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学教学考试大纲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疗法学教学考试大纲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动疗法学教学考试大纲复习运动疗法学教学考试大纲复习 第一章总论 运动疗法的概念:应用力、电、光、声、水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的方法叫做物理疗法。其中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肢体功能障碍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部分。运动疗法是患者应用各种运动来治疗肢体功能障碍,矫正运动姿势一场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手段。 运动疗法的目的:总目标:通过运动的方法,治疗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个人的活动能力,增强社会参与的适应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目的: v 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度; v 增强肌力; v 增强耐力; v 改善平衡协调力; v 增强心血管功能; v 改善呼吸功能; v
2、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v 增进患者的体力,改善全身功能状态。 v 预防或治疗各种临床并发症,如压疮、肌肉痉挛、关节挛缩、骨质疏松 物理疗法的概念:应用力、电、光、声、水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的方法叫做物理疗法。 常规运动疗法分类:从临床使用出发,运动疗法技术主要可分为一下几大类: 1.常规运动疗法技术 主要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 2.神经生理学疗法 NPT是主要针对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Bobath疗法,Brun
3、nstrom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Rood疗法等。 3.运动再学习法。 4.其他 另有一些运动疗法技术也较常用,如:水中运动,医疗体操,牵引疗法,按摩疗法,麦肯基力学疗法等,可根据单位具体条件选择应用。 神经生理学疗法包括的治疗方法:包括: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Rood疗法等。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 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 正常的生理因素 1拮抗肌的肌张力 2.软组织相接触 3.关节的韧带张力 4.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5.骨组织的限制 病理性因素 1.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2
4、. 神经性肌肉挛缩:神经性挛缩,痉挛性挛缩,失神经支配性挛缩 3. 粘连组织的形成 4. 关节内异物 5. 关节疾患 6. 疼痛/保护性肌痉挛 7.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RICE方法:防止组织粘连形成常用RICE方法 R:rest, I:ice, C:compression E:elevation 四肢主要关节的训练方法:P55 防止关节周围组织挛缩的训练方法:P58 1. 保持良好的体位防止挛缩发生 2. 体位转换 3. 被动运动 通过适当的关节被动运动,可保持肌肉的生理长度和张力,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防止神经肌肉性挛缩的训练方法 1. 利用等长运动、主动运动等方法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等长
5、运动:持续牵拉,主动运动:放松训练;徒手体操或利用设备的训练。 2. 被动运动 3. 体位转换 防止软组织粘连的训练方法 CPM P65 1. 改善软组织粘连挛缩 伸张训练;摆动训练;自动滑轮训练;持续关节功能牵引;利用器械进行的持续关节被动活动 CPM: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关节活动受限的被动活动方法。此方法能防止关节损伤、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该仪器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构组成,治疗师可将患者受限的肢体固定在托架上,设定所要求的条件,由仪器控制关节的角度,速度,持续时间,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 2. 缓解肌痉挛 保持放松;收缩放松;慢反向维持放松 第三章关节松动术 关节的分型 根据关节运
