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3599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首师大科学第3册教案本册教材有经历科学、植物的茎和叶、电与生活、磁与生活、声与生活、活动等6个教学单元,共20篇课文。全学期授课为36课时,本册教材计划授课30课时,其余6课时为校本课程时间。 1、 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如下: 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 经历科学 植物的茎和叶 电与生活 磁与生活 总计 各课课时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题 科学家的工作 学做科学1 学做科学2 叶的组成 各种各样的叶 茎的组成 各种各样的茎 正电和负电 电池 点亮小电珠 课时 序号 1 2 2 1 2 1 2 1 11 12 13 14 课题 导体和绝缘体 磁铁的性质 指南针 电磁铁 课时

2、 1 2 1 2 1 1 2 1 1 2 单元课时 5 6 6 6 单元 声与生活 活动 单元课时 5 2 30课时 15 做个磁控玩具 16 17 18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变化 噪声与防止 天坛里的声科学 1 19 1 20 经历科学单元 1.科学家的工作 2.学做科学 3.学做科学 单元教学墓本标准 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发展对科学的兴趣。 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尊重事实的科学价值观。 科学能力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知识、技能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获取与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等环节。 知道科学家在发现水杉的过程中进行了观察和收集证

3、据、资料等工作。 知道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B1的过程中进行了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工作。 知道同一个摆、摆动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 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了解什么是温度,认识几种常见的温度计。 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1 科学家的工作 有关科学家探究的材料 2学做科学1 1有关伽利略研究摆的资料。 2为每个组准备2根1米长的摆线,3个摆球,两个铁架台,一个计时器。 3 学做科学2 1.科学家的工作 温度计、烧杯、冷水、热水、温水 教学目标:关注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爱在

4、发现水杉的过程中做了观察和收集证据、资料等工作。 体验科学家认识植物活动 教学重点:关注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在发现水杉的过程中做了观察和收集证据、资料等工作。 教学难点:体验科学家认识植物活动 准备:关于科学家科学探究的材料 板书: 科学家的工作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观察、实验、收集整理资料、做出结论、表达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聚焦话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科学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就像科学家一样,认真地进行研究,那你们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吗? 新课: 1、水杉和维生素B1的发现。 1)水杉的发现 谈话:老师来给同学们讲个故事,请你注意听,可以把

5、科学家工作的方法作简单的记录。 提问: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这棵植物是水杉的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活动 引起学生对科学家工作的关注。 活动目标 知道科学家在发现水杉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听故事并记录方法 了观察和收集资料小结:科学家发现水杉的过程和方法。 2)维生素B1的发现 谈话:你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维小组讨论、汇报 等工作。 知道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B1的过程中生素B1的吗?请你先看书P3页,把 科学家发现维生素B1的过程和方法 记录下来,一会来告诉我们,好吗? 小结:科学家发现维生素B1的过程和方法。 2、认识一种植物。 谈话: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认识一种植物,下面你们先讨论一下你们要用什么方法

6、、认识什么植物、怎么做? 总结:课后希望同学们按照你们的方案,进行实际的研究,下节课我进行了观察、调查学生看书,并作记录。 核实验等工作。 全班汇报 体验科学家认识植物的活动 体验科学家认识植物的活动,关注科学家的工作。 们汇报,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最好。 第二课时 1、 汇报、 2、 讲关于科学家工作的故事。 小组讨论,研究活动方案。 2.学做科学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可以认识摆动,知道单摆摆动的规律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可以认识摆动,知道单摆摆动的规律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教学难点:学生可以认识摆动,知道单摆摆动的规律

7、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 单摆:3个。用细线和螺丝帽做成,细线一端在螺丝帽上系牢,另一端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在3个摆中,有2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轻重不同;有2个摆摆锤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 2.演示材料:带摆的钟。 3.挂图或投影片:摆钟、杂技演员荡秋千。 板书: 学做科学 摆摆线、摆锤组成 教学过程: 引入 1.出示摆钟。 2.谈话:这叫什么? 钟摆是怎样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什么? 你还看见过什么物体像钟摆一样摆动? 关于钟摆,你有什么问题? 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摆的秘密

