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3834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ppt(2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第一 节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 Y=F(L,N,K,H)总产出=总投入 总支出=总收入 总需求=总供给,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四大问题,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平衡国际收支,4)持续经济增长,2.宏观经济学要平衡的四个市场,1)产品市场,2)货币市场,3)劳动力市场,4)国际市场,第二节 经济学家如何思考,1.理论是建立模型,1)内生变量,2)外生变量,Qd=D(P,Y)QS=S(P,Pm),P,0,Q,D,S,E0,P0,Q0,E1,P1,Q1,2.模型的多样性,3.价格:伸缩性与粘性,市场出清,伸缩性,粘性,4.微观经济思考与宏观经济模型,第2章 宏观经济

2、学的数据,第一节 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或附加价值总和。,1.收入,支出和循环流程,家庭,企业,生产要素,物品与劳务,收入(GDP),支出(GDP),总收入,总支出,2.计算GDP的一些规则,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A)二手货,B)存货,C)住房服务与其他估算,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5)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

3、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3.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1)名义的GDP(Nominal GDP)以一定时期市场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名义的GDP。2)实际的GDP(Real GDP)以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实际的GDP。2001年A国的GDP是1000亿美元。2001年A国的GDP是995亿美元(按1990年价格计)。,4.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5.实际GDP的环比,加权衡量,6.支出的组成部分,Y=C+I+G+NX,1)消费C,2)投资I,3)政府购买G,4)净出口NX,

4、7.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1)最终产品(Final goods)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说是本期产品中不在同期内由其他企业进一步加工的产品。2)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目前尚不能用作消费,投资或出口的产品,或指本期产品中已被其他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产品。3)劳务(Services)向社会提供的非物质产品的服务,如金融、保险、娱乐、咨询等。,8.国民生产总值 和国内生产 总值,1)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2)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9、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10、人均GDP和潜在的GDP(Potential GD

5、P)11、流量(flow)和存量(stock)1)流量指变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动的数值。2)存量指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数值。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入于存量之中。,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1.最终产品法(支出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的。GDP=C+I+G+(EX-IM)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支出 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折旧,部门法,一块面包

6、的GDP的部门法核算,生产部门,农资公司(种子化肥),农场(种小麦),面粉厂(磨面粉),面包厂(烤面包),批发商(批发),零售商(销售),合计,市场价值(元),附加价值(元),0.10,0.20,0.35,0.55,0.75,1.00,0.10,0.10,0.15,0.20,0.20,0.25,1.00,2.95,3.部门法(Sector Approach)又称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加总各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来计算GDP的。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资本折旧,3.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 NI=NDP

7、-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4.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 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PI-个人所得税,第四节 衡量生活费用:消费物价指数,1.一蓝子物品的价格,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Price Index)CPI=(PitQit/PioQit)x100i:某种产品或劳务,n:若干种产品或劳务,t:当期,o:基期,P:价格,Q:产量。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2.CPI与GDP平减指数,3.衡

8、量失业:失业率,劳动力=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100,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成年人口,100,奥肯定理:GDP每增加3%,失业率大约 下降1个百分点。,第3章 国民收入: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C+I=Y=C+S I=S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C+I+G=Y=C+S+(TA-TR)I+G=S+T I=S+(T-G)(T=TA-TR)T:为净税收,TA:为总税收,TR:为转移支付.,第一节 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程,两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家 庭,企 业,金融机构,C,Y,S,I,工资,租金,利息,利润,购买各种产品

9、和劳务,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C+S=Y=C+I,总收入,总支出,储蓄,投资,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家 庭,企 业,金融机构,政 府,TR,G,C,Y,S,I,TA1,TA2,C+S+(TA-TR)=Y=C+I+G,总收入,总支出,四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政府,家庭,金融机构,企业,国际市场,S,I,C,Y,TA,TA2,EX,IM,C+S+(TA-TR)=Y=C+I+G+(EX-IM),1,总收入,总支出,TR,G,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 储蓄投资恒等式,C+I+G+(EX-IM)=Y=C+S+(TA-TR)C+I+G+NX=Y=C+S+T I+G+NX=S+T(NX为净出口,T