6、动轴心数量或自由度大小可以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三轴关节。 关节运动的种类:1.摆动, 2.关节面之间的运动:转动,滑移,旋转的组合运动。3.其他的附属运动:挤压,牵引。 生理运动:是指关节在其自身生理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发生的运动,是患者能够主动完成的动作,如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P74 附属运动:是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内具有的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的动作,但是患者无法主动完成。 关节松动术的作用: 1. 恢复关节内结构的正常位置或无痛性位置,从而恢复无痛、全范围的关节运动。 2. 关节固定时间过长时,会导致关节软骨萎缩,关节松动术可使滑膜液流动而刺激生物活动,提供并改善软骨
7、的营养。 3. 关节固定后,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内粘连,韧带及关节囊挛缩,关节松动术可维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延展性和韧性。 4. 关节受伤或退化后本体感觉反馈将减弱,从而以;从而影响到机体的平衡反应。关节活动可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有关姿势动作的感觉信息。 关节松动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 适应症: 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 2. 禁忌症: a关节活动已经过度 b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 c关节的急性炎症 d恶性疾病 e未愈合的骨折 分级振动技术等级,分为5级: 第1级:在关节活动起始出做
8、低幅有节奏的振动; 第2级: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尚未达到极限时,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 第3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 第4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小幅度、有节奏的振动; 第5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以小幅度、快速的推进技术打断粘连组织,这是一种高难度技术。 第1.2级技术主要是用于因疼痛所致的关节活动受限。第3.4级技术主要是牵张技术所采用的振动技术可以是关节生理性运动或关节内活动技术,如关节面的牵张,滑移,挤压,转动及旋转。 治疗平面、治疗运动的方向:治疗运动方向应该是平行或垂直治疗平面的方向。所谓治疗平面是一个垂直于一条由旋转轴至关节凹面中心的线
9、的平面。此平面存在于关节凹面,因此其位置是由凹面的骨骼位置来觉定的。关节牵引技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治疗平面,从而使两个关节面分离开来。滑动技术的治疗方向是与治疗平面平行的。滑动的方向应朝向骨骼运动的正常滑移的方向。滑移的方向是由凸凹定律决定的。如果移动的骨端关节面是凸米昂,则治疗性的滑动方向与骨骼摆动的方向相反。如果移动的骨端面是凹面,则治疗性的滑动运动方向与骨骼摆动的方向相同。 熟悉临床操作:周围关节松动术、脊柱松动术 第四章肌力训练技术 肌力的概念: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肌耐力的概念:肌肉耐力是指有关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任务的能力,其大小可以从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已收缩了
10、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 肌力下降的原因:1.年龄增加; 2.废用性肌肉萎缩; 3.神经系统疾病; 4.肌原性疾病 肌肉收缩的形式:1.等长或静力收缩;2.动力或等张收缩 增加肌力训练的原则:根据训练目的的不同,负荷量的大小也不同。当训练目的为增强肌力时,应加大负荷量,加快运动速度及缩短训练的时间;而以增强耐力为目的时,则负荷量应相对较少,重复次数应增加,训练的时间应延长。 训练方法 训练原则和处方:1.阻力原则;2.超常负荷原则;3.肌肉收缩的疲劳原则:即训练时应感到疲劳但不应过度疲劳的原则,也是控制超常负荷不至于过度的一个主观限制指标。 FITT注意实验题例:1.训练强度;2.训练时
11、间;3.训练频率;4.训练间期;5.肌肉收缩的方式。 具体训练方法: 1. 辅助主动运动;2.主动运动;3.抗阻力运动;4.等长运动 1RM指受试者能完成一次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大抗阻力重量。训练时,以1RM为基准作等长训练,一日一次,每周测定一次1RM,再逐渐增加运动的负荷量。 10RM指受试者能连续运动10次时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做不了10次,此极限重量可作为基准。每周测定一次10RM,逐渐增加重量。 不同肌力水平的肌力训练原则 肌力级别 选用的运动方法 0 被动运动 1 被动运动 2 辅助运动 辅助主动运动 3 主动抗部分重力运动 主动抗重力运动 抗轻微阻力运动 4 抗较