8、。 学习新课 1.讲述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 讲述:摆动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早在400多年前,就对这种现象进行过研究。 看课文中伽利略研究吊灯摆动的插图。 讲述:有一天,伽利略来到了教堂,在教堂的大厅里,他看到一盏吊灯在不停地摆动。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想,吊灯来回不停地摆动,这种摆动是否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用脉膊计算时间,仔细观察吊灯的摆动。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了吊灯摆动的规律。吊灯的摆动究竟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来揭开这个秘密。 2.指导学生认识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讲述:怎样实验呢?我们用这样一个装置来实验。在一根细线上栓一个重物

9、螺丝帽,在线的上端系一个套,通过套把线挂在支架横梁的钩上;用手轻轻推动螺丝帽,它就会像钟摆、吊灯一样摆动起来。我们把这个实验装置叫做“摆”。每个组有 3个摆,各组任意选择一个摆,把它挂在支架上,观察它是怎样摆动的,摆动有什么规律。 学生分组安装、观察。 汇报观察结果。 讲述:为了更好地观察摆动的规律,我们来观察它在一定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我们首先观察它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摆来回算一次,即摆从左边摆到右边,再从右边回到左边算一次。 学生分组观察:30秒内摆动的次数。 学生分组观察:60秒内摆动的次数。 汇报观察结果:把各组汇报的数据写在黑板上,以便比较、归纳。 讨论: 通过以上观察、实验,你发

10、现摆动有什么规律? 每个组的摆,在2个30秒内摆动的次数有什么关系?在2个60秒内摆动的次数有什么关系?各个组的实验结果是否都是这样?这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每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当年伽利略在教堂的大厅观察吊灯的摆动时,发现的正是这个规律。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3.指导学生猜测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讨论:你认为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呢?发言 作业布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组的猜想。 3.学做科学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可以认识摆动,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

11、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可以认识摆动,知道单摆摆动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教学难点:学生可以认识摆动,知道单摆摆动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 单摆:3个。用细线和螺丝帽做成,细线一端在螺丝帽上系牢,另一端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在3个摆中,有2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轻重不同;有2个摆摆锤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 板书: 学做科学 摆摆线、摆锤组成 摆动快慢与 摆锤 的轻重无关, 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

12、短的摆动得快 教学过程: 一、学生公布交流自己组的猜想和设计方案 1.全班参与讨论 2.各组改进 3.统一方法 二.1实验 在各组的3个摆中,选择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的轻重不同的摆实验,观察它们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实验2次,把观察结果记在课文的记录表中。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为什么? 教师小结:实验表明,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 讨论: 现在你认为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巩固

13、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摆的秘密。 2.提问: 什么样的运动叫摆动? 实验用的摆由什么构成? 同一个摆的摆动有什么规律? 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3.讨论: 钟摆有什么作用? 怎样调整有摆的钟“走”的快慢? 4.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杂技演员荡秋千。 5.提问: 图中是什么? 你玩过荡秋千吗? 几个孩子都玩一个秋千。力气大的孩子能荡得快,对不对?体重小的荡得快、体重大的荡得慢,对不对?为什么? 布置作业 研究:两个荡秋千的杂技演员能在空中准确对接,不会掉下来。这是怎么回事?用实验证明。 4.学做科学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道什么是温度。学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及原理。 、

14、会认读、记录摄氏温度和使用温度计。 教学重点:会认读、记录摄氏温度和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是温度。学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及原理。 课前准备:各种温度计、透明塑料尺 分组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纸制温度计模型 板书: 学做科学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体的温度是体温,空气的温度是气温 摄氏度 读作:10摄氏度 写作:10 读作:零下10摄氏度 写作:-10 教学过程: 、聚焦话题新课 根据为学生准备的材料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些东西,你们高兴吗?你们能根据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什么的知识? 温度计是干什么用的?你们会