10、为净税收.)I=S+(T-G)+(IM-EX),4.漏出和注入,1)漏出指居民或企业的收入中作为储蓄、税收和进口等而没有支付给对方的那部分。2)注入指居民或企业得到的收入中,不是相互由对方付给的那部分。如投资、出口、政府支出等。W=JS+TA+IM+=I+G+EX+TR,5.漏出和注入的关系 漏出来之于注入,又归入于注入之中。W J,国民经济收缩。W J,国民经济扩张。W=J,国民经济均衡。,第二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1.生产要素,劳动,资本,企业家的才能,土地,2.生产函数,Y=F(K,L),规模收益不变:zY=F(zK,zL),3.物品与劳务的供给,Y=F(K,L),第三节

11、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1.要素价格,w.r.R.,0,Q,D,S,2.竞争性企业所面临的决策,利润=收益,劳动成本,资本成本,=PY,WL,RK,=P(K,L),WL,RK,3.企业的要素需求,1)劳动的边际产量(MPL),MPL,F(K,L+1),F(K,L),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3)从劳动的边际产量到劳动需求,MPL=W/P,4)从资本的边际产量到资本需求,MPK=R/P,4.国民收入的划分,经济利润()=Y(MPL L)(MPK K),Y=(MPL L)+(MPK K)+,欧拉定理:,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那么:,Y=F(K,L)=(MPL L)+(MPK K),国

12、民收入=工资+利息,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会计利润=经济利润+(MPK K),一.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1.定义: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2.公式:C=a+(Yd)a:自发性消费,:MPC,Yd:可支配收入。3.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第四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Y=C+I+G+NX,APC=C/Yd APC=1(温饱型)APC 1(贫困型)APC 1(小康型)Yd APC4.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指每改变一单位可支配

13、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量的改变量。MPC=C/Yd=(0 1),5.消费函数曲线,C,0,Yd,C=Yd,C=a+(Yd),E,APC1,APC=1,APC1,Yd0,a,-S,+S,6.消费函数:C=a+TR T0+(1-t)Y Yd=Y-TA+TR(TA=T0+tY)(TA:总税,T0:定额税,t:边际税率)=(1-t)Y+TR-T0 C=a+Yd(1-t)=C/Y,为国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二、储蓄函数(Save function)1.定义:表示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2.公式:S=Yd C=Yd(a+Yd)=-a+(1-)Yd 3.平均储蓄倾向(APS)表示平均每单位可支配

14、收入中的储蓄量。APS=S/Yd,4.边际储蓄倾向(MPS)表示每改变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引致的储蓄量的改变量。MPS=S/Yd=1-5.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APC+APS=1,MPC+MPS=1。APC MPC,APS MPS。非线性时,随Yd的增加APC和MPC下降,APS 和MPS提高。,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S,0,a,-a,E,Yd,Yd0,-s,-s,+s,+s,C=a+(Yd),S=-a+(1-)Yd,APC1,APC=1,APC1,APS0,APS=0,APS0,Yd,S,C,S,非线性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0,a,-a,C S,C=Y,Y,C=f(Y),S=f(Y),

15、C曲线上某点的射线的斜率为APCC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MPC,S曲线上某点的射线的斜率为APSS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MPS,MPSAPS MPCAPC,三.进口需求 IM=m+Ym是自发性进口,为国民收入的边际进口倾向。=IM/Y四.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需求 1.投资:I=i 2.政府购买:G=g 3.出口:EX=x,Y=C(Y-T)+I(r)+G,五.物品与劳务市场的均衡:经济产出的供求,六.金融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供求,(Y T C)+(T G)=I,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投资,Y C(Y T)G=I(r),S=I(r),r,0,I,S,S,I(r),r0,七.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

16、的影响,1)政府购买的增加,r,0,I,S,S1,I(r),r1,S2,r2,2)税收减少,八.投资需求的变动,r,0,I.S,S,I1,r1,I2,r2,r,0,I.S,S(r),I1,r1,I1,I2,r2,I2,第4章 经济增长 I(索洛增长模型),第一节 资本积累,1.物品的供求,1)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Y=F(K,L),Y/L=F(K/L,L/L)=F(K/L,1),y=f(k),y,0,k,y=f(k),1,MPK,MPK=f()(),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物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y=c+i,c=(1 s)y,y=(1-s)y+i,i=sy(人均投资等于人均储蓄),资本存量的增长与