12、大阻力运动 5 抗最大阻力运动 肌力训练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 6.姿势及体位 2. 选择合适的地点 7.对患者进行讲解和鼓励 3. 注意调节阻力 8.肌力强化训练中防止出现代偿运动 4. 掌握正确的运动量 9.做好正确详细的训练记录 5. 固定:固定主要作用肌的起点 10.注意心血管反应 渐进抗阻训练方法: w DeLorme法 第1组取10RM的1/2量,重复练习10次 第2组取10RM的3/4量,重复练习10次 第3组取10RM的全量,重复练习10次 每组训练之间休息1分钟,每天训练1次 一周后复试10RM量,如肌力有所进步,可按照新的10RM量进行下一周的训练 w Oxf
13、ord 法 同DeLorme法,但把负荷顺序颠倒,即先做10次全量10RM,再做10次3/4的10RM,最后做10次1/2的10RM。 w 训练前先测出待训肌群连续10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称为10RM(10 repetition maximum ) 第五章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的定义: 牵引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列线等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牵引疗法常用的方法和生理效应: 1. 常用方法:脊柱牵引 2. 生理效应: 脊柱机械性拉长;关节突关节等椎体小关节的松动;
14、 脊柱肌肉的放松;缓解疼痛;神经生理效应。 熟悉脊柱牵引的分类: 根据牵引部位分类: 1. 颈椎牵引 2.腰椎牵引 3.胸椎牵引 根据牵引的体位分类:P269 根据牵引力来源分类: 1.自体牵引;2.倒立牵引;3.重力牵引;4.悬吊牵引; 5.滑轮重量牵引;6.动力牵引;7.水中牵引 根据牵引重量大小分类:轻重量,中重量,大重量牵引 根据牵引力作用的连续性分类:静态或恒定牵引;间歇牵引 P272273 根据牵引时间长短分类:短时间和长时间牵引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脊神经根刺激或压迫: 2.退行性椎间盘疾病 3.关节功能障碍 4.由症状性关节突关节疾患造成的关节疼痛 5.肌肉痉挛或紧
15、张 6.椎间盘损伤造成的疼痛,椎体后压缩性骨折和其他问题 7.分类性适应症:颈椎牵引适应症;腰椎牵引适应症P282 禁忌症: 1.任何运动均被禁忌的脊柱疾患或疾病过程 2.急性拉伤,扭伤和急性炎症,且在初始牵引后疼痛加重 3.牵引的牵伸重量导致脊柱处于过度活动状态 4.血管疾患 5.牵引过程中症状加重 6.分类禁忌症:颈椎牵引禁忌症,腰椎牵引禁忌症 P282 1.概述 牵引的分类:部位,牵引力 牵引装置: .颈椎牵引装置: 1.颈椎牵引带; 2.其他颈椎牵引用具:牵引弓,牵引绳,滑轮及固定架和牵引重物等。 腰椎牵引装置: 1.腰椎牵引床 2.其他腰椎牵引用具:骨盆牵引带,固定带,其他腰椎牵引带
16、如踝部牵引带 其他牵引用具:1.衬垫和护垫;2.枕头,脚凳 2.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1.颈椎椎间隙的增大 2.调节颈椎椎间孔大小 3.其他方面的生理效应:包括缓解由于损伤,退变或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神经根刺激或压迫性疼痛;解除肌肉痉挛;通过休息和制动消除炎症,缓解症状等。 常用的颈椎牵引方法:徒手牵引,机械牵引,家庭牵引,自我牵引, 单侧牵引,摆位牵引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1.亲眼重量过大加重疼痛,并可能造成颈椎结构损害 2.枕颌牵引带可能诱发颞颌关节疼痛 5.存在其他疾患时,易加重其他疾患的症状 3.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1腰椎椎间隙增大;2腰部肌肉的放松;3突出
17、的椎间盘还纳 常用的腰椎牵引方法:徒手牵引,机械牵引,摆位牵引,家庭牵引,自我牵引,其他类型的腰椎牵引如:自体牵引,倒立牵引,重力牵引,悬吊牵引等。 注意事项:1.遵循医嘱;2.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观察;3.根据牵引过程中症状,体征的变化调整治疗;4.其他注意事项:年龄较大患者应以较轻重量的牵引为主;家庭牵引时重物放置的高度一般以4060CM为好;牵引后应继续休息30分钟再起床;在牵引疗程中不宜从事体力劳动或可能加重症状的活动。 不良反应及其预防:1.较大的牵引重量易产生晕厥;2.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可出现呼吸部适体征;3.倒立牵引可使患者血压升高。 第六章 站立与步行训练 体位的摆放,转移 各种
18、步态的行走顺序 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 1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仰卧位 头下放置薄枕,将头两侧固定。肩胛,上肢,膝,踝下垫枕,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持40背伸位。 侧卧位 上侧的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屈曲位,肢体下均垫长枕。背后用长枕等靠住,以保持侧卧位。 2.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仰卧位 患者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垫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伸展位,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 患侧卧位 患侧上肢外展位,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 偏瘫
