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运动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治疗-运动疗法.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rehabilitation treatment)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使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常与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疗法(PT)主体 3M 作业疗法(O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 康复工程 中国传统治疗 文体治疗、康复护理、社会服务,第一节 物理疗法,广义 使用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因子治疗疾病,恢复与重建功能。运动疗法(主体)物理因子疗法 自然的 人工的 狭义 应用各种人工的物理因子,简称为理疗,一、运动疗法,(一)概念运动疗法 物理治疗中使
2、用器械、徒手手法操作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的运动,使病人恢复全身或局部的运动、感觉功能的训练方法。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呼吸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易化技术、移乘训练、步行训练等,(二)疗法特点,须由病人主动锻炼,主动参与治疗其主要治疗手段是各种主动和被动运动治疗目标是功能恢复是治疗和预防的手段,(三)运动疗法分类,1、主动运动 随意运动 助力运动 抗阻力运动2、被动运动,(三)运动疗法分类,3、等长运动4、等张运动 向心性 离心性5、等速运动 Cybex,(三)运动疗法分类,6、放松性运动7、力量性运动8、耐力性运动9、局部运动和整体运动10、徒手运动和器
3、械运动,(四)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1、增强心肺功能 2、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3、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4、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5、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偿能力,(五)临床应用,1、神经系统疾病 2、运动器官疾病 3、内脏器官疾病 4、代谢障碍性疾病,(六)常用运动疗法,关节功能训练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 肌力、耐力训练技术 神经生理治疗技术 牵引疗法 步行训练,1、关节功能训练技术,基本原理 弹性延长塑性延长,1、关节功能训练技术,(1)主动运动:徒手体操(2)主动助力运动 器械练习 悬吊练习 滑轮练习,1、关节功能训练技术,(3)被动ROM训练原则 1、各个关节各种方向的运动 2、无
4、痛、大范围活动 3、正确的体位、肢位和手法,1、关节功能训练技术,(3)被动运动 关节可动范围训练 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牵引 持续性被动活动(CPM),CPM(关节持续性被动活动),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 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关节松动技术,(1)手法分级 起始端 终末端,关节松动技术,(2)治疗作用 缓解疼痛 改善ROM 增加本体反馈,关节松动技术,(3)临床应用 适应证:适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禁忌证:关节肿胀、急性炎症,未愈合的关节骨折,ROM已过度,肩关节分离牵引:患者取仰卧位,肩外展约50左
5、右并内旋,将前臂支撑在治疗师的身体侧方。治疗师一手托住上臂外侧面,另一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向外侧持续推肱骨,然后放松,重复35次。操作中要保持分离牵引力与关节盂的治疗平面相垂直。作用:治疗开始,控制疼痛。,肩关节外展摆动: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关节外展到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治疗师站在患侧,一手从肩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手指放在肩上,以防耸肩的代偿作用。另一手托住肘部,并使肩稍外旋和后伸,将肱骨在外展终点范围内摆动。作用:改善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度。,2、软组织牵伸技术,牵伸是指拉长挛缩或缩短软组织的治疗方法(1)牵伸种类 手法牵拉 机械装置被动牵拉 自我牵拉,
6、2、软组织牵伸技术,(2)临床应用 适应证:凡是由于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引起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关节活动范围降低 禁忌证:关节内或周围组织有炎症、新近发生的骨折、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剧痛、严重的骨质疏松,2、软组织牵伸技术,(3)注意事项 先评估 保持舒适、放松体位,可先热疗 牵伸力量的方向与挛缩的方向相反 避免过度牵伸已长时间制动或不活动 的组织、肿胀的组织或肌力较弱的肌肉,跟腱牵伸,3、肌力训练技术,原理:超量负荷,3、肌力训练技术,(1)主动助力运动 肌力2级:徒手、悬吊(2)主动运动 肌力3级(3)抗阻力运动 肌力大于3级:抗等张阻
