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
2、法。教材将以上诸内容组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概念,本套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一个学期,就组织他们学习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二个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创设数学与
3、自然和人类社会密切联系的认数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套教材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趣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画面,并把它编排在每个单元或每个小节的前页。本单元的编排也不例外。当你翻开第31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的牧羊图即映入眼帘。这幅图一方面让学生感知100只小白羊比20只多得多,在脑中形成100是多少的一个鲜明的表象,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生命的绿色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自然的动机。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为了
4、使学生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如,为了让学生独立地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充分操作学具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以上实物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又如在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等教学中,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具来弄清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弄清数位的意义,领会读数、写数的法则。 选取的素材既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 为了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概念,教材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不
5、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如花生、小棒、方木块、计数器、数位袋、鸡蛋盒、鲜花、装金鱼的鱼缸等。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概念的载体,使之变成容易理解的关于数概念的许多事实材料,成为形成抽象数概念的一座座桥梁。如,学生利用整捆和单根小棒及计数器能直观地看出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继而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各数。 内容呈现的方式既逻辑又活泼。 100以内数的认识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妥善解决好这一对矛盾,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又考虑儿童的思维特征,因此,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这单元的内容。这些方式有图片、有表格、有实践活动
6、、有游戏等。使学生一打开书,就喜欢看、喜欢做、喜欢想。如第38页,通过让学生填满那张百数图,并给十位、个位是3的数涂上不同颜色,找出表中一些有趣的排列等活动,使学生不但清楚知道100以内各数的排列顺序,而且深化了对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激发了探索规律的好奇心。又如第37页第8题、第44页第8题设计的猜数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体会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单元教材由“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等4个小节组成。各小节的安排如下表: 数数、数的组成
7、课题 主题图 例1 例2 例3 读数、写数 例4 例5 例6 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例7 例8 例9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例10 内 容 草原牧羊图。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数100以内各数,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100以内数的组成: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意义。 练习读写两位数、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读写100,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排列顺序,总结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则。
8、 完成百数图的填空,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加深对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会用关系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大小活动。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用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和加减法的含义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诸多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为
9、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为学生提供如下服务。 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如,数数活动中的花生、小棒和小木块;读数、写数活动中的计数器等。 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活动规则。如,数的组成的教学,可让同桌的两人合作进行。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组成。又如,读数、写数的教学,应设计好每个学生都参与读数、写数的活动。 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相应的数学概念。如,“比大小”的教学,通过应用实物计数器抽象的数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过程,引导学生概括出比大小的基本方法。为后面学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学生活动时使用的各种素材,应教育学生适时地进行
10、整理和收检。如果是一次性使用的学具,可让学生课后统一放入垃圾箱内;如果是多次操作的学具,应让学生整理、收检好;如果是阶段性、有使用价值的学具,老师可将这些学具收藏好,留着给下一轮的学生使用。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和迁移。100以内数的认识,尽管还处在认数的初级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的核心就是“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位值制。这是引领本单元内容的两个概念。其他的概念如计数单位“一”、“十”、“百”、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比较大小等都是由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它们的含义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满十进一”的
11、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一个一个地数,每满十个,就应向十位进一;一十一十地数,每满十个,就应向百位进一,由此引出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每个数的大小是由本身的数字和它所在数中的位置决定的,掌握数位的这个基本内涵,并能根据位值的意义正确读数和写数。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本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体现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100以内各数,并能进行估计。体会100以内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100以内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并能进行交流。本册教材为让学生建立数感已提供了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第31页的牧羊图、数数、
12、数的组成、读、写数中的操作活动、第36页练习九中的“百球图”、第37页“生活中的数”、第38页的百数表格图等。教师除用足用好这部分教材外,还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举实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制订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带领学生做抢“100”的游戏等等。 4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是因为,一方面读数和写数的过程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重要的概念;另一方面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百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应抓好这个重点内容的教学。教学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