19、患者自我翻身的次序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1.全辅助下翻身 A将床单卷起,至患者体测,一人固定住患者头部。B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移向一侧,将翻向侧上肢外展。C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翻向一侧,在背后、头、双上肢、下肢间垫上枕头。 2.患者独立的翻身动作 A双上肢向身体两侧用力的摆动 B头转向翻身侧,同时双上肢用力甩向翻身侧,带动躯干旋转而翻身 C位于上方的上肢用力前伸完成翻身动作 3.利用布带进行翻身: a将布带系于床栏或床架上,腕部勾住带子;b用力屈肘带动身体旋转,同时将另一侧上肢摆向翻身侧;c松开带子,位于上方的上肢前伸,完成翻身。 (2)偏瘫患者的翻身训练 A辅助下向健侧翻身:a将患侧下肢放于健侧
20、下肢上,翻身时健侧肢带动患肢一起翻转。b由健手将患手拉向健侧。c治疗师于患侧帮助抬起患者肩胛,骨盆,翻身至健侧。 B向患侧翻身:a将患侧上肢向外展防止受止,屈起健侧下肢。b头转向患侧,健侧肩上抬,上肢向患侧转,健侧下肢用力蹬床,将身体转向患侧。 C向健侧翻身:a健侧手握住患侧上举,健侧下肢插到患侧腿下面; b健侧腿蹬床,同时转头,转肩,完成翻身动作。 第七章 平衡与协调的次序 1平衡训练 概念是 为提高患者维持身体平衡能力所采取的各种训练措施。通过这种训练,能激发姿势反射,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衡功能。 种类: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维持平衡的条件 1视觉 2前庭功能 3本体感受效率
21、 4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尤其是手部和足部的感觉 5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6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 7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动作 8肌力与耐力 9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 训练基本原则和顺序 原则: 1支持面由大变小 2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3身体重心逐步由低到高 4从自我平衡至破外平衡时维持平衡 5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和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的训练 6从训练时睁眼过度到闭眼 7破坏前庭器官的平衡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顺序:P119 临床案例的应用 2协调训练 牵张反射 肌肉被拉长的时候,对牵张显示收缩反应的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协调功能障碍的分类 前庭性,感觉性,及小脑共济失调 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
22、辨距不良,即动作的幅度不是太大,便是太小;动作分解,即各肌群在时间不能很好地配合,圆滑流利的动作变成很多孤立的收缩阶段;肌收缩和松弛的不及时,在做来回重复性动作时最为明显,临床上称之为轮替动作失常。 协调性训练的原理,要点 。 原理 : 控制和协调能力和练习的目标是形成感觉印象和运动程序,二者存储在大脑中,进而产生动作。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可通过未受损神经元的侧枝生长,或者其他神经元或神经通路的替代,在受损区域外的其他地方重新形成感觉印象和运动程序。当神经系统未受损,而下神经元或软组织疾病导致运动障碍时,通过练习可重新启用正常情况下被抑制的神经通路。 训练的要点:1一定要完成具体的联系任务
23、2单个动作练习3相关动作练习 影响协调性训练的因素 运动,感觉控制与存储中枢,联系中枢和终末效应器官的完整的神经通路;心理 年龄,集中力,注意力,洞察力及调动性 第八章 Brunnstrom技术 主要观点:早期充分利用一切方法引出肢体的运动反应,利用各种运动模式(正常/异常),包括原始反射、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再从异常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最终脱离异常的运动模式,向正常、功能性模式过渡。 1、概述:Brunnstrom技术特点:在脑损伤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强调在整个恢复过
