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297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录像课教案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教学设计 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 曹卫星 第一部分:教学提示 教材简析: 这次作为训练的教材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习作指导和例文,先介绍了沈平平是如何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好“银杏”一文的;接着总结了解事物、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第二部分是习作的要求,主要有三点:1、要介绍的是家乡的一种产品,即写什么;2、至少要从三方面来介绍这种产品,即怎么写;3、要自己去获取这次习作的材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

2、,学会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的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理念和思路: 摆脱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解为主要方式的写作教学模式,着重面向写作行为的过程,注重学生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

3、高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像沈平平那样自己观察、搜集作文材料;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两课时,其中书面习作一课时。 1 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录像课教案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发现话题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市*准备要举行一次“家乡产品推介会”,现在要在我们学校招聘一批解说员,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吗? 2、要参加这样的招聘活动,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一次推介会推介的内容是什么?请大家读读这次习作的最后第二自然段。 3、对了,这一次推介会推介的内容是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

4、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幻灯片1出示: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 那么,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值得向外地朋友推介的产品呢?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然后来交流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交流的内容可真丰富,有的交流了农副产品,像家乡的水蜜桃、葡萄、海蜇、大闸蟹、板栗、小龙虾;有的交流了工业产品,像工艺柳编、云锦、泥塑娃娃,流行服装等,说明我们的家乡有很多值得大家推荐的产品。幻灯片2、3、4出示:教师边介绍时边出示几幅插图在这些产品中,你最熟悉什么产品?最想为大家推介的产品是什么呢?为什么? 板块二、学习方法 1、推介的内容选好了,那么,我们

5、怎么来介绍呢?沈平平同学写了一篇介绍家乡银杏的文章,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请大家自由轻声地朗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她为什么能够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生动具体的? 2、教师小结:沈平平同学的这篇文章先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接着请教了老师,查阅了资料,写了银杏的价值,和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幻2 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录像课教案 灯片出示5:1、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 2、请教了老师,查阅了有关资料,介绍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不仅写得很有条理,而且让

6、我们对银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一个事物的了解有一个过程,有时候,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这样才能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我们这次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像沈平平同学那样,幻灯片出示6: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再介绍它的价值或用途。 让别人读了你的习作,能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当然,也可以按照别的顺序介绍,只要介绍有条理,能介绍出产品最大的特色就可以。 板块三、运用写法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这次推介会要推介的内容是“家乡的一种产品”,同学们也选好了自己最想介绍的产品了,而且知道了我们应该怎样来介绍。下面就请同学们练

7、习介绍家乡的产品,先自己练习一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介绍产品不必面面俱到,要注意详略得当,侧重介绍一两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2、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精彩,不过要想成为一名解说员,还需要做很多的准备。为了使这次招聘工作更顺利,老师建议大家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要把句子写通顺,还要给文章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这样更吸引人。 板块四、评议修改 1、文章写好了,老师迫不及待想听听同学们的介绍。现在,我们先来一次招聘模拟,谁愿意第一个来介绍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你们也是评委,待会儿可以发表你的意见。评议的要点是: 幻灯片9出示:评议要点:1、他介绍的产品是否吸引人;2、文章条理是否清

8、晰,语句是否通顺。 3 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录像课教案 2、同学们,这是一位同学写的我爱家乡的葡萄,我们一起来读读。 幻灯片10: 我爱家乡的葡萄 我的家乡盛产葡萄。早春时节,葡萄的根长出了茎、叶,叶子的形状大大的。转眼间,便结出了一串串青色的小葡萄。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越来越大,成熟了。葡萄富含营养,被誉为“水果皇后”,除含有60以上的游离水和胶体结合水、化合水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糖、有机酸、矿物质、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和必须的成份。葡萄虽好,但多吃也会对身体各方面造成影响,如龋齿、酸中毒等,因此要适量。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他写得好吗?还可以作哪些修改? 教师小结:这

9、篇文章虽然能够按照老师说的写了三方面的内容,但是条理不清,内容不够具体。我们可以作这样的修改:第一、要分自然段来写,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四个自然段,第一句话为第一个自然段;描写生长过程和外形的内容为一个自然段;叙述葡萄营养价值的内容为一个自然段;讲吃葡萄的注意点的为一个自然段,这样文章就会条理清晰了。第二、要把文章写具体,在第一自然段中可以交代清楚我的家乡在哪里,因为我们介绍的是家乡的一种产品,要有家乡特色,所以应该在开始部分交待清自己的家乡;在描写葡萄外形的时候,可以用些打比方或拟人的手法来写,这样文章就会更加生动具体,如写葡萄的外形可以这样写:一开始,葡萄是青色的,像一串串碧绿的玉坠。 随着

10、时间的推移,葡萄的颜色从青色变成了深红,又变成了紫色,就像一颗颗玛瑙,缀满了枝头。大小也由原来的黄豆那样,变成了现在的乒乓球大小,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第三,要在文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因为文章的题目是“我爱家乡的葡萄”,题目和文章内容要相吻合。第四,要把查阅到的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使文章通俗易懂。 同学们,这就是这名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下,修改的文章,请大家读一读。幻灯片11: 我爱家乡的葡萄 我的家乡在常熟,这里有著名的“宝岩杨梅”、“巨峰葡萄”、“王庄西瓜”等。其中我最爱的就是家乡那诱人的葡萄了。 我们家乡葡萄的特色之一是“个儿大”。每年的六月份左右,葡萄藤架上就挂满了一串串青绿色的葡

11、萄,不过那时候的个子还只有黄豆4 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录像课教案 那么大小。大约到了六月中旬,黄头般大小的葡萄已经不知不觉地从“婴儿”走向了“成年”,变成了一个个“大弹子”,有的甚至像一个个“乒乓球”。颜色也渐渐地由绿变紫,晶莹油亮,直叫人垂涎三尺。 我们家乡的葡萄不仅“个儿大”而且“味儿甜”。成熟了的葡萄只要你一剥开果皮,就会看到嫩绿的果肉,细腻而且柔软。舌尖轻轻一舔,就会沾满汁水,味道甜津津的,如蜜似糖,叫人欲罢不能。 我们家乡的葡萄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无污染”。近几年来,家乡人民都十分注重生态环保。为了保证葡萄种植无公害,农民伯伯们在施肥的时候都不用化肥,而用农家猪粪、鸡粪等,而且

12、还很少打农药呢! 葡萄富含营养,被誉为“水果皇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资料上说它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的人食用。我想,我们家乡的葡萄那一定是这“皇后中的皇后”了。 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喜欢我们家乡的葡萄吗?我保证它是你们馈赠亲朋好友和自己食用的首选佳品。 同学们,修改后的这篇文章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介绍出了家乡产品的特色,文从字顺,清楚明了。我想,他一定能够入选这次的招聘,成为一名小解说员。 3、“文章不厌百回改”,为了让这次作文写得更好,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同学的建议以及这次习作的要求进行好好地修改。 4、文章改好了,我们就要认真地誊写,老师把你们誊写好的作文送到招聘小组,让他们挑选。招聘小组的老师不光要看文章写得怎么样,还要看字写得怎么样,所以大家要认真写,要使出自己的最好本领。 第三部分:教学备注 1、课前准备工作要做得充分,这是事关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有所指导,观察、询问、查阅都要做好记录。 2、要凸现修改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评议,把修改的方法建议渗透进去。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