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597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图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 一、说教材 地位和作用 本节位于高中地理教科书第二章第三节,是继第二节之后进一步讲解陆地环境。对认识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与后面讲解“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有着广泛的联系,对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 2、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类比等思维活动,把握褶皱与断层、背斜与向斜、地垒与地堑等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不同影响。 3、尝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野外考察,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2、通过欣赏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地表形态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2、难点:

3、背斜和向斜的判读;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二、说学情 心理特点 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仍然以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图片、实验、多媒体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基础 初中地理已经学习了海陆变迁和板块构造学说,所以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而且也很感兴趣,但学生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地质构造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及依据:启发法、探究法、表格归纳法、读图分析法、实物及多媒体动画演示法。 地质构造

4、学生比较陌生,采取读图分析、启发、实物演示及多媒体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采取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及依据: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 利用多媒体展现图片,更加直观,同时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个难点,采用分析演示,更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利用表格对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典例进行比较和归纳,更易于区分理解和记忆。 四、说学法指导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教学宗旨。正是本着这个主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将指导学生采用读图分析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归

5、纳总结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分别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和东非大裂谷红海的扩张,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增强学生兴趣,并且带着问题思考,使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褶皱教师演示、画图分析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通过导入,提问并切入主题:人们如何来判断地壳运动,他的运动痕迹在哪里,引入构造地貌的概念,进而引入地质构造。 教师拿出书本边演示边解释背斜、向斜、褶皱的概念: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岩层是一层一层沉积的,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地壳运动活跃的时候,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

6、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其中一个弯曲叫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 1、背斜和向斜的判定方法读图观察分析、启发相结合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背斜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2、背斜与向斜对地形的影响小实验、动画展示与学生讨论探究相结合 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区别,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

7、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断层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分析 对于断层,在演示图片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学生讨论探究活动 通过课件展示地质构造剖面图,设置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将选择在A地还是B地修建一条地下隧道?教师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确定答案,分小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并解析参考答案。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课堂练习和课后野外观察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提高,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采用图示式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习。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思路。 水平运动 背斜 储油 褶皱 隧道 向斜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垒上升山地 断层 垂直运动 地堑凹陷谷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