7、力运动:徒手、器械 抗等长阻力运动 等速运动(4)电刺激、针灸等 肌力0级、1级,3、肌力训练技术,抗渐进阻力训练:训练前先测某一肌群对抗最大阻力完成10次动作的重量10RM 分3组训练,每组重复10次 第1组:1/210RM 第2组:3/410RM 第3组:10RM 每周重新测定10RM量,一般需6周,3、肌力训练技术,等张离心等长等张向心(4)注意事项 心血管反应 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阻力施加及调整 掌握好运动量,4、肌肉耐力训练,同肌力训练原则 耐力训练:低阻力、多重复 肌力训练:大阻力、少重复,5、神经生理治疗技术,(1)神经发育疗法(NDT)(促进技术)Bobath技术 Brunns
8、trom技术 Rood 技术 PNF 技术(2)运动再学习技术(MRP),神经发育疗法(NDT)共同特点:(1)治疗原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中,神经发育疗法(NDT)共同特点:(2)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ADL结合起来(3)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治疗,神经发育疗法(NDT)共同特点:(4)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重复强化训练的重要(5)工作方式:强调早期、综合治疗;重视患者和家属的主动参与,Bobath法,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Bobath夫妇创立Bobath夫人是物理治疗师Bob
9、ath先生是神经学专家被认为是上一世纪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基本观点,1.中枢神经病损后,通常状态下不应出现的异常姿势反射,由于失去控制而释放,常表现为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干扰了正常的运动,因此要用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RIP)对其进行抑制,否则正常运动难以发生。,基本观点,2.中枢神经病损后,难以产生主动运动,在抑制了异常运动之后,要运用各种促进技术进行促进,当出现运动后,要按运动的发育程序从低级到高级进行促进和训练,促使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RIP 技术中的关键点 中心关键点(CKP):头和躯干周围关键点(PKP):骨盆带和肩胛带远端关键点(D
10、KP):上肢和下肢,治疗技术1早期介入2体位治疗3调整肌张力,促进正常运动。分五部分:躯干控制,头部控制,中线趋向,姿势变换(重心转移),肢体控制。4助力运动促进本体感觉恢复,逐渐过度到主动运动。5利用原始反射及平衡反应诱发运动6强调功能性运动训练,Brunnstrom法,Signe Brunnstrom瑞典物理治疗师,二战期间工作于美国1970年出版:Movement Therapy in Hemiplegia,Brunnstrom技术的理论基础,共同运动(Synergy)上肢共同运动,下肢共同运动姿势性反射(Postural reflexes)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
11、ine reflex)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ATNR)紧张性腰椎反射(tonic lumbar reflex)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1.完全无运动,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2.开始出现痉挛,因联合反应引起共同运动,或出现极小的部分随意共同运动。3.可随意控制共同运动,痉挛显著。4.共同运动模式减弱,出现分离运动,痉挛减轻。5.以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轻。6.协调运动大致正常,痉挛基本消失。,Br
12、unnstrom分期,分期 上 肢 下 肢 期 软瘫,无自主运动 期 出现痉挛和共同运动 期 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显著 屈曲模式 伸展模式 手钩状抓握,无随意伸展 期 出现分离运动,痉挛减轻(1)手触摸腰骶部(1)坐位屈膝90(2)上肢前屈90,伸肘(2)坐位,踝背伸(3)屈肘90,前臂旋前、旋后(4)侧捏,拇指带动放松(5)手指小范围伸展,Brunnstrom分期,分期 上 肢 下 肢期 完成更复杂的分离运动,痉挛明显减弱(1)双上肢外展90,肘伸展,前臂旋前(2)双上肢上举过头,肘伸展 站立(3)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1)髋伸展位屈膝(4)手出现柱状握,球状握,全指伸展(2)膝伸直,足
13、稍向 前迈出,踝背伸期 协调运动接近正常,痉挛基本消失(1)手能进行各种抓握(1)站立位,髋外展(2)全范围地伸指(2)坐位,髋内、外旋(3)可进行单个手指活动(3)坐位,踝内翻、外翻,评定法以Brunnstrom评定法为基础,发展出Fugl-Meyer评定法及上田敏评定法。治疗技术1.心理治疗,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2.利用各种感觉输入,如:听、视、触、本体感觉,调整兴奋性,促进正常运动。3.按恢复过程分阶段训练:联合反应的应用;共同运动的应用;从共同运动中分离出独立的运动。,Rood法,又称多种感觉刺激技术由美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Margaret Rood创立,基本观点,1.通过对皮肤感受
