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完整版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5265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虽有佳肴》完整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虽有佳肴》完整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虽有佳肴》完整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虽有佳肴》完整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虽有佳肴》完整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虽有佳肴》完整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虽有佳肴》完整版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虽有嘉肴,礼记.学记,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本文。2.小组合作,翻译并理解课文内容。3.当堂训练,积累掌握文中重点词句,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教学相长(),yo,qing,yu,xio,zhng,xu,熟读背诵展示,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2、有较强的逻辑性,容易背诵。,文意疏通(学习小组形式)以圈点、勾画、批注的形式,结合课文下注

2、释,将不能理解的字词勾画出来。,翻译原则:逐字译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增添删补,检测,注意以下词语,(,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

3、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嘉 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4、善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6)故曰:教学相长也(7)其 此之谓乎,即使,好,美,用鱼肉做的菜。,吃,品尝,(味道)甘美,最好的道理,好处,所以,因此,不通,理解不了。,反省,自我勉励,促进。,大概,恐怕。表示推测语气。,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倒装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

5、道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译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曰:“学学半。”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拓展提升,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以)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释】第2节选自学礼。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念终始:始终想着。,【译文】玉石不经过打磨雕刻,(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

6、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拓展提升,善于学习的人,(教他的)老师比较安闲,而且取得的效果非常大,(而这)又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教得很费力,效果却不大,学生还会因此埋怨老师。,文言知识小结:,1、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2、古今异义,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D、虽有至道,古义:达到极点。今

7、义:到。,3、词类活用,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C、弗食,名词作动词,吃,品尝。,4、一词多义,(1)学,学学半,音xio,教,学学半,音xu 学习,(2)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不知其旨也,它的,(3)知,人不知而不愠,不知其旨也,知道,了解,5、特殊句式,(2)、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是:,其谓此乎?,宾语前置句的标志,(1)、判断句,弗食,不知其旨也。,“也”表判断,判断句的标志,(3)、省略句,弗学,弗学之,6、至今沿用成语,教学相长,主旨把握,1、文章如果压缩成一句话,你会保留哪句?为什么?,2、文

8、章一开头写“虽有佳肴”有何作用?,合作探究,1、文章如果压缩成一句话,你会保留哪句?为什么?,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也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相长也,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论证”。,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参考: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

9、、“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文章主题,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也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堂反思,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是没掌握的?,语言特点,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背景资料 课文节选自学记(礼记解集),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名句积累,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