17、稳定状态,i=sf(k),y=c+i,f(k)=(1-s)f(k)+sf(k),y,0,k,y=f(k),i=sf(k),i,c,y,资本存量变动投资折旧,(折旧率),y,0,k,当=0,即时,经济处稳定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的资本水平。,i,i=sf(k),k,i=,k1,k2,i,3.向稳定状态接近:一个数字例子,Y=K L,Y,L,=,K L,L,Y,L,=,(),K,L,y=k,假设:,y=k,s=0.3,=0.1,初始资本k=4.0,于是:,k=4.000,y=2.000,c=y(1-s)=1.400,i=y-c=0.600,k=0.1 4.00=0.400,k=i-k=0.600-0.

18、400=0.200,(P.79),又由于:,k=sf(k)-k,0=sf(k*)k*,k*,f(k*),=,s,k*,(k*),1/2,=,0.3,0.1,所以:,k*=9,4.储蓄如何影响增长,储蓄率(s)的提高增加了投资,从而引起资本存量向新稳定状态增加。,i,k,0,k,k,S1f(k),k*,S2f(k),k*,第二节 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1.比较各种稳定状态,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值(k)称为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k*g)。,c=y-i,c*=f(k*)k*,MPK=,y*,k*,i*,0,k*,k,y*=f(k*),c*g,k*g,sgf(k*),i*g,sg 是唯一的达到黄金规则水

19、平k*g的正确储蓄率。,2.确定黄金规则稳定状态:一个数字例子,y=k,1/2,k*/f(k*)=s/,k*/k*,1/2,=s/0.1,k*=100 s,2,s k*y*k*c*mpk mpk-0.5 25 5.0 2.5 2.5 0.100 0.000,3.向黄金规则稳定的过渡,从资本太多开始,y,0,t,t0,c,i,在t 0时s下降引起c立即增加,而i等量减少,随之k.y.c.i同时减少。,从资本太少开始,0,t,y,t0,c,i,在t 0时s提高引起c立即减少,而i等量增加,随之k.y.c.i同时增加。,第三节 人口增长,1.人口增长时的稳定状态,资本存量变动投资折旧 新工人资本,(

20、+n),0,k,(+n),i=sf(k),k*,2.人口增长的影响,i,0,k,(+n1),i=sf(k),k*1,(+n2),k*2,人口增长影响决定黄金规则(消费最大化)资本水平的标准。,c*=f(k*)-(+n)*,MPK=+n 或 MPK-=n,第5章 经济增长II,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1.劳动效率,Y=F(K.EL),2.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n+g),(+n+g),0,k(=K/EL),(+n+g),i=sf(k),k*,在稳态状态时,投资sf(k)正好抵消折旧,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引起的k的减少。,3.技术进步的影响,c*=f(k*)-(+n+g)*,MPK=+n+g

21、或 MPK-=n+g,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定义为使每个效率工人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第二节 促进增长的政策,1.评价储蓄率,当MPK-=n+g时,经济处黄金规则稳态;,当MPK-n+g时,提高储蓄率将达到更高消费的稳定状态;,当MPK-n+g时,降低储蓄率将达到更高消费的稳定状态。,2.改变储蓄率,预算赤字代表负的公共储蓄,将提高利率,并挤出投资;,预算盈余代表正的公共储蓄,可以减少部分国债,并刺激投资。,3.配置经济的投资,人力资本,技术的外部性(知识的溢出效应),4.鼓励技术进步,第三节 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1.基本模型,Y=AK,K=sY-K,Y/Y=K/K=sA-,2.两部门模

22、型,Y=F k,(1-u)EL(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函数),E=g(u)E(研究性大学的生产函数),K=sY K(资本积累),3.研究与开发的微观经济学,第6章 失业 第一节失去工作,寻找工作,以及自然失业率 一、失业和充分就业 二、自然失业和非自然失业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求职性失业 4.技术性失业 5.季节性失业,第二节 自然失业率 1.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正常失业率)指一定的经济结构下所含有的失业率,也即充分就业时仍存在的失业水平。,2.失业的经济损失(奥肯定理)奥肯法则:GDP每增加3%,失业率大约 下降1个百分点。,第9章 经济波动导言,一.均衡的国民收入 AD=C