15、用吗? 出示“温度”的概念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及原理。 、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a、分组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多媒体投影出示) b、汇报结果 c、教师结合多媒体投影小结: 温度计可以分为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 玻璃泡内装的是什么呢? 、了解温度计的用法 分组实验: 把温度计先放在要测量的物体里。观察温度计内的液柱变化。在进入液体中时,不能碰触容器 汇报结果 2、指导学生学习摄氏温度的认读、记录方法。 、了解摄氏温度的划分法: 分组认真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大概刻了些什么? 、介绍摄氏温度计:是一个姓摄的人发明的,叫做摄氏温度计。 、认识摄氏温度计的刻度划分法: 这位姓摄的

16、人在发明这种温度计时,将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度,把水烧开时的温度定为100度。然后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0度,然后再将每份平均分成10小份,每小份是1度。另外出示每小分是2度的图,在读温度的时候要先看清每大格之间平均分成几小格,每小格表示多少度。如果分成10小格,每小格是1度;如果分成5小格,每小格是2度,每半格是1度。摄氏温度计上的刻度就是这样划分出来的。 、指导学生怎样记录: 用摄氏温度计测量出来的温度叫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其中C表示“摄氏”,C左上角的小圈表示度。 、指导学生认读: 投影出示10图,读作:10摄氏度,写作:10师介绍怎样读、怎样写。学生调整自己的纸制温度计

17、模型后在草稿本上书写。 投影出示继续认读:20、15、16.5、0 投影上的液柱放至0,多媒体演示液柱往下拉,至-10的位置,问学生是多少度。师介绍,读作:零下10摄氏度,写作:-10。用“-”表示零下,先写“-”再写数字和单位。 投影出示,继续认读:-6、-1、-13.5. 、师小结:读零上温度时,从零开始从下往上读;读零下温度时,从零开始从上往下读。 3、指导学生认识各种温度计。 、师述:温度计的用途很多,不同用途的温度计常有不同的外形,构造也有些差别。 、出示几种温度计,并做简单介绍。 布置作业: 1听天气预报广播,记录三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换算:0、-12、3读作 5.学做科学

18、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课前准备: 冷水、热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 板书设计: . 学做科学 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下降规律 教学过程: 一、1.复习: 学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时和同伴描述: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 液注变化稳定后观察温度; 观察温度要水平观察; 学习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2教师创设一些错误情景,学生

19、分析 3.交流: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利用温度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 二、新授部分: 预测水的温度变化 1.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 2.、学生的猜想,发言 、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 1讨论: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 2在讨论中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需要哪些材料: 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 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 3.小组研究,收集数据 4.对照数据分析思考: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5、小结:1)温度是随着时间的

20、增加而逐渐降低的;2)温度下降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三、作业设计:预测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6复习 经历科学1 教学目标:复习本单元知识点 教学重点:纠正错别字,加深学生记忆 教学难点:纠正错别字,加深学生记忆 准备=板书:多媒体投影题目 铁架台、摆线、勾码 教学过程: 一、1复习本单元知识点:摆的性质、水杉的发现过程、维生素B1的应用等 2学生记忆 二、1学生做复习题 附: 一填空: 1一个摆,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次。 2.摆由和组成。摆动速度和有关,与无关。 3.可以治脚气。 二选择: 摆的秘密是发现的。 A 伽利略 B布鲁诺 C哥白尼 活化石不包括 A雪兔 B水杉 C熊

21、猫 三 根据描述,填入人物: 1.苹果、万有引力 2.纸、汉代、改进造纸术 四 判断题: 1、所有的调查都可以独立开展。 2、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所有的调查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目标。 5、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6、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五 简单描述科学家发现水杉的主要过程。 六实验题: 我们在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角的大小是否有关这个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我们先假设摆的快慢与_有关. 然后思考在这个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是:_.需要改变的是:_. 思考成熟后,我们进行了实验. 根据你实验的情况,你认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_. 请你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摆动的运

