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5030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1).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资源信息表 第六课 家庭生活 法律保护 标 题: 第一框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 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二学期 家庭生活 法律保护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关键词: 护伞 一、教学目标 二、课前准备 三、教学过程 描 述: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五、教学设计说明 学 科: 作 者: 地 址: Email: 七年级思想品德 教学设计:丰 琰 单 位: 指导教师:李曰胜 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 上海市李惠利中学 第六课、家庭生活 法律保护 第一框、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家庭生活时时处在法律保护之中,理解相关法律规范;学会依法保护正常的家庭生活。

2、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能正确分辨家庭生活中的合法和违法现象,自觉遵守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立和睦家庭需要法律保护的意识,自觉抵制违法的家庭生活现象,增强依法建设和睦家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课前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或现象。 2搜寻与家庭有关的所有法律。 3印发学习资料:婚姻法部分条款 三、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和睦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家庭生活主要靠道德规范来调节。你知道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有哪些呢? 师:家庭生活中是不是都能保证家庭成员按照道德规范处理家庭关

3、系呢?当家庭中的一方不能自觉遵守相关道德规范而使另一方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是受到很大伤害,这时候作为受害方又该怎么办呢? 阿兰和海南许多妇女一样,虽然没有上过学,但仍相信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可以换得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她白天黑夜踏着她的破旧三轮车奔波在烈日和暴风雨中。但她拼命挣的钱,常被什么都不干、什么都敢赌的丈夫拿去充当了赌资。不给钱就打,阿兰的头被打破过,手被打折过。你认为阿兰遇到这样的遭遇后,应该怎么办? 生1:和她丈夫离婚。 生2:告到法院,要求她丈夫赔偿她的损失。 师:通过教学,我们已经了解到,家庭是社会细胞,为了保护细胞的健康,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说明家庭生活时时处在法律的保护之中

4、。而同学们刚刚提到的离婚和向法院提起诉讼,就是依法维权的表现。那么哪些法律规范保护着婚姻家庭呢?它们从哪些方面保护着家庭生活?我们应该怎样依法保护家庭生活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是: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 法律是家庭生活的保护伞。 师: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先认识一下保护婚姻家庭的相关法律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收养法等。其中婚姻法是一部专门保护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法律。 婚姻法部分条款 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十三条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条 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十五条 夫妻双

5、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条 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二十条 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6、第二十二条 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第二十三条 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 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三十条 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第五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

7、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师:首先,让我们从家庭的建立开始了解一下法律是如何担当起家庭生活的保护伞。 提问:1)你觉得这两个孩子能结婚吗? 2)他们的父母可以为他们订婚吗? 生:不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的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的不能早于二十一周岁”、“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师:假如说,我们不考虑法律因素,你觉得漫画中的两个小孩这时候结婚合适吗?为什么? 生1:不合适。因为他们没有经济来源。 生

8、2:不合适。因为他们还要由各自的父母养育,他们还太小了。 师:同学们刚刚提到的婚姻法就是一部专门保护婚姻家庭的法律,它规定了婚姻自由的权利,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当事人理性对待婚姻家庭,从家庭的建立条件上提出了许多规定。婚姻当事人有权按照法律规定自主的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结婚和离婚。但是这并不排除子女的婚事要和父母、亲属商量,听取意见,丧偶父母的婚事要与子女进行商量。 一、家庭的建立离不开法律 师:了解了婚姻法有关家庭建立的规定后,让我们来看教材上的案例:书本P73“阅读天地”,请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当事人分析判断一下。 生:案例一这对青年的行为符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结婚。案例二中的一对青年不能结婚,

