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511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我在“路”上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我喜欢阅读。叶圣陶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文学家、教育家,我曾一度沉迷于他的作品当中。到了大学,选择小学教育这个专业后,我更是读了很多他的教育论著。然而,毕业两年之后再次拾起叶圣陶教育文集时,既有旧识之感,又有全新的体验。阅读叶老的作品,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让我对教育,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阅读中,遇到了无数给我启迪和激情的好文章。透过一篇篇文章,我看到了大师那独具的慧眼,敏锐的心智,海一般的胸怀,天地般的博爱。叶老文集的每一卷都让我我爱不释手,反复阅读。我喜

2、欢他的质朴语言,喜欢他深入浅出的解析,喜欢他的大智慧。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让受教育者“疑难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我从大师的话中明白了,教育是一种责任。我有责任自学,先提高自己,然后与时俱进,将新知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师的我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教好学生,必须在自己掌握了全部的专业知识后,放开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转眼间,自己已经工作两年了,这个班我已经带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给孩子们最多的就是“自由”、“信任”。我敢于将我的孩子“撒出去”。识字课,我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识字,在班

3、级里交流好的识记方法;阅读课,我给孩子们机会,给他们机会读,给他们机会查,给他们机会说;写作课,我给孩子们机会,给孩子机会说,给孩子机会写,给孩子机会评;口语交际课我给孩子们机会,口语课上他们是“主演”,我是观众。这一切教学活动的完成都离不开我对孩子们的信任,对孩子们的鼓励。因为我想教会孩子学习知识,而不是教孩子知识。 叶老先生主张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快乐;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乐,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所以他一贯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叶老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着深刻的影响,对

4、此我深有体会。我们学校外地孩子比较多,班级里得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是外地的。有的孩子父母没有工作,有的父母 卖早点的,有的是收废品的,有的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带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每一名儿童都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我们可以在上面勾画出五彩的图案。我们班的孩子从来不会笑话小伙伴穿得不好、吃的不好、父母的工作不好,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彼此,要想让被人尊重自己,自己得先学会尊重别人。我叫孩子“宝贝们”,孩子叫我“张老师”其乐融融的和谐班集体是我和孩子们在一次次交流,一次次活动中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各体,每一个都具有鲜活的个性。 叶老先生的这本书,如同一眼甘泉,浇灌了我干渴的教育荒原。年轻的我需要这样的浇灌,需要这样的理论来支撑我的教学之路。很多时候我很胆怯,胆怯自己学的不够多,苦恼自己没有找到好的书可以读。叶圣陶教育文集,五卷的内容让我再次畅游了教育的海洋,让我在里面尽情地学习。然而,我也再次看到了自己没能抵达的远方。教育、教学之路是漫长的,但与叶圣陶这样的先生同行,岂不乐哉?试问又有多少人也在路上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