23、+I+G+(EX IM)=a+TR-T0+(1-t)Y+i+g+x-m-Y设:A0=a+TR-T0+i+g+x-m称作自发性总需求或自发性总开支。AD=A0+(1-t)-Y 其中:(1-t)-=AD/Y,称国民收入边际需求。,YE=AS=AD YE=A0+(1-t)-YE YE=A0/1-(1-t)-(两部门至四部门)AD AS,供不应求,国民收入扩张(JW)。AD AS,供过于求,国民收入收缩(JW)。AD=AS,供求平衡,国民收入平衡(J=W)。,均衡的国民收入和总需求,AD,Y,E,AD=Y,0,YE,A0,AD=A0+(1-t)-Y,Y1,Y2,ASAD,AS=AD,ASAD,均衡国民

24、收入的变化,AD,0,A0,A0,Y,YE,YE,YE,E,E,E,AD,AD,AD,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 1.自发性需求的变化 2.边际需求的变化 AD=A0+(1-t)Y,三.乘数(Multiplier)1.定义:均衡国民收入的增量同自发性增量的比率。2.公式:K=YE/A0=dYE/dA0K=1/1-(1-t)-(两部门至四部门),3.各种乘数 1)KI=1/1-(1-t)-2)KG=1/1-(1-t)-3)KR=/1-(1-t)-4)KT=-/1-(1-t)-5)KB=KG(-KT)=(1-)/1-(1-t)-6)KM=-1/1-(1-t)-4.双刃剑,第10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

25、一般均衡 总需求(I),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一、实际利率与投资 I=e dr=I(r)(e表示利率为零时的投资量,称自主投资。d 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r 表示利率。),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1.资本边际效率 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2.公式:R0=Rn/(1+r)nR=R1/(1+r)+R2/(1+r)2+Rn/(1+r)n+J/(1+r)n(R为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R1,R2,Rn价格为不同年份的预期收益,J代表该资本品在n年年末时的报废价值,r代表资本边际效率。),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四、投资边

26、际效率曲线,r,0,I,MEI,MEC,r0,r1,I0,(I),第二节 IS曲线(产品市场的均衡),一.IS曲线及其推导 1.定义: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点的轨迹,或表示投资等于储蓄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关系。IS:Y=f(r),2.IS曲线的产生 I(r)=S(y)rISy ySIr3.IS曲线的函数式 Y=C+I,C=a+Y,I=e dr 于是得:Y=a+e+Y dr r=(a+e)/d(1-)Y/d Y=(a+e-dr)/(1-),4.IS曲线的推导,r,I,I(r),S,I=S,0,Y,S(Y),IS,r0,r1,I0,I1,S0,S1,Y0,Y1,I1=S1,

27、I0=S0,a,b,二、IS曲线的斜率1.如果d值较大,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化比较敏感,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就较小,即IS曲线较平缓。2.如果值较大,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就较小,即IS曲线较平缓。,IS曲线的斜率,r,0,Y,IS,IS,r0,r1,r,Y,Y,三、IS曲线的移动 1.当投资大于储蓄时,IS曲线右移。2.当投资小于储蓄时,IS曲线左移。或当 J W 时,IS曲线右移;J W 时,IS曲线左移。,IS曲线的移动,I0,I1,S,Y,s0,IS,IS,0,r,I,I=S,a,a,b,b,r0,r1,四、产品市场的失衡,r,IS,Y,0,IS,IS,ro,Y0,Y1,I0=S0,I0S1

28、,A0,A1,(EDG),(ESG),第一节什么是货币,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2货币的职能 1)交换媒介 2)储藏手段 3)价值标准 4)延期支付,3货币的种类 1)纸币 2)铸币 3)存款货币 4)近似货币 5)货币替代物 M1=纸币+铸币+短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货币近似物,第三节 货币市场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货币的需求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1交易动机(the transation motive)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或支付。2.预防动机(the precau