22、动方式图. 2订正答案,同桌互判,改错 7复习 经历科学2 教学目标:复习本单元知识点 教学重点:纠正错别字,加深学生记忆 教学难点:纠正错别字,加深学生记忆 准备=板书:多媒体投影题目 冰水、热水、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1复习本单元知识点:测量水的温度 2学生记忆 二、1学生做复习题 附: 15摄氏度写作;70摄氏度写作;50摄氏度写作;零下15摄氏度写作;零下30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 -14读作;-27读作;50读作。 简答:测量水温的时候由几种常用温度计可以使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温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2订正答案,同桌互判 改错 3操作 学生打分: 标准: 优 操作正确,有

23、比较详细的说明 良 操作有错,有简单说明。或者,操作正确无误,但没有说明 合格 操作有错误,但基本正确,无说明 待合格 操作完全错误,没有说明或者说明错误 三、小结学生联系题,和操作错误 二 植物的叶和茎 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标准 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 4 课叶的组成 第 5 课各种各样的叶 第 6 课茎的组成 第 7 课各种各样的茎 二、单元教学墓本标准 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1 感受植物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的意义,体会植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2 体会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发展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4 养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科学能力 1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

24、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2 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会观察叶的形态和结构。 4 学会观察茎的形态和结构。 科学知识、技能 1 知道叶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知道茎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3 了解叶有多种变态。 4 了解茎有多种变态。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 4 叶的组成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叶的共同特征的图片或课件、几种植物采集几种植物的叶。 叶的标本、实物投影、实验材料等。 5 各种各样的叶 多种植物叶的标本或图片、实物投影、搜集各种各样的植物叶的图实验材料等。 6 茎的组成 片 茎的共同特征的图片或课件、几种植物采集几种植物的茎。 茎的标本、实物投影、实验材料等。 7

25、 各种各样的茎 多种植物茎的标本或图片、实物投影、搜集各种各样的植物茎的图实验材料等。 8.叶的组成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知道“一片完整的叶”包括叶片和叶柄、托叶三部分,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知道“一片完整的叶”包括叶片和叶柄、托叶三部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故事我要的是葫芦2、叶脉标本 3、树叶拼图 4、丝瓜藤条、各种叶片 板书: 叶的组成 完整的叶叶片、叶柄、托叶 教学过程: 一、 聚焦话题: 1. 讲述:大家学过我要的是葫芦篇课文吗?我们一起再来看看,看它和我们今天的课有什么关系。 2.课件出示: 3.

26、谈话:叶子上有蚜虫,葫芦为什么会落呢?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叶子怎样才能保住葫芦不脱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叶的形态和功能。 二、新授部分: 1.谈话:为了研究叶片,老师特地种了些植物,现在带来和同学们一起观察。 2、提问:从藤条上摘下一片叶子,从哪里摘起?引导学生观察叶片与藤条的连接处有什么结构。 叶柄 3、小组观察自己的叶思考:叶柄的作用 4、讨论:除了叶柄,叶还有什么组成部分? 5、小结: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了一片完整的叶子。 片。 6、下发叶子:A只有叶片没有叶柄的叶子B只有半根叶柄的叶子C叶片被虫子咬破的叶子学生评议 7、小组讨论:怎样才算一片完整的叶呢? 8、讲述:各种植物的叶

27、子,虽然形状不同,大小相差很大,但完整的叶子一般都是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缺少其中任一部分或两部分的称为不完全叶。 9学生自学.阅读课文,了解叶片的作用 10、出示课件: 植物的叶子能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光合作用的结果可以生产淀粉等养料,由叶脉和叶柄输送到植物的茎、花、果实等部位 实物投影认识叶脉、叶肉和表皮 11.猜测三部分的用途 12.读书验证猜想。 13.小结: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叶脉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管道。 三作业布置: 1什么是完全叶?什么是不完全叶? 2搜集不同叶脉和叶柄的叶。 9.各种各样的叶

28、 教学目标: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了解一些关于不同种树叶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收集十几片落叶; 板书: 各种各样的叶 按照形状分 按照颜色分 教学过程: 一、聚焦话题: 1说一说:你们这些树叶是从哪些地方收集来的?(回忆收集树叶标本的地点) 2你们怎样收集到这些树叶的呀? 3讨论:为什么不能摘叶子?