9、因为男方年龄未满22周岁,不符合结婚的法定年龄。 师:确实,不仅家庭的建立离不开法律,而且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人身权利以及家庭合法财产的分配等方面都受到法律保护。请睁大你的火眼金睛,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合法和违法现象。 生:合法父母抚养子女、婚姻自由 违法打孩子等家庭暴力 全国妇联今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27亿中国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其施暴者90以上是男性。虽然一般认为家庭暴力事件多发生在农村,但事实上,城市中的家庭暴力事件近年来也屡见不鲜。 产生夫妻暴力的主要原因有感情不和、家庭经济困难、婚外情、封建“夫权”思想等,受害妇女缺乏抗争意识及欠缺制约家庭暴力的法律环境也助长了“暴

10、力”之风。在有暴力的家庭中,54.6%的孩子成绩下降,20.8%的孩子不爱回家,12.8%的孩子性格扭曲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中国在新颁布的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家庭暴力属于犯罪行为,而且制定了详细的处罚办法。*和民间组织也都积极开展了对家庭暴力的防范和控制。家庭暴力防治法也是呼之欲出。 师:法律保护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在婚姻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男女平等、反对家庭暴力等做了明确的规定。那么何谓家庭暴力?所谓家庭暴力是指以殴打、捆绑、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包括夫妻、老人、孩子的身体、精神等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当你遇到类似情况时,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保护你或你的家人呢? 生1

11、:告诉老师。 生2:告法院。 生3:打110 师:受害者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节。如果调节无果的,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二、法律保护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 师:在本课开始时讲到的阿兰的案例中,阿兰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杀死了丈夫。一个曾经的受害者因不懂法,不依法办事而成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重刑犯。了解了相关法律,又听了阿兰的故事,你有何感想呢? 生:略 师:在家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还侵犯了受害者的什么权利? 生:身体伤害;心理伤害。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伤害在法律上称

12、为家庭成员的健康权,这是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内容之一。那么家庭成员人身权利还有哪些呢? 家庭生活小法官:明明父母离异,他跟了妈妈,就改成了妈妈的姓氏。在一个意外中,爸爸车祸去世。在分割遗产中,亲戚们认为明明不跟父姓,就意味着与爸爸脱离了父子关系,所以不能继承遗产。请你做一回家庭小法官,明明能否继承父亲的遗产? 生:略 师:家庭成员有自己的姓名权,即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并不妨碍遗产的继承,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书本P78:我国继承法关于继承顺序的规定 三、法律保护家庭的合法财产 家庭生活小法官2:书本

13、P77阅读天地中小芳遇到的事情,家长的这个行为合法吗?侵犯了小芳什么权利? 生:不合法,侵犯了家庭成员的隐私权。 师:你有过类似经历吗?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生1:把日记放在父母找不到的地方。 生2:不记日记。 生3:责怪父母。 师:你觉得父母为什么这样做? 生:关心子女的思想动态;防止子女学坏。 师:你觉得小芳的处理方法好吗?好在哪里? 生:好。给妈妈面子,又对妈妈的行为提出了抗议。 四、法律保护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 师:人身权利包括哪些内容呢? 生:略 师:法律保护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包括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隐私权又称个人生活私密权,未成年人同样有这样的权利。对于处理此类家庭

14、问题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同时应多一点智慧,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法解决家庭生活中的这类矛盾,即用理性的态度处置。 调节家庭关系主要靠道德规范,但同时法律也是在时时刻刻保护着家庭的和睦、安宁和幸福。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自觉遵守法律,也能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法解决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矛盾,让法律真正成为家庭的保护伞。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根据个人参与课堂内外活动情况,由教师、组内同学和学生本人分别打分,个人分=教师评*30%+组评分*40%+自评分*30%;根据各小组调查、汇报情况,给以等第制评价,评价结果用作期末加分项目。 2针对课堂上每位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及时

15、的表扬,由专门负责评价的同学进行记录,并将之纳入学生平时成绩,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设计说明 1七年级学生对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与此同时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在他们中开展普法教育需要与相关案例相结合,在趣味性和质疑的同时达到普法的目的 2.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实践体验活动之中,本着“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思想,我将全班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完成若干任务,并在合作完毕进行了综合评价,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资料整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