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268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来阐述这节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位于第六单元,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空气、氧气、水、化学方程式等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之后我们还要学习金属、溶液以及酸、碱、盐等,可见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是由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桥梁,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

2、目标 基于对教材了解,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特点,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二、说教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这五种方法来帮助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实验探究法 2、问题讨论法 3、讲解法 4、多媒体辅助法

3、 5、比较归纳法 三、说学法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无疑是主角,教师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1. 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程序 以上是我的教学理念,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学生

4、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所以在教学程序上,我把本节课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分别为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后小结达标检测课后探究 第一环节 引入新课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我引用了意大利“屠狗洞”这则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屠狗洞”为什么人进去安然无恙,小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呢? 第二个环节 新课教学 首先,我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分别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学习。然后通过实验向有两只燃着的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了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思考二氧

5、化碳是否支持燃烧。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由于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我将请一名动手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上台实验,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建立自信。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者啤酒瓶盖时,常会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又体现其什么性质呢?从而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溶解性的理解。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进一步探究实验一中蜡烛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让学生思考该性质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这时候再引导学生回顾课前有关意大利“屠狗洞”的故事,让学生通过结

6、合所学的2 知识来解开小狗死亡的谜团。 事先提示石蕊是一种色素遇到酸会变红色。 接下来是教师演示实验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之后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呢?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和假设, 猜想: 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 水使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的产物使石蕊变红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取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一朵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一朵喷蒸馏水;一朵喷蒸馏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由两位同学合作完成验证实验,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并总结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通过观察这个具有魔术色彩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美

7、妙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最后再通过加热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后的小花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碳酸不稳定这个知识点。 最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02与Ca2的反应,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将通过学生演示这个有趣的“水变牛奶”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并归纳出其反应原理。这里我将会给学生强调这个实验是检验CO2的常用方法,要求学生理解并牢记这个知识点。 阅读教材第119121页,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并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重要气体,同时介绍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第三个环节 课后小结

8、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及时进行课后小结,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于是进入第三个环节,课后小结。 我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个环节 达标检测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设定了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验收,于是进入第四个环节,达标检测。力图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第五个环节 课后探究 学完本节课后,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要求学生制作“保护环境”的宣传小3 卡片,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

9、色 状态 气态 气味 无味 密度 溶解性 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与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碳酸的不稳定性:H2CO3 = CO2 + H2O (3)与Ca(OH)2的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0 三、CO2的主要用途: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制干冰等。 四、CO2的污染:温室效应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是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提纲式板书,重点突出,简单明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和复习。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课堂中我将主要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从实验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明确“化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