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902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2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从张禾强老师别了,学而思一文谈对中国教育的感触 杜韵如 来到美国之后,常有人问我,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回答不上来,是苦于没有形象的例子可以说明,但今天,当我看到张禾强老师所写的别了,学而思一文,以及文下模仿高考的风格所提的问题时,我突然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张禾强老师的别了,学而思一文,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母校学而思的感激和眷恋之情所写的一篇散文。在文中,张禾强老师回忆了他在学而思任教期间有苦有甜的奋斗经历,并且对于母校支持他自主办学表示了深切的感谢。文章之后,张禾强老师因为“觉得身为语文老师加上一些试题更能体现语文学

2、科的魅力和乐趣,”所以“仿照高考命题思路命制试题若干。”试题内容如下: 1、下列选项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时令特征,渲染了苍凉的氛围,为下文告别奠定情感基调。 B、QQ消息中“鳖哥”的称呼亲切生动,体现出土鳖和学生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 C、让明星教师背诵国学经典,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国学,但为土鳖招来了“骂名”。 D、毕业后前来看望土鳖的学生在听到土鳖的道歉后才顿悟土鳖当年毁人不倦,但也只能安慰土鳖。 E、土鳖离开学而思创办心灵之翼是对“立志如山,行道如水”的行动化诠释,亦是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的人生追求的体现。 2、结合全文,说

3、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追忆在学而思度过的无悔青春的。 3、说说本文结尾处划线句“放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的内涵。 4、本文最后一段“别了,学而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在许多人眼中,商业和商人都是冷血的、逐利的,商场如战场。但学而思却让作者感受到了许多温情。你认为商业和情感矛盾吗?为什么?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不少于200字。 下面,我将结合我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求学两年半以来所看到的美国老师的命题方式来详细阐述一下我眼中中国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些问题: 一过分要求学生们理解作者“原意” 从以上命题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命题人有着对文章强烈的个人解读,并且他们把

4、这种解读编入了他们所写的题目中。如在第一题当中,命题人明确提出了“下列选项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这一问题,显示出了对对于文章的“正确”理解的看重。然而,仔细想想,对一篇文章,真的有所谓的“正确”的解读吗?同样一篇文章,由于每个人经历和价值观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然而,通过不断地让学生们判断何谓“正确”的解读,中国的命题人们其实在逐渐剥夺中国学生自主解读文章的权利和能力。有些人可能会争论这种判断是为了培养学生们正确理解作者原意的能力,但这种观点有两个问题:一,大部分时候考试的命题人都不是作者本人,他们对作者原意的揣测也不一定正确。二,就

5、算是由作者本人命题,如在别了,学而思这一例子里,作者对自己文章过度的解释也会限制读者们对文章的解读。比如在第一题中,我们看到作者给出了如下几个选项: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时令特征,渲染了苍凉的氛围,为下文告别奠定情感基调。 B、QQ消息中“鳖哥”的称呼亲切生动,体现出土鳖和学生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 C、让明星教师背诵国学经典,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国学,但为土鳖招来了“骂名”。 D、毕业后前来看望土鳖的学生在听到土鳖的道歉后才顿悟土鳖当年毁人不倦,但也只能安慰土鳖。 E、土鳖离开学而思创办心灵之翼是对“立志如山,行道如水”的行动化诠释,亦是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

6、耻”的人生追求的体现。 这些选项无一不是作者本人对于文中句子的解读,看到这些现成摆在眼前的观点,读者们哪里还会花时间琢磨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呢?何况,是人都有从众心理,当我们看到一个观点摆在自己眼前时,第一反应都会是直接认可它,而非再思考它跟我们自己原来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也许有人会说,题目当中已经说明了要判断哪些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是在鼓励学生们批判性地看待这些观点,不要全盘接受。然而,从本题的参考答案中可以看出,命题人的目的并非如此。参考答案中写道:本题答案是C和D。其中C选项的错误在于“作者以自嘲的口吻写自己对明星老师的管理,而非真正的招来骂名”,而D选项的错误则是“作者如今写作的心态是在多