29、二、统计捡来的各种树叶。 1这么多的树叶放在桌子上我们给它们整理一下,作个统计。 2统计自己捡了几片树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3同学拿出统计记录本做统计记录。 4不如将我们小组所有的树叶合在一起,统计我们小组一共有几种树叶? 5小组商量我们小组有几种树叶? 6汇报统计结果。统计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统计结果告诉大家?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统计结果。 三、讨论同种树叶判断的标准。 1提问:你们小组把哪些树叶分为同种树叶? 2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组向全班学生展示自己的区分情况。 3提问:你们是按照怎样的标准判断这些树叶是不同种树叶的呢? 4小组讨论归纳:我们刚才给树叶分类的标准。 5汇报自己小组商量

30、的结果。 6分析各小组的判断标准。 教师记录标准:颜色大小形状叶柄 刚才我们大家都说了自己的标准,你们赞同哪个小组的说法? 小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说自己的理由。 初步开始关注树叶的各种属性。 四、课后记录 下课后去检一些你认为是同种树的树叶。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10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目标: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知道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知道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 课前准备:变态也图片 板书: 各种各样的叶 变态叶:仙人掌 刺槐 原因环境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聚焦话题新课: 1观看事例: 准备甲、乙、丙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把它们都

31、放在向阳的地方。甲盆不浇水,乙盆适量浇水,丙盆多浇水。天后,比较三盆绿豆苗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讨论: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发现什么道理? 、小结: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 二、1.观看视频动物的进化 2.讲述:动物为了适应环境,会渐渐进化改变,那么植物会吗? 3.读书、看实物:认识一些变态叶 4.猜测:为什么它们会长成现在的模样? 5.小结:为了适应环境,这类叶叫做“变态叶”。 6.讨论:生活中你还见过听说过哪些变态叶? 7.以组为单位讨论:叶与人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记录 三、总结 1、谈话: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观察研究树叶时用到了哪些

32、观察的方法? 3、讲述:在观察物体时我们要用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观察,这样认识事物才能全面。 4、欣赏:叶的缤纷和多姿把大自然装点得分外美丽。 5、 对于各种各样的树叶,你还想研究什么? 四、作业: 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观察研究。 11.茎的组成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知道茎的共同特征“茎上有节,节上有叶,叶腋有芽”,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知道茎的共同特征“茎上有节,节上有叶,叶腋有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 :各种植物的茎 学生搜集茎 板书: 茎 茎的特点茎上有节,节上有叶,叶腋有芽 教学过程 : (一)教学引入 1

33、、提问:叶由那几部分组成?植物的六大部分除了叶还有什么? 2、出示植物图片教师指植物某一部分,学生说出它的名字。 3、对照植物图片,说一说茎是什么样子的 4、讲述:植物的茎与根相连,也与叶相连。我们来认识认识“茎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l。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讨论: 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 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怎样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教师将准备好的夹竹桃的枝条用刀片切断,发给学生。) 观察:茎的下切面上有什么? 思考:为什么把水浇在植物的根部,茎的截面上会出现小水珠?茎可能有

34、什么作用? 讲述:茎是怎样运输水分的呢?茎内有什么样的构造呢? 根据同学们的设计,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一只广口瓶,装大半瓶水,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将一段芦苇的枝条插入水中。 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讨论一些问题,也可以先观察教师在课前浸泡的枝条)。 汇报观察结果: 在植物的叶面上是什么样的?(变成了红色。)为什么叶面会有红色?红水是怎样到叶面上来的? 将浸泡过的芦苇的茎横切、纵切,用放大镜观察切面。 提问: 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什么? 在茎的纵切面上有什么?说明茎内有什么?茎有什么作用? 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植物的茎内有一种小管子,它与根、叶相连,能把根吸收的水分

