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盘点如何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3023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语盘点如何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词语盘点如何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词语盘点如何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词语盘点如何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词语盘点如何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盘点如何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词语盘点如何教怎样上好“词语盘点” 实施新课程以来,为了便于复习检测,四至六年级语文书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通过听课我发现我校教师在教这一内容时,紧限于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再解释一下意思,就算这一内容的任务完成了。我认为“词语盘点”的教学并不是把所列的词语抄几遍,读几遍,翻译一下其意思这么简单。而是要分类变随意识记为趣味积累;变单纯积累为有效理解;变单纯理解为活学活用。否则,学生会感到上这类课枯燥乏味,丧失学习兴趣,学完后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要

2、使“词语盘点”有效化,就得把它渗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的理解词语的妙处于内涵,达到举一反三,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 教材“词语盘点”中的“盘点”究竟是什么意思?准确的理解就是“清点”。如果学生在“盘点”之后,大脑中仍旧模糊一片,难知其意,不会用运,那显然就没有达到“盘点”之效。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的8个主题单元的“词语盘点”中,最少的有48个词语,最多的63个。词汇量如此之大,我们的教学出发点应该是什么?给予这样的思考,我认为“词语盘点”教学可拟定为“三种境界”,共同伴商榷。 一、“引导自检,查漏补缺”。“词语盘点”集中的都是本组课文的词语,但并非每个词语老师在讲课文时都讲深讲透讲

3、到位了,学生也并非都理解了会用了。因此,老师可利用本组的“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对还不太理解的词语进行再学习。比如:在积累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如词语归类训练,近反义词训练,词语搭配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把机械的积累变成了有效的理解,也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诚然光理解的程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选用词语,让学生进行说说写写运用词语,通过具体的实践再把理性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程度,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自能盘点,授之以法”。老师若能在自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词语学会归纳、整理,则是更高的认识。仅以四年级(下)的第一单元为例:在48个词语中,有的是关于事物名称的;有

4、的是描写形状的,有的是带有色彩的;有的写山,有的绘水如果老师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那么,学生从分类整理中便掌握了一种记忆的方法分类记忆。在分类整理、归纳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总结方法,轻松地学习,为学生独立学习进行了能力奠基。有利于学生地总结方法,轻松地学习,为学生独立学习进行了能力奠基。 三、“唤醒意识,学以致用”。如果说教给了方法,也许目的在于更快地记忆这些词语。我任为“词语盘点”教学若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层面,更能增强教学的真实度、有效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词语找到“归宿” 。从四年级开始,每组课文中的词语以“词语盘点”的形式出现,也许

5、是习惯了以前一课一个词语表的教学,在听课时我发现我校王老师在上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词语盘点时,让学生读几遍便算过关了。由于里面的词语太多,又比较难记,这种走过场的复习,使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没能及时把这些词语存入自己的“词库”中,留下了一些遗憾。因此,她在后面几组课文的学习中进行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活学活用。 学习第二组时,王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词语,然后创设一个情境练习说话,比赛谁运用的词语多。这种改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大家兴味盎然,刚开始有的同学能用上三四个词语,说一个长句子。后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有一位同学想象在“静谧”的夜晚,在家里看电视,然后频频转台,根据文中的词

6、语,介绍每个电视节目的内容,于是,几乎把整个“盘点”中的词都说完了,大家发出会心的微笑。此时,王老师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故事新编。 当学到第三组时,孩子们以为又要故伎重演,都跃跃欲试,而王老师则趁机加大难度,结合这组课文的主题童话,要求大家挑一些词编成童话故事。几分钟之后,许多小手自信地举了起来,你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有了这些词语的依托,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发生了:有调皮的小木偶,有被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虽然为了尽量多用些词语,故事情节编得有些牵强,但他们的积极性高涨,要不是有四十分钟时间的限制,恐怕说一节课他们还不觉得过瘾。 3、据义猜想。 第四组中的词语,含义的理解是难点,于

7、是,王老师用让学生猜一猜的方式来学习,老师说其中一个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思考是哪一个词。这样不仅复习了词语,而且对于这些词语的含义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习。后来在听写词语时,王老师又一次用这种方法考验大家,结果,大部分同学能顺利过关。 4、相互考查。 学习第五组课文中的“词语盘点”,王老师采用了“考一考”的方法。虽说学生对考试是没有多少好感的,但一旦把考试当成游戏,他们也会乐此不疲。王老师先让他们自学,看看其中哪些词最难,然后选出五六个,上来当小老师考大家,可以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来默写。同学们一个个情绪高昂,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后面的生怕老师看不到,干脆站了起来。第一次考试,只有一半人过关了,小老

8、师得意非凡。第二次,基本过关,就一位同学“挺”字的笔顺错了。孩子们意犹味尽,而王老师则见好就收。为了让大家把情绪稳定下来,请他们细心地看“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找一找其中有几个词的意思和“看”有关。谁知问题刚出口,几个性急的孩子又把手举了起来,王老师知道他们未必认真思考过,于是给了一些提示,“如果只找到一两个的,就把手放下。”果然,急着举起的孩子手都放下了,教室里顿时恢复了宁静。“鸟瞰、端详、远眺”,不一会儿,这三个词就被心明眼亮的孩子找到了,区别了不同点之后,又让他们给这几个词找找近义词,“俯视、打量、瞭望”,一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竟然一口气就全给找齐了,也许正是这种兴奋的状态把思维激活的原因吧。 孩子是最喜欢新鲜事物的,千篇一律的学习方式,往往让他们觉得索然无味,虽说语文学习中许多基础知识的习得离不开一些强化训练,但如果我们能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动,相信我们的课堂在收获许多笑声的同时,教学的效度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老师们应该关注“词语盘点”的教学,将它当作有效的教材资源为语文学习所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