7、年教学之后成长的反思为基础的,在文中用毁来写只是扯淡狗血的伪谦逊,并非真正毁人不倦”。不得不说,初看到这个答案时,我的内心十分震惊。从答案中可以看出,这道题中命题人所谓的“不正确”并不是指选项中的观点的逻辑有错误,而是它们还不够理解作者的言下之意。如C答案中的“作者以自嘲的口吻写自己对明星老师的管理,而非真正的招来骂名”强调原选项没有理解原文中“骂名”一词是反语;而D答案中“作者如今写作的心态是在多年教学之后成长的反思为基础的,在文中用毁来写只是扯淡狗血的伪谦逊,并非真正毁人不倦”则是强调选项没有理解原文中“毁人不倦”一词的自谦含义。由这份答案可以看出,在高考中若想拿高分,必须绞尽脑汁去揣测文

8、章作者的“原意”,不管作者的语言本身里有没有给出足够的提醒。为什么读罢“臭名昭著的明星师资特训营需要老师背诵国学经典,让土鳖在坊间被传为恶魔,成为老师进入网校的最大障碍”之后学生们不能认为张禾强老师确实曾被人埋怨?又是为什么看到“如今授课从容了许多,忆及当年,颇有“毁人不倦”之惭愧。常对毕业后前来看望土鳖的学生忏悔,得到的竟都是宽恕:“我觉得您教得很好啊”补偿你们的最好办法,是教好后来人”这样的描述后,不能认为张老师是真的觉得曾经的自己教得不够好?对文章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也是复杂多变的。刻板地只推广一种对原文的理解是对学生们理解力的不尊重,也是对作者想要传达的复杂感情的忽视。

9、 在这里,我还想插一句关于作者本人过度解释自己作品这一现象的题外话。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认为过度解释对作者本人亦是不利的。通过解释,作者将自己的意图清晰地传递给了读者,然而这反而使作者失去了获得读者反馈的机会。写作者们最想要实现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文字描述让读者们自然而然地了解自己的心情,因此聆听读者们对自己文章真实的理解可以很好地帮助写作者们进步。我就常常拿自己所写的东西给别人看,并且询问他们认为该文是在表现什么。让我惊讶的是,很多时候读者们从文中所看到的东西和我想表现的东西并不一样,而造成这些不同的,除了个人价值观的不同之外,还有我写法上的问题。有时,我过于含蓄,使得读者们不清楚我想表现什么;而

10、更多的时候,我又解释过度,过低地估计了读者们的理解力。因此,我将读者的反馈看做我写作中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它们,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我辛苦写成的文章能传达多少我想表现的观点。我不赞成作者不停解释自己“原意”的做法,因为文章最终是写给读者看的,百年之后,我们谁也没办法再站在读者身边,帮他们理解文章中的深意。 题外话结束,下面进入第二个话题。 二命题中的导向性过强,限制了学生们的思路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五题的题干当中: 5、在许多人眼中,商业和商人都是冷血的、逐利的,商场如战场。但学而思却让作者感受到了许多温情。你认为商业和情感矛盾吗?为什么?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不少于

11、200字。 从本题当中的第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其实已经很明确地暗示了他所希望看到的答案是什么。转折句的句式“在许多人眼中但”着重强调了该局的后半段,即“学而思却让作者感受到了许多温情”。这种与一般人看法截然不同的体验正是证明商业与情感不互相矛盾的最好证据。命题人在此如此强调这一点,想来正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对后面“你认为商业与情感矛盾吗”这个问题作出否定的回答。参考答案也说明事实的确如此。然而,这样引导出的答案真的能代表学生们的本意吗?我相信,就算读了张老师的这个故事,很多人也依然会觉得商业和情感是矛盾的,学而思只是一个幸运的例外而已。甚至,很多人可能都不愿承认学而思是一个例外,而会认为张老

12、师和学而思高层有什么特殊关系,才让学而思心甘情愿放人。这些观点都没有错,相反,我认为读者们有这些观点才是正常的。张老师的经历毕竟只是一个个例,而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千千万万,怎么可能都与张老师的经历相同呢?若是不同,为什么当我们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并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之后,这道题却算我们错呢?长久以往,大家必然会认为,自己的真实经历是不被老师们所承认的,而老师们所宣扬的道理,必然是不合实际的。这种过分限制所导致的反向极端心理,正是当前主流的“幻灭”思潮的主要成因。就是因为大家觉得语文阅读题里的观点都“不实际”,所以大家才会觉得“语文没有用”,才会“折翼”。 反观美国文学课上所出的题目,导向性的微乎