29、tionary motive)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3.投机动机(the speculative motive)即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二、流动偏好陷阱(Liquidity preference trap)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陷入流动偏好陷阱。,三、货币需求函数L=L1+L2=L1(y)+L2(r)=ky hr或:L=Md/P=ky hr 其中:L 为实际的货币需求量,Md为名义的货币需求量,P为价格指数,k为货币需求对于国民收入的反应度,y为国民收入,-h为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反应度,r为利率。(k,

30、h0),四、货币的需求曲线,r0,五、货币供需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1.货币的市场均衡 M=L Ms=Md=(ky-hr)P(m=MO/P)=(L=ky hr),2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动,3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1)总需求价格 指全体企业家(厂商)雇佣一定数量工人进行生产时,预期社会对其产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2)总供给价格 指全体企业家(厂商)雇佣一定数量工人进行生产时,要求得到的产品总量的最低卖价。,3)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指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即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4)有效需求决定社会就业量5)有效需求的构成,AD,

31、C,a0,Yd,I,r,MEC,L=L1+L2,m=M0/P,R,Cr,YE,第四节 LM 曲线,一、LM 曲线及其推导1定义:LM 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货 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点的轨迹,或表示货币供求平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LM:Y=f(r)2 LM 曲线的产生 M=L MO/P=L1(y)+L2(r)yL1L2r rL2L1y,3.LM 曲线的推导,L2=m,L1=m,Y,r,0,L2(r),L1(y),LM,r0,r1,La=Ma,b,a,Lb=Mb,L=M,Y1,Y0,4.LM 曲线的函数式m=MO/P=L1(y)+L2(r)y=hr/k+m/k(y=hr/k+Mo/Pk)r

32、=ky/h m/h(r=ky/h-Mo/Ph)其中:k为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反应,-h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m为实际的货币量,Mo为名义的货币量。(k,ho),二、LM 曲线的斜率1.当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则k/h就越小,于是LM曲线越平缓。2.当h为定值时,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越高,则k/h就越大,于是LM曲线陡峭。,r,Y,0,LM0,LM1,三.LM 曲线的位移1.当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的需求时,LM曲线右移。2当货币的供给小于货币的需求时,LM曲线左移。,LM 曲线的位移,L2=m,L1=m,L=M,r,Y,0,L1(Y),L2(r),LM

33、,LM,四、货币市场的失衡,YA,YB,Y,0,A,B,r0,LA=MA,LBMA(LA),LM,LM,LM,r,(ESM),(EDM),第11章 LM-IS 分析(总需求II),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r=(a+e)/d(1-)y/dr=ky/h m/h(r=ky/h-Mo/Ph)得:YE=h(a+e)+dm/h(1-)+dk或:YE=Ao+m=Ao+(MO/P)Ao=a+e,即自发性总开支,=h/h(1-)+dk=1/(1-)+dk/h,即自发性总开支乘数;=d/h(1-)+dk,即货币乘数。,二、均衡国民收入和 均衡利率的变动,IS0,IS1,LM0,LM1,E0,E1,Y,r,

34、0,r0,Y0,Y1,三、两个市场的失衡与均衡,LM,IS,0,Y,r,IS,LM,(1),(2)ISLM,(3)IS,LM,(4)IM,E,A,B,C,D,四、两个市场的均衡与总需求曲线,0,0,P0,P1,P,r0,r1,r,E0,E1,LM,LM,IS,Y,Y,Y0,Y1,Y0,Y1,AD,第14章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一、财政政策 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1.松财政 2.紧财政二、货币政策 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松货币 2.紧货币,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

35、果的IS-LM图形分析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2货币幻觉 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0,r,Y,Y0,Y1,Y2,r0,r1,E0,E1,E2,IS0,IS1,LM0,Y,Y,r,3 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1)支出乘数的大小 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IS:r=(a+e)/d(1-)y/dLM:r=ky/h m/h,二、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 1.投资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低,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就越有效;反之

36、亦然。2.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高,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低,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0,r0,r,E0,IS0,IS0,IS1,IS1,E1,E1,Y0,Y1,Y1,Y,Y,LM,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高,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0,r0,r,E0,E1,LM0,LM0,IS0,IS1,Y,Y0,Y1,Y1,E1,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LM,LM,IS,IS,Y,0,r,r,0,Y,财政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经济大萧条),(经济过热),

