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150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枚金币教学设计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的教学既要抓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思路,又要抓住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阅读理解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同时,把重点放在课文两处“受不了”时人物的心情体会上,在此基础上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父亲的失望和痛苦的心情。其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而已,第三次为什么会这样呢?针对自己的质疑进行集体交流,还可以分角色读课文,进入情境,体会儿子心情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

2、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儿子“受不了”心情,并感悟老人为什么坚持让儿子挣回一枚金币。 3、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金钱主题单元的第一课一枚金币。齐读课题。 2、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敢接受挑战吗?检测词语。 懒惰 辛勤 省吃俭用 辩解 挣钱 筋疲力尽 满头大汗 当牛做马 苦差事 受不了 3、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过渡语:面对普普通通的一枚金币,

3、父子俩的态度截然不同,儿子的前后态度也判若两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深入学习,你对金钱的内涵会有正确的认识。请看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要靠劳动换取金钱,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二、读懂人物,首先要读懂文章。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中都明白了什么? 1、学生自由谈。 2、师总结:面对父亲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挣来的钱,儿子对待金钱的态度是-花钱如流水 难怪,已经到了年老的父亲,面对仍然这样的儿子,他受不了了,决定让儿子-自己挣钱去。作为母亲-听了很难受,替儿子辩解。 三、过渡语:一向溺爱儿子的母亲,面对父亲的良苦

4、用心又是怎样做的? :快速浏览课文9-20自然段,看你从中能读懂了什么?完成下列表格。 师总结:对照表格说:前两次金币都是妈妈给的,而两次都被父亲识破了,其实,父亲这样做是希望儿子能自己靠劳动“挣”一枚金币;而母亲却溺爱儿子,怕儿子吃苦,一次次地“给”儿子金币。正是因为金币来的这样轻而易举,儿子不可能珍惜,也无法体会父亲的苦心,所以,当父亲两次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都是一笑置之,可当父亲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的反应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什么?接下来,请大家 四、 学习故事的结果 默读课文21-28自然段,了解儿子第三次挣钱的经过,体会面对父亲同样的做法,儿子为什么受不了了?用“”划出相关的词

5、句,并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1. 出示句子。 生1:从“跑”这个词中,我体会到儿子可能在想:那可是我辛苦挣回的金币啊!我得赶快把它捡起来! 还体会到了儿子的着急) 师:好,请你来读出儿子的着急。有点着急了,谁能读得比他更着急,孩子们咱们一起像他那样着急地读一读。 3、师:孩子们,你们体会到儿子还在想些什么? 生2:从“叫”这个词,我体会到儿子可能在想:爸爸你太过分了!我那么辛苦才得来的金币,你就这么把它扔了! 4、师:儿子此时的心情怎样?请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这句话。请带着你的理解读一下这句话。请大家把自己的理解送进句子中,齐读一遍。 5、面对一枚金币,儿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6、儿子整整一个

6、星期里都干了哪些苦差事? 7、师:作为一个平时花钱如流水,又懒惰的儿子,现在为了挣得这一枚金币做了整整一星期苦差事,他可能遇到那些困难?说一说。 【儿子在帮别人收割庄稼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1:他在帮别人收割庄稼时,会不小心割破手。 生2:他在给别人收割庄稼时,可能会被虫子咬。 师:他在帮别人盖房子时,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他在给别人盖房子时,由于下大雨可能会从房顶上摔下来。 师:以前的儿子是怎样的?像儿子这样懒惰,花钱如流水的人来盖房子,只会干些什么工作?他在做这些工作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他在挑水泥,搬石头的过程中,肩膀和手会被磨起很多血泡】 8、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 【生

7、1:原来挣钱多不容易啊! 生2:我终于知道父亲挣钱的艰辛了。 生2:算了我还是不做好了,太辛苦了!可不行啊,这样的话我就挣不回一枚金币,父亲会对我很失望的。 生3:期待能得到父亲的肯定、赞赏、夸奖、拥抱、佩服)】 师小结:难怪当父亲把他挣来的这枚金币,按照前面同样的做法,第三次扔进火炉时,儿子的反应会如此不同。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这几段课文,走进儿子的内心,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他“受不了”时的心情。 师小结:孩子们,课文读到这里,大家已经体会到了作为一位父亲,他的良苦用心了吧,他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就是想让儿子通过辛勤劳动,从中懂得- 看板书总结全文。 五、回顾、总结课文。 对照着表格

8、,大家来看黑板,刚开始时,父亲受不了儿子是因为-儿子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不知道珍惜金钱):后来,通过整整一星期劳动的儿子,此时却受不了父亲是因为-: 师小结:这就是面对金钱-一枚金币,儿子前后不同的态度。那孩子们,读完了这个童话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想说什么? (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 师总结:孩子们,看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金钱的内涵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老师为大家思想上的进步而高兴,最后有两两句话想送给大家: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应该靠劳动“挣”得,而不应当靠别人“给”,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你们现在是未成年人,虽然不能亲自挣钱,但是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对金钱有了正确认识的你们,肯定明白长大了不要依赖父母,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懂得珍惜!让我们再读这两句名言,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吧! 六、作业: 初显身手: 做一次调查报告,说一说我们熟悉的十元钞票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够挣到十元钱?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父亲 儿子 劳动创造财富 珍惜劳动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