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827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诵读,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探讨、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 “仁”。 教学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法:诵读、启发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性格,我们总喜欢坚守甚至张扬自己的个性,可是,人又是社会性的,免不了要与别人打交道,那么,人与人之间到底如何融洽相处、

2、和谐共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课去找答案。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诵读 1、自由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2、再读文本,结合注解,疏通文意,注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1 3、目标检测 读准下列字音 皋陶 弘毅 枉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问知。子曰:知人。 举直错诸枉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知者利仁 解释下列名中加点字的含义 天下归仁 为仁由己 请问其目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尧舜其犹病诸 能近取譬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翻译下列句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仁以为己任,不以重

3、乎? 四、探究下列问题 1、文章中有哪几个人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有哪几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看法? 赞许 靠 条目、详情 资质愚钝 实行 担忧 比方 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停止 贫困 “知”通“智” “错”通“措” “乡”通“向” “知”通“智” 2 明确:有四个弟子向孔子问“仁”,他们分别是颜渊、仲弓、樊迟、子贡,而孔子和曾子两人阐述了对仁的看法。 2、儒家思想“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A、什么是“仁”? 明确: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 爱人知人为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 明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明确:天下归仁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我们了解了儒家“仁”的内涵,其道德价值观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想想看,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仁呢? 明确:对照“克己复礼”,去旅游观光时,我们克制自己不破坏山水花木,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 五、小结 六、作业 1、背诵4-8则。 2、整理积累本课中涉猎到的俗语。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