37、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效果,一货币政策效应的IS-LM图形分析货币政策效应 1流动性效应:货币扩张引起利率初始下降,称为货币扩张的流动性效应;反之亦然。2收入效应:较低的利率会提高自发性消费和投资支出水平,从而使生产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称为货币扩张的收入效应;反之亦然。,货币政策效应,0,LM0,LM1,IS,Y,Y0,Y1,E0,E1,r0,r1,r,二、货币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1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2货币需求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小,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IS:r=(a+e)/d(1-)y/d LM:r=ky/

38、h m/h,货币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0,LM0,LM1,IS0,IS0,E0,E1,E1,Y0,Y1,Y1,Y,r,r0,货币需求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小,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0,Y,IS,LM0,LM0,LM1,LM1,E0,E1,E1,Y0,Y1,Y1,r0,r,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LM,LM,IS,IS,Y,0,0,r,r,Y,货币政策无效(经济大萧条),货币政策有效(经济过热),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1.松财政松货

39、币增加国民收入,治理总需求不足的严重经济萧条。,0,r,r0,Y0,Yf,E0,E1,IS0,IS1,Y,LM0,LM1,2.紧财政紧货币 减少国民收入,治理总需求过大引起的通货膨胀。,IS0,IS1,LM1,LM1,E0,E1,0,Y,Yf,Y0,r0,r,3.松财政紧货币 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0,IS0,IS1,LM1,LM0,Yf,Y,r0,r1,E0,E1,4.紧财政松货币 降低利率,以防止经济萧条。,0,Yf,Y,IS1,IS0,LM0,LM1,E0,E1,r1,r0,r,二、作为规则的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 二、价格稳定

40、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购买 2.政府转移支付 3.税收 4.公债,二、自动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 政策 1.内在稳定器 1)所得税 2)政府购买 3)政府的转移支付 4)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经济的微调 2)经济的总调,三、财政政策的姿态 财政政策的姿态是指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扩张性影响或紧缩性影响。1财政预算余额 预算余额=货币预算收入-货币预算支出 预算余额0,为预算盈余;预算余额=0,为预算平衡;预算余额0,为预算赤字。2周期平衡预算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

41、银行,1.商业银行是由私人拥有的各种私人银行,它主要为公众服务。2.中央银行是由政府拥有的,用于控制管理银行体系的银行,它是一国最高的金融机构。1)作为发行的银行 2)作为银行的银行 3)作为国家的银行3.投资银行和储蓄银行,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1 法定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D=R/rd(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100+80+64+51.2+=100/(1-0.8)=500 货币创造乘数:k=1/rd,2.超额准备金(ER):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货币创造乘数:k=1/(rd+re)(re:超额准备率,

42、rd+re:实际准备率)3.现金存款比例(rc)客户抽出的现金占其所存入银行贷款的比例。D=R/(rd+re+rc),4.高能货币(强力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称为货币基础或高能货币,它具有创造派生货币的强大能力,用H来表示。H=Cu+Rd+Re(Cu: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Rd:法定准备金,Re:超额准备金。),5.货币创造乘数和货币供给(M1),表示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H)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M)增加的倍数。M/H=(Cu+D)/(Cu+Rd+Re)=(Cu/D+D/D)(Cu/D+Rd/D+Re/D)=(rc+1)/(rc+rd+re)(Cu:即通货,D:活期存款。),三、货币政

43、策及其工具 1.再贴现率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 3.变动法定准备率 4变动法定保证金率 5 道义劝告,第910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 1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应于不同价格,经济社会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序列,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AD=C+I+G+NX 2 总需求函数 Y=AD=f(P),3.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1)收入效应 2)财富效应 3)利率效应 4)替代效应,0,P,Y,AD,Y0,Y1,P1,P0,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AE模型),AE,P,AE0(P0),AE1(P1),Y,Y,Y1,