24、程中逐渐向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发展,从而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 2、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的类型和概念: 联合反应:在某种环境下出现的一种的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表现。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力运动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阻力或患侧出现相应的动作。 共同运动: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当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以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共同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原始反射:新生儿出生后具备许多运动反射,随着婴儿神经的发育及不断完善,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一岁以后逐渐消失。当脑部受损后,这些反射又会再次出现,成
25、为病理反射。 共同运动、联合反应概念 上下肢共同运动的模式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表现颈屈曲上肢屈肌张力,下肢伸肌张力。 颈伸展上肢伸肌张力下肢屈肌张力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定义:是由于颈部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刺激而引起的影响人的肌张力及肢体姿势。 表现:颈部扭转面向侧上、下肢伸肌张力对侧屈肌张力 紧张性迷路反射:定义:由头在空间的位置改变而触发。 表现仰卧位全身伸肌张力 俯卧位全身屈肌张力 3、偏瘫恢复的恢复阶段 I.弛缓:急性期发作后,患侧肢体失去控制,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痉挛:随着病情的控制,患侧开始出现运动,而这种运动伴随着痉挛 联合反应和联带运动的特点。 .联带运动: 痉挛进一
26、步加重,患肢可以完成随意运动,但由始至终贯穿联带运动的特点,因联带运动达到高峰。 .部分分离运动:痉挛程度开始减轻,运动模式开始脱离联带运动的控制,出现了部分分离运动的组合。 .分离运动:运动逐渐失去联带运动的控制,出现了难度较大的部分分离运动的组合 .正常:由于痉挛的消失,各关节均可完成随意的运动,协调性与速度均接近正常 第九章 Bobath技术 主要观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常表现为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这将严重干扰肢体的正常运动。应控制异常运动和异常的姿势反射,利用正常感觉反馈输入,诱发正常的运动反应输出,出现正常运动后,再按照患者的运动发育顺序,从低级到高级进行训练,促进正常运动功能
27、的恢复。先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姿势与运动模式,逐渐转变为功能性、技巧性动作。 1、训练特点: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肢体的恰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 2、常用治疗技术: 反射抑制性模式: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上肢的抗痉挛模式、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促进正常姿势反应: 翻正反应:是为了维持在空间的正常位置,头与躯干共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应。 平衡反应: 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移 关键点
28、控制 人体关键点:中心控制点:即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近端控制点:即头部、骨盆、肩部等,分别控制全身、骨盆和肩胛带部位的张力;远端控制点:即手指、足,分别控制上肢、手部、下肢及足等部位的张力。 推-拉技巧 拍打和肢体置放与控制 患侧负重 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计划: 一,弛缓期目标:预防肌肉痉挛的出现 计划:良好肢位的保持 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的出现 床上体位转移训练 预防并发症与继发性损害 关节被动运动 加强患侧肢体的控制能力 患侧肢体主动运动 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 二,痉挛期目标:抑制痉挛 计划:关节被动运动 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 肌肉持续牵拉训练 促进关节分离运动,以正 肢体负重训练
29、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本 躯干控制训练 动作 矫正异常姿势 三,恢复期目标:加强肢体运动功能的协调性 计划:双侧肢体协调训练 加强身体耐力 运动协调性训练 加强动态平衡稳定性 提高运动速度训练 加强步态能力 精细运动训练 步行训练 第十章PNF技术的运动模式及训练方法 1. PNF技术的理论依据和特征 答:PNF技术的理论依据为:每个人都有发育和再发育的潜力;正常的运动是由头向足或由近端向远端发展的;早期的运动由反射活动所控制,成熟的运动可由姿势反射增强或维持;运动功能的发育具有周期性倾向,屈肌优势和伸肌优势可以变换,并且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功能活动是由一些方向相反的运动组成;运动取决于主动肌和
