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407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主题班会,什么是国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弟子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2、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儒家至圣先师,礼仪万世师表走近孔子,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生活在“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春秋末期。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心是“仁”和“礼”,认为“克己复礼曰仁”,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反对诸侯争霸,主张恢复周礼。所以只要我们破译了孔子的思想,我们就可以找到中华礼

3、仪的源头和精神实质。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追溯中华礼仪的渊源吧。,十大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钱钟书,为什么学国学?“思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根,它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当今中国物欲横流,人民普遍缺乏信仰。就我们学校来说,一些学生懵懂无礼、拜金厌学。为了同学们身心积极健康的发展、也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故开展国学大讲堂。,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知识库,因此,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

4、,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学校,甚至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形象。,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法国人的微笑 在法国人的眼里,笑、哭、平静是人类感情的三种基本表达方式,是一个人整个处在状态无言的直白。其中微笑往往是成功、自信、健康的表露,真诚的微笑直接源于生命最深的本源,是生命的舞蹈,是心灵的话,是心灵的歌。,小故事,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

5、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

6、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国学包括哪些?1.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

7、家哲学为主流。2.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3.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即:四书五经。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4.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5.我的理解“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和四书五经六艺”。,1.三教儒、释(佛)、道,2.三才天、地、人。3.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4.诸子:以前为称呼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等;百家:是“百家姓”的简称。诸子百家后来用作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

8、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怎样学国学国学基础的学习:我们最适合学习的弟子规中包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会重点学习弟子规因此我们会针对弟子规中的道理进行学习,当然国学基础的讲解并不局限于弟子规的学习,有很多国学经典值得我们去

9、读,比如论语、庄子、道德经、以及其他国学经典。我们当通过对国学基础的学习,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以及国学修养,为我们自身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需要的国学精神 1.仁义礼智信的理解(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古书或作知)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2.忠孝的理解(把一切奉献给国家为忠,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为孝)3.乐善好施 的理解,文明礼貌谜“人人让座”(一字)(庄)“说话和气”(一体育名词)(柔道)“夜夜看落花”(一礼貌用语)(多谢),猜谜大比拼(礼貌用语),双胞胎赖被窝,对不起,叶落花也落,谢谢,无可奈何花落去,感谢,愿花常开,不用谢,辛苦了司机,劳驾,放松,单人房,第二次会面,不要紧,对不住,再见,行为美,走好,明礼践行,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把它写在纸上。3、把自己的不文明言行投进垃圾箱,争做文明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