35、由下而上地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2茎有运输养料的作用 讲述: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植物生长,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部分去的呢? 出示“茎运输养料的作用”的投影片或挂图。 讲述: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树上选取一根比较粗的枝条,在枝条上割掉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切口上部的树皮逐渐肿胀,日子一久,形成了瘤状突起。 讨论:你认为切口上部的树皮为什么会肿胀或瘤状? 讲解:植物的茎内还有一种管子,这种管子在茎的外皮内,它能将植物的叶制造的养料由上而下地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生长。 提问:现在你知道植物的茎内有几种管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指导填空:在茎的内部有两种管

36、子,一种管子运输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养料。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茎的作用”。 2提问:茎有什么作用? 3观察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嫩枝的叶是否变为红色。 (四)布置作业 1观察周围的树干,有没有因树皮受到破坏形成的瘤状。 2思考:假如树皮大面积地被破坏,树会怎样?根据这个道理,应该怎样保护树木? 12各种各样的茎 一、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植物的茎,学生可以知道茎是多种多样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茎并知道茎按生长状态分有四种。 三、教学难点比较四种茎的生长形态。 四、课前准备:四种形态的茎学生准备一支深绿色水彩笔。 五、板书:

37、 各种各样的茎 攀缘茎 直立茎 缠绕茎 匍匐茎 六、教学过程 聚焦话题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植物部分: 提问: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的哪些部分吗? 学生回答:花、叶、根、果实、种子。 提问:这棵植物还缺少一部分,谁能把它画上?你们知道画上的这一部分是植物的什么吗? 学生齐答:是植物的茎。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茎。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茎: 用投影仪打出柳树、高粱、小麦的投影片。 提问:你们认识这三种植物吗?它们是什么植物? 柳树的茎在哪里? 讲述:柳树除了刚才指的树杆是茎外,这一条条垂下来的,上面长了许多叶子的也是柳树的茎。 提问: 高粱和小麦的茎在哪里? 谁能到前

38、面来指出高粱和小麦的茎在哪里? 高粱、小麦的果实和叶子分别长在什么上? 小结:我们认识了柳树、高粱、小麦的茎,茎是植物的一部分,茎长在根的上部。茎上长有叶子、花、果实等。 巩固练习 出示一盆植物让学生来认识茎,并说一说茎的样子。 请四名学生到前面将老师的黑白投影片上面茎的位置涂上绿色。 汇报学生讨论描绘茎的结果 讲述:同学们在黑白投影片上描绘了四种植物的茎,同你们在书上描绘的一样吗?谁能到前面来在挂图上指出它们的茎? 学生到前边在挂图上指说。 2.指导学生认识茎的生长形态 谈话:这些都是植物的茎,你们注意观察,这些茎的生长样子一样吗? 指导学生认识站着长的茎 提问:这棵茎长在土里靠别的物体撑着

39、它吗?课本第23页上这几种植物中哪一种植物的茎像这种茎? 提问:你们看竹子的茎和这个茎像这个小娃娃现在的姿势吗? 提问:这个小娃娃是什么姿势?。那么,竹子我们可以叫它怎样长的茎呢? 指导学生认识趴着长的茎 提问:小娃娃现在是怎么姿式? 学生回答:趴着的。 提问:那你们说这种茎的生长样子像这个小娃娃现在的姿势吗?在这几种植物中哪一种是趴在地上生长的? 给甘薯茎的生长形态起名字。 指导学生认识向上爬着长的茎 比较:你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茎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学生比较讨论: 汇报结果:站着长的茎什么也不靠,而另一个茎却抓着别的物体往上长。 谈话:你们看这种茎像不像我们小朋友爬杆,茎好比是人的身体,茎上