13、律,根据例4、例5、例6提供的教学程序,让学生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用算珠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有三: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数位的意义。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关于难点的教学,教师除以教材中安排的例2为突破口外,还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同桌的两生轮流数数的方法来突破这个教学的难点。关于难点的教学,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小棒摆数,用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表示数、并根据计数器读数和写数等一系列活动来理解数位的意义。使学生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知道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计
14、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至于难点的教学,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细细琢磨,互相讨论、提示,把自己找到的规律写出来,第二天再到班上来交流。这样做,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本单元的每节课教学中,除应关注学生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还应同时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态度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15、。 6本单元可用8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数数 数的组成 1教科书第31页牧羊图。 编写意图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大得多。 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意识。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教学建议 可将图中情境制成动态课件:绿色的草原上,小精灵聪聪和三位小朋友在玩耍,这时跑来了两群羊,小精灵问:“来了多少只羊?”小朋友数了数,一共20只。继而又来了8群羊,每群10只。小精灵又问:“估一估,现在有多少只羊?” 让每个学生随着小精灵的问题思考、估测、表达、交流。学生的回答也许比画面上的答案
16、多得多,可问学生你是怎样估出来的。 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估测,说出自己估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为了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应一只一只来数,下面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顺理成章引入例1的教学。 2例1。 编写意图 通过让学生数数量是100的不同物体,如教材中的花生、小棒、方木块,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会数100以内的数。 使学生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教材中的两幅图展示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的过程,如,有一个一个数的,有十个十个
17、数的。 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建议 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数数用的素材。除教材提供的3种素材外,还可就地取材,选取一些容易找到又能在活动中体现数学本质的物品。较理想的素材还是塑料小棒。因为它:容易买到,且价格低廉,色彩丰富;操作方便,容易看出数数的全过程;容易使学生从“一根一根”地数和“十根十根”地数数活动中抽象出计数单位“一”、“十”、“百”。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数数,另一个评判,然后交换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和提示。学生数数时,可能出现口中数的数与实物的实际数量不相符的情况,教师应及时指导。 展示数
18、数的过程。请使用小棒数数的学生向全班学生展示数数的过程。教师可作如下引导: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十根捆成一捆,数到100;再十根十根地数,数到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通过让学生自己数数和观看同伴数数两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整十数的顺序。 为了突破学生数数难点,每数到“几十九”时,教师可提问:“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 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得出:10个一是十。 将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得出10个十是一百。 3例2及下面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 设计突破难点的活动。学生数数中的难点是,不清楚整十数的顺序。体现在当数到几十九时
19、,不清楚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分两个层次安排学生的数数活动:利用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八十九数到一百。 例2下面的“做一做”是为突破难点和例3的教学做准备的数数活动,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小棒数数,突破难点,对于数数不困难的学生则可抽象数数。 教学建议 让学生拿出三十五根小棒。检查学生拿对了没有。 接着让学生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当数到三十九时,问:“下一个数是多少?”如还有学生不清楚下一个数是四十时,引导他们看小棒,在3捆的基础上添上1捆是几捆,弄清39的后面一个整十数应是四十。 以上过程可继续下去,当学生数出四十二根小棒后,可接着数到五十一
20、根。 脱离小棒,抽象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教学形式可多样,如让学生对着数、互相倾听、启发、评判。两人活动时,还可随便从一个数开始,接着往下数。又如,采用师生对口令的形式。生:“八十八”。师:“八十九”。生:“九十”。师:“九十一” “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时,着重检查两个环节:56根小棒拿对了没有;当学生数到五十九时,下一个数是否是六十。 4例3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教学建议 让学生摆出35根小棒,然后提问:“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35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21、上,请学生思考并轻声述说: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教师摆出表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同桌互相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还可让同桌的两人进行如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组成。 让学生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时,除完成填空,还应口头说一说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十几。如左边一题,让学生说4个十和6个一组成46,右边一题让学生说2个十和4个一是24。 读数 写数 1例4。 编写意图 教材由用铅笔表示数过渡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表示数,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使学生能
22、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使学生会利用计数器正确读数、写数。 教学建议 课前每两人合作自制一个计数器,并在上面标出计数单位个、十和百。 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应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 接着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 请学生在计数器的相应位置上写出24,并读出来。然后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 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23、2例5。 写一写,读一读。 编写意图 例5的编写分两层:先让学生尝试读写一个任意的两位数,再让学生读写一个任意的整十数。教学整十数的写法时,应使学生明白,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 通过让学生在留有空白的横线上写数和读数,使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写法和读法,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同时体验自己能独立写数带来的小小的成功感。 教学建议 请学生在例4学习的基础上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然后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抽出其中一个数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 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
24、时,要用0占位。 3例6。 编写意图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会正确写出和读出100。知道读数和写数是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这与说数位的顺序正好相反。 教学建议 教法: 让学生利用自制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
25、读写?” 让学生翻开课本,尝试写出100,并轻声读一读。 教师用课件展示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的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书上填空。 让学生再回头看例5、例6中自己写的数,并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数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聪聪说的一样,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 教法: 教师出示10捆小棒,请学生数后将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然后提
