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250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科 目: 语文 提供者:杨鸿简 教学对象: 四年级学生 课时: 2 单位: 思茅第六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7组中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组教材通过阅读“成长故事”,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课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

2、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说,“中华不振”是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源点,它贯穿于故事始终。教学时,可以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线,引导学生读书品味,了解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2个一类字,认读8个二类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

3、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解疑。培养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习积累词语、句子的方法。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准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作准备。 2、了解课文时代背景、周恩来生平事迹。 3、

4、设计概括课文内容的练习题。 4、制作相关课件。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小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2、读周恩来和伯父对话的部分 3、读周恩来修身课立志部分 4、指导细读第八自然段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活动 朗读课文, 学习字词。 互相讨论周恩来此时的心理活动特征 提问理解周恩来励志读书的真实原因 理解中华不振,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 设计意图 解决字词瓶颈 为搞清一个问题,一问再问 让学生对人物更深入的体会 体会立志读书对中国的影响 1、正确

5、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2个一类字,认读8个二类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 4、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小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八、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中华不振?疑惑目睹立志 博大的胸怀 远大的志向 九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教学,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但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很多,在课堂上既要落实一些词语,又要读通全文,还要体会“中华不振”,可时间是不够的。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就是第九自然段,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典型事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想像当时的画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