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597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坐井观天教案说课稿 反思坐井观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读好对话,并分角色表演。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表达欲望。 课时:15分钟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启发兴趣 1.你们看,这就是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两个小伙伴。 二、新授 营造情境 读好对话 1.青蛙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就一直生活在井里,在井里捉虫,在井里玩耍,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这天,小鸟飞落在了井沿上,所以青蛙惊奇地问 齐读 指名读 2.和青蛙不同,小鸟生活在广阔的天空,见过许多的东西,所以它自豪地回答。 熟读精思,以读代讲 1.从小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天怎么样呀?。

2、 2.那我们从哪个词看得出天很大呢?。 3.对!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小鸟多了不起呀!谁能用赞叹的语气读出来呢?。 4.是呀!一百多里可远了,相当于绕着我们的操场跑了两百多圈呢!,那在这一路上,它都飞过了哪些地方呢? 5.小鸟飞了这么远,可是依旧没有看到天的边,所以说或天那谁能读出天很大的样子来?。 6.小鸟认为天很大,可是青蛙却不同意小鸟说的话,它觉得小鸟是在说,孩子们,你们觉得大话是什么意思?青蛙认为小鸟吹牛,那它会用什么语气对小鸟说呢?。 整合练读 拓展说话 1.你们听啊!青蛙和小鸟因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快让我们化身小演员,打开书60页,对照课文演一演吧!。 2.通过刚才的表演,谁能告诉我,

3、它们到底为了个什么问题而争论呢? 3.小朋友们,你更同意谁的观点呢?请你们讨论后告诉我。 4.你们都认为小鸟是对的,可是青蛙说假话了吗?(没有) 5.青蛙长年生活在井里,黑黑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所以它认为。 6善良的小鸟给了青蛙一个好意见。 7.青蛙听从了小鸟的话,从井口跳出来了,他看见了什么呢? 三、小结 孩子们,此时此刻,请你们透过窗户看看窗外,你看到的是整个校园吗?要想看到整个校园,就要走出教室啊!希望你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成为一个见多时广的人,课千万别像青蛙一样呀! 附: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60 青蛙 井口那么大 小鸟 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说课稿 一 、 说教材 坐井

4、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人们不应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读好对话,并分角色表演。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表达欲望。 三 、 说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好对话,并从读中悟出做人应多听取他们意见,做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 说创新点 1.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 2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五、 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

5、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六、 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以下是我的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 启发兴趣。从和学生的对话中引出课文中的主人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 营造情境 读好对话。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朗读欲望。 熟读精思,以读代讲。在熟读中,让学生感受天的大。 整合练读 拓展说话。通过学生的自行练读,引出青蛙和小鸟的争论点,再激起学生展开联想进行说话练习。 三、 小结 通过

6、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坐井观天寓理。 七、说板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关于本文解析,我主要从重点词语入手。 在把握教材时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

7、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的沙漠、的海洋、的草原、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我又在思考:怎样让学生了解说大话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最后我想: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举了两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这两个例子,一个是:我能一口气吞下一头牛,我能用手推动火车。学生从老师的语气和自己的经历中了解,这些就是夸张,不切实际的,就是说大话。我发现学生在学的时候,兴趣很浓,并且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个词以及青蛙当时的心情了。 当然,在这十五分钟的课中,我还是有很多小的地方把握的不太好,如:对学生的夸奖。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我也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