13、其微。以下是我这个学期刚在伯克利所上的一门比较文学课上的题目: The Tower of Babelthe biblical story ofthe confusion of languages-is one of the central motifs of Survival inAuschwitz, one that Levi returns to several times over the course of his book.Write an essay in which you explain of Levis use of this image and itsrelevance t

14、o his experience in the concentration camp and his subsequentwriting of his book. 巴别塔-圣经中表现人们说多种语言导致混乱的故事-是普里莫莱维所作的奥森维茨集中营生还中的主要意象,曾在书中反复出现多次。请写一篇议论文分析莱维对该意象的使用,他是怎样把它和他在奥森维茨集中营的经历联系起来的,以及该意象是怎么启迪了他写出奥森维茨集中营生还这本书的。 将该题目与别了,学而思中的第五题对比可以看出,该题的题干中没有任何一句话表现了命题人期望看到学生们作出怎样的回答,所有用词都是中性的,陈述式的。我们班同学所交上的答案也证

15、明了这一点。全班当中,没有任何两个人对教授提出的问题做出了一样的回答。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互相抵触,但教授在判分时却是一视同仁。因为对于美国论文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生的观点是什么,而是学生是否能够用有力的证据支撑他/她的观点。 三题目形式意在测试学生们的观点正确与否,而非论证能力是否足够 这一点承接了上文的观点,我在此部分想要表明的是,此现象不仅发生在类似作文题的第五题当中,在其他集体中也有突出表现。如,在第四题当中,命题人问道“本文最后一段别了,学而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而其答案是:“离开学而思后怀旧的伤感;对学而思的深切怀念和感激;离开学而思的坦荡和无悔;对未来的憧憬、自信和期待;对

16、学而思的美好祝福。”纵观这五个得分点,无一不是“观点”,而“论证”则被无情地舍弃了。再看第四题,问题是:“说说本文结尾处划线句放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的内涵。”答案则是“放下对过去美好的奋斗记忆的怀旧,把更多精力和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对理想和未来的奋斗中。”作为一道纯粹要求学生解读句子的题目,答案丝毫不在乎学生是否能用文本线索支撑他/她的观点,而只在乎观点“正确”与否。无怪乎中国的初高中生一提起语文答题就想到揣摩命题人意图,实在是因为“论证”能力毫无用处,懂得猜命题人的心才是王道!张老师在读过同学们的答案后发出的喟叹“组织答案的能力确实需要加强同学们抓细节的能力不足,存在思考惰性”就完全是由于论证

17、能力在答题中没用造成的。 纵观这三点可知,中国高考语文命题最大的问题出现在过于强调观点的正确性。这样带来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使学生们忽视了重要的“论证”能力,二是使学生们丧失了自己的观点。没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就会使人产生惰性,失去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压抑不同的观点就会使人对所谓“正确”的观点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们对于“正统思想”的幻灭。因此我认为,中国语文高考需要做的最主要的改革就是把命题和判分的标准从“观点正确与否”改为“论证是否充分”。这样,不仅“幻灭”“惰性”“折翼”等问题能够被解决,当学生们走上社会、无人引导的时候,他们也能够更扎实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杜韵如 附记: 1. 许久

18、不写中文论文,手生得很。动笔之前本来是想写一篇语言随意的小品散文的,没想到最后竟写成了如此刻板的议论文,实在是贻笑大方。散文不仅可晓之以理,还可动之以情,是我最喜欢的文体。不过议论文的论证更直接、举例更详细,用来阐述本文内容也是个极好的选择,故没有修改。 2. 张禾强老师是我的恩师。正因为尊重他、信任他的能力,我才在本文中选择了他的文章和所拟的题目作为例子,发表我对中国高考语文的看法。相信老师不会被我的一些大胆言辞所冒犯。 3. 张禾强老师是我的恩师。就算是恩师也不能让我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为他的文章如此长篇大论。请老师在收到此文之后将其看做正式意见书,并以心灵之翼正式员工的标准为我结算工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