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3842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中 华 传 统 教 育 必 读,弟子规,天 天 落 实 多 多 收 益,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的 6 个中心部分 1:入则孝-感恩 2:出则悌-友爱 3:谨-规范 4:信-诚信 5:泛爱众-善待 6:余力学文-勤奋,家 万事兴,孝,百善 为先,一、关于,“孝”,老,子,二、为什么要讲孝道,1、孝”,是做人的根本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2、孝,是幸福的源泉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3、孝,是百善的种子 孝是善的种子,将孝的种子深埋心底,必会开出绚丽的道德之花.,入則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

2、呼唤的时候,要立即应答;父母要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要偷懒。,爸爸妈妈叫你吃饭,你在看喜欢的动画片,你怎么回答?,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地听;父母责备的时候,要心悦诚服地接受。,故事1:孟 母 断 机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这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突然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寸寸地织,才能织成。但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吧?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照料

3、父母要冬暖夏凉。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向父母问好。,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每次出去和回来,都要禀告父母。居住有定所,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不要随意改变。,故事2:生命的代价 沉痛的教训 临近暑假,某小学老师通知学生第二天下午放半天假,并要求学生告知家长。却有两名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通知家长,擅自和小伙伴一起到河边游泳,落入深水中,再也没有上来由于他们两个没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所以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照顾,直到晚上家长不见孩子回家才发现出事了,但为时已晚!这样的人间悲剧每年都有发生,小朋友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啊!,不要因为事情小就不告诉父母,而自作主张去做,那样就不合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4、,故事4:一个玩笑 抱憾终身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学校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个同学在他的同桌要坐下的时候,把椅子挪开了,结果这个同学坐在地上,脊椎摔断,终身瘫痪。一个玩笑导致这样的后果,双方家庭都抱憾终身!受伤的同学将在床上躺一辈子,很苦。他的父母就更苦,孩子养了这么大,突然变成残废,父母比他还难受,还要伺候他,每天看到他都要偷偷地流泪。我们想一想关心你的人往往何止父母双亲,所以一个人的过失,有时会给多少人带来痛苦!造成大错无法弥补,而开玩笑同学的家庭也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良心的谴责。所以,任何对人身安全有损害和危害到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是绝对不能做的,见到时也要极力劝止。,故事5 陶 母

5、封 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东西虽小也不要私藏,如果这样做,父母就一定会伤心。,故事6 苹 果 的 教 训 有一个孩子,放学回到家里脸色怪怪的。因为小孩子比较单纯,做了坏事容易显现在脸上。这位母亲很有警觉性,就去翻了孩子的书

6、包,结果发现里面有三个苹果,孩子解释说:“我们几个同学路过卖水果的摊位,顺手拿了这几个苹果。”这位母亲立刻带着孩子到水果店,恭恭敬敬给人家鞠个躬,说:“对不起,我的孩子拿了你的苹果,我跟你道歉,我没有把孩子教好?要多少钱我马上付给你。”她的孩子站在一旁看着母亲的这种举动,我们相信孩子的惭愧之心一定会被唤醒,从而终生记住这个教训。可是有些孩子说谎话时脸不变色心不跳,为什么?是因为他们从小犯错时,父母没及时抓住时机遏制住,说谎话说习惯了,习惯成自然。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制止,也要告诫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物虽小,勿私藏”

7、,除了不可以偷,不可以拿,同时要教导孩子不要吝啬,不要什么东西都想到先留给自己,要培养他乐于助人的行为,因为施予比接受更有意义啊!假如孩子从小就吝啬,长大之后也会养成自私自利的习气。,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凡是父母喜欢的,一定要尽力做到;凡是父母厌恶的,一定要谨慎地替父母去掉。,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身体受到伤害,就会使父母担忧;如果品德上有缺失,就会使父母蒙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如果父母爱我,我孝敬他们,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不爱我,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如果父母有过失,我们要劝他们改过,在劝的时候一定要和颜悦色,声调柔和。,故事6 苦 心 劝 父 从

8、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少年,小时候就十分懂事,可他的父亲对祖父却非常不孝敬。有一天,父亲要把病弱的爷爷扔到深山里去。孙元觉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可是父亲却哄骗他:“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来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这时,孙元觉对父亲说:“扔了爷爷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说:“等到你老了,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扔到山里来呀。”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爸爸喝醉酒了,第二天你会向爸爸说什么?,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

9、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当父母有病的时候,子女煎药要先尝,要昼夜照料在生病的父母身边。,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父母去世,要居丧三年。在居丧期间,要常哀思父母的养育之恩。日常居住的地方也要改变,绝不可喝酒吃肉。举行丧礼,要按礼法,祭奠时要诚恳对待去世的父母,如同对待在世的父母一样。,故事8 舅舅对外婆的关怀 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的外婆去世了,全家人都很悲伤,在外婆的骨灰送往道场的路上,司机便加快了车的速度,这时他的舅舅马上提醒司机说:“你不要开得这么快,我的母亲不习惯坐快车,坐快车她

10、会不舒服的。”舅舅的话给这位同学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使他非常感动,感觉到舅舅对外婆的关心仍然像外婆还活在世上一样。他回到学校跟老师讲:“老师,我舅舅是不是做到了事死者,如事生了?”所以,当父母离开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对父母的恭敬之心绝对不能有丝毫减少。从这个小故事我们还可以联想到,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到烈士墓前诚敬地扫墓呢?就是要追思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感恩他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康泰。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入则孝,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 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