30、拮抗肌之间的协同作用;正常运动功能的发育有一定顺序;在整体运动模式发育过程中,四肢和头颈躯干相互影响,并且还包括了肢体的”联合反应”; 运动功能的改善取决于运动的学习;像发展肌力和耐力一样,不断的刺激和重复的活动可促进运动的学习和巩固所学的技能;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促进自理活动和行走功能的学习。 其特征是:躯干和肢体的螺旋和对角线助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动,并主张通过语言和视觉刺激以及一些特殊的治疗技术来引导运动模式,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 2、PNF技术的基本操作的具体方法要点 答:具体方法有十:阻力扩散和强化手法接触体位及生体力学言语(指令)视觉牵引和挤压牵张节律运动模
31、式 3、PNF技术的运动模式 头颈模式 上肢模式 下肢模式 组合模式 第十一章 Rood技术 又称多种感觉刺激技术,特征是在皮肤区域施以温和的机械刺激或表面温度刺激,改变该皮肤区域下面的肌肉张力与促进其收缩 1、Rood技术的特点 Rood疗法在治疗中d四个内容 本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根据人体个体的发育顺序,利用运动来诱发有目的的反应。P401 2、诱发部位和工具 诱发部位P407 工具:刷子,振动器,冰,橡胶物品,纺锤体筒,圆棒,手膝位支撑器,压舌板,婴儿舔弄的玩具,各种诱发嗅觉的物品,音乐刺激,沙袋,球 3、8种运动模式、运动控制发育的4个阶段 8种运动模式:1。仰卧屈曲
32、模式 2。转体或滚动模式 3。俯卧伸展模式 4。颈肌协同收缩模式 5。俯卧屈肘模式 6。手膝位支撑模式 7。站立 8。行走 运动控制发育的4个阶段:1。肌肉的全范围收缩 2。关节周围肌群的协同收缩 3。远端固定,近端关节活动 4。技巧动作 4治疗原则、方法和技术P410 治疗原则:1。由颈部开始尾部结束 2。由近端开始向远端开始 3。由反射运动开始过度到随意运动 4。先利用外感受器,后利用本体感受器 5。先进行两侧运动,后做一侧运动 6。颈部和躯干先进行难度较高的运动,后进行难度较低的运动。四肢是先进行难度较低的运动,后做难度较高的运动 7。两侧运动之后进行旋转运动 方法和技术:1。应用皮肤、
33、本体等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 触觉刺激 包括快速刷擦和轻触摸 温度刺激轻扣牵拉挤压特殊感觉刺激 2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 轻轻地压缩关节以缓解痉挛在肌腱附着点加压用有效的、轻的压力从头部开始沿脊柱直到骶尾部持续的牵张缓慢地将患者从仰卧位或俯卧位翻到侧卧位缓解痉挛通过中温刺激、不感温局部浴、热湿敷等使痉挛肌松弛远端固定,近端运动 十三章 运动再学习 1主要观点: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以作业或功能为导向,在强调患者主观参与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
34、者进行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一套方法。 2易化模式与运动再学习比较:正常运动控制:易化模式强调姿势和运动依靠反射;运动再学习模式认为大多数熟练的运动靠反复学习而在脑中形成运动程序;技巧获得:易化模式是引发正常运动的刺激方式来学习运动,学习模式则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反复改善技术,不断解决问题;运动失控:易化模式运用神经生理学来解释运动障碍学习模式认为运动障碍是神经组织的缺失及代偿造成的;功能恢复:易化模式认为脑损伤后的恢复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学习模式则认为近端和远端的控制是平行的,是不分前后顺序的。 3运动再学习疗法的训练要点:目标明确,难度合理,要及时调整难易度,逐步增加复杂性;要练习与日常生
35、活功能相联系的特殊作业;开放性技术和闭合性技术相结合;整体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指令要明确简练;避免错误的训练,注意健侧的代偿;患者要参与,注意力集中;训练安排;疲劳的处理: 4运动再学习疗法的步骤:了解正常的活动成分并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来分析缺失的基本成分;针对患者丧失的运动成分,通过简洁的解释和指令,并配合语言,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反复多次练习;把所掌握的运动成分与正常的运动结合起来,不断纠正异常,使其逐渐正常化;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练习已练掌握的运动功能。 5运动再学习方法的七部分组成:上肢功能;上面部功能;从仰卧到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起与坐下;站立平衡;步行 Vojta技术是的原理,生
36、理基础 第十四章 麦肯基技术 1:椎间盘模型: 动态间盘模型 椎间盘结构、作用与运动 2:三大综合征: 姿势综合征 功能不良综合征 移位综合征 3:心化现象:在进行某个方向的脊柱运动后,脊柱单侧方或单侧肢体远端的脊柱源性的疼痛减轻,疼痛部位向脊柱中线方向移动的现象。 4:姿势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姿势纠正 健康教育 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姿势纠正 有效牵伸的原则 安全牵伸原则 移位综合征治疗原则 复位 复位的维持 恢复功能 预防复法 力的升级 4、熟悉治疗技术和诊疗步骤:p589-p601 心功能康复 1、理解心功能分级法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 170 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是目前最常见的分
