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5059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九下第六单元复习 金桥学校语文第一轮复习学习活动设计 九下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总第 课时 设计人:方国强 1、熟练朗读课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诗经两首并背诵 2、准确识记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结合对人物的描写,分析曹刿、邹忌的人物形象,学习详略得当的手法。 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会翻译重要句子。 分析曹刿、邹忌的人物形象,学习详略得当的手法。 一、梳理知识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下注解,记住下列文学常识。 1、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又名 。是我国 体史书。此书传说是 时期 所作。 2、愚公移山选自 ,是一篇 。列子,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 3、

2、关雎选自 。蒹葭选自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 到 时期的诗歌 篇,也称“ ”,诗经据乐调分为 ,据手法分为 。 学习任务二:熟读课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并通译全文。 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又何间焉 肉食者 鄙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牺牲玉帛 小惠未徧 弗敢加 必以信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忠之属也 公将鼓之 公将驰( ) 遂逐( )齐师 既克( ) 一鼓作( )气 再( )而衰 彼竭我盈( ) 旗靡( )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何能及君也 旦日 孰美 明日 吾妻之美私我也 臣诚知不如 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 能面刺

3、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 皆朝于齐 2、翻译下列句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学习任务三:默写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二、构建系统 1、本文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你谈一谈你的认识。 答:曹刿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关系国家大事,有责任心,敢于进谏; 面临强敌,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善于把握战机,小心谨1 金桥学校语文第一轮复习学习活动设计 慎,深谋远虑的人。 2、鲁庄公是一位昏君么?谈一谈你的看

4、法. 答:鲁庄公是一位平庸的国君,但他和昏庸的国君不同。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 恩小惠上和求神灵保佑上,可见他政治上无能;战争中他急于求战,急躁冒进,战胜后又不 知原因,可见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听进意见; 作战中能够听从曹刿的指挥,战后能虚心询问战胜的原因。由此可见,他和一般昏庸的君主 是不同的。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答:战争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 次答话,两次否定,一次赞许,纵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 战的过程中,他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

5、远谋。 4、鲁国战胜齐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君民团结,抗击侵略。 军事上后发制人,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在作战时做到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此外,鲁庄公任用贤能,虚心纳谏,也是战争取胜的保证。 三、诊断评价 1、下面对曹刿论战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情况的纪传体史书。 B. 曹刿论战一文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C.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突出了他的远谋。 D. 本文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

6、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 2、下面对曹刿论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写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 B. 选文没有详尽地描述战争双方对畤、交锋的经过,是写作布局上的不足。 C. 本文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很简洁精练。 D.长勺之战说明运用正确的战略技术和掌握战机,是以弱胜强的重要条件之一。 3、下面对文章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交代曹刿请求晋见鲁庄公的原因,反衬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B. 文章开头写曹刿与鲁庄公论战,讨论了与齐国交战的前提条件;必须取信于民。 C、文章描写人物、叙述事件褒贬分明,对曹刿

7、的深谋远虑赞赏有加,对鲁庄公的残暴无能批判有力。 D、全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战斗的过程则以略写来处理。 4、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写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B. 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经过,将曹刿和庄公的不同指挥方式进行了对比。 C.从文中来看,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上无知,一无是处,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D.本文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对曹刿论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写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

8、于把握战机的形象。 B. 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和战斗的场面,略写战后的分析。 2 金桥学校语文第一轮复习学习活动设计 C. 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D. 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6、下面各项是对曹刿论战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文旨在表现曹刿的远谋,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细,而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材料,写得简练。 B. 文章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的鄙,同时,反衬出曹刿的远谋。 C.从

9、表达方式看,第一段是记叙,第二段是描写,第三段是议论。 D.文章语言极其精练。如曹刿指挥战斗时说的话,只用未可可矣四个字呈现,但却有力地反映出他的智谋。 7、下列对邹忌风齐王纳谏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谏齐王,齐王接受了邹忌的讽谏,兴利除弊,使齐国大治。 B. 邹忌不被赞美所迷惑,与徐公比较后找到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可见邹忌头脑清醒,善于思考。 C邹忌讽谏齐王,从生活小事人手,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治国的道理,表现出高超的讽谏艺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D. 全文以写齐王纳谏和齐国大治为中心,表现了齐王知错就改,广开言路,勇于革新,是

10、一位贤明的君王。 8、下面对选文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邹忌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人深、推己及人,使人易于接受。 B、第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因妻、妾、客的赞美而沾沾自喜。 C、第段主要写了齐王除弊纳谏的措施和纳谏后产生的效果。 D、齐王纳谏之后的结果,说明了治国要广开言路,不要被一味的吹捧迷惑。 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使人们敢于说真话,从而实现齐国大治。 B. 选文中的妻、妾、客人因为各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说邹忌比徐公漂亮。 C. 齐王纳谏和齐国大治从正面表现了邹忌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 D. 门庭若市此

11、所谓战胜于朝廷后来成为评价成功的标志。 10、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 第段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蒙蔽。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群臣

12、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 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 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文章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意在表明只有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使人敢于说真话,才能实现大治。 D、文章用大量篇幅写设喻及进谏,而用极少的文字写纳谏,结构上显得头重脚轻,不够协调。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在于是使齐王广开言路,以修明朝政。 B. 本文是一篇设喻说理的文章,设喻从实处着眼,虚写邹忌之蔽;说理从虚处着眼,实写王之蔽甚。 C.

13、本文连篇运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如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等等,这种排比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本文有很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地方:如察纳雅言的行政风格,兼听则明的行事态度,层次递进、排比对称的行文技巧等。 五、拓展提升: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14、,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赉甚厚。 宋史石守信传 尔曹:你们。 孰:谁;哪个。 哀矜:同情;怜悯。驹过隙:比喻光阴迅速。 市:买。生死而肉骨:“生”,“肉”都是使动用法。生死,使死者复生。肉骨,使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深厚。散官:指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 赉:赐给。 1、解释下列词语 A我非尔曹不及此 曹: B 守信等顿首 顿: C君臣之间无所猜嫌 嫌: D乞解兵权 解: 2、翻译句子: A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B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C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