40、长出来的须须好比是人的手、脚,牢牢地抓住杆子往上爬你们看书上这些植物中哪种植物是这样长的? 学生看书后回答:葡萄的茎。 讲述:葡萄的茎和这种茎都是靠茎上长出来的须须抓住杆子往上爬,但是也有的茎不是抓住杆子,而是顺着墙壁或山崖往上爬着长。你见过的什么植物是这样长的?对了。 提问:那么,像葡萄和爬墙虎这样生长的茎,我们叫它们什么茎呢? 学生回答:向上爬着长的茎。 指导学生认识绕着长的茎 比较:这两种茎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书上的植物哪种是这样绕着长的?我们管这样长的茎叫什么茎? 学生回答:牵牛花的茎是这样长的,我们叫它绕着长的茎。 复习巩固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种茎? 学

41、生齐读板书。 提问: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茎是一样的吗?那么,我们可以说茎是什么样的呢? 补充课题。 3.指导学生给茎分类 巩固练习:给茎分类 4.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植物的茎,知道了茎也是各种各样的。茎的生长样子也是不同的,课后你们可以继续观察哪些植物的茎是站着长的;哪些植物的茎是趴着长的;哪些植物的茎是向上爬着长的;哪些植物的茎是绕着长的。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13各种各样的茎 教学目标: 1、学生可以认识茎的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按茎的生长形态 给茎分类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致地观察物体的习惯,激发学 和探索植物科学的兴趣。 重 点:学生可以认识茎的用途。 难 点:学生可

42、以认识茎的用途。 板书: 1变态茎鳞茎、卷须、吸盘 2茎的分类方法 按颜色、能不能食用、高还是矮、粗还是细 教学准备: CAI各种各样的茎 投影高梁、柳树、葡萄、竹子、喇叭花、 番薯、小朋友不同姿势、各种各样的 茎 教学过程: 、带学生复习: 1、投影:高梁、柳树、葡萄、竹子、喇叭花、 番薯让学生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茎。 2、汇报: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小结:教师概括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茎的不同形态 1、电影植物的适应性 2、思考、讨论:植物的茎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3、学生发言 4、小结:在形态、构造或生理功能上特化的茎,我们称它们为变态茎。变态茎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地下茎有: 块茎。

43、如马铃薯得块茎由地下茎膨大形成,块茎上面有许多芽眼,芽眼下面有叶迹,块茎顶部有一个顶芽。 鳞茎。一种扁平或圆盘状的地下茎,其上着生许多鳞片,如洋葱,蒜。 球茎。短而肥大的地下茎,外表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上有鳞片及腋芽。 根状茎。外形与根相似,但它具有节与节间,节上的腋芽可长出地上枝,节上还可长出不定根,在节上可看到小型的退化鳞片叶。常见的竹和莲都是根状茎 5.讨论:请你再说出一些给茎分类的方法。 学生讨论、汇报 作业:讨论、在本上回答 植物的茎有什么用途? 14复习 植物单元1 教学目标:复习本单元知识点 教学重点:纠正错别字,加深学生记忆 教学难点:纠正错别字,加深学生记忆 准备=板书:多媒

44、体投影题目 教学过程: 一、1复习本单元知识点:叶的组成、分类方法 2学生记忆 二、1学生做复习题 附:填空: .完整的叶由和组成;其中部分由组成。 柳叶属于型叶;苹果属于型叶;白菜属于型叶;松树属于型叶,水仙属于型叶,银杏叶属于属于型叶。 属于单叶;属于复叶。 简答: 叶有什么用途? 植物的叶,还有哪些分类标准? 选择: 欢欢采集了一些叶,她把它们分成2组,她是按照叶的特点进行分类的。 A厚薄 B大小 C形状 D重量 连线 2订正答案,同桌互判 改错 15复习 植物单元2 教学目标:复习本单元知识点 教学重点:纠正错别字,加深学生记忆 教学难点:纠正错别字,加深学生记忆 准备=板书:多媒体投影题目 教学过程: 一、1复习本单元知识点:植物茎的组成、作用、分类方法 2学生记忆 二、1学生做复习题 附:、选择: 下列植物可以用茎繁殖的是 A牵牛花 B水稻 C马铃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