若是比较位置的话,除了天王老子以外怕是没有谁敢于和他拍肩膀了。但是,既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也无法确保自己不会在某一天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所以他有必要为自己留后路.不过,和一般人相比,萧何的眼光似乎放得更远一些。 别人都在考虑,自己倒台以后不要有太多的
11、敌人,而萧何则想的是万一自己落难了要有许多保护神.所以尽管萧何也曾经大难临头,但到底还是有惊无险.自古以来,身为朝臣而跟皇上顶了牛,一不赔礼二不道歉三不认错四不治罪,反而让皇上让步者,除去萧何,怕是绝无仅有. 萧何得以全身的重要因素的一个方面就在于不嫉贤不妒能,提携后生快成长. 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不但追回了韩信,还极力推荐韩信做了统兵大元帅。大家不太了解的是萧何保举李必骆甲到前线,从一介农夫一举成为刘邦的骑兵部队的司令助理.还有一个是鲜为人知的朱轸,萧何为他准备了水攻废丘城,活捉大名鼎鼎的章邯的机会,而有让他再把机会留给刘邦,于是刘邦记住了朱轸,朱轸当然不愁以后的腾达. 萧
12、何提携的后生不仅是武人,也包括文士.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陆贾,一个是刘敬.萧何为陆贾的铺垫主要在出使南越而建功上。刘邦晚年,既有韩信彭越等内忧,又有匈奴之外患,危机四伏,偏偏南方赵他又闹起独立,不服从朝廷管辖,无疑给汉朝政治雪上加霜.为解决南越问题,萧何派陆贾前往,并指导其以柔可刚,攻心为上。陆贾功成又把其中的体会写成敬献刘邦,讲述马上打天下,文化治天下的道理,奠定了他作为后世文臣柱石的基础。至于刘敬,虽然年龄不轻,但跟萧何相比仍然属于后生.他本来在甘肃服役,返回途中路过关中.此时,刘邦正在选择首都的问题上游移不定.萧何的根基一直在关中,但是又不便于直接出来表达定都的意见,于是跟刘敬暗示一番,并
13、示意自己在洛阳的老部下,现在刘邦的卫士长负责引见.果然刘敬一举成名. 也许有朋友以为,萧何干的这一切不就是安插羽翼,结党营私吗!这就大错特错了。 萧何之聪明,在于只做好事,不图回报.换言之,叫做只提携后进,而不把别人视为一己之私或者什么党羽,更不结成什么党派或者团体.因为那是皇帝老儿最忌讳的事情,不仅不会带来安全,相反会造成灭顶之灾. 中国人讲究知恩图报.试想,别人帮助了你并且不图回报.那么在别人遇到麻烦的时候不要你主持公道,只希望你保持沉默还不行吗? 这样,在以后刘邦忌讳萧何防范萧何而把他下狱治罪的时候,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附和!最后刘邦不得不把萧何释放,并且自我解嘲说,我是故意关你两天,好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你是体恤民情的好宰相,我是不顾百姓死活的坏皇帝! 萧何处世之谨慎可见一斑.果然是谁掌握了后生,谁掌握了未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