44、Y0,Y1,Y0,P1,P0,0,0,AD,E0,E1,A,A,总需求曲线的推导(ISLM模型),P,0,0,Y,Y,IS,LM,LM,P0,P1,Y0,Y1,Y0,Y1,r,E0,E1,A,A,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1.消费者的收入 2.厂商的投资3.财政政策4.货币政策5.外贸政策,0,Y,AD,AD,P,P0,Y0,Y1,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一、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1.宏观生产函数 Y=f(N,K,T)(Y:总产出,N:就业量,K:资本存量,T:技术水平),Y,Y0,0,N,Y=f(N,K,T),N0,2.潜在产量 又称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

45、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Yf=f(Nf,K,T)(Nf为潜在就业量时,Yf即为潜在产量;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总就业水平决定了总供给。),3.总供给(AS:Aggregate Supply),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应于不同的总物价水平,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产出序列。Y=AS=f(P)1)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它表示在短期中总价格水平同国民收入间的函数关系。Y=SRAS=f(P),(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A)凯恩斯的假定:工资是刚性的。B)古典的假定:工资是灵活的。,P,0,Y 0,Y,P,SRAS,SRAS,(A),(B)Yf,P0,

46、C)现实的假定:工资是粘性的。,0,P0,P1,P,Y,SRAS,Y0,Y1,(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A)生产要素的价格B)生产技术的水平C)社会经济的前景,0,Y,P,AS,AS,AS,(3)短期总供给与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凯恩斯模型 B)古典模型,0,P,P0,AS,AD,AD,Y,P,AS,AD,AD,Y,Y0,P0,P1,Y0,Y1,E0,E1,E0,E1,(A),(B),0,C)现实模型,AS,AD0,P,0,P,0,Y,Y,AD,AS0,AS1,2)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P,0,Y,LRAS,Yf,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一、劳动的需求 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前提

47、: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即;W/P=MP W=MPP,MPP,0,W,N,(Nd),Nd=Nd(w/p),(W/P),2.劳动需求曲线取决于价格水平,Y=F(N,K,T)dY/dN=MP=W/P,W,0,Y,0,N,N,W0,N0,N1,N2,N0,N1,N2,Y2,Y1,Y0,Nd2=f(W0/P2),Nd1=f(W0/P1),Nd0=f(W0/P0),Y=F(N,K,T),MPPN,二、劳动的供给,1.劳动供给的前提是: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等于工资的效用,即实际工资(W/P)。NS=NS(W/P)2.劳动的供给曲线,W/P,0,Nf,Nmax,N,NS,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Ns(w/p)=

48、Nd(w/p),0,W/p,N,Nf,N0,Nd(W/P0),Nd(W/P1),E0,E1,W/P0,NS(W/P0),第四节 国内市场的均衡,一、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 均衡的数学模型 1.商品市场均衡:I(r)=S(Y)2.货币市场均衡:MO/P=L1(Y)+L2(r)3.宏观生产函数:Y=F(N,K,T)4.劳动市场均衡:dY/dN=W/P=MP Nd(W/P)=NS(W/P)二、国内市场均衡的IS-LM模型,国内市场的均衡,0,Y,Y,0,N,Y,Y,0,N,Y0,Y1,Y1,Y0,N0,Nf,N0,Nf,E0,E1,IS0,LM0,IS1,LM1,E1,r,0,W/p,NS,N

49、d,Nd,E0,E1,Y=F(N,K,T),45,r0,第十九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第一节 失业和失业率 一、失业和充分就业 二、自然失业和非自然失业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求职性失业 4.技术性失业 5.季节性失业,6.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正常失业率)指一定的经济结构下所含有的失业率,也即充分就业时仍存在的失业水平。三、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四、隐蔽性失业五、失业的经济损失(奥肯定理)奥肯法则:GDP每增加3%,失业率大约 下降1个百分点。,自然失业率和非自然失业率,NE,Nf,Nmax,Nd,NS,0,N,W/P,E0,非自然失业,自然失业,实际失业=非自然失业

50、+自然失业实际失业率=非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第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第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的定义 一般物价水平全面的持续的上涨的过程,并伴随着货币的贬值。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1)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CPI=(PitQit/PioQit)x100i:某种产品或劳务,n:若干种产品或劳务,t:当期,o:基期,P:价格,Q:产量。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i=1,n,i=1,n,2)生产物价指数(PPI)(Producer Price Index)企业购买的一组产品和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