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常丽君.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844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常丽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常丽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常丽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常丽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常丽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常丽君.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常丽君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故市镇中心小学 常丽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P2021。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本课是第二单元线与角的第3课时。教材通过让学生把笔在方格纸上平移,观察平移前后的位置形成了平行,从而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什么是平行线。接着让学生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以及相交与垂直的相关知识基础上教学的,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

2、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发展期,情绪及心理素质不稳定,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以及合作创造的能力不强,但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景、实物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行线的实例。 3.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平行线的特征。 2.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难点: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水彩笔 、方格纸、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 师:同学们,物体都有哪些运动方式?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物体是以什么样的方

3、式在运动? 生:平移。 2.体验平移。 让学生把自己的笔在桌子上平移吗? 3.感受平移产生平行。 在方格纸上平移笔,并且沿比的一边画出平移前后的位置。 4.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1:这两条直线中间隔的格子一样多。 生2: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师:孩子们,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说它们互相平行,它们是一组平行线。 5.揭示课题,提出新知。 通过刚才的操作,可见平移与平行有一定的关系,平移产生平行,这节课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平移与平行”,看看还有那些收获。 从生活中抽象出平行线,学生容易接受。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认识平行线,知道平移可以产生平行,为后面画平

4、行线打好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揭示平行线的概念,体会内涵。 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线,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下面老师要和这两位同学演示一下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请你们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平行线? 活动一:延长后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生:不是,它们延长后相交。 师:也就是说一组平行线再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它们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活动二:不在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 生:不是一组平行线,它们虽然不想交,但没在同一平面。 师: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找一找平行线。 通过刚才的活动,孩子们对平行线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那你们能运用所学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平行

5、线吗? 教材P20第二部分,请学生各自找出两组平行线,并用彩笔画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 指名展示。 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集体找。 3.折一折,得到平行线。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纸折出一组平行线。 4.画一画,创造平行线。 师:孩子们,什么运动方式能产生平行?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利用一副三角尺通过平移创造出一组平行线,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提出合作要求: 自主预习教材21页“画平行线”。 自己尝试画平行线。 组长带领大家交流讨论画平行线的方法。 小组展示、汇报结果。 学生合作完成。 汇报展示。 小结画平行线的方法。 方法:沿着一个三角形的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用另一个三角形的直角边紧贴第一个三

6、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把第一个三角形沿着“轨道”进行平移,再沿着第一次画线的边画一条直线,就形成了一组平行线。简单地说四个字“画、贴、移、画”。 层层剥皮,环环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弄清平行线的内涵,然后通过找、折、画,让学生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在操作中,注重学生的自学、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判断。 2.判断画框正不正。 3.给已知直线画平行线。 4.过直线外一点,给已知直线画平行线。 练习的设计精而少,由基础提高拓展,层次分明,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 四、合作总结,整理内化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给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 帮助学生系统化整理知识,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