37、级方法,此心功能程度分级主要根据症状,参考呼吸困难和乏力等症状。最大的缺点是依赖主观表现分级,评估者判断变异较大,同时受患者表达能力的影响,但由于已经应用多年,评估方法已被广泛接受,所以目前仍然有较大的价值,具体功能分级如下: 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 二级:轻度体力活动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 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尚正常,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可引起心悸、气促。 四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 2、了解运动试验的类型 171 类型有:低水平运动试验 平板试验方法 踏车试验方法 次极量及极量运动试验
38、 3、代谢当量的概念梅脱 172 MET或按音称之为“梅脱”,系指机体在坐位休息时,摄氧3.5ml/(kg.min),将此定为1个MET。 4、最大心率的简易公式: 220年龄 靶心率的简易公式:180年龄 5、有氧运动耐力训练的目的 177 有氧耐力训练旨在提高机体心肺功能,调节代谢,改善运动时有氧供能能力,是以身体大肌群参与、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以规律的运动形式为主的训练方法。 6、掌握耐力的种类和耐力训练的概念 177 耐力是指人体持续进行工作的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专门耐力和有氧耐力4种。通常所说的耐力训练,一般是指有氧运动或有氧耐力训练。 7、有氧训练的强度 最高心率的百
39、分比 6090 8、理解有氧耐力训练的过程3部分 180 训练包括三部分即: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 1、准备活动:主要目的是热身,让肌肉、关节、韧带和心血管系统开始逐步适应。运动强度较小,确保身体主要肌肉、关节、韧带都有所活动,运动方式包括等张运动和大肌群活动,一般采用医疗体操、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小强度耐力训练,如步行等,准备活动时间为1015分钟。 2、基本训练活动:目的是产生最佳心肺和肌肉训练效应。高强度训练可刺激心肌侧支循环的生成,运动时间一般3060分钟,其中达到靶心率得训练强度的时间不宜小于1015分钟。 3、结束活动:目的是“冷却”,让高度兴奋的心血管应激逐步降低,并适应运
40、动停止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运动方式可以语训练方式相同或采用放松体操、自身按摩等,时间一般510分钟。充分的准备与结束活动是防止训练以外的重要环节。 9、心血管抗阻训练的特点和原则 183 抗阻训练的特点是对抗阻力较小,运动次数较多。 原则是:1、抗阻或力量运动训练应是低水平的抗阻训练。 2、急性发作至少78周后才能进行这种训练。 3、通过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排除参加抗阻或力量运动训练的禁忌症。靶心率是力量运动训练强度的限制指标。宜用心率、血压乘积监测力量训练中的心肌摄氧量。 4、力量训练处方包括3组运动,每组重复1215次,每组形式间以30秒运动和30秒休息。 5、冠心病患者应保持正确呼吸节奏
41、,应避免用力屏气。 肺功能康复 194 1、理解FVC-用力肺活量概念:深呼吸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气量。 FEV1概念:用力呼气时第一秒钟的用力呼气量,正常时大于用力肺活量的75 2、呼吸训练的技术要点 197 建立膈肌呼吸,减少呼吸频率,协调呼吸,调节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 3、理解呼吸训练的目标 197 改善换气;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建立有效呼吸方式;促进放松;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 4、呼吸肌训练的三种形式 197 横膈肌阻力训练;吸气阻力训练;诱发呼吸训练 5、理解膈肌呼吸的优点 198 深而慢的呼吸可减少呼吸频率和分钟通气量,增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膈肌较薄,活动时耗氧不多,又减少了辅助呼吸肌不必要的使用,因而呼吸效率提高,呼吸困难缓解。缓慢膈肌呼吸还可以防止气道过早萎陷,减少空气滞积,减少功能残气量。 6、理解体位引流技术的原理 207 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内粘液分泌量明显增多。由于重力影响,使分泌物多积聚于下垂部位,因此,改变患者的体位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又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和血流的比例。 7、理解有效咳嗽的目的 204 有效咳嗽的目的是产生具有高呼气流的暴发性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