14、器及本体感受器施加不同的刺激,对运动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性的影响。2.运动功能训练应按发育顺序进行(1)整体的发育顺序(2)局部的发育顺序屈 伸;内收 外展;尺偏 桡偏;最后是旋转,基本观点,3.运动的控制由低级向高级分四个阶段活动 稳定受控的运动 技巧,感觉刺激法1兴奋技术,提高肌张力(1).快速刷拂(2).轻敲皮肤(3).快速冰刺激(4).快速轻拉肌肉(5).抗阻收缩(6).轻叩肌腱或肌腹(7).有力快速关节挤压,2抑制技术,降低肌张力(1).轻慢刷拂(2).轻微持续的关节挤压及负重(3).缓慢持续牵拉(4).中度温热刺激(5).缓慢持续坚定的触摸,PNF技术(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基本思
15、想:通过刺激人体的本体感受器来动用最大数量的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促进瘫痪肌肉收缩,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缓解肌痉挛。它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和运动发展为基础,其特征是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形和对角线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并主张通过手的接触、语言命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动模式。,PNF,组成:由螺旋、对角线型活动模式、手法治疗技术和本体、皮肤等刺激组成。主要包括:(1)91种基本运动模式(2)5种手法治疗技术(3)3大类本体、皮肤刺激,(2)运动再学习疗法(MRP)运动再学习方法由7部分组成,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功能上肢功能口面部功能从仰卧到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起与坐下站立平衡步行
16、,(2)运动再学习疗法(MRP)每一部分一般分4个步骤进行 功能动作分析 练习丧失的成分 练习功能动作 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6、牵引疗法,牵引(traction)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列线等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6、牵引疗法,(1)分类 部位 动力 时间 体位,6、牵引疗法,(2)脊柱牵引的治疗作用 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或恢 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受压,6、牵引疗法,(3)临床应用适应证 1)由椎间盘突出或脱
17、出所致的脊神经根压迫或刺激 2)椎间孔狭窄所致的脊神经根刺激或压迫 3)退行性椎间盘疾病 4)脊柱关节功能障碍,6、牵引疗法,(3)临床应用适应证 5)由症状性关节突关节疾患造成的脊柱关节疼痛 6)脊柱疾病所致肌肉痉挛或紧张 7)椎间盘损伤造成的疼痛、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复位,6、牵引疗法,(3)临床应用禁忌证 1)任何运动均被禁忌的脊柱疾患或疾病过程。2)急性拉伤、扭伤和急性炎症,且在初始牵引后疼痛加重者。3)牵引的牵拉重量导致脊柱处于异常活动状态。4)牵引可加重原发病,特别是血管疾患。5)牵引过程中症状加重。,(4)颈椎牵引,手法:器械:间断性、持续性重量和时间:根据牵引体位、症状、自我舒
18、适的感 觉来确定。,处 方,应用模式:持续牵引间歇牵引 通常间歇牵引 可使患者更为舒 适些,电动牵引装置机械牵引装置,(5)腰椎牵引,器械:间断性:4060Kg 持续性:(6)注意事项,腰椎牵引疗法,7、步行训练,摆至步:开始步行训练常用此法,两侧腋杖同时向前伸出,两腿同时摆动到腋杖附近着地,但不超过腋杖。步态较慢,但较稳定。摆过步:常在摆至步熟练后再训练,两侧腋杖同时向前伸出,两腿同时摆动,可以摆动到腋杖前方处着地。摆过步的速度快,但有摔倒的危险。,(七)运动处方,对准备接受或参加运动疗法的患者,由专科医生通过必要的临床检查和功能评定后,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和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平时对运
19、动的爱好及对运动治疗的耐受能力,为患者选择一定的运动治疗项目,规定适宜的运动量并注明在运动疗法中的注意事项,称为运动治疗处方。,(七)运动处方,内容:运动治疗项目 运动治疗量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七)运动处方,1、运动治疗项目(1)耐力性项目(2)力量性项目(3)放松性项目(4)矫正性项目,(七)运动处方,2、运动治疗量 强度 频度 总时间,(1)强度 用心率确定运动强度 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THR),是指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标准的Karvonen公式为:THR(HRmaxHRrest)(0.60.8)HRrest 最高心率:210-年龄 亚极量
20、195-年龄 运动试验,(1)强度 机体耗氧量 以运动时耗氧量占机体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数为指标,一般为40-60%。代谢当量 1MET=3.5mlO2/kgmin。主观感觉,活 动 Cal/min METs卧位休息 0 1坐位 1.2 1立位 1.4 1进餐 1.4 1说话 1.4 1穿衣、脱衣 2.3 2洗手、洗脸 2.5 2床边坐马桶 3.6 3走路4km/h 3.6 3淋浴 4.2 3.5床上用便盆 4.7 4下楼 5.2 4.5走路6km/h 5.6 5.5用助行器和拐杖走路8.0 6.5用轮椅前行 2.4 2,(2)频度 小运动量:每日 大运动量:隔日(3)持续时间 准备 练习:2030分钟 结束,(七)运动处方,3、注意事项(1)掌握适应证(2)循序渐进(3)持之以恒(4)个别对待(5)及时调整,生命在于科学地运动!,(六)运动疗法常用设备,(六)运动疗法常用设备,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