26、问:“10个十是多少?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 请学生用珠子代替一小捆小棒,十个十个地数,数出100来。并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 让学生尝试读写100。 接下来的过程与教法同。 4第35页“做一做”。 第1题重点练习读数。可让同桌的两人进行。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数位表和数字卡片09共10张,然后按教材提供的方式练习读数。每读完一个数,可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 第2题重点练习写数。让学生独立在横线空白处写数,一方面提高写数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一定要用0占位。 5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 估一估,数一数。 该题主要
27、突出以下几点:利用百球图感受100有多少。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通过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知道利用图中球的色彩或用方格图的格数,十个十个地数,能很快数出球的个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理解10个十是一百。 第8题。 这是一个猜数游戏。也是一道开放题。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能对所猜的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如,知道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最小数是16,依次写下去,符合这个条件的数还有27,38,49。 生活中的数。 教科书第37页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同时对学生进行遵守交
28、通规则的教育。 教学时,可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使他们知道用百以内的数来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1例7。 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编写意图 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准备。 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建议 教师可将例7做成课件,让学生先整体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图。想一想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让学生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
29、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也可师生间互问互答,形式可多样。 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可让学生4人一组,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2例8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再利用计数器比较所表示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以上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建议 将例8中的图示做成课件: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
30、,比一比,哪只鸡下蛋多? 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如,有的是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最后一行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有的是根据数的顺序来比的,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有的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比大小的,28是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6个一组成,所以2826。 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 让学生四人一组,用自制的计数器摆出例8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再同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
31、2和30的大小的教学。 展示学生比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做一做”是脱离计数器让学生应用一般方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学生作业时,应提醒他们要认真审题,看清每题中的数据再来比大小。 教科书第39页上的思考题,是比较5个数的大小。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互相讨论。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比大小的较简便的方法。如,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两个数,再将中间3个数比大小;或先观察5个数的十位上的各个数,再按从小到大将它排起来。 3例9
3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通过整体观察3个鱼缸中鱼的条数,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建议 教师将例9做成课件,先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估测的一般方法: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用这样的方法估出鱼缸中大约有红金鱼50条。然后组织学生5条5条一数,每数5条,课件动态地将5条红金鱼放入一只空鱼缸内,直至最后数得红金鱼是48条。由此告诉学生,用上面这种估数的方法
33、是可取的。 接着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做一做”的第题,可让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小组,每人说12句话。第、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对正。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例10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为了巩固数的组成和为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做准备,特安排这一小节的教学。 联系生活中的购物活动,进行30+2和32-2的教学,使学生掌握30+2就是把3个十和
34、2个一合起来,32-2就是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 “2+30=”一题是一道变式题,一方面让学生巩固数的组成知识,另一方面渗透加法交换律。 “做一做”第1题用表格的方式展示操作的过程,由此活动提出两个数学问题,一个是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另一个是求还剩多少根小棒。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应用所学的以下知识:加法的含义。100以内数的组成。 “做一做”第2题“小熊一家”,让学生在具有童话色彩的背景下脱离操作活动,用游戏或连线的方法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同时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 教学建议 将例10中的购物活动制成课件。售货员将酸奶分两次给小明母子:先给30瓶,再给2瓶。由此活动让学生提
35、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也许很多,如,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一共要多少钱?小明喝掉了手中的两瓶,还剩几瓶?商店一共有多少瓶酸奶?只要他们能根据购物这一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都加以鼓励,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多少瓶”和“喝掉2瓶,还剩多少瓶?”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解答求一共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30+2时,应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30和2合起来,而计算30+2的结果,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32-2时,应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中去掉2,而计算32-2
36、的结果,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得3个十,就是30。 2+30=的教学,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结果。如,学生可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根据30+2=32推出2+30=32。 “做一做”第1题要让学生先摆小棒,摆完后对照摆的小棒再写算式。这样将操作和算式对照起来,便于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第2题可让四人一组完成计算。四人中一人扮熊妈妈,3人扮小熊,每只小熊手中拿着3张卡片,算对了可从熊妈妈手中拿一个玉米。图片、计算卡片教师课前准备好。 2关于练习八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4题。 本题是用语言和相应的数据来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练习,为了用足用好这个练习,还可将条件“我吃得比你少一些”改成“我吃得比你少得多”,这时相应的答案就可以选10或15。 第6题。 本题是联系实际来比较两个数大小的题目。解答时,要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学生作出正确判断后,可让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思考的过程,或点名让学生说思考过程。 第8题。 估一估,猜一猜。 这是一个猜数游戏。可将学生按46人一组完成该活动。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一种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