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总序.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886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总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弟子规》总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弟子规》总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弟子规》总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弟子规》总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弟子规》总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总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弟子规总序弟子规总序: 我们都知道,人一生下来,与之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孕育出优秀的下一代。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子女很难教,不知道从何教起。我要说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做孩子的典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垂范做到。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教育课本,这里的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它是以圣贤之道来作为我们的指导方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落实圣贤的教诲、从而能够获得成功、幸福的人生。 弟子规这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了儒家经典的精华。从论语、学而篇中摘录“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将这一章摘录出来,

2、也就是儒家教导弟子,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后边展开来分享,就是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去落实的。 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做人应尽的道理。我们从这三个字,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导我们: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做一个待人有礼貌的人。从明天开始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弟子规。做一个孩子学习的典范吧! 弟子规,圣人训。 我昨天有提到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经典重要之所在。 弟子规告诉我们,按照古圣先贤的思想,应该遵守哪些规矩。对于学习了众多知识与技能的现代人来说,懂得规矩的重要性又在哪里。弟子规对人的言语、行动、举止、待

3、人、接物等等都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是对我们行为规范的明确指导,是当代家庭教育中难得的好教材。 当今社会,父母往往注重的是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的是对孩子规矩的教育,个人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懂规矩、守规矩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孩子的心中树立一种观念: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要做一个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 我们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东西,当然,别人的也不一定全是对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的学习。 此处我们所讲的圣人指的是:以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为代表的古圣先贤

4、。弟子规中所讲的自然也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做一个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人。 首孝弟,次谨信。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是一个“老”字,再加上一个儿子的“子”字,也就是说儿子背负父母,背负年纪大的父母。指的自然也就是孝顺。而此处的“弟”应该读成“悌”,在古代弟和悌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在弟的旁边加一个竖心旁就变成了悌。就是做哥哥的要懂得照顾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帮助。 也就是说,圣人教导我们:做人首先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 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

5、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了。修身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所谓“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种种言行举止。所以接下来圣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的行动都要谨慎,都要讲信用。简单的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礼。什么叫合乎礼?就是你内心当中,要存有恭敬之心,要尊重他人。 这里的信还包含了信念的意思。我们要心存信念,立志做圣贤。圣贤人的生活一定幸福、圣贤人的事业一定成功。所以,学习弟子规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要学做圣贤。那么,幸福成功就都是

6、自然而然的了。 泛爱众,而亲仁。 我们讲到:要修身养性。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后,我们接着还要进一步提升你的人生境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培养爱心,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 孟子讲的“亲亲而仁人”。就是说:先要对父母尽孝道,要爱父母,再扩展到爱别人,爱别人就是仁。 对待比自己年长的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比自己年幼的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是子女一样。所以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泛爱众”。 “ 泛爱众”孟子说“天下可运于掌。”也就是说,你想构建和谐社会,那是小儿科、易于反掌,把这个爱心扩展到社会就是和谐的世界。关键是我们自己要真干、要实干。要行动起来,才会有效果,才能有收

7、获。 下面讲“亲仁”,这是要我们亲近有仁德的人,我们讲亲近君子、亲近圣贤。这种亲近就是向他们学习,因为跟这些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我们的德行、我们的学问就能够迅速的提升。 这里的“仁”不仅是有仁德的人,还包括那些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这些文化都是仁德、圣贤人智慧的结晶。 如果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找不到真正的有仁德的人,就可以在那些古圣先贤的书籍里找,那么,学习传统文化就很重要了,因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同样是“亲仁”。 我说到的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是我们要修学、要身体力行的部分。这些就是作为圣贤弟子的我们应该去学、应该去做的事情。 有余力,则学文。 我们所说的:孝、悌、谨、

8、信、爱众、亲仁。这些都是我们要修学、要身体力行的部分。 作为圣贤弟子的我们应该去学、应该去做的事情。你都能注意到,都能做到了,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不要浪费,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的来充实自己。 如何来充实自己呢?圣人说要学文。那么在学文这方面我们要知道不能乱学,要专一,不能今天学学这个,明天再去学学那个。 三字经中写到“教之道,贵以专。”教也是学,教学这个方法是什么呢?“贵以专。”专就是不杂。学要深入一门,这是我们学习的方法。弟子规中也说“此未终,彼勿起。” 所以我们要专心学一门,不要同时学习很多东西,那样学脑子都学乱了,更别提什么有所思、有所悟了。 我们专一的学习,一遍一遍的学习,学

9、了之后再去和别人交流,边学边讲,教学相长,这样学,就能学得很快。 当然, “学文”,它也是有多重含义的,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如果你在工作上还不是很专业,你还有再进一步的空间,你就要去钻研这个领域上的知识,要在你的这个职业,或者说你的学术范围里,更加深入,更进一步。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我们也应该深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每天都有浪费的时间? 从弟子规里面,我们了解,总纲中所教导我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认识、重新来学习的。 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有机会来分享。我们应该重新改造自己,你的人生也许会因此变得更加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